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

第二百七十五章 三堂会审,三十三功臣榜风波

  

  营长出发去军部开会,士官学院其他干部,在经历过抗洪救险,加上清晨碰头会议的各种激励。

  全营开始进入明确的分工行动。

  装步,坦克两个连队,全体战士上午照常去上文化课。

  教导员方培军出发前往301医院,探视伤员。

  医疗分队三四个女兵换上便装,专程负责陪伴王路一去爬太山,下河捉泥鳅,后山摘野果。

  反正就是玩,不能让她想起电话的事,把人拖在后山。

  程东则是召集满学习,梁红杰,秦小军,许战旗几个重要干部集中开会。

  会议主题,为表彰大会拟定具体章程。

  这是全营阶段性任务,必须重视。

  早上碰头会议时,营长可是特意叮嘱过,这次表彰大会的事要上军报做宣传,不怕动静大,声势越大越好。

  以此来对抗军区各单位,最近这段时间搞的那些蝇营狗苟的手段。

  程东这人比较正直,让他带兵训练没毛病,能给你办的妥妥当当。

  可要玩文字方面,他道行就差的远了。

  会议室内。

  老程难得拿出谦虚的态度,给每个参会的干部,散了根烟,干笑道:“那什么,简单说一下。”

  “营里要在军报上做宣传,这个秀才也讲了,声势要大,要足够响亮,咱们集思广益,想想标题怎么做,内容怎么写。”

  “你们在座的很多都是各大学院高材生,我老程是个粗人,不擅长这个,都说说自己的想法吧。”

  目前,示范营正处于走上正轨,提拔各个单位干部的主要时期。

  积极表现,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必须争取的机会。

  听到程参谋长询问,坦克连连长秦小军立刻起身:“参谋长,既然是做宣传,我个人觉得噱头必须足。”

  “嗯,有道理。”

  程东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观点得到认可,秦小军得意的瞅了下其他人,这才拽拽衣领,大声道:“要论噱头,那肯定是京都示范营最响亮,既能点名单位,也能点出地位。”

  “要我说标题就定为《京都示范营表彰大会》。”

  “俗!”

  “太几把俗了,没有可圈可点的亮眼之处。”装步连连长许战旗闻言,他当即摇头否决。

  “要我说,营长既然要造声势,就该抛开表彰大会这种常见的字眼,比如标题搞成《功臣晋升录》,这个噱头够亮吧?”

  秦小军原本还有些不服气。

  可听到许连长的建议后,他哼唧两声坐回椅子上,双手抱怀,准备想一个更响亮的拿出来,压住老许。

  这俩人一个石城装甲学院,一个石城陆指学院,把标题的调子给抬的太高了。

  连功臣晋升录都敢往外说,旁人还建议个屁啊。

  一个个相互瞅一眼,全都噤声,等待程东的决断。

  可问题是。

  程东也觉得第一个不太亮眼,第二个又太过猖狂,真敢这么搞。

  怕是军区又得请秀才去办公室喝茶聊天了。

  哪怕秀才是军区的常客,也不能总去吧?

  “咳咳!”

  会议气氛安静了半晌。

  程东目光瞟向满学习,这个家伙的思维,是全营最接近营长的人,他的建议肯定也是最符合秀才的风格。

  “那个,满排长有想法嘛?”

  “报告,我想法不多,都是秦连长和许连长的建议提醒了我。”

  满学习犹豫的了一下,随后起身拽拽衣角,对着两位率先发言的连长点点头道:“《京都示范营表彰大会》这个标题很好,就是太快表现主题。”

  “《功臣晋升录》主题是表现了,格局又太大,我担心别的单位看到,会从言语上攻击咱们京都示范营,说我们不知道谦虚。”

  “那你的建议呢?”程东就知道找这小子准有谱,满脸笑意的看向核平同志。

  “哈哈,那我就卖弄一下。”

  满学习神态憨厚的挠挠头,毕竟是否定两位连长的提议,表面工作还是要做好。

  “秦连长提出点出单位,那咱们标题就定为《走进信息化示范营》。”

  “许连长说要造声势,提到了功臣,那咱们把功臣的范围圈到自己的营区,我相信旁的单位哪怕看到,他们也没话可说。”

  “标题干脆就定为《走进信息化示范营,记录三十三名功臣》。”

  卧槽!!!???

