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我在修仙界当假神仙

作者:小寻子 | 分类:玄幻 | 字数:21.5万字

第40章 衰门少兄弟

书名:我在修仙界当假神仙 作者:小寻子 字数:0 更新时间:07-27 04:32

“你!”裴学气得差点跳上顾宇的矮桌。

“老师你别急着骂我呀,我背一些零散的诗句,还是可以滴。”

晏游自信满满地说道。

“好,就依你,至少背出五首,否则家法处置。”

裴学收起咄咄逼人的气势,态度缓和了不少。

晏游小声嘀咕了一句,“我又不姓顾……”

晏游低头瞧一眼顾宇,回忆起一首诗来。

“于逖《忆舍弟》——”

晏游拍打两下顾宇的肩膀,装出哀伤的神色,道:

“衰门少兄弟,兄弟唯两人。

饥寒各流浪,感念伤我神……欸——”

晏游长叹一口气。

顾宇听着,啼笑皆非,“小六你这诗,不太对吧……”

虽说铺子尚未有喜人的成绩,倒也还不至于让他们食不果腹、流浪街头。

“呃……咳咳!”

晏游没作解释,紧接着换了首诗。

他想起顾宇是顾家的二十四少主,于是联想到:“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晏游未使用系统功能,也没去地球图书馆里找书,他全凭着自己模糊的记忆背诵,脱口而出的诗,基本都是零散的。

“王勃大人写的——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晏游站起身,踱步在大堂各个坐席的过道。

他想到自己正身处繁华的澜晶城。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火树银花,张灯结彩,在节日里自由纵马,繁荣的夜市之景,仿佛从诗句中走进了听者的脑海。

“二十四少主的书童背诗可真是厉害啊!”

有不少顾家学子拿着纸笔将这些诗记录下来。

听闻这些来自地球的诗句,众人不由得感慨,“如此之好的诗句,为何我从未听闻?”

晏游没有回复学生的困惑,他继续背着:

“卢照邻《长安古意》……

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

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

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背完这首,晏游自言自语地补了一句,“虽然诗是这么写,但咱还是要修炼滴,早日成仙,才是要紧事啊!”

裴学神情如痴如醉,完全沉浸到这些诗里去了,“画阁高耸入天,铜柱立天入云!如此辉煌之景,好比仙境!”

“就是不知,这长安,是何处啊?”

晏游不对古城市作解释,避重就轻地说:“仙境呐,也是有的,那可不就是桃花源?”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裴学摇头晃脑地跟在晏游身后,细细品味着这些千古名句。

晏游两步一句,不知不觉,走到了顾金金的桌前。

顾金金嘟着嘴,又是羡慕又是嫉妒,她完全没想到这个举止不雅的泼皮猴,居然能背出这么漂亮的诗。

“《怨情》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晏游俯身,朝顾金金吐吐舌头做了个鬼脸。

“我才没哭呢!”顾金金朝小桌懊恼地锤了一拳。

“不知心恨谁。”晏游故作伤感,缓缓地摇了摇头。

“恨你!”顾金金拿起家训书就要去打晏游。

“欸嘿!打不着。”

晏游笑哈哈地跑开,在门口处抽了鞋,移步到学堂院子。

顾家后生纷纷离座跟上他。

“改编王梵志大人的诗句——

世人纷纷说不齐,他骑骏马我骑驴。

回头看见推车汉,比上不足比下余。”

裴学屁颠屁颠地跟着最前面,“这又是骑驴马,又是推车的,是何意思?”

“知足常乐,珍惜当下呀老先生。”晏游抚摸一下院落光秃秃的李子树。

“正如杜秋娘的《金缕衣》中所说: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裴学兴奋地拍手呐喊,“此诗好啊!好!”

顾宇没有跟随,而是立在大堂门口,远远地望着被学子们簇拥着的晏游。

从二围马到西游,再是现在的诗词,这些新颖的东西,全是晏游带来的惊喜。

顾宇平静的脸上展露一抹笑意,经久不散。

此时的晏游站到院落一角的石桌上。

五十多个学子围着桌子,饶有兴趣地听他背诗。

仿佛晏游是站在舞台上一般,台下是满是期待他展示才艺的观众。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晏游曾经学过的诗词,都渐渐浮现在脑海。

“王勃《滕王阁序》——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这滕王阁,又是哪里的阁楼?”裴学又提出了他的疑惑。

晏游没有回答,而是继续背诵道:

“宋之问: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众人尽力克制相互讨论,聚精会神听晏游背诗,哪怕是错过一句,都像是损失了大把元宝一样。

“王勃的《别薛华》: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说到这首诗的时候,晏游的笑容完全淡了下去。

诗中的彷徨无奈之感,跃然涌上他的心尖。

诗人孤苦无依,漂泊不定,命运多舛,被生活压迫得无法喘息。

无论去留,所遇皆是梦中之人,一切皆为虚无幻境。

“咋感觉越来越伤感了……哎呀不背了,再背下去我都要哭了。”

晏游的双目有些湿润,他瞪大眼睛,微微仰头,好把快溢出眼眶的泪水塞回去。

“刘小六同学,不,刘先生!”裴学的语气相当激动。

这些诗虽然不是豪情壮志,磅礴大气的题材,但听着他是心跳加速、热血沸腾,仿佛打开秘宝盒子的那一刻,又惊又喜。

“您这些诗都是从何处得知?”

“我老家啦。”晏游风轻云淡地回答道。

“能否让在下见见写诗的先生们呢?”裴学爬上石桌,朝晏游拱手作揖。

“不能。”晏游拒绝得干脆而决绝。

裴学有些着急,上前一步请求道:“那那那……代我替先生们问好可行?”

正巧这时,下课的钟声敲响。

“哎呀,到时候再说啦,下课咯~”晏游跳下石桌,向顾宇跑去。

晏游一刻也不停留,拉上顾宇跑离了学堂。

他两沿着顾家主家的围墙,朝小苑方向飞奔。

阳光穿过枯枝桠,把斑驳的影子投射在围墙上。

他们奔跑着,少年模样的身形融于景中,光影错落,长长的红墙仿佛成了一幅流动的画卷。

“刘先生!刘先生!”

裴学追在他们身后,距离越隔越远。

“刘——先——生……”

声音渐渐消失在风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