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开局一个城池,我靠系统逐鹿天下 > 第23章 大王撒馅饼

开局一个城池,我靠系统逐鹿天下 第23章 大王撒馅饼

作者:桃溪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9 04:15:33 来源:泡书吧

大王的征召告示书一经传播 ,在民间直接是炸了 。

先看到的第一批人当然是官府 ,他们回去招人的时候都是将信将疑的 。

山嘴村的村正从里长那接过告示书看了又看 ,真不是抄错了数?

“一天三百文 ,一月九两银子 ,给幽王建王府不但能领到钱 ,还一月给九两?还有一天两升米 ,皇帝老儿都不敢这么吃啊!”这说出去谁信!

里长大儿也在那挠头呢 ,“别不是看大王年纪小 ,有人拿他名义出来撞骗 ?听我二姑的小叔子说新来的幽王殿下是个小娃娃 。”

“这文书是官府发的 ,不管真假这人也得去。我估摸着能给点 ,你看这还写着军人穷人优先 ,总不能是官府不给活路 ,特意可着那细绳拽吧?!”

他三儿子溜进来听半天了 ,听这话马上来了精神 ,想到还有一套衣服呢 ,“爹 ,咱们家我去吧!不给钱给套衣服也行!”他家二哥也在上谷关呢 ,说起来也符合条件 。他爹琢磨了一下 ,没理他 。

里长觉得这总归是个好事 。

他是个公正人 ,先拿了山嘴村户籍名册 ,挑那有参军的户头 ,列出来二十多个青壮 ,剩下的挑那家里生活困难的勤快人 ,很快凑够 ,甚至名额还不大够。

人家官府这都写了要能干活、听指挥的 ,还村为一组结保 ,弄个搅屎棍去大家都跟着倒霉 。老里长看得清清楚楚 。

他家老二也在参军 ,不顾老儿子的咋咋呼呼 ,老里长在名单上写了老二家的长子 。

“我们家就让明哥儿去 。因为他爹带来的好处 ,就给他去 。”

老大没意见 ,他总觉得这事不大靠谱 ,待遇不是好 ,是有点太好了 。一天给三百文 ,在幽州出苦力可没这么高的价码 ,就是去南边渔阳码头扛盐 ,也是一天最高一百文 。

再说一天两升米这事,就算是全给豆子也很不现实 。两升都够他们全家吃一天了!不 ,不止 ,什么家庭啊 ,敢一天吃这么多的粮食!

里长简单列了个单子 ,也没再耽误 ,急急忙忙敲钟开会 。

不是农忙时节 ,很快村里的晒场就站满了人 。

老里长亲自把幽王的征召告示书读了一遍 ,下面一阵哄笑 。

“里长 ,您老人家这是干啥呢 ,现在说是农闲 ,天也挺热的 ,您喊我们来啥事啊到底?这谁写的 ,挺招笑儿…”

“我肯定听落了什么 ,给幽王盖宫殿 ,一天两升米?”

“农闲吃的少 ,好不容易走来就这事?”

“真给两升米 ,不给钱我也去……”

下面百姓炸了锅 ,老里长不动如山该讲啥讲啥 。

“……我约摸这事是个好事 ,官府写了军人、穷苦人优先选名额 。家里有军人优先 ,他们是想奖赏在北边挡北胡子的 ,是想说大王没忘了他们在外面拼命的功劳 。穷人优先选 ,这说明大王没忘了我们这些百姓 。山嘴只有四十人名额 ,除了有军人的户头 ,还剩十几个 。山嘴村哪有不穷的 ,我们也只能选那勤快的、不能拖全村后腿的、家里吃饭嘴巴多的 ,没选上也别见怪 ,就四十个……”

他说到后面 ,人群彻底安静了下来 。

有人红了眼想去 ,有人不以为然 ,觉得天下就没有那好事!

之前开荒遇到捕奴的于老汉一家得到了一个名额 ,他家有俩儿子参军了 。拿到这名额全家也没像隔壁堂叔家那样兴奋 ,他们才在北郊捡回一条命 ,如今那服役的地址就恰好也是北郊 。

于老汉蹲在房檐下喝了几口水 ,老大老二都在上谷关 ,只老大家有个成年儿子 ,就让他去吧 。

“让老大家的岩哥儿去 ,这次招一千多人都是青壮,加上王府的人,捕奴的胡人必不会趁这个时候再南下了 。幽王一个娃娃都敢住在北边荒地 ,咱们白天去干点活怕什么!”

岩哥儿倒是不怕 ,那天他跑远了回头看到了 ,有穿甲的士兵骑马迎了上去 ,和胡人对砍 。爷爷回来也说那么好的甲 ,应该是长安来的大王的人 。

安排好了人选 ,大家又说起了工钱 。

畅想了一下 ,要是真给那么多粮、那么多钱该多好 。

“真给那么多岩哥儿就能娶个媳妇了…”

“何止啊 ,真给二十七两能娶五个了哈哈哈…”

“我长这么大还没看过那么多的银子……”

“给的衣裳是新的吗?我们岩哥儿还没穿过新衣服 ,都是捡他小叔的…”

……

幽州城的六百人也引起了极大轰动 ,他们倒是一点不怀疑幽王拿不出钱 ,平时百姓看着幽王府那绵延不到头的高耸城墙 ,只觉得皇帝儿子真有钱 。

只是幽州城现在作为国都 ,已经是幽州最大城了 ,六百个名额撒下去溅起巨大水花 ,十九个坊差点没打破头 。

最后到底是不分大小坊 ,平均分了 。

第二天一大早 ,幽王府门口的报名处就站满了一堆一堆衣衫褴褛的百姓 。

他们不用挨个登记 ,只需领头的交上名单 ,王府小吏再点名确认下 ,顺便看看年龄和健康状况 。倒是不怕他们搞事 ,互相结保会让同组的互相监督 。

百里靖偷偷溜过来看热闹 ,一眼望去,此刻门口的百姓穿着比他平时街上看见的还褴褛……糟心 。

------------------------

------------------------

关于古代人的饭量:

本文一升米采用的标准是等于1·24公斤 。

考据了一下 ,古代资源匮乏 ,主食粮食消耗极大 。一个成人一天吃的粮食在1公斤左右的时候就是个饿不死 ,也没饱 。而士兵需要每天消耗2-3公斤的粮食 (两升)。

幽州全体吃不饱 ,人均更是远远低于两升- 2·48公斤 。

比如,听说诸葛亮一天一斤米后(这个一斤估计是十六两) ,司马懿就断言他命不久矣 。

<史记>还说汉武帝一天要吃‘千钟粟’ ,就是一千斗的粮(惊恐·JpG) ,不愧是猪猪陛下 !司马迁是真敢吹啊~

一斗等于十升 ,你们算算 ,就算百道菜汤汤水水算上也很恐怖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