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作者:孤不是玄德 | 分类:女生 | 字数:302.4万字

第470章 缴获和粮饷

书名: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作者:孤不是玄德 字数:3.1千字 更新时间:07-11 15:46

“咚咚咚”

“臣旧港侯,阿普杜勒拉赫曼,叩见陛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阿瓦琉璃宫,东暖阁内,曾经的旧港苏丹国王,现在的旧港总督阿普杜勒,恭恭敬敬的三个响头,气势高昂的大声高呼。

这也是个人精,聪明的很,做苏丹国王有什么好,担惊受怕几百年,马上面临着灭国之灾。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况且大树底下好乘凉,攀上大明的大粗腿,权势少不了多少,王室财富全保住了,也算是泼天富贵。

就是两百年前,以前的旧港宣慰司,当初也不想脱离大明啊,都是被逼无奈的选择。

正统年间,明朝的国力衰退严重,又搞出一个土木堡战神,维持不了海军规模,无力管辖南洋,只能听之任之。

“陛下英明”

“恭喜皇上”

“吾皇万岁”

“贺喜皇上”

、、、

晋王李定国,巩昌王白文选,程源、刘玄初、龚铭、扶纲等文臣,纷纷站出来恭贺朱雍槺。

这帮人都是人精,不是战将就是军师出身,当然知道旧港的战略地位,咽喉之地啊,否则也不会联起手来,逼迫旧港苏丹就范。

大明王朝马上组建海军战舰,阿拉干到两广,至少万里征途,海军回师中原的话,至少需要耗费1个月。

不说别的,船队补给就是大问题,途中要经过马六甲海峡,柬埔寨,安南等一众小国,至少需要好几个大型补给点。

一顿饭的功夫,大明新任皇帝,又收复了一块祖宗失地,战功赫赫,丰功伟绩,功标青史啊。

这都是命啊,以前的朱由榔,登基的五六年内,满清鞑子疯狂追杀,四处流浪。

如今的大明中华皇帝,从磨盘山开始,就是一路顺风顺水,百战百胜,甚至干到了中南半岛,难不成这就是中兴大明的前兆?

“军师,说一说那个,三路大军的缴获”

搞定了旧港府,身心愉悦的朱雍槺,往龙座一靠,换了一个舒爽的姿势,看着下面的刘玄初,随意的问了问。

没错,一旦顺心下来的他,就想到了花钱,到处都在打仗,都在搞地盘大建设,需要天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缺不了钱粮啊。

这个时候,掉进钱窝里的大明皇帝,就想起莽达和那耶娑只的优点了,简直是送财童子出身,上百年的积蓄,一朝被明军横扫入库。

“回禀陛下”

听到问话后,军师刘玄初,从容淡定的站出来,拿出怀里的一叠薄纸,庄严郑重的大声念道:

“线将军和沐将军的陆路大军,缴获很不错,丁将军的水路兵马,由于莽白实行了坚壁清野,收获毕竟惨淡”

“这些缴获,都已经运回了阿瓦城,粮草豆料50万担,钱粮150万两左右,其他的缴获正在清点”

“至于淮国公的大军,收获颇丰,根据最新的战报,他们已经缴获了300万两金银珠宝,还有王宫内100多万两私库,粮草150万担”

说完后的刘玄初,身为军师和户部左侍郎,也是一脸的自豪,心中暗道,户部终于有存银了,不容易啊。

明军从进入缅甸开始,就是一路高歌猛进,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妥妥的大赢家。

但刘玄初的心里,却是没有太多的激动,就是因为他是军师,更是兼职户部左侍郎,知道粮饷的严重性,足粮足饷,太恐怖了。

大明王朝的总军队,广西、云南、四川和缅甸,人数已经超过了20万,再加上15个土司明协营,人数3万左右,还有水师兵马大几千。

皇帝的嫡系兵马,粮饷最高,月饷2两,月粮3斗,月消耗3斗,一万兵马的月耗费,至少3万白银,6000石米粮。

至于其他改编过来的大明兵马,月饷则是1-1.5两左右不等,土司明协军更惨,只有明军的人均一半。

养兵20万,还有几万土司兵和水师,月饷至少40万两,米粮15万石,再加上朝廷的俸禄,打造各种船只、兵械、火器等等,月饷更庞大。

还有就是打仗,其中的消耗,那玩意更恐怖,就像明军征伐缅甸,粮饷的消耗,至少是平时的两三倍,甚至更多,任何一个地方都在花钱办事。

“呼哧、呼、、”

“嘶、嘶、嘶、、”

“啊、啊、哈、、”

