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把家里安顿利索,请许领导开了一个调研函,再次赶往香江。
在远东证券交易所的一个贵宾室内,李元见到了他的股票经纪杰克.王。
“李先生,恭喜,您的股票已经涨到24.5元,几乎翻翻。我建议您现在就出手了”。
作为李元的专属股票经纪,半年多时间,股票的收益如此巨大,他觉得有必要建议客户落袋为安。
这几年,他见多了股票的大起大落,故而越来越谨慎。
“是吗,才24多,没事可以再放放”。
“好的,李先生。不过有人问过您的股票,想溢价收购,不知您的意见是?”
“溢价多少?”
“5%”。
李元撇撇嘴,“不了,先放着。感谢您的咖啡,我先走了”。
“好的,您慢走”,杰克.王看着李元的背影,内心无比纠结。
他对马上到手的佣金飞掉,心中忐忑不已。
李元的自信感染了,他渴望更多的收益。
但是又怕股票掉头而下,让他的佣金大幅缩水。
李元今天过来,也是心血来潮,出了大楼,看看日头,也快傍晚,就在路边点了一份猪脚饭。
华灯初上,李元出现在荷里活古董街。
有三条古董街,其中最着名的是荷李活道。这条街道弯曲绵长,由中环伸展至上环、西环,有百余家古董店
荷里活古董街是香港在殖民地时期的第一条街,聚集了卖瓷玉器、珠宝、石像家具、书画等的店铺,分工细致而专业。
这里的老外非常多,大抵上是因为他们历史太短,为了提升品味,所以非常痴迷华夏古老的瓷器和青铜器。
李元来这里的目的非常简单,就是捡漏,好为资金的来路找条出路。
当然,如果靠路边的这些真真假假的古董,李元也赚不到多少钱。
他看重的是每天晚上的赌石。
边走,边看,倒是看到几件成色不错的物件,不过年代都是晚清的,价值不大。
走了20多家摊位,各家的东西大同小异,没有什么太高价值的东西。
来到古董街的靠近皇后大道西,有一家赌石店。
因为铺面不大的原因,石头都不大,最大的不会超过100斤,大部分是十斤以内的。
成人拳头大小的石头占比几乎50%。
那些大一些的石头看起来更像是招牌,问津者寥寥。
铺面不大,路边摊位加上店里,最多30多平,最里边还有一个小型的解石机,超过20斤的石头,它就无能为力。
店里两排木架子,上面摆放着老板精心挑选的石头,价格比摊位上的高了许多。
路边摊位其实就铺了一块防雨布,上面堆着两堆石头,一堆大石,一堆小石。
李元如同其他顾客,蹲下身子,拿起石头摸索。
借着门口的大灯端详着石头的纹理。
“皮黑,油亮,一看就知道是黑乌沙”,身边一个客人向着身边人炫耀到。
“黑乌沙可是十赌九垮啊!”,那人回应道。
“嘿嘿,所以价格便宜,一旦赌对,那可是一本万利”。
“问题是,大部分情况是一无所有”。
李元感兴趣地听了一会,觉得非常有意思。
用念力一扫,李元心中暗笑,这颗料子足有十斤,标价估计不会低于3万。
里面只有一点绿的豆种,可以说没有多大价值。
常见的种分为:玻璃种、冰种、冰糯种、糯种、豆种等。
结晶颗粒越细腻,透明度越高,透反射光泽越强,则种越好,如玻璃种、冰种;反之则种越 差,如豆种。
行内把翡翠的透明度称为\"水头\"。水头长、水头足就是透明度好。
反之,水头差、水头短就是透明度不好。
水,干净澄澈,是对翡翠比拟性的描述。
水头好透明度高的翡翠透光效应强,无论什么颜色都会显得鲜活灵动,有“ 水增一分,银增十两”的说法。
所以水头分为3分水、2分水、1分水、水头差和无水,分别对应玻璃种、冰种、冰糯种、糯种、豆种。
所以说豆种其实就是一块干硬度高一点的石头。
李元走到个头在五六斤的料子旁,开始寻找。
念力一扫,一切收入眼底。
这里有近50多块原石,大部分就是一块没有蕴化的石头。
不过里面倒是有一块玻璃种飘花的原石,手掌大小,只能做2个手镯 2个手把件,可惜了。
李元走过去,拿起这块标号221的石头,想了想又把旁边的那块标号206的拿起。
一手一块,托着放到小柜台上面。
一个还算养眼的小姑娘满脸笑容的翻过标号,翻开台账,“221号1000元,206号1200元”。
李元从“衣兜里”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港币,数出2200元。
“帮忙开票”。
小姑娘诧异地看看李元,写了一张盖着印章的收据。
“先生,我们这可以免费帮您解石”。
“好啊,正好看看我的运气”。
李元挑选的两块油性不足,几个人转头看看,都没有在意。
跟着小姑娘来到里边,一个中年人接过两块石头。
“怎么切?”
李元用手比划了一下206号切口的位置。
师傅麻利地固定好原石,放下罩子,开始切割。
十分钟后,师傅面无表情地把两块合在一起的石头递给李元。
李元装作期待着慢慢分开,一脸失望,低声咒骂一句。
“还要切吗?”师傅很有职业操守。
“不了”,李元把手中的石头丢到废石堆里。
拿起221号,仔细在手中摸索,一副患得患失的表情。
师傅耐心地看着,他早已习惯了这种场面。
此时身后过来一人,把一块10多斤的石头放在脚下。
好奇地看着李元手里的石头。
“师傅,您从这里切开”,李元向老师傅比划道。
师傅点点头,固定好后,让李元确定后开切。
在李元的念力注视中,刀子沿着翡翠边沿切过。
“嗯!”,突然凝神静气听了几分钟后,对着身后喊道,“老板”。
老板是一位50多的瘦小老头,眼神犀利。
老头也听了几耳朵,皱着眉思索,然后一直站着没有走,等着完全切开。
李元知道,他们这是从声音中听出不一般。
时间过的好似漫长,15分钟后,石头终于切开。
师傅把两半石头合在一起递给李元,同时向老头点点头,老头马上面现喜色。
老头也是无奈,最近这批来自“莫西沙场口”的原石,切出来的翡翠稀少。
已经影响到生意,一些老客户常常抱怨,质问他是不是从小场口拿的货。
天地良心,虽然这些石料都是大客户挑剩下的,但实实在在是出自莫西沙场口的原石。
面前年轻人手中的石头,就是他最好的证明,等会儿一定大肆宣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