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四合院之跌宕人生 > 第250章 私人地下室

四合院之跌宕人生 第250章 私人地下室

作者:行道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30 15:08:44 来源:泡书吧

接下来的日子,相对清闲,当然这是针对李元本人。

地下实验室那些人根本就消停不了,他们的干劲十足,加班加点。

一部分人,在研究单晶棒更大尺寸的制备工艺,带头人便是黄燕。

一部分人,在研究光刻机和刻蚀机,这本就是李元的后期规划,计划明年才启动。

龚师兄一刻也等不了,带着4个人开始了光刻机和刻蚀机的研究。

最后一部分人,研究封装和测量技术,由艾老师和毕老师共同负责。

本来专用芯片的研究,他希望龚师兄负责,可惜他对光刻机和刻蚀机更感兴趣。

说起光刻机,其实光刻技术的诞生比芯片还早。

1955年,贝尔实验室实现了在硅片上用光刻加工出电子元器件的方法。

1958年tI公司的工程师在公司值班时,突发奇想:为什么不将所有的电子器件都用同一种半导体材料来制造呢?

这样就可以将它们集中在一块小小的半导体芯片上,并相互连接,做出极小的微型电路。

虽然只是一个想法,tI公司还是快速申请了芯片专利。

1961年,GcA公司造出了第一台重复曝光光刻机,覆膜式,可定位到1微米的精度。

它如同女人做面膜一样,直接把图形覆盖在氧化膜上。

但是缺点非常明显,掩膜是一次性,而且还会污染晶圆。

李元的设想直接选择后世的投影式光刻机。

在掩膜和硅片之间加了两个有凹面的球形透镜,一个球形透镜造成的图案畸变可由另一个球形透镜纠正回来。

这样就既避免了掩膜和硅片的接触,又实现了缩印的效果。

早期的光刻机光源是可见光,李元根据技能书的提示,选择当前可以实现的技术,高压汞灯产生的紫外光。

如果做成,这将是真正意义上的光刻机,更是后世大量使用的dUV光刻机的前身。

至于EUV,他也只是听到过一个名字,技能书里没有提及。

如何显影,李元也给出了解决方案,就是让他们研究现在的照相显影技术。

在和龚师兄讨论显影时,李元突然想到了一个新的项目,那就是就是电路板制造。

这个有着长久的应用历史,维修厂可以靠此一直活下去。

现在的电器,还没有电路板,都是直接用铜线焊接相连。

对于电子管电器,比如收音机,如此操作,没有任何影响。

比如当前最新的魔都160A收音机,便是如此直接焊接连线。

但是这种工艺,对于将来的晶体管器件是非常不友好的。

电路板的制作工艺,其实和光刻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所以,李元强制龚师兄他们小组,先研究电路板制作技术。

安排好一切,李元过上了悠闲的日子。

偶尔去撩拨一番未来的老婆杨婷小姑娘。

或是待在门房,和宋叔一起喝酒。

晚上回到家中,开始挖掘地下室。

为了安全,李元先是向下挖掘了一个5米的竖井,然后才开始地下室的挖掘。

方案是一个和东厢房外形雷同的梯形窑洞,好比埃及的金字塔。

空间的实木架子被拆解,作为梯形斜面的支撑。

有着空间帮助,这一步非常快速。

只用了两天,就完成梯形空间的挖掘。

所有的土收入空间,然后第二天偷偷运到郊外丢弃。

接着便是为地基打木桩,李元购买了50多根碗口粗,2米多长的松木。

利用空间,把这些松木竖着压入地下。

整整50根,看起来已经非常密集。

下一步,就是把空间里准备好的大块石头平铺在地面上。然后用空间里搅拌好的混凝土浇灌。

在四边和四角提前预埋下钢筋,便于后期建设墙体。

把小风扇放入地下室里,静置两天后,水分被充分吸收,他又开始了墙体的建设。

这一步相对简单,利用空间,在四个墙角和东西两边挖出水泥柱子的形状。

柱子顶端,挖出四周横梁和加固横梁。

在这些柱子和横梁四边放入木板,加以固定,作为塑型之用。

在其中间放入绑扎好的钢筋笼子,并与预埋的钢筋相连。

如此,一个高3米的地下室的框架便算是完工。

一切oK后,把在空间搅拌好的混凝土浇筑到立柱和横梁中。

三天后,在横梁上,搭上20公分粗的原木,挖掉地下室所有多余的土。

然后在原木上浇筑了一层混凝土。

目前条件有限,只能如此,等将来条件成熟,再把这些原木更换成钢筋预制板。

立柱四周用红砖砌墙,红砖墙里面又浇筑上一层一砖厚的钢筋混凝土。

如此,一个长宽高分别为5*4*3立方米的地下室算是大功告成。

重新修建了上下的木质楼梯,出入口放在了储物间里。

整个工程,只用了不到两周时间,而且是一个人完成。

如果没有系统空间,想建成地下室,不知需要多少时间、多少人力,安全也不见得能够保证。

更会增加暴露的风险。

那么多的土,那么多的材料,想瞒过院里的邻居,想都别想。

问题是,他白天上班,下班偶尔和杨婷约会,晚上还要挖地下室。

三件事,居然全都安排的妥妥的。

这个时候,他每天都只睡3个小时,然后早上打上两趟拳,身体和精神上的疲劳,全都消失不见。

有的时候,他也感慨,自从得到功法,他更多地把它当作强身健体的活动。

即使得到了非常多的实惠,他也没有深入挖掘。讲究的就是一个随缘。

这样说被武术爱好者得到,还不得每天研究。

说不定一些厉害人物,还能借此达到修仙的目的。

可惜功法到了他的手中,更多的是作为科研辅助工具使用,可以说是明珠暗投。

唯一可以称道的,只有每天风雨无阻的修炼。

把小风扇丢在地下室,李元的下一步计划便是完成真空炉控制芯片的制作。

目前看,只能完全使用手中的刻刀完成,想要使用光刻机,还不知道猴年马月。

这也没有什么可丢人的,目前所有晶体管的制作也都是手动完成。

拥有精湛的雕刻技法和念力操控,他可以把晶体管、电阻、电容设计的体积更小。

如此,同样的电路,由于器件体积减小,功耗也会同步减少,产生的热量也会更少。

如果光刻机研究成功,通过透镜缩影效果,将会得到更小体积的器件。

到时也就具备了制作芯片、cpU的条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