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汉永存 > 第17章 千古艰难唯一死

大汉永存 第17章 千古艰难唯一死

作者:朕不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8 08:11:46 来源:9书院

淮南国寿春,这里是淮南王刘安的封地。

刘安是极其有能力的,他的父亲刘长是汉高祖的庶子,封为淮南王,刘安作为长子,承袭父爵,故亦称淮南王。

这么算起来,他是刘彻的叔叔了,这个人也是非常有能力的,要不是汉武帝太强大,换成朱允炆这样的人当皇帝,估计他可能是第一个造反成功的藩王,也可能是最后一个。

大明的朱棣,永乐大帝,是历史上唯一的一个成功造反的藩王。

他的造反成功简直是不可复制的,朱允文的一系列瞎操作,加上前期朱元璋对于九大藩王戍边,老农民分家似的分封,还有一点,就是朱棣本身的能力非常强。

这三点,但凡少了任何一点他都不可能成。

若是刘安真的能够以藩王造反当上皇帝,后世皇帝多半会警醒,朱元璋估计也会更警惕,更加限制朱棣的权利,或者改变分封的策略,那朱棣很大可能就不会成功。

大概是历史上没有任何藩王造反皇帝成功给了朱元璋信心,加上朱允文在他生前表现的很乖顺,他自认为调教的还是很不错。

所以老朱生前不认为有藩王会造反,除非朱允文对他们下死手他,而他认为朱允文很乖的,也生前答应他了,不会对叔叔下死手。

他或许预料过朱允文会削弱藩王的权利,但没想到他会这么莽撞,这么下死手,往死里逼,那都是他的骨肉至亲呀。

要是他知道,估计能够气得从棺材板里翻出来大骂这个傻逼孙子。

而朱元璋之所以对儿子孙子这么好,有一定的老农思想,毕竟他就是穷苦农民出身,彻彻底底的农民,甚至连农民都不如,乞丐和尚都当过。

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太祖朱元璋崩,年七十一。

朱元璋生于乱世中,背负着父母双亡的痛苦,从赤贫起家,他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依靠,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

他几乎是赤手空拳、单枪匹马,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建立了庞大的大明朝。

他告诉我们,坚强的意志和决心可以胜一切困难。

他告诉我们,执着的信念和无畏的心灵才是最强大的武器。

朱元璋,此生足矣,足矣……

历史相似但不完全相同,若是汉武帝换成朱允文那朱棣也只能死翘翘了。

可倘若朱允文来到汉朝,那刘安估计很有可能上位。

可惜呀,历史没有如果,刘安的能力很不错,有野心,有抱负,也能隐忍,还有智慧。

但他偏偏遇到了千古一帝的汉武帝,就注定了他的悲剧。

史书评价淮南王刘安:“为人好读书鼓琴,不喜弋猎狗马驰骋,亦欲以行阴德拊循百姓,流誉天下。”

后世著名的《淮南子》就是由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所著,其主要内容探究涉及到“天、地、人”这三者,融合了诸子百家思想,被誉为“绝代奇书”。

主要是以“道”家学说为核心思想。其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文章笔法,都是古代文籍中的佼佼者,集神话、寓言、历史典故等于一体,可以称得上是一部重要的汉代子书著作。

此时,在刘安的府邸中,他掀开一个包袱,里面露出各种精美的东西东西,大多是玉,雕刻成老虎,豹子,猴子,龙等形状,还有其他奇珍异兽。

“这是皇上的玉玺,精工仿造的。”

刘安指着一块精美的像是龙形状的玉玺,对着儿子刘迁说着。

说完,他又指向其他的几块玉,接着说:“这些是丞相,御史大夫,将军,两千石以上的官员,以及附近郡太守和都尉的信印,还有皇帝的符节。”

好家伙,准备的好齐全呀,此时的刘安已经56岁了,胡须长,微微发白。

他是公元前179年出生的,现在是公元前123年,但人家精神面貌是极其好,他喜欢道家,擅长养生,还会炼丹,这是真丹药,不是后世的汞,硫磺,水银啥的,吃了真能养生的。

估摸着好好保持,再活几十年,不是问题。

豆腐好像就是这家伙发明,他做豆腐非常好,豆腐营养价值高,还好吃,一直流传后世呀。

他的嫡长子刘迁询问起来,“父亲打算如何使用这些东西?”

