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四合院:穿成易中海的亲儿子

作者:夜里云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1924章 公平

书名:四合院:穿成易中海的亲儿子 作者:夜里云 字数:0 更新时间:07-29 04:34

易天赐作为过来人,很明白几十年之后那些大学有不少都是个人创办的民办高校起源。

后来一样成为了教育界的扛把子。

其实,在这件事情上面,就是要看一下,是否可以一直努力下去了。

毕竟,在这个年代确实是充满了机会的。

“这个好像用的时间要更久一点儿吧。”

“而且,咱们恐怕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

苏云秀想了一下说着。

其实也就是感觉到自己是精力有限,如果要是有这个精力的话,那么在深南市要把这些学校办起来,其实也不算是什么难事。

算下来的话,无非就是首先去审批,然后就是找到合适的地方。

接着就是去创办学校的过程的。

审批的事情,其实也是比较容易的,按照他们现在整个深南市做的这些事情,肯定是会得到不少的支持。

只不过对于创办学校的这件事情整个过程来说的话,需要做很多的准备的,比如说需要的这些教育资源,还有就是师资力量的派派等等的,都要经过各种研究。

假如在这个过程当中省事儿了,那自然就没有什么好的结果了。

在以后办到一半的时候,有可能就没有办法再开办下去了。

也就是说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也是需要单独的花精力和心思的。

就现在的苏云秀,肯定是没有办法分担精力放在上面了。

“这件事情,咱们现在不急着办。”

“我来考虑。”

“到差不多了之后,我再跟你们商量就好了。”

“你们只需要做现在的事情就行了。”

“要是累了就休息。”

“反正啊,你们记住了,咱们现在不缺过日子的钱。”

“凡事呢,只要过的开心就好了。”

“假如有什么难事儿的话,就随时跟我说。”

易天赐可不想让这几个人因为这些事儿去忧虑。

毕竟,创办学校的这件事情可不是一般人随随便便就可以做到的。

除了投资钱财方面,其实真正去办的时候才是需要去花心思的。

要是没有好的硬件软件条件的话,那自然也是无法长久的,说不准用不了多久就变成野鸡大学了。

易天赐创办学校是真想为教育事业做点儿贡献的,可不是为了赚钱的。

虽然说在几十年之后,学校也确实是能赚不少的。

但是,那些钱多少还是有些昧着良心的。

而且,在易天赐看来,通过学校赚钱并不是什么比较高效的法子。

多数有钱的人都是想着通过办学校来扩大自己的名声的,也许就是想要留下点儿好名声。

毕竟这学校一旦要是办成了之后,那自然是有一些人会从学校里面毕业出去的。

到时候只要是这些人们有一个两个出名了,那么这个学校自然也就跟着出名了。

假如在这个过程当中学校办的没有办好的话,对于那些有钱的人而言的话,也没有什么损失。

“这话我爱听,嘿嘿,要不然我觉得又没有好觉睡了。”

王语嫣可是不跟易天赐客气的。

当然了。

也是觉得,没什么好客气的。

“就是,这事儿我们不掺和,需要我们做什么的时候说就行了。”

于海棠也是乐得清闲的。

毕竟,她要是去做的话,也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了。

“说起来这个事儿,你和雨水还要不要参加高考上大学了呀?”

易天赐突然想起来这个事儿。

之前她们就有讲过的,刚开始的时候,好像还是比较上心的。

但是,后来就渐渐忽略了。

看书的时间也是越来越少了。

慢慢的,干脆就没见她们再看书了。

听了易天赐的话之后,几个人都转头看向了于海棠。

于海棠一下子变得不好意思了。

“那个,我和雨水商量了一下。”

“今年呢,都比较忙,还是明年再去考吧。”

于海棠确实是有些尴尬的。

主要是她们也是很久没有看书了。

再看的时候,有些状态不对。

感觉很多东西他们都已经忘记了,重新去学的话好像还得静下心来。

似乎现在也已经失去了那个状态了。

于是乎两人就商量着还是慢慢来好了。

“那也行,也可以多一点儿复习的时间。”

“不过呢,最好是这几年就考,要是再晚几年的话,可能政策上面而言,也是会发生改变的。”

“毕竟,现在刚恢复不久,门槛也比较低。”

易天赐明白,这个政策呢,是变化了很多次的。

其实也就是在选拔人才这件事情上面,国家都是很关注的。

在不同的时代,自然在政策上面也是有所不同的,就像是刚刚开始了恢复了高考的成制度之后刚开始的时候是比较缺乏人才的。

主要也是因为在之前的几年时间当中都没有什么知识分子,通过正规途径上了大学。

自然也就造成了各行各业当中用了很多的文盲,或者是说初中毕业生都算是高学历了。

这也就造成了,刚开始的时候高考制度上面都是比较松的。

基本上只要是参加了的人都是可以考得上,只不过是大学分配的时候有所不同罢了。

说白了就是每一个人都有学可以上。

因为在当时就认为只要是想要参与高考的,那就是想要去学习的,自然也是喜欢这样的上进的人。

肯定会给他们机会的。

至于之后自然也就是在各行各业当中的人才需求慢慢的开始稳定了下来。

那么在选拔人才方面,也就有了更多的条件。

哪怕就是在出题的时候也有了很多的针对性。

特别是在不同的大学当中,有的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招生的。

这也就是因为在不同的大学当中有了不同的专业。

可以说在几十年的改变当中,也是有了不同的专业逐渐完善的过程。

还有就是各地的教育差距带来的影响也都是比较大的。

为了能够保证一定的公平公正自然,也就是要在制度上面有所不同。

这件事情自然不可能一蹴而就。

都是经过了慢慢的摸索之后,才能够得到最后的比较适合的方式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