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鉴昭行

第五百零八章 明鉴昭彰!鉴昭君!(大结局)

鉴昭行 南月知清 7373 2025-09-03 15:53

  

  皇后泪眼婆娑。

  她亲眼看着皇上从一个英武不凡的人变成了如今这般模样,心如刀绞。

  都是太子,都是太子!

  她忍不住转身质问起了一旁的太子:

  “太子殿下,皇上对你千般荣宠,这皇位迟早是你的。”

  “你为何要囚禁皇上,他是你的父亲呀!”

  “若不是林小姐入宫找到我布置了这一切,今夜我们大盛的基业可就毁了!”

  太子嘴角出现了一个了然的笑容。

  果然是林知清。

  林知清知道的确实太多了。

  当初要是趁林知清在凤仪宫的时候就解决掉她,此时是不是就不会有这些事了?

  多年来隐藏的真相现于人前,激起一片震荡。

  太子囚禁了皇上?

  这是什么意思?

  在众人疑惑不解的眼神当中,林知清微微叹了一口气,她轻声开口:

  “不是的。”

  陆淮一愣,看向林知清。

  林知清眼神坚定:“皇上不是太子的父亲!”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用一种极度惊讶的目光看向林知清。

  林青山上前一步:“清丫头,你在说什么胡话?”

  “不,我说的并非胡话。”林知清摇头,指着面色平静如水的太子,声音微微颤抖:

  “他不是太子,他是大梁人!”

  林知清之前一直想不通,大梁使臣在面对大盛之人的时候,总是用趾高气扬、信心满满的语气说话。

  合着大盛的太子殿下早就已经不在了。

  如今的太子,只是一个冒牌货。

  大盛的根都被别人断了,偏偏还不自知。

  近几年大盛乌烟瘴气,与太子这操纵脱不了关系。

  他极力促进和亲这种对大梁有利,对大盛无益的事情,分明是在向着大梁做事。

  他的目的,分明是想搅动大盛朝纲!

  林知清的话化作一把把利刃,插在所有人的心口处。

  这么离谱的猜测,怎么可能成真?

  可没有人敢站出来质疑她,因为所有人都看见床上悠悠转醒的皇上缓缓地点了点头。

  他的意思是,林知清说得对!

  眼前的太子并非大盛的太子。

  皇上撑着一口气,缓缓开口:

  “我的衔儿,早在二十年前的那场冬猎中失去了性命。”

  太子殿下,名唤谢衔。

  此言一出,老臣们脑海中当年的记忆席卷而来。

  二十年前的冬猎上,太子确有一劫。

  最痛苦的便是皇上,他清楚地记得当初发现这个真相时的绝望。

  “太子”却一下子笑了,他看着眼前自己叫了二十多年父皇的男人,心中隐隐作痛。

  他本不该心软的。

  远走母国,忍辱负重,只待一飞冲天。

  可他也是个活生生的人。

  从幼时到现在,他从父皇身上得到的爱是真的。

  自古忠孝两难全。

  他做不到背弃大梁,只能尽量满足大梁使臣的要求。

  可他同样无法背弃自己心中的父皇。

  想到这些,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咬破了牙齿中的毒丸,闭上了眼睛。

  自从发现林知清出现在御花园之后,他就知道早晚会有今日,所以很早以前便准备好了毒药。

  他用的是从大梁带过来的毒药,先前一次也没用过。

  如今,他应当能回到故土了……

  “拦住他!”察觉不对,林知清朝着身旁的陆淮开口了。

  可还是晚了一步。

  “太子”闭上了眼睛,像是睡着了一样。

  一道极低哭声响了起来。

  林知清转头,看到了门外的淑妃。

  淑妃的眼泪,为的是“太子”。

  荣嫔当日撞见的人,十有八九便是太子同淑妃。

  不过此事现在并没有那么重要了。

  陆淮皱眉,上前几步,探了探“太子”的鼻息。

  随后,他摇摇头。

  人已经走了。

  无声无息,就像他来的时候一样。

  一旁的皇上挣扎着起身瞧了瞧,心中的情绪颇为复杂。

  他好像回到了从前鼎盛之时,“太子”也变成了一个青涩的少年。

  那时,他们父慈子孝,谁也没有想到会有今日。

  看着看着,一种悲怆自皇帝心中升起。

  他支撑不住,一口鲜血喷涌而出。

  “皇上!”