刘安没有直接回答,反而抛出一个问题,“你知道,豪侠大杰,乡绅财主们最恐惧的是什么吗?”

“恐惧?恐惧什么?”

刘迁思考三秒,回答道:“喔,无非是举家搬迁,违背旨意被灭族,就像是上次迁往茂陵。”

元朔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27年,汉武帝颁布了著名的《迁茂陵令》。他命令凡是财富在300万钱以上的巨富豪门,一律迁徙到京城附近的茂陵。

有历史学家指出,按财富势力换算,这个标准大约相当于今天的亿万富豪。

汉代财富形式大多是土地、房产,奉旨迁徙的富豪只得贱卖土地房产。

但是,全国所有富户都要迁徙,谁来买田呢?

于是,地方政府出面将千万亩良田低价收购,而后分给流离失所的无地农民,国家只收取十分之一的税收。

这是一个非常厉害的政策,它针对地方豪强兼并土地和伴随兼并带来的农民人身依附,导致国家缺乏足够的农民人口、田地应对国事和皇帝私欲。

更根本的是,他其实针对的是威胁到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君主**集权的现象,而积极打压的一项长久性政治国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汉永存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大汉永存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值得一提的是,刘彻对亿万富豪的财产剥夺并非流血革命,而是极具魅力的软性迁徙政策,不像今天某些机构的暴力强拆。

汉武帝的做法很聪明,对迁徙茂陵的豪门巨富颇有奖励———政府支付给每户迁徙者20万钱的高额“拆迁补偿款”,还奖以政治荣誉,可以脱去商家身份,跻身世家名门。

举家迁徙失去土地的茂陵子弟,不再囤积财富,而是一掷千金,致使长安城成为世界第一豪华都会;而“茂陵子弟”,也成了“富二代”专用的古代热词。

当然,哪怕是这样,其实他们的财产也缩水了太多太多了。

“对,茂陵已经不是他们最恐惧的了,迁到兴建立的朔方城,才更令他们望而生畏。”

一年前,也就是公元前124年,卫青收复河朔之地,击走白羊、楼烦王,筑朔方城。

所谓河朔之地,古代泛指黄河以北的地区,后世《宋史·地理志》有云:“河朔幅员二千里,地平夷无险阻。”

刘安说着,拿起竹简,继续道:“冒用丞相,御史大夫的奏章,宣布皇帝要征发一大批豪族百姓去朔方戍边,而且限令他们按期出发,如果这一切都准备好了,这就是一把冲天的大火呀,足以让天下大乱,年年征伐,民心不满,这个时候,我们就出来为民请命。”

刘安说着,手舞足蹈,满面红光,手向上一举,如同燃烧的火焰,越来越高,一旁的刘迁也是满脸的笑容。

“父亲英明呀。”

“这还不够,还不够,到时候,我们埋伏在京城的刺客们,寻找机会,刺杀卫青,让汉军主力群龙无首。”

刘迁差点鼓掌,这老爹要是当皇帝,他就是皇太子呀。

“不愧是父亲,您这计划设计得十分精妙周密,简直无懈可击呀,能够让皇上手忙脚乱的,可是对于朝廷的大臣,我们该怎么办?”

刘安瞥了他一眼,说道:“朝廷中的大臣,只有汲黯等少数恪守为臣的人难以收买,其他像是公孙宏之流,都是阿谀逢迎之辈,到时候,我们大军一到,军心民心都在我们这里,他们还不是墙头草?”

“父亲智谋长远,比得上留侯了。”

两人相视一笑。

刘迁口中的留侯,自然是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了,被后世尊称谋圣。

汉高祖刘邦都这样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这两个家伙,当真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但不可否认的是刘安的能力确实不错,他这个计划也很好。

然而,他们还没有笑多久,就有下属慌慌张张的跑过来了。

“大王,大王!”

刘安镇静的询问起来,“什么事情,这么慌张?”

下属看向刘迁,开口道:“与太子有关。”

“太”者,大也。在华夏汉朝时期之前,诸侯王的正式继承人亦称“太子”。

在汉朝初期,亲王法定继承人的正式封号为某某王太子,后来为了与皇太子相区别,改为世子,后代延习不改,外姓王或藩属国王之子,亦同。

“怎么了?”

