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Z世代艺术家

第232章 《告部分国民书》

Z世代艺术家 起酥面包 25259 2025-08-30 08:36

  

  写文章的时候没费什么劲儿。

  但是准备发出来的时候,王姐、赵姐、陈阿姨都给吓到了。

  陈丹娅很委婉:“星河啊,怎么忽然这么激烈?没必要吧……”

  王亚丽很火爆:“别瞎胡闹!跟全体国人硬顶?你还想不想好了?”

  赵春华很客观:“文章我们可以发,但是姐必须提醒你后果——随之而来的压力会恐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是的,方星河这个潜在的疯子不打算喷公知了,他打算搞一波大的,把所有理论上算是中国人且发自内心认为他必须继续为国争光的道德人士全TM喷一顿,饱和式覆盖打击。

  这种程度的癫,堪称是前无古人,后也未必再有来者。

  但他看了一眼星光面板,笑呵呵回曰:“没事儿,骂骂人而已,日子还是继续过。”

  面板里到底有什么?

  国内浮粉骤降到5000万,而全世界浮粉的数量接近5亿。

  这是一个极其倒反天罡的数字。

  从好的方面想,他已经是偶像领域的顶尖水平,大丹的浮粉也就这个程度,只有皇后乐队、迈克尔杰克逊、巅峰小李子等少数人的浮粉能够突破10亿级。

  从坏的方面想,国人对他的不满已经积累到一个极其夸张的程度,远不如外国粉丝支持他。

  远香近臭?

  不全是。

  更重要的原因是方星河给得太多、要求太少,把太多国人的胃口撑得太大,以至于让他们觉得,你方星河为国家做贡献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13丑有句话粗糙又朴素,十分在理——

  “钱你都捐了那么多了,再为国家打打球能怎么着?”

  反正普通老百姓听了都感觉在理,就觉得方星河拒绝国篮征召十分自私,叫人反感。

  你方哥能惯着这个?

  既然都这么狂,那就别给他们留脸了,痛骂一顿,看看谁爽谁破防。

  反正哥们的国内浮粉掉无可掉,全当新一轮提纯了。

  1级浮粉:5.4亿

  2级中坚:2025万

  3级死忠:512万

  4级狂热:135万

  5级信念:100888

  星光值:20.2亿

  星耀值:0

  除了浮粉数量不对、中坚掉了一些,高级数据堪称欣欣向荣。

  放眼国内,把四十年华娱史全算上都没有对手,那我怕你们个毛?

  发!

  在方星河的坚持下,北青报、吉报、新民报,同时刊发了方疯子的最新文章。

  报纸发行当日,万马齐喑!

  酝酿一天后,天下大乱!

  ……

  经过再三斟酌,方星河把文章题目改成了《告部分国民书》。

  第一人称,讲故事一样,给好多人带来了强烈的沉浸式美好体验……

  【一、融入】

  很多朋友好奇NBA,进而好奇我与奇才队友的关系和感情——同事而已。

  赛季初开时,王亚丽女士很担心我的处境:“我听人讲,NBA特别排外,你融入得顺利吗?”

  我纠正道:“是他们融入我,我来决定顺不顺利。”

  朋友们都不理解,于是,去年10月下旬,我邀请我的表演老师冯远征、文学界好友余桦石铁生、媒体界好友陈丹娅王亚丽等20余人到奇才主场看球,顺便旁观了一场队内训练。

  自那以后,他们就不再操心。

  其实我不太记得那场训练赛的细节了,因为每一场都差不多——严谨而真实的跑战术,做得好的人得到表扬,做得不好的人被问候智商、母亲乃至于生殖器官。

  道格负责表扬,我负责批评,乔丹负责问候。

  我们各司其职,将奇才管理得井井有条。

  【二、权力】

  NBA球队的权力结构,从来都不是传统的金字塔型。

  球队老板、球队总裁、球队主教练、球队巨星、球队老大哥、球队新人,谁的地位更高?

