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世家的上下三千年 > 第六十九儒商大辩论

世家的上下三千年 第六十九儒商大辩论

作者:亭云居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3 11:25:50 来源:泡书吧

69

“稷下儒生淳于越,田光,狄子期,吕询,赵巷,王式见过别山君,”六人勉强行了个见面礼。

吕涛看着六人,神态很不友好啊,这是受什么刺激了。

“都坐吧,喝茶,”吕涛冷冷道,他一个大将军可不喜欢热脸贴冷屁股。

六人愕然看着这些奇怪的桌椅,怎么不是跪坐,而且这茶怎么没加料。

是的,这个时代已经流行喝茶,但却喜欢加料,而不是喝清茶,这个习俗洞庭湖周边后世还在加,包括加芝麻绿豆黄豆胡椒等等。

“要是不习惯椅子,跪坐也不妨。”吕涛搞笑道,喜欢跪就跪着吧,反正书房铺了木地板。

可木地板是有,而且还有地毯,可没坐垫啊,六人相互打眼神,然后不情不愿选了把椅子就坐。

第一次坐椅子,有点不习惯,可为了板正,又必须抬头挺胸直背端坐。

吕涛惬意的靠在太师椅上忍住不笑。

淳于越终于按捺不住气愤质问:“敢问别山君,我等马车入城,即无人迎接,又无人盘问,马车走岔道差点被横车冲撞,路口胥吏不但不责怪横冲直撞者,还给我们开了罚单要我们去钱庄交罚款,否则要挨鞭刑,”

吕涛撇撇嘴问:“然后呢?”

淳于越把一张罚单丢到书桌道:“然后,难道这罚单是胥吏私自所为,别山君,你乃国君,怎么说也是贵族,你知道你在干什么吗?”

吕涛捡起罚单看了看,是正规联票,罚十钱,理由是不按指令行车。

“挺好啊,胥吏没徇私,这罚款我劝诸位交了,城门口就有钱庄罚款柜台,否则你们会惹麻烦。”

“什么,别山君难道不知道我们是儒生,是……”

“我不管你们是什么生,你们看不懂公差手势横穿马路违法,违法懂不懂,如果发生车祸,一切责任皆在你们,”

“这……强词夺理,我等游历天下诸国,不说被礼遇,但从未受如此屈辱。”

“淳先生,你来别山不会是质问交通法吧,城中书店有别山交通律,你有什么不懂自己看律法或者请教别人,”

“别山君,某姓淳于,不姓淳。某不远千里来此是想问问别山君,谁许你私改文字,谁许你乱解圣典?”

吕涛忍了忍道:“某做什么需要向你们汇报不成,某乱改什么圣典?”

淳于越怒声道:“别山所谓隶书不是你私自创造的,文字乃古之圣贤创造,数千年约定俗成共同遵守,若人人私自改动,天下之人如何相互沟通交流?”

“你觉得齐文通于楚文,还是齐文同于秦文,一个秦字,天下有十八种写法,你不觉得你的话可笑吗?”

“可七国文字皆出自周,”

“隶书也出自周,你不懂可以多比较,”

“你你你……可你怎么能乱解圣人之言,有齐商说:别山君发明断句符号,把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改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简直胡说八道。”

吕涛彻底气笑了,这玩笑之言竟然是他们千里迢迢质问的根由。

“有什么不对吗?其实还可以解: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或者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你你你,你别山君混账无赖,圣人本意岂可被你如此乱改,还有你别山国,说什么以商治国,自古士农工商,商贾不事生产只求其利,乃吸血蝇蚊百害而无一利也。”

“儒生事生产,儒生不但求利还求官求名,儒生不是吸血绳蚊?”

看淳于越要勃然大怒,他旁边的一青年道:“儒生田光,请问别山君,儒家自先师孔子创立一直奔走天下诸国,希望平息干戈各守本分,对天下之民有教无类,天下没有一场战争源自儒家,没有一场**出自儒徒,儒家不敢居功,但绝不会做只求其利的蚊蝇之徒吧?”

吕涛看着这田光神态穿着,应该是齐国田氏之后,贵族阶层。

“田先生,你偷换了概念,某问的是儒家是否事生产,儒家真不求利益官爵,儒家既不事生产又四处奔走求取高官厚禄,他不是比商贾更令人鄙夷吗?商贾虽求利但不隐瞒不标榜,儒家不但求高官厚禄,还得标榜圣贤博取贤名。”

“这,儒家也追求躬耕田亩,儒家只是希望恢复周礼平息兵革,别山君,这难道不对吗?”

“田先生意思是等天下太平了你们将隐退山野自力更生去?”

“这,某不敢欺瞒,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只是希望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用什么方法变好呢?”

“用礼法约束,用道德感化,孔子曰仁,孟子曰义,先师孔子有言: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天下纷争只不过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如何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呢?”

“道德感化,礼法约束,仁义教导,如此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吕涛被逗笑了问:“若感化约束教导不了呢?”

“天下之人本性为善,只要耐心教导,无有冥顽不灵之徒。”

“田先生意思是,假如大江东去是恶,凭着儒家耐心教导可改江水西流?”

“别山君此言差异,山石江河乃物不可改变,可人心本善,是可以幡然醒悟的。”

“哦,既然山石河流不可改变,那为何半年时间,原本巨木森林变成数百里良田,原本芦苇荒野却变成能遮风挡雨之城池房屋。”

“这只是改其表不改其里,”

“可我听说上古时代洪水滔天,天下被淹其内,是大禹凿穿山石排出积水,难不成这也在改其表?”

“别山君,这只是鬼神传说之言,君子敬鬼神而远之,小人畏鬼神而招之。”

“你看,我啊最反感你们儒家就是动不动把人分成君子小人,你们都没去考证研究便说大禹治水乃鬼神传说,田先生,你从大江往上几百里,有个巫峡夔门,说不定那鬼斧神工之峡谷便是当年大禹凿山之地。”

“这,”

“各位先生,我们道不同不相为谋,你们看不上商贾,某其实也看不上喜欢耍嘴皮子的儒家,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所谓性本善之论从何处而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