  会议室内,包括程东在内的所有人,听到这个标题,全都瞪圆了双眼。

  直到此刻。

  很多人才反应过来,为什么这个学习同志来到示范营后,一直被营长偏向。

  敢情这家伙,是真的有才能啊。

  可以说,就这种标题,让在场的人绞尽脑汁去想,也很难想到一个相匹敌的类型。

  “走进信息化示范营,记录三十三名功臣”

  程东喃喃几句,随即皱眉道:“标题没问题,可咱们这里能找出三十三个功臣?”

  “就是把全营的晋升,提干名额全算上,也不可能有这么多。”

  “再就是咱们总共建营才多久,三十三名功臣是不是太过了?”

  “不过分啊。”满学习嘿嘿一笑,而后颠颠的趴到桌子上将程东跟前烟拿过来。

  自己做主,给众人又散了一圈,他鼻孔喷着烟雾坐下分析道:“参谋长,你看啊。”

  “表彰大会营长没说什么时候展开,也许一个月后呢?那时候工兵连组建完毕,后勤连建制补齐。”

  “既然说是咱们自己家的功臣,那范围就太大了。”

  “建连成功,对于营级建制来说,是功臣吧?那建排肯定也算,刘营长辛苦教学,去测试新式装备的数据,他肯定也要算一个。”

  “装步的龙榜,坦克的虎榜,文化课课题做的比较好的同志,内务做的比较突出的班级,训练比较刻苦的战士,身兼多个技术岗位的骨干,甚至后勤谁蒸的馒头又大又白,谁炒的菜好吃,这也是功臣啊。”

  “只要对于建营,有突出或者杰出贡献的,都能上三十三功臣榜。”

  “在表彰大会上亮相,奖励不一定非要晋衔,提干,或者立功,给个嘉奖,锦旗,绶带或者奖励个水壶之类的,那不也是功臣嘛?”

  “有功之人,都可以是功臣。”

  卧槽!!!!

  满学习的发言,再度将会议室内所有人给惊到了。

  这时候。

  程东也反应过来,这个所谓的三十三功臣榜,指的并不是准确数字。

  完全可以当做一个榜单名字,在表彰大会上,统一进行表彰。

  这个安排,不正好符合清晨碰头会议时,营长和教导员提到,多关注基层,多去了解基层的宗旨嘛?

  功臣榜都要出了。

  这玩意放到部队里面,谁不拼命?

  还什么老单位言语鼓励,那都是过去式了。

  程东转头看向面相平平无奇,还没自己有男子气概的满学习,他摇摇头在心里感慨道:“还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癞蛤蟆操青蛙,长的不花玩的倒是挺花!!”

  “这主意,绝了!!”

  “其他同志还有不同的建议嘛?”程东目光扫向众人。

  所有人集体摇头,这还能有什么意见啊。

  瞧瞧满学习得意着龇牙咧嘴那样,其他人就算有意见,也不会说出来了。

  因为说出来的建议,肯定比不过这个黑小子。

  意见统一。

  程东长出一口气,拍了拍手:“那行,上军报的事就这么定了。”

  “散会!”

  “满排长,这个标题是你起的,内容就交给你搞定,速度快一些,中午之前我要看到稿子,时间紧任务重啊。”

  说完,程东起身拍拍老满的肩膀,以示鼓励。

  眨眼的功夫。

  整个会议室,只剩满脸呆滞的满学习坐在那,脸上写满了不服。

  特么的,自己都被调离参谋部了,去后勤当排长,这咋参谋部的活还是给自己?

  “哎,命苦啊!”

  老满抱怨一声,他倒是也不拖沓,起身走到文件柜旁拿出一摞稿纸,给钢笔吸饱墨水,开始编纂。

  不管怎么说,都是军事科学院出身的人才,哪怕专业并不牵扯文学方面,但写个军报草稿还是不在话下。

  进入工作状态的老满,还是挺靠谱,一张黑脸绷的跟便秘似的,手中的文稿也在逐渐成型。

  【标题:走进信息化示范营,记录三十三名功臣

  倾听新征程号角,强军目标就在前方,机械化转型期间,我们送走了很多光荣的老部队,但番号取消,编制打散,并不代表这些老部队消失在军史长河里,他们,矢志不渝,牢记前辈精神,再次爆发了生命力,记录信息化方向,在侦察三连及无数为军事改革牺牲下,而诞生的信息化示范营。