  不一定。

  每支球队都有截然不同的权力体系。

  比如热火和玉米地,权力核心是总裁莱利与总裁伯德。

  圣安东尼奥,权力核心是主教练波波维奇。

  紫金湖人,权力四分五裂,多人共享,动态平衡。

  而奇才,权力核心自然是乔丹与我。

  我们持有不同性质的权柄,从对立到冲突再到默契,耗了一整个赛季。

  丹子在球队更衣室里的地位无人可及,包括我。

  比如今天打了一场好球,他很开心,大手一挥:“今天去夜店嗨皮,咱们尽情狂欢到明早!”

  哪怕明天晚上就有另一场比赛,哪怕他们打算人均搂着三四个舞女酗酒加纵欲,我也不会提出任何异议。

  这是乔丹的权力,他可以根据心情提出任何奖励,而球员们不能拒绝。

  当然,除了我。

  我不会去,在狂欢纵欲这个层面,我与他们格格不入,从来都不算是朋友。

  但假如第二天的比赛没有打好,那么就到了我展示权力的时间。

  我将在下一次或者下两次训练赛中,用最苛刻的标准审视他们的行动,跑位、挡拆、投射、卡位、篮板……

  出现任何问题,他们就必须瑟瑟发抖地站到我面前。

  【三、来源】

  乔丹的权力来自于他的地位,篮球之神。

  尊他为神,不是因为他拿了最多的总冠军,而是因为他扎扎实实的打服了整整一代人,取得了旷古烁今的成就。

  当这份成就结合了球队总裁和未来股东的身份,他便天然地掌握了更衣室、教练组、管理层。

  而我,我的权力来源并不天然。

  我靠抢夺来获得一切。

  最初,队友们警惕并畏惧我。

  罗宾逊刚来时是个刺头,他曾经虚张声势地发出威胁:“如果你想对我动手,那你绝对找错人了!我在贫民窟生活时,每三天就要经历一场枪战!”

  这很好笑。

  但我没笑。

  我只是耐心地告诉他:“只要你们不是怀着恶意冒犯我,那么我允许你们犯错,征服有很多种方式,我不会轻易向队友出手。”

  因为我的承诺,以及我愿意遵守承诺的态度,他们渐渐变得轻松。

  大约一周后,汉密尔顿主动向我走来,问:“你的功夫可真酷,在中国,像你这样的人很多吗?”

  我明确告诉他:“练功夫的人很多,但像我这样强的人应该不多。”

  他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回道:“我猜也是这样,你打倒那群家伙的动作就像是在拍电影,你知道吗?其实我们很怕你。”

  “没错。”泰伦卢笑呵呵接口,“联盟里有不少球队的老大都会欺负队友,最开始我也有这种担心,但你是一个好人。”

  我没有接这话,于是他们安静走开,继续投入训练。

  这世界上有两种对外的善意——

  一种是拥有武力,但不使用。

  一种是没有威胁,笑脸迎人。

  我是第一种,所以尽管我从不和他们一起玩,也很少开玩笑,可他们仍然非常尊重我,并且珍惜我的每一次鼓励。

  勿需讳言,武力,正是我的权力基础。

  当然,它不是我的权力核心。

  我的权力核心比那更高、更广,也更具侵略性。

  【四、夺权】

  在第一场训练赛中,乔丹有意向我展示了他的权利。

  从进入更衣室开始,他大声和每一位球员打招呼,为老队友介绍新成员,并警告他们必须尊重我。

  所有人都是那么乖顺。

  紧接着,他告诉前来视察的管理层:“嘿,以后别这么大张旗鼓的来球馆,没人想看到你们!”

  管理层讪讪陪笑,并保证只是来看看,不会插手任何事。

  再之后,他与教练组打招呼,和道格热情拥抱。

  “感谢你能来!有你们的帮助,我对这个赛季信心十足!”

  道格斗志满满的回应:“信心?我们也有,你的复出让全美国都充满了信心。”

  欢乐的笑声中,上上下下,铁板一块。

  每一道悄悄瞄向我的目光,都好像夹杂着同情、怜悯、戏谑。

  他们仿佛在问:看到了吗?在奇才,你是唯一被排除在外的人,权力中心没有你的位置,尽管你是今年的状元,但那没用!

