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世家的上下三千年 > 第29章 国民自治

世家的上下三千年 第29章 国民自治

作者:亭云居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3 11:25:50 来源:泡书吧

29

钱庄这个东西在此时绝对是石破天惊。

他建在军民大门左侧,也就是南城门口,建在这里,一是交通方便位置绝佳,二是因为他背后有大军提供保护,三是因为将军开始发行新钱,华夏通宝和华夏重宝。

华夏通宝等价秦半两,只是形状乃天圆地方(秦半两内外双圆)。但华夏通宝不管是色泽还是做工都比秦半两精致,因为两者一乃浇铸,一乃冲压。

至于华夏重宝又分两种,皆圆币无孔,一种为重一两的金币,曰华夏金宝。一种乃重一两银币,曰华夏银宝。

其价值按市场兑率随行就市波动,目前是按照咸阳兑率一溢金为一万钱,一溢银为五千钱。

也就是一两金大约416钱,一两银大约208钱。吕氏钱庄目前兑率为一圆金宝兑420钱,一圆银宝兑210钱。

吕涛加大套利空间是想套现天下黄金白银,特别是黄金,因为拿着黄金来兑铜钱,每溢金可得利96钱。

吕氏钱庄给大家利润大不大,简直大上天了。

可他知道,黄金白银才是未来真正的货币,至西汉时期,一两黄金的价值或购买力相当于一两白银的三倍。到了唐朝,一两黄金的价值增加到了十五倍。

至于铜钱,更是贬值到一两白银兑一吊铜钱,也就是一兑千钱。

当然,这个时代不叫一两,而是一铢,一溢金其实叫一两金,一两等于二十至二十四铢,秦半两一枚大约12铢,西汉一枚铜钱等于五铢,所以西汉钱叫五铢钱。

但根据后世考古实物,一枚秦半两大概6-8克,一枚五铢钱不足4克。

所以,古代一直没有标准度量衡,而且很混乱。

但是,铜钱贬值是大势所趋,特别是别山有铜矿,吕涛有冶铁技术,有冲压制钱技术,哪怕一溢金让利百钱他也无所谓。

除通存通兑,钱庄还放贷,但需要固定资产抵押,年利息只要一成五,可谓诚意满满。

钱庄还有寄钱功能,其实这个是吕涛与吕不韦父子商议的资产转移之法。

其办法为,军人若要寄钱回大秦,先去钱庄办理寄票,寄票写明金钱数目,再写密码飞书,再加盖红印,然后从中间对撕,也就是后世晋商飞票模式。

除此,钱庄还会给寄钱者写一份收据证明。钱庄也会登记留档,能保证即使票据路上遗失也能不受损失。

然后这两份对撕飞票会分开用军船送至蜀郡,再通过蜀郡军驿送至大秦每个角落。

等家属收到将士书信与飞票,可拿着飞票去附近城池找钱庄兑换钱财,甚至于还可以回寄钱物。

当然,关中贫困,基本上回去的是金钱,回来的是土特产。

这便是吕不韦的资产转移,吕涛在楚地发展红火不需要资金支援,吕不韦已经意识到危险,所以想尽快把府中资产合理转移出去。

吕不韦利用多年相国权势在秦地开办个小钱庄很容易,因为很多小地方只需要一个代办点就可以办到。

再说,这事吧和别人没有利益冲突,甚至于其他边境军人也想相国钱庄入驻。

八月第二件新奇事乃村官选举,本来每地都有村正巷老,可现在,要重新选举,而且每千口选一个,每个选举点必须要有三个以上候选人,三人脚下有三瓦罐,三人背对村民,由村民投豆子至瓦罐,得豆多者为新的村正。

目前双水南城登记在册籍七千三百口,南门外码头在册籍二千五百口,战场边在册籍一万三千口(含山越蛮夷),砖厂民册籍六千三百口,矿山有册籍四千五百口,合计三万一千余口,选出村正三十人,加军匠代表二十一人。

另外,已通知城北熊家按规则选代表。

这五十一人加城北未至代表组成双水城监督房,监督房可随时监督除军队外所有官府部门及公共部门(包括收税房),监督房有监督,查账,甚至于弹劾权利。

也就是说,这帮人就是官员的克星,可以干涉他们违规操作,可以弹劾他们贪污受贿官商勾结。

因为是国民自治模式,所以,当务之急是制定各房各部工作规章制度,各房自行制定,然后主官去监督房陈述规则,一条条陈述,若被反对则再商议改动。

制定出规章制度后便是制定律法,以前城中用的是临时律法,现在既然要自治,就必须制定永久律法,包括官吏法,贪污受贿怎么办,官商勾结怎么办,利益输送交换怎么办,按什么标准办。

官吏法出来后再制定国民法,国民责任与义务是什么,违背怎么办,用什么办。

再就是税务法,税务分为税种和征收标准,是按照交易纳税还是生产纳税,比如农田,是有田就收,还是卖粮就收,按田收是生产税,按卖粮收是交易税,这便扯到商税,是按照生产收,还是按照销售收。

再就是民法与刑法,民法包括什么,惩罚标准是什么,刑法标准是什么。

最后是城法(其实也就是国法甚至于宪法),制定城法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有外敌入侵如何动员,如何战时征收,城税如何分配等核心问题。

吕涛提了无数条建议,然后便让他们自己慢慢商议,最后是商议出大概由全城户主共同商议,最后交由他签字生效,吕涛主打一个你他们自己拉出的屎自己含泪吃下去。

吕涛没料到无心插柳的教育才月余时间便有了成果,他是真没料到这个时代底层百姓对读书写字如此渴求,仅仅月余时间,很多聪明的孩子和军中士兵认识五十几个常用字,已经能磕磕绊绊看懂公告。

还有阿拉伯数字,一经推出迅速被商贾热情接受,中国算术本来就高超,要不然也不会这个时代有了九九乘法表。

所以,有更方便的数字代替记账,为什么不用,如此一目了然的数字加图表制定账目,不用就是落伍。

中原士子也许有家国之分,有华夷之别,可商贾没有国界,商贾只有利益与便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