  信息化示范营是一个年轻的单位,建营不足半年,相比别的单位,它还很稚嫩,底蕴也很浅。

  但我们不负初心,以老大哥部队为榜样,以历史为鉴,大胆探索陆军方向,在这期间,我们这里涌现出一大批杰出军官士官,几个月的时间,我们创造了九个集体二等功,一个一级战斗英雄,我们开阔了信息化体系在战场上的骁勇,示范营,以幼虎之姿,以无畏气势,披荆斩棘,走到了浪潮前列,下面,让我们深入示范营,了解这支单位,在组建和工作期间,诞生的三十三名功臣.】

  满学习个人文学功底还是蛮不错,笔墨重点突出了示范营的光荣历史以及牺牲。

  从时代变革作为切入点,给人带来一种宏观前途的视觉,从机械化改革讲到西北军演,以联合营对抗老牌甲种师的壮举,全都提了一遍。

  这种写法,不说文笔气魄浑然天成,至少从实际用途方面,足够让很多基层单位的人,再次见识到示范营的前景。

  一开始军网做宣传的建议,本就是满学习跟陈默两人协商搞出来的事情。

  如今,只是让他攥写新闻稿,自然不在话下。

  。。。。。。。

  太山示范营这边正忙着各自事,陈默也在军部开会时。

  而远在青龙峡,61师炮团驻地王师长却炸毛了。

  王松合之所以急匆匆从士官学院离开,原因有多种。

  一来,粤南军演开始,青龙峡一部分驻军要撤回原来的驻地,他作为师长,必须回来主持大局,耽搁不得。

  二来。

  撤军并非全部撤离,至少61师下辖的炮团,作为后备军被留在青龙峡,阅兵结束之前,该团被定为长期战备单位。

  王松合就更不可能呆在晋阳,这才选择在示范营外出救援时,返程回来坐镇。

  本来吧。

  这种安排无可厚非,军人嘛,自然是奔向祖国最需要的第一线,没什么可说的。

  问题是,事出紧急,老王在离开晋阳时,没有跟医学院读大一的女儿讲这个事,导致王路一看到晋阳当地洪灾救援,太多军人出动。

  连带医学院的学生都被征调,引来孩子的担忧,一个人悄摸的跑到河东市榴弹炮营驻地,去找自己。

  1999年的时候,千万不要拿当时的环境去对比后世。

  这个时代,一个小姑娘外出上百公里,人生地不熟,还跑到人迹罕至的军营,绝大多数地方不通车,还会有山沟沟之类的地方。

  安全问题,远不及后世。

  别说一个年轻姑娘,就是一个大小伙子都危险啊。

  安全的出发,真不一定能安全抵达。

  更不一定能安全回来。

  这也是为什么,陈默在听到营区的人没有放王路一进军营时,眉头紧皱的原因。

  老王自从知道自家闺女去了士官学院,还是被那个狗秀才安排人接去时。

  这位老父亲的心里,那是一会松气一会揪心。

  松气是因为,只要人在士官学院,那就没有问题。

  士官学院虽特批三年内不驻军,但有那么多示范营的战士在那,保证一个人民群众的安全,还是没毛病的。

  揪心那就有些复杂了。

  那个该死的秀才,竟然跟自己家孩子年龄差不多,但凡养闺女的人,不说看谁都像黄毛吧,但也差不多。

  陈默肯定不能归类到黄毛里面,王松合也没那么看不上他。

  恰恰相反的是。

  老王打心底里,是非常欣赏陈默这种人,敢想敢干,个人能力不差,胆子又大,善于学习,天不怕地不怕。

  这种人天生的军人苗子。

  到了战场上,面对敌人不可能怂一下,是共和国最需要的青年之秀。

  但话又说回来了。

  个人优秀,不代表王松合就会承认并且愿意狗秀才成为自己的家人。

  因为这种人能力太强,自己都不敢说能压住他,闺女跟着这种类型,除了吃苦没别的好处。

  当然,这还是其次。

  王松合心里很清楚,越是年轻时闯下一番成就的人,心气就越高,能力越强,也就越容易刚过易折,受不住一丁点的挫折。

  一旦信息化后续发展出现偏颇,或者其他意外情况,摘去那个年轻人京都示范营营长的身份,去掉一级战斗英雄的光环。

  只是安排成一个普通的少校,这种人就会一蹶不振,甚至会心灰意冷,抛弃所有。

  这才是王松合最担心的。