“廷尉张汤到了,已经到了相国府衙门口了。”

刘迁大惊失色,“他们要抓我?”

“正在商议呢!”

刘安连忙问道:“还是为阻挠雷被从军的事情?”

“原先是为这件事情,可刚刚又听说大王的外侄刘建,与太子赌气,他从宾客哪里听说,太子曾阴谋扣留皇上专使霍去病的事情,因此到张汤哪里出头,首告太子,两案并作一个案子,因此,廷尉要逮捕太子。”

不得不说,作为刘安的手下,这个下属是合格了,立刻把话讲清楚了。

刘迁有些生气,刚想大骂,“你!他!”

他被刘安拉住胳膊,质问起来,“你什么时候跟刘建结下了仇怨呢?”

刘迁气愤的说道:“刘建一向对父王未推恩赐予封地,耿耿于怀,上个月,他为此出口恶言侮辱我,我一怒之下让人割下了他的一只耳朵,因此便结下了仇恨。”

刘安有些怒其不争,“你呀,都什么时候了,这么大的事情,一点也不给我说。”

他说完,一甩衣袖,带着属下往外走。

刘迁在后面急忙说道:“父王,一人做事一人当,我去就是。”

他说完,就要越过刘安跑出去。

刘安喊住了他,终究是自己的孩子呀,“站住,阴谋扣留皇上专使,你有十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那怎么办?父王,你说怎么办?”

刘迁拍打着双手,很是无奈。

“就让张汤来吧。”

刘安说着,拿出一粒药,服下去了,他有些生气,服下药镇定了下来。

这是他自己练的药,在他情绪波动太大,特别生气的时候,服下去有很好的效果,这大概也是他能活57岁还生龙活虎的原因吧。

王府外,淮南王太子刘迁已经在做准备了,他的面前站着许士兵。

“你们都给我听着,只要听到我的动手信号,就立刻动手,一点都不要犹豫,听到没有?”

刘迁在向着面前的士兵下命令。

“诺。”

“你们几个去这边,你们几个去那边,要快。”

“快点,快点,听到没有。”管家在一旁催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汉永存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大汉永存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你们几个在这里留守!”

随着他的命令下来,刘迁面前的士兵快速的向四周跑去,只是片刻的时间,就隐蔽在王府的周围,还有房间里,做好了准备。

看布置的差不多了,淮南王刘安走了,出来对,着刘迁说道:“打开宫门,寡人要亲自迎接御使,张汤这个酷吏寡人闻名已久,就是杀了他,也是寡人为民除害。”

没一会儿张汤就走到了淮南王府的大门口,被两个太监拦住。

“钦差廷尉张汤,前来拜见淮南王。”

他的气势非常足,孤身一人就来,两个宦官也不敢怠慢,领着他往里面走。

淮南往大门是两个大大的石柱,门开着的,前面是很长的阶梯,然后周围站满了士兵,张汤走得比较快,没一会儿就进去了。

而王府内,淮南王高坐在王位上尽显华贵,手中拿着一个金色的禅杖,象征着王权。

在这个时期,封国的大王对封国有全部的统治,官员的任命,军事,税收,所有的一切都听王上的。

当然由于刘彻的推恩令颁布下来,封国的面积在逐渐减少,这便是千古第一阳谋的可怕之处了,不费一兵一卒便削弱了封国的实力。

“怎么只有张汤一个人来,寡人召见的封国其他官员呢?为什么一个人都没有?”

淮南王听见只有张汤一个人进来,有些疑惑。

站在一旁的刘迁偏头说道:“父王,您要沉住气,看看他张汤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嗯。”

此时张汤进来了,他的腰间是配着宝剑的,这把宝剑可不简单,是刘彻临行前御赐给他。

张汤拱手行了一个礼,说道:“皇上让我向淮南王问好。”

这一刻张汤代表的是皇上,淮南王也不敢怠慢,连忙放下手中的金色禅杖,也行了一个礼,双手交叉,微微抱拳,“让皇上费心了,寡人一切安好。廷尉大人自己就来了?”

“我是来向大王贺喜的。”

“寡人早已四面楚歌,日暮途穷,何喜之有呀?”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是大王《淮南子》里的著名典故,人生福祸,相生而循,所以福中有祸,祸中有福,相反相生嘛。”

这张汤怕是详细读过《淮南子》的。

淮南王不紧不慢的询问起来,“祸在何处,福又在何方啊?”

