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独守空房?郡主再嫁夜夜娇红眼

作者:风中的花 | 分类:同人 | 字数:39.4万字

第4章 两次道谢

书名:独守空房?郡主再嫁夜夜娇红眼 作者:风中的花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07-24 16:24

借着行礼后抬头的间隙,傅柔的视线在这位极少露面的大理寺少卿身上停留了一阵。

重活一世,极具攻击性的长相已经对她起不到什么吸引作用了。

林晟于她而言,反而不如苏恪这种眉眼间带着温润气韵的少年郎看得顺眼。

只是终归只算是顺眼,没有旁的情绪包含在里面。

苏恪眼底始终带着散不尽的疏离,似是不想与身边人产生什么交集,更不想在人群中突出。

“救人是我本职所在,这礼中心意,苏某代大理寺众人领会了,谢过王爷和傅姑娘。”

在一众世家子弟的视线注视下,苏恪收下了礼,把自己从中摘得干净,只道将这五卷《江湖悬案录》存放在大理寺的卷宗室中,以作查案参考。随后,他便以查案为由早早退席了。

在场几人第一次注意到了那抹快要消失在府门转角的身影。

宣王侧着目光看了那人一眼。

任他再怎么对后辈之间的情事愚钝,也注意到了自家女儿刚刚那一刻的失神。

阿柔已经过了及笄礼,他也是时候开始物色良婿了。

虽然此事不急,但他也在心底记下了苏恪这个名字。

除却家室……

宣王在心底轻叹一声,一时未有定论。

这几人中,留意到苏柔情绪变化的,也包括林晟。

他一向喜欢清静,不想同不相干的人有什么交集,懒得应酬。

此时,因着前几日那块紫衣布料勾起的疑惑,他反而比苏恪在此停留的时间更长。

生于贵胄之家,他虽不能保证自己时刻保持着笑颜示人,但避重就轻的同宣王说几句话还是不难的。两人之间谈论的话题是大梁境内的水渠修筑,

傅柔在一旁偶尔添话,脸上始终带着淡泊疏离的笑意,每次开口都会避开林晟的视线。

林晟本就有些留意这位宣王府的嫡女,此时也敏锐的察觉到了她在言语间对自己流露出的“抵触”。

直到散席,他也只从对方口中听到过几句道谢。

回到义王府时,天色已近昏黄。

林晟打量着小厮呈上来的谢礼,眼前忽然浮现出傅柔那副不咸不淡的神态。

“林世子的恩情,傅柔定当铭记在心。”

“被林世子这般身段容貌冠绝京都的人相救,当真是我的荣幸。”

唯有前一句听着有些诚意。

至于后一句……

想到那人转身时眼底瞬间灭下去的光,林晟嗤笑一声,不再分神。

他手腕轻轻一抖,短刀在空气中划出一道寒芒,褪去刀鞘,灵动便携。

这柄鞘外刻着”流光“的短刀,还算合他心意。

刀身修长而短,寒芒凛冽,一股冷峻之气隐隐透于鞘外。

只是收鞘的瞬间,指腹在刀柄末梢触到了细微的凸起。

那圆柄上是有棱角的。

林晟眼底闪过一丝诧异。

前朝刀匠大师的遗作上,也会存有纰漏么?

在心底呢喃了一句,他下意识的看向那凸起的地方,却见那上面隐隐的刻了一个“晟”字。

那位大师过世前,林晟还未出世,自然不可能是为自己刻的。

他倒是没看出深居闺阁的宣王府嫡女,还能有如此精湛的刻技。

只是,心用错了地方。

一面疏离,一面又在赠的物件里藏字……这般行径倒像是以酬谢为名来给自己添堵堵的。

印象中,这仅是他们见过的第二面。

林晟将短刀随意搁置在房内物架的一角,眼眸深邃。

夕阳染红云畔后隐去。四月里的天总是风云变幻,一阵风过,京都竟是下起了如注大雨。

傅柔坐在妆台前,顺着窗边开出的一条缝,看向园中满地残红,心底清醒异常。

白日里娇艳明丽的满园花,此刻却已凋谢了大半。

若她在这一世中仍未争得一方庇护,或许也会凋谢于某个不起眼的傍晚。

……

听着雨滴敲打门窗发出的淅淅沥沥声,傅柔开始着手准备第二份谢礼。

按照梁国的礼仪规矩,像救命之恩一类的酬谢需有两次。

一次为人前相备厚礼,一次为登门道谢。

后者看重的是心意,这礼非得是受恩者亲手所做,才显得郑重。

为此,傅柔翻遍了房内的柜子和压箱底的陈年旧物,却未从中找到任何一份绣品。

“早知道就在闲暇时多练练绣活儿了。”

名家字画在箱中摆了一堆,此时却派不上什么用场。

她轻叹一声,唤来了门外候着的珠翠一同收拾。

两人一阵忙碌,直到天色暗下来也没找到合适的物件。唯一翻出的一方由她亲绣的手帕还难以示人,针脚乱得看不清。

最后,傅柔只得去主院讨了两幅母妃年轻时所作的山水画,参考着亲自画了两幅差不多的长卷山水写意图。

对于琴画和女红一类的事,她向来是一窍不通,哪怕是重来一世,仍会在面对这些时头疼。

原本以为三日内就能临摹好的两幅画,她用了足足七日的时间才彻底完成。

添上最后一笔后,书房中一袭青衣的小姑娘皱在一起的眉头才舒展开。

待第二幅画晾干,她满意的点了点头,小心卷起画作后,分别放在两个嵌有珠玉的檀木长匣中,又各自用锁封上。

午后时分,宣王府的马车停在了义王府门前。

前些日子去南方剿匪归来的义王,此刻在得到看门小厮急匆匆的通禀后,为显郑重,便提早在正堂静候。

“本该前几日就登门道谢,但小女为显诚意,特地多费了些时日亲自准备谢礼,才拖到今日前来,还请林海兄见谅。”傅司明微微拱手,算是平级之间的见礼。

同朝为官多年,宣王与义王之间虽有文臣武将之别,却也有些私交,此时见面自然是笑颜相对。

“这是哪里的话,咱们之间何必如此生疏。”

闻言,这位身形健壮,面容棱角分明的中年男子连连摆手,面上笑意更深。

“倒是我前段时间领命南下时,让傅兄跑了一趟空,该罚酒自饮才是。今日补齐这顿酒,也好借此机会让两位小辈相互熟识,日后有个照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