  可也不知道哪出了问题,明明没有任何交集的两个人,老王就感觉他俩会有猫腻。

  直觉上的事。

  所以,昨晚他安排人,每隔一会就打电话过去,警告秀才。

  就是没想到,玩岔劈了。

  本来说好的白天送人回学校,结果白天联系不到人了。

  王松合七点就打电话询问,一问就是营长去开会了,教导员去看伤员,参谋长在开会。

  办公室电话没一个能打通,战备值班室的人又只负责通报,不负责离岗叫人。

  这可把老王急坏了。

  “故意的,这小王八蛋一定是故意的。”

  炮团团部,师长临时办公室内,王松合气急败坏的来回走动。

  远隔数百公里,又不是一个大军区的单位,联系不上人他也没办法。

  哪怕用屁股想想,老王也能猜到,这肯定是秀才那个小王八蛋特意交代,让下面的人各司其职,不理会自己的电话。

  虽说老王明知道不会出事,秀才顶多是跟自己打个时间差,故意气他,可知道有个屁用啊。

  死活联系不到人,你说气人不?

  思来想去,王松合实在放心不下,他远在青龙峡,并不知道晋阳军部大会的事情。

  于是一通电话打到军区作训部,老办法,理由就是找陈营长有重要的事情询问。

  结果很显然,联系不到做主的人,军区大会的规模可不小。

  各单位领导必须到场。

  两个小时后。

  如坐针毡的王松合实在坐不住了,他已经决定,这两天就给闺女打八千块钱,说啥也得买个手机用。

  哪怕自己不舍得买,也得给闺女买,必须时刻知道女儿的位置,杜绝一切可能。

  临近中午时,老王将电话打到了参谋部。

  同一时间,三十三功臣榜的军报宣传,也被送到军报总编辑室。

  若是平时。

  军报编辑和刊登,宣传科的人就能拍板,但这次毕竟涉及京都示范营,还正处在各单位联合抵制示范营期间。

  这种大环境下,宣传科的人拿不定主意要不要刊登,主要还是这个单位每次宣传,都把噱头吹的太大了。

  三十三功臣榜啊,有几个单位敢这么搞?

  所以,宣传科总编辑室,将示范营编纂的稿子,全都送到参谋部去进行审核。

  之所以不送政治部,那是因为京都示范营所有事情,都是参谋部在负责。

  政治部并没有权限。

  陈默此时,正坐在军部会议室内,听着上面针对晋阳各单位救援行动反应进行整顿。

  这次会议,总部确实有人过来,并且参会人员不止军方,地方单位也有不少人过来。

  说是问责大会都不为过。

  不过,整体上跟示范营没什么太大关系,除了烈士后续安排,抚恤金发放之类公布,陈默认真听了之外。

  其他的事情,一律当做陪同人员,在这消磨时间。

  会议持续到中午,暂时休会。

  午餐会被送到会议室进行。

  陈默坐着无聊,趁着休会期间刚走出会议室准备伸伸懒腰。

  可他刚出来,一个懒腰还没伸完呢。

  迎面就碰上,刚刚离开没一会的参谋长秦全安,秦老头满脸阴沉的来到他跟前。

  “陈默!”

  “到!”

  “你过来一下。”

  “是!”

  起初,陈默压根没意识到发生什么事,他还以为大会上有些细节没有交代到位,首长要私下进行补充。

  需要他们营里配合。

  但很快,陈默就意识到自己想多了。

  会议室隔壁的小会客厅内,鲜红的“八一”军旗下,一排红木沙发上。

  总指挥张参山脸色平静的坐着,后勤部长孙振生则是面沉如水,跟谁欠他八百万似的,一副凶相盯着自己。

  加上参谋长神情不善。

  这种三堂会审的架势,陈默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一股吾命休矣的感觉,从内心升腾。

  特么的,又是哪个环节出事了?

  陈默双眼一闭,长呼一口气,而后快步走到三人跟前的茶几旁站定。

  立正,敬礼!

  “首长好。”

  他已经打定主意,不管这次又犯啥错,一定要认。

  反正认了又不一定改,怕啥!

  先过了眼前这关再说。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