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

作者:研墨的中年人 | 分类:女生 | 字数:131.2万字

第289章 龙榻辗转思新政 殿前雷霆审旧君

书名: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 作者:研墨的中年人 字数:3.0千字 更新时间:07-11 15:47

“炭盆里的火,再旺些。”

赵桓坐在临时搬入崇政殿的坐榻上,对张望说道。他身上只穿着一件寻常的赭黄色圆领袍,手中握着一块温润的白绢,正在慢条斯理地擦拭着自己的佩剑“湛卢”。剑身映着跳动的火光,寒气森森。

殿外天色未明,殿内却早已灯火通明。

折可求从殿外大步走入,甲胄上的寒气尚未散尽。他躬身行礼:“陛下,时辰快到了。殿外广场,随驾百官与西夏降臣皆已候旨。”

赵桓头也不抬,继续擦拭着剑锋,动作不疾不徐:“胡寅和王少卿呢?让他们准备好了吗?”

“回陛下,胡参赞与大理寺王少卿,正在殿前与西夏降臣宣读陛下入城后的安民榜文。”折可求沉声回答,他看了一眼赵桓手中的长剑,又补充道,“正在敲打他们。”

“嗯。”赵桓终于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抬起眼,目光落在折可求身上,“元帅,你说,今日这场戏,那些党项人,能看懂几分?”

这个问题问得突兀,折可求却不敢怠慢,立刻答道:“陛下天威,他们不敢不懂。只是……臣担心其中或有死忠之辈,届时在殿上咆哮,污了圣听。”

话音未落,杨再兴已从殿外阔步而入,他一身银甲,更显英武,抱拳的声音中气十足:“陛下放心!末将已在殿内布下五十名御前班直的精锐,个个都是百里挑一的好手!谁敢在殿上妄言一句,末将一刀便结果了他!”

赵桓闻言,脸上露出一丝笑意,他将“湛卢”剑“呛啷”一声归鞘,然后站起身来。

“不必。”他摇了摇头,走到炭盆边伸出手烤了烤火,“朕今日,就是要让他们说。让他们把心里所有的怨、所有的恨、所有的不甘,都说出来。”

他转过身,看着面露不解的杨再兴和折可求,声音变得低沉而有力。

“说得越多,错得越多,死得才越明白。也让那些还心存幻想的降臣们,看得更明白。”

辰时初刻,崇政殿。

殿内气氛肃杀。赵桓已端坐于那张比汴京龙椅小了一圈的宝座之上。阶下,折可求、胡寅、杨再兴等西征核心将领及随驾文臣,分列左侧,神情肃穆。

而在右侧,以赫连雄为首的数十名西夏降臣,则身着旧时官服,惶恐不安地躬身侍立。

“时辰已到,”赵桓的目光扫过阶下,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将伪夏国主李乾顺,押上来!”

“传伪夏国主李乾顺上殿——!”殿前内侍尖锐的唱喏声层层传递出去。

片刻之后,一阵铁链拖地的“哗啦”声由远及近。李乾顺被两名孔武有力的禁军甲士拖上了大殿,重重地按跪在地砖上。

他形容枯槁,状若疯癫,但当他抬起头,看到端坐在他龙椅上的赵桓时,眼中瞬间爆发出怨毒与疯狂的光芒。

“赵桓!”他嘶声尖叫起来,“成王败寇!要杀便杀!何必如此羞辱于朕!”

御座上的赵桓并未理会他的咆哮,只是平静地端起案几上的茶碗,轻轻吹了吹浮沫。他甚至没有看李乾顺一眼,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大理寺少卿王甫。

“王卿,将西夏弑杀我朝天使的卷宗,念给这位‘夏国主’听听。”

“臣,遵旨。”王甫立刻出列,从袖中取出一卷文书,走到大殿中央,朗声念道:“靖康元年八月,大宋钦差便宜行事使、秘书少监秦桧,副使、鸿胪寺主簿王彦升,奉皇命出使西夏。八月二十八日,于兴庆府崇政殿,为伪夏国主李乾顺悍然下令所杀,血溅金殿……”

王甫的声音清晰而冷酷,详细叙述了秦桧与王彦升从出使到遇害的全部过程,每一个细节都详实有据。

“……尸身被弃于荒野,随行二百一十四名使团护卫,无一生还。”

念罢,王甫将卷宗呈上,退回原位。

赵桓这才放下茶碗,目光第一次落在了李乾顺身上:“朕的两位臣子,只是奉命出使,何罪之有,要遭此毒手?李乾顺,你,该当何罪?”

李乾顺浑身一颤,眼神躲闪,转而狡辩道:“是……是秦桧言语不敬,辱及朕之国格!朕一时激愤……”

“一派胡言!”不等赵桓开口,胡寅已然出班,须发戟张,厉声驳斥,“两国交兵,尚不斩来使!此乃天下公理!你身为一国之君,竟行此等背信弃义之举,还有何国格可言!”

