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调教大唐 > 第八百八十一章 皇陵督造司

调教大唐 第八百八十一章 皇陵督造司

作者:牛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0 14:30:26 来源:泡书吧

转眼,秀秀在霍国公府已然小住了半个月的光景,期间偶尔回过益州侯府两三趟,与郭业小聚数次。自从上次一碗阳春面引发的父女相认之后,柴绍悔意之下变化很大,对秀秀那是加倍地补偿亲情。郭业也看得出来,秀秀对生父很是眷恋,在霍国公府小住的日子里过得很是快乐。这种血脉相连的久违亲情,她非常享受,这是吴茂才那里她无法体会到的。因此,即便秀秀在霍国公府小住了半个月,郭业也没有催促她离开柴府早些归家,而是让她与生父更多一些时间相处。而且秀秀在霍国公府有个倚靠,有个精神寄托,在郭业想来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总比将她一人孤零零地扔在侯府要来得强。因为他知道,接下来的日子,他也许真的又要让秀秀独守空房很长一段时间了。三天前,李淳风从永安村实地考察归来,并带回了关于建造皇陵的福地图纸。随后高士廉带着李淳风一起进宫,将描绘翔实的福地图纸呈到李渊跟前,李渊见罢之后,老脸泛起喜色,竖起拇指赞了一声:”好!”赞罢之后更是与儿子李世民提及,这个地方有山有水,山脉虎踞龙盘蕴含贵气,定是风水极佳之处。李渊对永安村西的这块皇陵福地屡次赞不绝口,并声称,此处正是自己百年归老之后的长眠之地。难得见着父皇喜欢且赞不绝口,李世民自然是狠狠地松了一口气,至少老爷子再也不会跟自己软磨硬泡,将裴寂,萧瑀等武德系老臣召回。胸口石头落地,心里疙瘩被摘除了,李二陛下自然龙颜大悦,对李淳风赞誉有加,不仅称其不失乃师袁天罡之名头,更是钦封了李淳风为大唐新任护国法师。从官方的角度讲,便是正式承认了李淳风继承袁天罡的衣钵,从朝廷的立场确定了李淳风在道门的地位。这一切是李淳风始料未及的,他在对李二陛下感恩戴德的同时,心里也默默地对自己那个便宜师叔郭业感激涕零起来。他虽然没有明言,但是心里很明镜儿,自己眼前的名誉地位和富贵,都是便宜师叔郭业所赐予的。既然太上皇李渊很满意皇陵福地,确定了皇陵选址,那么接下来就是着手建造皇陵等事宜了。李二陛下早有安排,当朝下旨由高士廉牵头礼、工二部负责建造皇陵,且钦封高士廉为皇陵督造使,凡涉及皇陵修造事宜皆由高士廉作主,并由高士廉做最后定夺。也就是说,只要涉及到建造皇陵之事,都由高士廉一人说了算,礼部、工部必须无条件配合,就算是工部尚书唐俭,礼部尚书崔鹤年,在皇陵之事上都要听从高士廉这个退休老干部的调遣配从。高士廉口衔圣命,在督造皇陵事宜上,这位早已退休的老干部不仅掌握着财政大权,人事大权,运输大权,还掌握着最后的生死大权。若是你崔鹤年、唐俭这些一部尚书敢阳奉阴违?那么高士廉在李二陛下面前参你们一本都是轻的。连一部尚书都这**样了,什么侍郎,郎中,员外郎等等,还能矫情啥?还能瞎咋呼啥?为了更好更快更有效率地完成李二陛下交代下来的神圣使命,高士廉在郭业的怂恿下,象征性地成立了大唐皇陵督造筹备小组。当然,按照高士廉的叫法,应该是大唐皇陵督造司。这个大唐皇陵督造司,没有固定的下辖部门和编制,因为无论是礼部和工部,都只是无条件地配合服从而已。所以这个皇陵督造司除了督造使这个头号领导之外,就只有几个小组成员,即临时的督造官员。只要皇陵一旦建成,这个皇陵督造司就会自动取缔,而督造使与若干名督造官员就会随之取消掉,只是一个临时的虚职而已。但是,莫要忘了,如今李二陛下的头等大事就是为太上皇极早建造好皇陵。所以,在皇陵没有修成之前,只要督造司有需要,礼部及工部,乃至其他朝廷各个衙门,都要一呼百应,围着督造司转悠为其服务。