  而我,我没有理会任何人,也没有试图争取任何人。

  我只是在战术演练之前冲着道格伸出手:“把战术板给我,然后站远点,你只需要做一件事——在训练结束后给我们鼓掌!”

  道格楞住了两秒,然后下意识看向乔丹。

  我立即呵斥:“别看他!看着我!你是不是还不清楚自己是什么水平?阵容配置是我主导的,应该打什么战术,难道你指望迈扣给你正确答案?!”

  丹子脸色铁青,但没有反驳。

  他当然想打三角进攻,而我早在一个月前就拒绝了这种笨逼战术。

  当时我是这样同他磋商的:“如果你们不同意,就别他妈跟我签约!”

  我有钱,赔得起违约金,也不在乎能不能打上NBA,所以磋商非常友好且成功。

  他们忍气吞声,给了我阵容组建权。

  现在,他们又忍气吞声的给了我战术板。

  道格举起手,站到一边:“OK,OK,战术方面,暂时听你的。”

  我用最粗暴的方式,顺利夺权。

  自那天之后,丹子的脸色一直没有好过,我让他的表演变成了笑话。

  【五、歧视?】

  我与乔丹的关系一天比一天紧张。

  在他看来,我的多次挑衅实在太不尊重他,于是,正式同队之后,他开始频繁在训练结束后邀请我单挑。

  讲句实话,在短局里,我输多赢少。

  有时候他打得很尽兴,就会向我喷垃圾话:“嘿,中国方,这就不行了吗?”

  “中国方”是那段时间里,他对我的特殊称呼。

  带着一种复杂的意味,有不甘有愤怒——我不确定有没有对于中国的歧视。

  这东西太难判定,因为太多人如此嘀咕:“疯了,我真不敢相信,迈扣居然会在单挑中输给一个中国人。”

  类似的声音无处不在,包括奇才队内。

  好像并不带有歧视,只是在描述一个事实。

  又好像深藏歧视,仿佛中国人就不该赢。

  其实仔细想想就能知道,这简直再正常不过。

  联盟发展至今,数千名球员里总共只出现过三个中国人,都是在01年登录的NBA,毫无历史可言。

  中国人只擅长打乒乓球,不适合打篮球,这才是NBA的真理。

  我破开了这种思维定势,于是他们震惊、怀疑、不服,并且把最具代表性的标签贴在我头上,自然而然顺理成章。

  但我并不喜欢这个称呼。

  因为我不能接受他们那种符号化的认知。

  【六、符号】

  从一开始,我就是NBA里的中国符号。

  看到我,他们会想起中国功夫、中国篮球、中国文学、中国青少年的巅峰代表。

  我不是唯一的中国球员,但我足够强,美国人就认这个。

  于是我在多种场合被符号化。

  大部分时间,我喜欢这种简单的输出,每当我那标志性的脸出现在屏幕上时,美国人就会联想起中国的种种。

  带有一丝遥远的神秘,催生出一些美好的幻想,成为一种不废脑子的理解。

  但我不喜欢联盟里的球员和媒体称呼我为“中国方”。

  这两者并不冲突,也不矛盾。

  当我的脸符号化的时候,普通美国百姓将我与中国联结起来,透过我,对祖国产生好感和好奇。

  而当我的绰号是“中国方”的时候,那却意味着一种高高在上,一种不言自明的偏见。

  所以,某一天,当乔丹再次这样喊我的时候,我突然跟他翻脸。

  “你可以喊我Brother、baby、Honey甚至是Daddy,但是如果你胆敢再把我的国籍和姓氏放到一起喊,我就把你的腿打断。”

  丹子十分惊愕:“嘿,bro,我他妈没有恶意!你为什么如此敏感?”

  “我不敏感。”

  我上前顶住他的脸:“我只是不喜欢你用戏谑的口吻讲出Chinese这个单词。别他妈的自找不痛快,OK?”

