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说好败家子,比朕都有钱?

作者:漫步风中 | 分类:军事 | 字数:2.3千字

第839章 还有脸跟朕谈什么君臣法度,纲常伦理?

书名:说好败家子,比朕都有钱? 作者:漫步风中 字数:0 更新时间:07-30 04:33

他话锋一转,声音变得坚定有力:“儿臣以为,时代在变,法度亦应随之而变!太祖定下恩荫之法,其本意是激励后人,而非供其坐吃山空!如今大奉立国二百余年,勋贵体系日益臃肿,不思进取者众,奋勇争先者寡,长此以往,国之柱石,将成国之蛀虫!此其一。”

“其二,所谓稳定,乃是建立在强大的国力之上。北有乌丸虎视眈眈,内有奸商士绅侵吞国库,若无雷霆手段,刮骨疗毒,何谈稳定?只怕是温水煮青蛙,待到发现之时,悔之晚矣!”

“其三,德政与军功,并非对立。以赫赫军功,保家国安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此乃最大的德政!林师(北伐大胜,方能换来北疆数年乃至数十年的太平,让万千百姓免受战火之苦,这难道不是王道教化的一部分吗?”

太子一番话,有理有据,不卑不亢,既肯定了老臣们的担忧,又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任天鼎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

他缓缓站起身,龙袍无风自动。一股无形的、尸山血海中磨砺出的帝王威压,瞬间笼罩了整个大殿。

“说得好!”他先是赞许地看了一眼太子,随即,目光如刀,扫向跪在地上的金文正等人。

“金爱卿,你跟朕谈祖制?”任天鼎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直透人心的寒意,“朕问你,太祖皇帝立国之时,可有说过,他的子孙后代,要眼睁睁看着勋贵子弟在京师遛鸟斗蛐,却对边关战事充耳不闻?”

“朕再问你,太祖皇帝可有留下祖制,让那些封疆大吏的后人,忘记了如何骑马,忘记了如何开弓,只记得如何盘剥百姓,侵占良田?”

金文正被问得哑口无言,额头上冷汗涔涔。

任天鼎又看向御史李岩:“你说朕此法会催生将领冒进?朕告诉你,朕宁愿看到将领们为了军功而‘冒进’,也不愿看到他们为了保命而‘稳妥’!大奉的军队,需要的是狼性!是血性!而不是一群只知固守,不知进取的绵羊!至于如何赏罚,如何监督,那是兵部和督察院的职责,而不是你用来反对改革的借口!”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那个最年轻的御史张承身上。

“你跟朕谈纲常伦理?”任天鼎忽然笑了,只是那笑容冰冷无比,“好一个纲常伦理!朕就告诉你,什么是最大的纲常伦理!”

他猛地一指太极殿外的天空,声音陡然拔高,如同雷霆震怒!

“君王,守国门,死社稷,这,是君王的纲常!”

“将士,赴边关,洒热血,这,是将士的纲常!”

“百姓,纳粮税,安居乐业,这,是百姓的纲常!”

“而你们!食君之禄,享万民供养的勋贵,为国尽忠,上阵杀敌,本就是你们的纲常!现在,你们连自己最根本的纲常都忘了,还有脸跟朕谈什么君臣法度,纲常伦理?”

“你们躺在功劳簿上,已经躺得太久了!久到已经忘记了你们的荣耀从何而来!久到已经忘记了大奉的江山,是多少将士用白骨堆砌起来的!”

任天鼎走下御阶,一步步逼近那些跪着的大臣,他的声音里充满了悲愤与失望。

“看看你们!再看看林尘!看看朱能、陈英!看看那些在北疆死去的数万将士!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告诉朕,大奉的血,还没有凉透!而你们,却想让这腔热血,被你们所谓的‘祖制’和‘稳定’,活活捂死!”

“朕今天就把话放在这里!恩荫递减法,势在必行!谁赞成?谁反对?”

他环视全场,目光所及之处,所有人都深深地低下了头,无人敢与之对视。

“朕不是为了朕自己!朕的江山,稳如泰山!朕是为了这个国家!是为了大奉的千秋万代!若是再让你们这样躺下去,大奉,离亡国就不远了!”

一番怒叱,振聋发聩。

整个太极殿,鸦雀无声,落针可闻。那些原本还想说些什么的御史和国公,此刻都面如死灰,再也说不出一个字。

他们终于明白,皇帝的决心,坚如磐石,不可动摇。

“退朝!”

任天鼎拂袖转身,大步离去,没有再看任何人一眼。

早朝结束,百官心思各异地散去。

林尘刚走出太极殿,太监吕进便迈着小碎步跟了上来,脸上堆着恭敬的笑容。

“威国公,请留步。陛下请您去御书房一趟。”

林尘点了点头,随着吕进穿过重重宫阙,来到了御书房。

书房内,任天鼎已经换下了一身沉重的龙袍,穿着一身明黄色的常服,正与太子任泽鹏说着话。见到林尘进来,他脸上的怒气早已消散,换上了一副轻松的笑容。

“林师,你可真厉害!”太子任泽鹏见到林尘,立刻迎了上来,眼中满是崇拜,“今日在朝堂上,父皇真是威风八面!那些御史,被骂得狗血淋头,太解气了!”

林尘笑道:“殿下过誉了。今日之事,全是陛下天威浩荡,与臣无关。”

“你啊,就别谦虚了。”任天鼎指了指旁边的椅子,示意林尘坐下,“今日之事,若无你北伐大胜之威在先,朕就算说破了天,他们也不会如此轻易服软。你才是朕推行此法的底气所在。”

三人随意地闲聊了几句,任天鼎忽然想起了什么,说道:“对了,虞国公他们,算算日子,也快班师回朝了。这一次,北疆主力大军凯旋,朕要搞得比你这次还要隆重!”

他说着,转向吕进,吩咐道:“吕进,你去将兵部尚书赵玄素、吏部尚书王奎,还有礼部尚书陈文辉,都给朕请到御书房来。”

“奴婢遵旨。”吕进躬身退下。

御书房内,只剩下君臣父子三人。

任天鼎看着林尘,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神色变得无比郑重。

“林尘,朕叫他们三人前来,是想和你一起,商议一下‘恩荫递减法’的具体章程。”

他看着窗外,眼神深邃。

“朝堂上,朕已经把话说死了,把态度摆明了。但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如何将这个法度,真正地、平稳地推行下去,才是最关键的。这里面,牵扯到爵位的具体升降标准、军功的核算、新旧勋贵的过渡……千头万绪,一步都不能走错。”

“吏部管官员任免,兵部管军功核算,户部管钱粮。这三部,是推行此法的核心。朕想听听你的想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