因此,尽管是临时性的虚职,但是督造司的权力在皇陵没有建造完之前,那都是相当大的。至少,在建造皇陵之事上,一个筹备小组的成员,也就是皇陵督造司的官员,都可以凌驾在各部尚书之上。至于这个皇陵督造司的官员又有谁人名列其中,高士廉这个督造使自然首当其冲,接下来,礼部尚书崔鹤年算一个,工部尚书唐俭算一个,就连负责皇族事宜的宗正寺卿、江夏王李道宗,都被李二陛下撵过来挂了个名。剩下的名额嘛,礼部和工部因为属于工程的积极配合单位,所以各自可以推荐一个名额,以便更及时和更有效率地协调好各部工作。礼部尚书崔鹤年自然不可能推荐郭业,他推荐了麾下头号铁杆,礼部右侍郎赵飞轩。工部尚书唐俭推荐了工部左侍郎赵明德,此人虽说在工部屈居唐俭之下,却是大有来头,不仅是天策府一系的中坚力量,更是出自广元府赵氏家族。广元赵氏与清河崔氏齐名,分属八大世家之一。而这位赵明德,年不过四旬,正是广元赵氏家主赵有信的长子。别看唐俭在外风光,在工部内,往往有时候还要听左侍郎赵明德拿主意。从另外的层面来看,赵明德在工部也只是历练镀金而已,假以时日履任表上再漂亮一些,关陇世族便会将他推上实权要职,成为真正的骨干力量。也许,这个赵明德在若干年后,会成为第二个长孙无忌,成为关陇世族利益在朝堂上的代表。这就是关陇世族培养后继力量的一贯手段。在确定了督造司的官员名单之后,在某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士廉广发邀请贴,将这些人请到了自己原先在长安的局府。在督造司成员齐聚高府之后,高士廉将众人请入了平日议事的府内正堂。江夏王李道宗,礼部尚书崔鹤年,工部尚书唐俭,礼部右侍郎赵飞轩,工部左侍郎赵明德,赫然在场,分坐左右堂内两侧。众人彼此都相熟,故也用不到介绍,其中只有赵飞轩这么一张生面孔,不过很快便熟稔开来。赵飞轩无疑是众人中最兴奋的,因为今天他结识了这么些个人,全都是一时权贵和朝廷重臣,他心中再次感激崔鹤年的提点,好将他赵飞轩的人脉加以拓宽了许多。在场诸人约莫闲话了一会儿,地位超然的江夏王李道宗率先对高士廉开口提议道:”高老大人,你是皇上钦封的皇陵督造使,所以就督造皇陵一事上,咱们在场的这么些个人都要听从您的安排与调遣。所以,您老人家有什么安排就尽管吩咐吧,我等定当奉崇。”李道宗话音落罢,众人纷纷点头称是,纵是有个别人心里不服,但是皇帝陛下都开了口,谁敢轻易去挑衅高士廉的权威?高士廉微微站了起来,环顾四周,笑着冲众人点了点头致意,不过却伸出来摆了一下,道:”这个安排司职之事暂且不忙,在进入正题之前,老夫先将咱们皇陵督造司的督造副使介绍给诸位相识一番。”督造副使?此言一出,震惊四座。因为众人在来高府赴会之前,可是没听说过皇陵督造司还有督造副使一职。在场诸人中,除了高士廉本人出任督造使之外,其他人等皆是督造官员,没有高低上下之分。可冷不丁由冒出一个督造副使来,势必要凌驾于在场几人之上,这不是凭空脑袋上面多了一个压着自己的人吗参―时间,有人面露茫然,有人面呈不屑,有人连泛忿忿,这督造副使会是谁人呢?连李道宗这个出身皇族的江夏王爷都只是普通督造官员,难道这个督造副使的爵位会比李道宗高?如果比李道宗的地位要高的话,如今魏王李泰被贬,太子李承乾被废,难道是蜀王李恪?还是说太上皇所出的几个庶出王爷了,也就是当今圣上同父异母的几个兄弟?就在众人心里犯嘀咕之时,正堂门外传来一道脚步声,很快,一名头戴雁翅帽,一袭绯袍身姿挺拔的官员走了进来。”诸位,哈哈,久等了,久等了,路上塞车呃不,是来高府的路上人来人往拥堵不堪,马车通行不便,以致于耽搁了,还望见谅海涵才是!”这名进来便嘻嘻哈哈陪着不是的绯袍官员,在场半数人都认识,真是冤家路窄!来人正是礼部左侍郎,益州侯^郭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