“说得好!”赵桓微微颔首,再次发问,“朕再问你,靖康元年,金人围攻我汴京,你西夏为何遣数万铁骑,袭扰我熙河、兰湟二路?莫非这也是因为我大宋辱及了你的‘国格’吗?”

李乾顺语塞,脸色涨得通红:“朕只是为保边境安宁,并无他意!”

“并无他意?”赵桓冷笑一声,转向右侧的赫连雄,“赫连雄,你曾为西夏枢密院领军使,你来告诉朕,当时,是不是并无他意?”

赫连雄身子一僵,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他的身上。他磕磕巴巴,最终还是选择了屈服。

回陛下……当时国主,确有……确有趁机夺取关中之心,曾与金人……有过约定……”

“哗——”

此言一出,殿下的西夏降臣们顿时一片哗然。他们中的许多人,根本不知道还有这等密约。

“赫连雄!你这卖主求荣的狗贼!”李乾顺气得破口大骂。

赵桓却根本不理会,他继续问道:“朕再问你,李乾顺!你既为一国之君,为何纵容奸佞,屠戮忠良?礼部尚书李仁爱,对你忠心耿耿,你为何要屠其满门?!”

“他……他通敌!他要献城!”李乾顺疯狂地辩解。

“通敌?”赵桓的笑意更冷了,“胡卿,把李尚书的《泣血遗策》,念给这位‘明君’听听,也念给诸位西夏的‘忠臣’们听听!”

胡寅再次出列,展开了那份浸透了忠臣血泪的遗策。

“……君之昏聩,甚于桀纣,臣泣血上陈,君不纳;臣以死相谏,君不醒……大夏百年基业,毁于一旦,臣死不瞑目……”

那字字泣血的文字,如同最锋利的刀子,一刀刀地割在所有西夏降臣的心上。他们听着李仁爱的血泪控诉,许多人当场痛哭失声。

一名须发皆白、曾与李仁爱交好的老臣,更是抑制不住心中的悲愤,颤抖着手指着李乾顺怒骂:“昏君!是你!是你毁了大夏百年基业!老夫……老夫羞与你为伍!”

李乾顺在众人的哭骂和指责中,彻底崩溃了。他瘫坐在地上,面如死灰,再也发不出一丝声音。

赵桓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过阶下所有西夏降臣。

“朕且问尔等,”他的声音如同寒冬的冰凌,“有李仁爱这般忠臣,尔等为何不辅?有李乾顺这般暴君,尔等为何不谏?以至国破家亡,徒为天下笑!尔等,亦有罪焉!”

“臣等有罪!臣等罪该万死!”赫连雄第一个带头,拼命叩首。其余降臣也纷纷效仿,广场上哭喊声、求饶声响成一片。

赵桓冷冷地看着他们,直到所有声音都平息下去,他才重新将目光投向瘫在地上的李乾顺。

“李乾顺,罪无可赦。然朕有好生之德,亦不愿多造杀孽。”赵桓走到大殿中央,声音传遍每一个角落。

他转向折可求:“元帅。”

“臣在。”

“朕命你,将此逆贼及其直系子嗣,尽数押解还京,交由宗正寺、大理寺议罪,永世圈禁。”

他又转向胡寅:“胡卿。”

“臣在。”

“传朕旨意,自即日起,废‘西夏’国号,设‘兴灵路’!所有图册、官印,一律改制!”

最后,他看向杨再兴和阶下所有将士:“西征已毕,大军不日班师回朝!还京之后,论功行赏!”

赵桓的目光,最后落在了赫连雄身上。

“赫连雄。”

“罪臣在!”

“你献城有功,朕不没其劳。然你身为降将,不可再掌旧部。”赵桓的声音不容置疑,“朕命你,将麾下所有可战之兵,尽数编册上交。朕会将其打散,悉数编入熙河路刘法将军麾下,戴罪立功。你可愿意?”

赫连雄心中剧痛,却只能叩首道:“罪臣……愿意。”

“很好。”赵桓点了点头,“至于你,招抚副使之职不变。待你办妥差事,朕许你携家眷入京,赐宅邸田产,安度余生。”

“罪臣……叩谢陛下天恩!”

赵桓的目光最终越过所有人,投向了殿外那片刚刚被征服的土地,声音变得无比深远。

“传朕后续政令:于兴灵路,一体推行我大宋律法、官制、科举。所有官学,必须以中原官话为教,以儒家经典为本!所有新登记之户籍、田亩,皆以汉字为记!朕要让这片土地,百年之后,再无党项之言,只有汉家之声!”

“臣等,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