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四合院之跌宕人生 > 第2章 生活艰难

四合院之跌宕人生 第2章 生活艰难

作者:行道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30 15:08:44 来源:泡书吧

经历人生的磨难,李元(以后不再用后世的名字)的环境适应能力足够强。上一世他毕业后本来找到一家研究所,报到时被告知名额已满。

知道世事的他拿着5000块补偿金找到高中好友,算是在酒吧街一清吧当起服务员,兼职陪酒。

所以来到这个世界,他没有怨天尤人,反而要感谢漫天神佛,还能有第二次生命,是多么幸运的事情。

李元呆呆躺在被窝里,用力裹紧了被子,虽然一股酸臭味不断地冲入鼻腔,但是起码它能保暖。

不断翻找记忆,当知晓还有750块的家底时,开始还嫌弃地撇撇嘴,当他想到这个时代的物价和工资后,又沾沾自喜。

想起工作后的过往,不断地戳牙花子,暗暗腹诽前身是一个什么样的奇葩。为了不被吸血,居然采用那么幼稚的方法。

好在他在单位的表现,虽不算优秀,但也够积极,人缘相处尚可。

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无法改变,就在这个火热的年代好好活出个人样。如果有幸见到伟人,那真是祖坟冒青烟。

想到这里,他有点纠结,这个祖坟是李元的,还是另一个世界的?

他没有纠结多久,很快就相通,这一世,他就承载两人的愿望,把日子过好。

他心中默默计算,想看看自己一个月的花销。

30%的细粮就是9.6斤白面,每斤一毛六,也就是1.56元。

70%的粗粮就是22.4斤玉米碴子,每斤9分,购买价格是2块钱。为了吃饱,每个月,李元只买15斤玉米碴子,剩下的都换成红薯。

这样一个月买粮食就是3.56元,还剩下14多元。

这14元也攒不下多少,平时逛个鬼市,买点票据,买只鸡,再搞点酒,也就不剩多少。

所以他经常被几位大爷数落,怪怨他不懂得过日子。

这就是原主的方法,“我自己霍霍了,你们也就不用惦记”。

父母600块的抚恤费,有先见之明的街道王主任直接抓到手里,说等他成年再给。

人老成精的她,不敢把钱拿给李元。一是怕他骤得重金,每天挥霍,不学好。

二是,明白,一个16岁的读书郎,手握重金,被窥视,那是必然。

知晓人情世故的后世人,李元更是不会去拿,要回来就是个大麻烦。

上次被王主任叫到办公室问他的意见,他直接说等娶媳妇的时候再用,所以现在那笔钱还在王主任的手中。

如果大家觉得不可思议,可以看一些年代电影。

徐华的小说《活着》中徐福贵一家,不过煮了一小锅粥,结果全村都来‘讨粮’。

大家觉得不可思议,但这恰恰是这个时代困难时期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在原主的记忆里,城里人还好,有供应粮。农村相对惨得多。

困难时期,树皮和草根都不够吃,观音土也是部分人的美食。

现在城里人也吃不饱,工资又低,大部分人在老家都有老人和亲戚,随便拉扯一把,家里就不剩下什么。

过去李元,一个人,除了吃,其他花销几乎没有。

院里人家里揭不开锅,老人带着孩子求到你面前,你怎么办?

谁家孩子生病住院,求到你面前,你怎么办?

过去李元是个不懂拒绝的人,被人一捧就心中不忍。

次数多了,他也觉得不平,而且,他也发现,借他钱的没有一个人想着还钱。既然剩不下,干脆老子自己花了。

所以现在李元的名声就是,不抽,不嫖,不赌,唯一的毛病就是嘴馋,不懂得攒钱。

所以在外名声还行,反而大觉得,只要找个媳妇,到时媳妇管着,大抵上能够学好,日子还能过。

何况院里多少都欠他块二八毛,大家在外人面前都得留点面子。

如此,每个月稍稍注意点,也能攒下一些。

至于娶媳妇,原主从来不在意,现在城里没有工作的年轻人一抓一大把。

一个正式工,到哪儿都是香饽饽,最不济也学贾东旭,娶个乡下丫头。

那可是既漂亮又言听计从,能干活,会伺候人,还能生养,生活不要太美。

翻出这些回忆,李元对原主的幼稚是嗤之以鼻。

现在是什么日子,娶个没有供应粮的乡下丫头,将来生下的娃户口也随母亲。

到时如果生三五个,没有供应粮本,指着到鬼市高价换粮,还不得吃死自己。

想想三大爷,一家子6口人,就他一个人上班,现在工资41.5元,即使大家都有供应,三大爷也成就了抠王的雅号。

在看看,贾东旭一家,贾张氏和秦淮茹都是农村户口,没有供应,只有4口人,每个月也是过的异常艰难。

每次去鬼市,李元常能遇到贾东旭,虽然大家都蒙着面巾,但是,从小一起玩大的伙伴,看背影就知道是谁。

双方见面,都默契地假装不认识,都是错身而过,各忙各的。

之前的贾东旭也是帅哥一枚,身子虽不算强壮,但也算是硬实,但是现在总有一种弱不禁风的感觉。

许大茂常常偷偷调侃他酒色过度,李元倒是觉得他是营养不良。

现在的粮食紧张,大家都缺粮,所以粮票就是硬通货,所以鬼市的兑换最低价是一斤粮票兑换5毛钱,而且也不是你想要就会有。

大家不要认为鬼市是法外之地,有着多年鬼市交易的经验,李元早就发现鬼市的猫腻。

那就是一个给老百姓兑换各种日用品的市场,交互有无,但是里面都有公家人盯着。

如果你只是交易多余的粮食那没有问题。但是一旦发现你是惯犯,而且有稳定货源,如果量小,正常情况下不搭理你。

一旦有事或量大,就会被很快抓起来,一个倒买倒卖的罪名指定跑不了。

那些倒卖票据的都是被重点打击的对象。

原主是个谨慎的人,每次交易额都不大,见势不对,丢下东西就跑。

一般他这样的人,公家人也懒得管,除非你非得撞入对方的口袋里。

李元哆嗦着钻出被窝,看看外边,天麻麻亮,现在也不适合到单位。

没法,只好拿过棉衣往身上套。

“我的妈呀”,李元一个激灵,差点把棉衣丢出去。

太冰了,整个棉衣就像是从冷库里刚拿出来的,待惯了南方的他,第一次接触如此巨大的反差,让他一时难以接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