  一旁的陆南月闭了闭眼睛,她很轻易地便看了出来,皇上已经油尽灯枯了,方才不过是回光返照罢了。

  皇上撑着最后一口气,指了指林青山。

  这是自微末时期便跟着他的老臣了。

  林青山眼眶红了,他跪倒在地,看向皇上。

  皇上指了指圣宸宫的桌子。

  皇后会意,找出了一方玉玺。

  皇上摸到了玉玺,缓缓放到了林青山手上,随后,拍了拍林青山的手。

  而后,他指了指林知清,又指了指门外什么都不懂的最小的皇子。

  这其中的意思不言而喻。

  临终托孤,当是如此。

  皇后的眼泪夺眶而出,她将刚满六岁的小皇子牵了进来,交到了林知清手中。

  林知清心中有些讶异,转头一看,便瞧见陆淮冲着她点了点头。

  皇后也冲着她点了点头。

  若是没有林知清,今日之事,恐难收场。

  林知清抿唇,牵着小皇子上前,像是接了一副沉甸甸的担子。

  皇上见状,脸上出现了一个很淡的笑容,然后便再无声息了。

  刹那间,皇后大恸,百官皆是俯首。

  皇上,驾崩了!

  ……

  大盛之乱持续了许久才重归平静。

  皇帝驾崩,新皇登基。

  新皇的第一道圣旨便是关于林知清的。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咨尔林氏知清,心怀家国,敢犯龙颜直陈弊政,义聚巾帼,以缟素之身守盛京风骨。”

  “昔年和亲之议,卿以纸笔为刃,揭漠北风沙里的女儿泪。”

  “今朕承大统,念卿有经世之智、鉴事之明、昭彰显著,特册封为鉴昭君。”

  “赐金印紫绶,许直入内廷参议朝政,辅朕整饬纲纪,护佑万民。”

  内侍持册宝上前,鎏金册页上“鉴昭”二字映着殿中烛火,林知清将其接了过来。

  她又接下了一副担子,一副崭新的担子。

  林知清乃是大盛开国以来第一个女子官员。

  新皇对其十分尊敬,称其为老师。

  鉴昭君这个位置,成了大盛朝堂上的一面明镜。

  林知清善用人才,手中有了权力以后,立马大刀阔斧地整改大盛吏治,特别是针对女子的。

  她深知社会生产力与女子权力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想要让女子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就必须发展生产力。

  只有生产力得到发展,才能真正解放女子权力。

  于是,她开创了大盛科学院,并引导一些大学士成功发明出纺纱机、织布机。

  随后又引导着发现了蒸汽的力量,旋即指引这批大盛科学家们大力研究物理、化学之奥秘。

  生产力,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旋即,林知清又开始推行科举制,开办公立学堂,让大盛人人都有机会读书。

  利用无数人的智慧,让大盛有了更大的变化。

  随后便顺理成章地废除限制女子的许多条例,让女子也能入学塾进行学习。

  而后任用女子为官,并在多年后成立大盛朝野代表议会,将皇帝权力分散到该议会之中。

  大盛朝野代表议会负责提交提案,皇帝进行决议通过,朝廷则负责执行和实施。

  而在这之中,鉴昭君也参与其中,仅有一项权利……一票否决权!

  林知清知晓权力之害,故而为各个环节都添加了诸多限制。

  特别是“鉴昭君”一处,更是设立了类似于家庭财产审核公示、无品无级只有否决权等苛刻条件。

  在一系列改变下,大盛……变了!

  林知清的所作所为,也在大盛朝堂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又是一年春,林知清与陆淮立于轩武门之上,送带兵去往边境的林泱泱出征。

  眼见林泱泱的背影越来越远,陆淮的手轻轻覆上了林知清的手:

  “阿清,起风了,我们回去吧。”

  林知清回握住了陆淮的手,轻声一笑:“时间过得真快,陆淮,如今是新朝了。”

  “不错,是新朝了。”

  四野春声催物醒,人间已是太平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