  “可这他妈的是你身上最有价值的标签!”

  乔丹愤怒辩解:“就算我不喊,你能管得住媒体和球迷吗?”

  “那是我的问题。”

  我冷冰冰和他一顶到底。

  “我会一个一个的搞定,现在,你排第一。”

  “Fcuk!OK,我等着瞧!”

  乔丹狠狠砸飞篮球,气呼呼离去。

  从第二天开始,他确实不再称呼我为中国方,但媒体仍然会在某些特定时刻将我符号化。

  每一次,新闻上出现“中国方”的字眼儿,乔丹就冲我冷笑。

  【七、傲慢】

  管理层、教练组、我的黑人队友,乃至于我的美国满天星,没有任何人能够理解我对“中国方”这个词儿的抵触。

  后来我发现,中国人也不理解,他们甚至以此为荣。

  可这个称呼的本质是什么?

  是他们对中国没有丝毫了解,想当然的认为我的祖国是一个贫穷、愚昧、混乱、落后的地方。

  在这样一个“非文明世界”里,居然诞生了如此强大的篮球天才,于是他们震惊,于是他们狂喜,于是他们开始表功。

  《今日美国》曾写道:“美国自由的光照在那片黑暗土地上,滋养出一朵又一朵奇迹的花,中国方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体育周刊NBA专栏》也写过:“NBA的全球化战略为那片贫瘠的土壤带来了睁眼看世界的机会,希望自憧憬中诞生,反过来又推动了中国方这样的天才向联盟汇聚,篮球殿堂的伟大毋庸置疑。”

  甚至我的基本盘,《华盛顿邮报》,也再三拿我凑政治热闹。

  具体略过不提。

  我在华盛顿媒体界的头号粉丝爱德华·黄如此描述他的热望:“我不喜欢中国,但我爱死了中国方,我迫不及待的想看到他加入美国籍,并且永远留在华盛顿,成为这座城市的象征……”

  我不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国人对于这些言论感到兴奋和荣耀,我只感受到了屈辱。

  “中国方”的每一次出现,都带着对中国的俯视。

  他们一边捧高我,一边贬低生我养我的地方,从而实现一种完全的个人英雄主义叙事。

  最后,将我的个人奋斗的源动力,归结为美国梦的推动。

  巨他妈恶心。

  我决定用我的办法解决它。

  【八、转折】

  圣诞大战,是奇才队和我本人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我在NBA的第一个转折点是那场群殴——我一个人,殴打他们一群。

  第二转折点是公开单挑赛,我用磨老头战术,拖垮了乔丹。

  第三转折点发生在队内,我从道格手上拿走了战术板。

  圣诞大战则是第四个重大转折点,那场比赛,我们纯靠战术赢了下来,向外界证明了我的绝对正确,同时也树立了我在战术层面的绝对权威。

  赛后,国内的一些蠢逼酸溜溜地说我发挥一般,赢球全靠队友。

  但他们根本不清楚这场比赛在美国的轰动程度,更不理解我因为这场胜利而得到了怎样的权力。

  在赛后采访环节,我明确告知在场媒体——

  “听着,如果你们还想好好采访我,就不要胡乱给我起外号,我只认可两个称呼,方或者SR,明白了吗?”