、、、

下面的李定国,白文选,程源、扶纲等文武核心,听到后立马惊呼连连,咂舌不已。

当初攻陷阿瓦城的时候,收获了300万两府库白银,如今又是大几百万入账,焉能不吃惊。

他们这些人,要么是武夫大将,要么是各个部门的文臣,对大明王朝的收入支出,没有一个详细的了解。

站在一旁的龚铭,则是一个行家,做过谋士军师,搞过大量的后勤工作,因此没有啥大反应,只是面露微笑而已。

明军的战斗力强,丝毫不亚于当初的晋王嫡系,为啥呢,足粮足饷呗,龚铭心知肚明,很是担忧粮饷的持续供应问题。

“呃、、、”

站在后面的旧港总督,阿普杜勒更是目瞪口呆,完全陷入一股呆滞的表情,被明军的斩获吓傻吓坏了。

心中暗道,难怪大明皇帝不提旧港王宫的积蓄,是压根看不上啊,人家几战下来的收获,是旧港的几十倍,上百倍啊。

自古以来,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战争就是打后勤,倘若是灭国之战,那就不好意思了,收获满满,速度越快,收获越大。

明军占据了上缅甸,一小部分下缅甸,灭了都城阿瓦城,又吃掉了整个阿拉干,其中的收获,只能说是天量,因为他们都是百年王朝。

不过两个地方,也有些不一样的地方,缅甸的金银相对较少,粮食较多,因为下缅甸田多山少。

阿拉干王朝,则是刚好相反,地处沿海,贸易发达,又是隔着若开山脉,山多田少,钱多粮少。

“哦,不错的,很好”

龙座上的大明皇帝,倒是没有太多的惊讶,听完后,还是满意的点了点头,大声夸赞了几句。

如今的他,身份段位不一样了,是大明王朝的一把手,没那个闲情逸致,去关心钱粮多少,他只需要一些数字而已。

“对了,加上之前的呢,总共多少啊”

顿了一下,准备花大钱的朱雍槺,还是回过头,看向旁边的郎中郭天祯,轻声问了一句。

这个总数字,可不能随便泄露,即便是大明皇帝,也得小心翼翼的。

一旦传出去后,事情就大条了,钱粮少了,臣子们提心吊胆过日子,钱粮多了,一大帮子文臣武将,就会惦记更多的钱粮开销。

“陛下请过目”

听到问话后,郭天祯没有半点迟疑,从怀中掏出一个小本子,翻到其中的一页,然后恭敬的交给朱雍槺。

郎中就是秘书,少说多听多记,且必须心思缜密,博闻多识,容不得半点差错,时刻准备解答问题。

他也是个眼疾手快懂事的家伙,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也不敢念,直接交上去,让陛下自己看吧。

“呼哧,呼,,”

看到账目后,饶是有心理准备的大明皇帝,也是吓了一大跳,想不收获这么大啊,当真是屠城灭国,打家劫舍来钱最快啊。

账目里,上缅甸、下缅甸和阿瓦城,整个阿拉干国家的收获,还有卑谬王和东吁王,暹罗和老挝的罚银。

总共1050万两,私库200万两,粮草豆料450万石,太吓人了,不愧是两个王朝的百年积蓄啊,朝廷府库,王侯将相的缴获,富商豪族的财产,全在里面。

但明军耗费也不少,进入缅甸的两部明军,总兵力七八万,各种伤残抚恤,还有月粮饷,阿瓦城的百万赏赐。

皇帝的私库,肯定不会动的,真正留下来的,是户部的850多万两,还有粮草300万石左右,消耗不小啊。

“哎”

“难,难,难啊”

沉思一会后,朱雍槺捏着小本子,又是一声叹息,嘀咕了几声,情绪瞬间有点低落了,把本子随手还给郭天祯。

他心里是有数的,千万不要觉得这个数字很多,因为明军一个月的粮饷,就能吓死人,是个天文数字,这半年来,每个月需要内库补贴。

而内库的金银,靠的就是磨盘山和楚雄府的缴获,还有沐王府和杨氏的嫁妆,后面的两广战役收获,已经冲入户部了。

朱雍槺估算,这些缴获的银两和米粮,能坚持2年就不错了,甚至一年半,因为明军还要继续扩编增兵,招募新兵。

当然了,坚持两年肯定也没问题,因为云南一年的税收,巅峰的时候,就能达到400-500万两。

明年的今天,广西和上缅甸,也能贡献一部分税收,明军只会越强大,到时候才能提供十几万精锐大军,征伐外省的实力。

现在的大明,朱雍槺就指望营庄制了,特别是缅甸和云南,都是经历了战争,有大片的荒地,都能有大产出。

其实呢,这点战争粮饷一点都不吓人,后世满清乾隆的时候,征伐大小金川,平定新疆的时候,粮饷都是按千万亿两结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