“大王教子不严,使得太子刘迁屡次触犯国法,但皇上念及骨肉至亲之情,决定免其死罪,对大王的过错也只是削去两县,所以恭喜大王。”

“你拿着屁话来蒙骗寡人,你今天来不是要逮捕刘迁的吗?”

淮南王说着指了指一旁的儿子。

“大王的侄子刘建,首告刘迁谋逆,下官不敢不过问,如果不过问的话,那就是下官玩忽职守呀,俗话说得好,清官难断家务事。

这件事情,下官离京之前还不知道,皇上当时也还不知道,下官只怕大王被牵连其中呀,到时候殃及王族就麻烦,所有提前先来请示。

如果大王不同意本官传讯刘迁,只是请大王给朝廷写一道手谕。”

一旁的刘迁气愤的吼道:“那个刘建纯属污蔑造谣。”

“你别说了。”淮南王阻止他,但是刘迁并没有闭口。

“你把人带过来,你看我怎么收拾他。”

也不能一直拆儿子的台,刘安站起身来,目光炯炯,直视着张汤。

“廷尉大人,刘建现在何处?”

“刘建惧怕刘迁报复,请下官对其保护,再说了,他也是大王的王室宗亲,所以下官已经持节吩咐国相内史,将其领到淮南国汉军军营暂留,传讯王太子后,下官再禀报请示皇上如何处置。”

听说这个结果后,刘安没有愤怒,慢慢的坐下来,平静的说道:“你安排得很周到。”

“下官告辞了。”张汤明白,刘安越是平静越不好对付,毕竟咬人的狗是不叫的。

张汤说完之后,就大步向外面走去,告辞离开。

待他走出门之后,刘迁急忙说道:“父王,你刚才为什么不杀了张汤?”

“你没有听他讲吗?相国,内史,中尉都,都已经去了军营,杀了他,就等于造反,我们手里可有兵卒吗?”

本来以前封国的大王是有很多兵的,但是七国之乱和刘彻上台之后,一系列的政策颁布,他们的兵越来越少了。

“不对,父王,我们做的这些事,早晚都会捅出去,你一推而再推,我都明白了,父王,你根本就不是做大事的人。”

刘迁终究是年轻,他以为造反会是这么简单的吗?

“你!”刘安看着他想骂,但又骂不出来。

“所有的祸事让我一个人承担就好了。”刘迁说着甩了甩衣袖就往外面走。

他来到了自己的后院大发雷霆,

“都给我滚,滚!”

“给我拿酒来。”

他打翻了好些东西,最后拿着一瓶酒咕噜咕噜喝了好几口。

一旁的下人和妻妾都被吓傻了,连忙告诉。院子里的管家,而管家带着几个士兵连赶来。

等他们来到的时候就看见刘迁抽出了腰间的宝剑。

“太子,你要做什么?”

“还能做什么,不过是与这世间的所有一切,做一个了断。”刘迁看着宝剑,眼神中充满坚定。

一旁的管家气愤的说着,“太子,我当时怎么劝阻,你们都执意要反,反就反了吧,可是到临头,怎么这么优柔寡断呢?这样又怎么能做成大事呢?”

刘迁脸红红的,站起来愤怒的说着:“我又何尝不失望?”

“先前,我对大王已经说明了,这是自取灭亡的绝路,看来,是命啊!”

这个管家既是王府的管家,又是他们的谋士,他们所有的事情这个管家都很清楚,几乎可以算是他们最信任的人了。

管家失望的摇摇头,准备离去,可就在这个时候,刘迁刷的一下,把剑放在自己的脖子上。

他想要自杀,但又有些害怕。

“一个人要是没有点勇气,恐怕,连最后这点事情,也做不了了。”

管家有些瞧不起他,挥了挥衣袖离开。

刘迁拿着剑的手在不停的颤抖,眼中有泪水在打转,有汗水在他的额头低落,他张着嘴巴乌耶乌耶,但发不出任何其他声音。

面对死亡是需要莫大的勇气的,他稍微一用力,轻轻在脖子上划了一道痕迹。

“啪嗒”剑掉了下来。

他轻轻摸了摸微微渗出鲜血的,然后泪流满面,半跪在地上嚎啕大哭。

喜欢大汉永存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大汉永存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