  他们齐声回答明白了,但并没有全部遵守诺言。

  我惩罚了那些阳奉阴违的媒体,剥夺了他们的采访权,但这仍然不够。

  因为我的价值太高,哪怕不直接采访我本人,部分媒体仍然可以用我做文章,以此获利。

  于是我决定,给彼此一点“冷静期”。

  【九,连败和连胜】

  圣诞之后,奇才一路向好。

  然后,在冲击联盟第一的时间点上,我请了一个月长假,回国拍戏。

  为此骂我的人很多,但我并不记恨他们。

  因为奇才马上开启了一波连败,丹子差点把腰子熬废,打出了96年之后最狂暴的一波个人攻击,仍然一胜难求。

  当我归队后,先破篮网再战西部三强,我们用一波连胜重回季后赛行列。

  这是我个人的第五个重大转折点,全世界的球迷都充分意识到,这支奇才,有我和没有我,完全是两支球队。

  我是这支奇才的唯一真核,不可替代的绝对主宰。

  更重要的是,失去我足足一个月之后,那些傻哔媒体终于明白过来,我身上最大的价值,只能源自于我本身。

  于是,直接采访我、得到我授权的信息发布机会,变得愈发珍贵。

  终于,我驯服了美国媒体,彻底解决了“中国方”这个不知所谓的称呼。

  他们开始称呼我为:尊敬的指挥官阁下。

  【十、聊回权力】

  赛季刚开始时,乔丹完全掌握着管理层、教练组、更衣室。

  波林是丹子的舔狗,副总裁对丹子唯命是从,道格是丹子请回来的老伙计,球员们尊敬篮球之神也畏惧总裁乔丹。

  那时的我,只能用威胁作为唯一筹码。

  第一时间,我从道格手中抢来了战术定制权。

  再之后,我通过一场场胜利奠定了全部的球场掌控权。

  最后,在我离队的那一个月里,奇才市值下降、赞助商利益受损、球市萎缩,让管理层清晰看到了我的巨大商业价值。

  等我归队之后,管理层和教练组自然而然的站到我身后,我成为了事实上的奇才第一人。

  这场不见硝烟的权力之争,贯穿了常规赛的始终。

  它是什么时候落幕的?

  当我真正公开退役声明的那一刻。

  【十一、NBA不相信真心】

  太多人对NBA抱有过于天真的憧憬和过于理想的认识,但我必须告诉你们,这仅仅只是一个商业联盟。

  商业联盟,金钱至上。

  而每个人在权力结构当中的位置,恰恰决定了最终收益。

  联盟第一人、球队老大、历史名宿、全明星首发、重要轮换……各有各的价值与好处。

  作为01赛季的双MVP和总冠军核心,我是本赛季事实上的联盟第一人。

  但假如不是我早早决定急流勇退,联盟不会急于将MVP颁发给我。

  他们会说:“你才是第一年的新秀,虽然数据和带队成绩都够资格,但还是再沉淀两年吧。”

  为什么是两年?

  因为两年后乔丹退役,OK崩塌,我可以顺势接班。

  但我和乔丹的蜜月期不会有两年之久,下个赛季,就是所有美好全部褪去,一地鸡毛的开始。

  星河二代与AJ的发售策略、设计重心、运营周期应该怎么平衡?

  本地赞助的倾斜,将在多大程度上激发球迷反弹?

  球队内部的权力,应该如何让渡?

  当我在华盛顿的声望继续增长,奇才到底是谁的球队?

  “孩子,不要太天真,这里不是我们的,但更不可能是你的。”

  这是确定了战术指挥权的那个晚上,乔丹亲口对我提出的警告,那一刻,他的表情是那样的意味深长。

  简简单单的一句“这里”,却包含了太多太多。

  而在我在决定退役的那个晚上,我用一句特殊的话回应了乔丹。

  “老家伙,你的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

  我们有过很多次对话,愉快的不愉快的,惟有这一次,真正意义上奠定了这个冠军。

  乔丹沉默了许久,在临走前忽然主动拥抱了我。

  “或许你是对的,你得到了我完全的尊敬,指挥官阁下。”

  在总决赛中,丹子干了最多的脏活累活,只在最后一场任性了一把,和科比进行了几轮单挑。

  赛后,丹子对我感慨道:“我打科比,比打你还吃力。明年,我恐怕就彻底打不过他了,OK组合真可怕。”

  而我则回道:“明年?明年哪还有什么OK组合。”

  “嗯?!可他们的合同……”

  “合同归合同,合作归合作。科比已经决心上位了,他们可没有你的运气。”

  乔丹听懂了,长长叹息。

  “是的,我是幸运的,但不是每个人都如此幸运,这就是NBA,你比我更早看透。”

  我们之间芥蒂尽去,心平气和地聊天,承认彼此的贡献。

  我们从联盟聊到美国,从篮球聊到商业,最终又回到篮球世界,回到权力,以及为了权力而进行的斗争。

  这就是NBA,一个纯粹的商业联盟,对于身份地位价值的永恒追求,将让每一个局中人永无休止的争斗下去。

  我不介意争斗,但我不喜欢NBA。

  因为,这种争斗的本质是在别人的规则下,去争抢一份又一份原本内定给底层黑人的肉骨头。

  赢得越多,就会越受痛恨。

  直到所有的反噬一同袭来,和迈克尔杰克逊一样,做一个被挂在审判架上的邪魔恶神。

  除非,我愿意配合宣传美国梦。

  但这又事实上不可能。

  我的梦,共情不了任何美国人。

  【十二、美国梦】

  我在美国打球的一年里,总有一些人,经常向我灌输一个莫名其妙的词儿。

  美国梦。

  广义美国梦的标准解释是——

  在美国这片土地上,不论出身背景、社会阶级或种族,只要通过个人奋斗(尤其是勤奋工作、勇气、决心和智慧),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成功、实现繁荣、过上更美好生活的信念和可能性。

  它听起来是那样的正当、美好、公平,所以就连我的经纪人王查理都不理解:“你的成功不就是美国梦的标准宣传模板吗?为什么你总是抗拒宣扬它呢?这对我们没有任何坏处……”

  是的,它对我没有坏处。

  但是它对国内那些还未开智的傻子有太大坏处。

  因为理想化的美国梦从来只存在于宣传中,是为政治服务的口号,而非真正能够做到的现实。

  它的核心要素是“机会平等”。

  然而作为一切的基石,机会平等是一个最恶劣的谎言。

  我这辈子,不管走到哪里,都从来没有打过“机会平等”的劣势局。

  老子长了这样一张脸,凭什么跟你们机会平等?

  老子一星期就能玩明白NBA所有法规条文,凭什么跟你们机会平等?

  老子在9成黑人、1成白人的联盟里,持有极其稀有的至臻皮肤,凭什么跟你们机会平等?

  老子自带粉丝自带艺术家光环下来扶贫,凭什么跟你们机会平等?

  很多人抨击我不配拿今年的MVP,他们是对的,我确实提前向联盟通报了我将在夺冠后退役的打算,所以官方和媒体才急于捧我登上神坛。

  很多人认为我是今年当之无愧的MVP,他们也是对的,如果我拿不到这个奖,当我宣布退役,NBA官方将承受超级巨大的压力。

  所以,到底是谁在认为我和邓肯是在“平等机会”下竞争这座奖杯?

  真的,去看看脑子吧。

  美国梦确实存在,但它的真正含义是——忽略掉社会里那些种种不平等,别抱怨,充分发挥个人能动性,不择手段往上爬。

  当你成功的那一刻,你就是美国梦的最好代表。

  其实我特别喜欢这种规则,它能充分保障资本、权贵、强者、颜王、底层狠人的名誉安全和财产安全。

  用梦想好好包装一下起家的血腥,获得社会的广泛崇拜,再随便捐点钱,原罪就不再是原罪,而是困境中的个人奋斗。

  可这规矩偏偏有一条针对我的特别条款,这就变得非常麻烦。

  【十三、皮肤】

  仍然是汉密尔顿。

  夺冠游行庆典上,他鼓起勇气,非常困惑地问我:“方,你为什么不愿意和我们成为朋友?你知道的,我们发自内心的尊重你,是因为我们不配吗?”

  “不。”

  我向他横起手臂:“是因为皮肤。”

  我的皮肤泛着玉一样的莹白,而他的胳膊呈现出一种棕黑色的油光。

  汉密尔顿怔忪的看了一阵,忽然急切辩解。

  “听着,方,我从来都不是种族歧视的人,我没有那种恶习,我对你的尊重与你是哪个国家的人没有半点关系……”

  “我知道,我当然知道。”

  我打断了他的辩解,然后告诉他一个真相。

  “你不会,因为你是跟随我的受益者,奇才的其他人也不会,道理同样。

  但你知道在整个奇才都因为我而受益的时候,有多少黑人兄弟的利益受到了损害吗?

  别把视线只放在球员身上,想一想在背后支撑着整个联盟、甚至是整个联邦的一切。

  你现在仍然觉得皮肤不是一个大问题吗?”

  小汉大受震撼,瞳孔缩成针尖。

  这个可怜的孩子,几乎被我吓傻了。

  我带着一种恶趣味,又问了他一个问题。

  “你应该知道,艾弗森被广泛视为底层黑人的英雄,但科比暂时不太被你的同胞们接受。为什么?

  另外,你不妨猜猜,在整个华盛顿市,我的粉丝里有多少比例的黑人?”

  “至少40%!”

  回答脱口而出,他看起来是真心相信我有那样的影响力。

  但事实是……

  “只有11.2%。”

  我告诉他正确数字,然后拍了拍他的肩膀,讲了几句很残忍的话。

  “所以我不能跟你们做朋友。

  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如果我和你们走得太近,那么骄傲的华盛顿市民就会嫌弃我,从而影响我的利益,让我在祖国少盖几百所小学。

  如果我想长久的在美国发展下去,我应该和洛克菲勒、克林盾、拜伦交朋友。

  前者可以带我走上资本的餐桌。

  中间那位可以帮我实现对粉丝的多渠道变现。

  后者将为我争取到中部州的大量好感。

  但他们都不希望看到我与黑人哥们儿走得太近。

  从你的角度出发,如果你对我太尊敬,就会被底层黑人视为背叛者,精英的狗腿子,黄皮肤猴子的看门狗。

  当然,你可以不在乎,其实我也不在乎。

  我就只是单纯的觉得麻烦,和你们玩不到一块儿也聊不到一块儿而已。”

  我很恶劣地将他搞懵了,汉密尔顿是一个很纯良的黑人,出生于中产家庭,没有我这种野狗心里那么多的弯弯绕绕。

  最后,我大笑着推开他。

  “嘿,听着,我和你们不一样,我是一条没有家的野狗,在中国没有,在美国更不可能有。

  我不想将感情和精力浪费在分辨谁是真心、谁是假意上面。

  我更不想跪下来给人当奴才,以谄媚的忠诚换取表面上平等的对待。

  所以,活在一个肤色相同、观念相近的环境中,就是解决这些烦恼的最好办法。

  美国?去他妈的美国!

  我才不会在这里浪费时间!

  别拿我当朋友,你只需要永远尊敬我,听懂了吗?”

  汉密尔顿沮丧点头,差点哭出来。

  但我猜,他没有真的懂。

  谁能真正搞懂大美丽?

  只有三个群体——能源集团、军工复合体、金融资本。

  汉密尔顿,乔丹,和我,都不在其中。

  【十四、不如归去】

  想回国的心,一日比一日迫切。

  我征服了NBA的最高桂冠,以绝对核心的指挥官身份,带领老年丹拿到了他的第七个冠军,并且开创了超越时代的空间篮球体系。

  我在这片不属于黄种人的土地上,留下了我的传奇,开辟了专属领域。

  但美国不是我的理想乡,原因已知不具。

  我以为,是时候功成身退了,这是最好的时机。

  我知道会有很多蠢货不认同我的想法,但我确实没有想到,能有这么多。

  近乎60%的国人认为我逃避了属于我的责任。

  搞笑,你们懂个鸡毛的责任?

  这个事儿本质上就是我在NBA库库一顿狂抡,你们在后面捡屁,把自己代入进去,跟着爽了一路。

  现在忽然爽不到了,倍感恼火,极度破防,开始追责。

  咱们都坦诚点,你们别拿责任当借口,我也不跟你们玩虚的,讲几句最客观的大实话。

  1.在NBA扎根不是我的责任,谁需要这份荣誉,谁去承担。

  2.拿下世锦赛冠军也不是我的责任,谁花了国家的钱,谁去承担。

  3.让你们满意更不是我的责任,你得去找妓女或者鸭子,亲手把嫖资交给人家,人家才有义务让你爽。

  别急着生气,后面还有更难听的——

  以难防系为首的部分媒体,每一次转载以“中国方”为标题的报道时都兴奋到浑身发抖,我想尽办法要摘掉的标签,看一眼就能让你们高潮。

  这是一种什么精神?

  人家赞美的是我,你总能扩大到到全体华人,进而缩放到自己身上,仿佛自己也被美国daddy认可了,心里甜得像是吃了蜜一样。

  一放一缩之间,自豪感油然而起。

  恕我直言,这是病,得治。

  我拿到的冠军旗帜飘荡在奇才主场上空,奋斗历程记载在NBA官方资料库,总冠军戒指戴在我个人手上,没有一样跟你们有关系,你们跟着闹哄什么?

  我作为球员,只把NBA当成一个商业联盟,舞台秀场。

  你们作为一群看热闹的,如此真情实感,恨不得上升到家国历史的高度,搁那儿虚空高潮,怎么比方同辉还敏感易射?

  听我的,赶紧下楼,看看电线杆子上有没有老中医电话,该咨询咨询,该抓药抓药,这病拖久了容易不孕不育。

  聪明人只把NBA当成一个马戏班子,看一个乐呵也就得了。

  你们可倒好,有人稍微一带节奏,马上就把中国篮球崛起的伟大事业扛在了肩膀上。

  问题是……

  能不能往你们自个肩膀上扛,别往我身上推?

  我作为一个捐出了全部代言收入的非体制内孤儿,到底欠你们什么?!

  今天,我想郑重告知因此事而对我心怀怨怼的全体国民——

  牛逼的从来都只是我,不是中国篮球,不是中国人,更不是你。

  我允许你开心,允许你跟着爽,你才能在下班之后开开心心的撸点肉串、喝两瓶啤酒。

  我不允许你们蹭,一篇文章发出来,你们就得跳着脚在家里生闷气,骂多大声也只能自己听。

  同理,NBA也好,华盛顿也罢,甚至推而及之到整个美国社会。

  他们尊敬的从来也只是我,是征服了NBA的指挥官阁下方星河,不是全体中国人,更不是你们中的谁谁谁。

  有一个点,你们的想法太梦幻,而现实特别残忍——区区一个我,能够给华人处境带来的改善极其有限。

  奇才夺冠,华盛顿华人并没有等来升职加薪。

  湾区的华人饭馆也没有被本地帮派少收一分钱保护费。

  在美的中国留学生确实变得稍微受欢迎了一些,但朋友还是需要自己交、尊重还是得自己争取。

  再拿多少个冠军,也不会改变这一切的基本规则。

  我的激励作用,更多应该作用在内部。

  你们应该因为我而鼓起勇气、催生信心、建立文化自尊,然后用自己的努力去赢得同事朋友丈母娘甚至是美爹日妈的尊重。

  而不是像软骨病一样,将所有希望寄托在我身上,指望我继续带着你们飞带着你们爽。

  我确实很硬,但不和傻哔玩。

  如何证明你不是傻哔?

  请听题——

  美国梦最虚伪的地方在于基石性假设“机会平等”是一个压根不存在的谎言。

  那么,中国式道德绑架的最大问题出自于哪里?

  不必恐慌,更不要破防,你是在为自己思考,卑劣的幽暗的狭隘的答案,那都是你。

  你是谁?

  时代中的一粒灰。

  我是谁?

  天上指引方向的星辰。

  但我只能指出那条正确而艰难的路,没有责任让你们爽,更不可能哄你们开心。

  如果实在受不了我的任性和刻薄……那也只能憋着。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里,你们既打不垮我,又骂不过我,真不如省省力气,好好锻炼锻炼身体。

  真的,别再那么敏感易射了,对谁都不好。

  上一代中国人硬得一批,而你们让我感到恶心。

  那就这样,散会。

  ***********

  超级大章,不能再尖锐了,改比写还费脑子。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