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调教大唐 > 第六百八十八章 望北阁中各自斗法

调教大唐 第六百八十八章 望北阁中各自斗法

作者:牛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0 14:30:26 来源:泡书吧

李二陛下领着长孙无忌、虞世南、孔颖达、郭业等一拨人回到了皇宫,一副气冲冲地模样直接奔进望北阁中。很快,他又下令宣召中书令房玄龄进宫议事,同时还派人将江夏王李道宗一并请入宫来。约莫过了一个时辰左右,所召之人悉数来齐。望北阁中,除了顺公公居左随身侍候着,其他一干宫人全部被屏退了出去。李二陛下高坐在龙椅上,一只手搭在龙椅扶手上,一只手摆放在龙案之上,满脸肃穆之色地微微眯着眼睛扫视打量着下面阁中的这些人。眼神睥睨透着不容置疑的霸气,一言不发之下就这么扫视着,顿时将望北阁中的气氛为之一束,愈发凝重了起来。就连习惯慵懒散漫的郭业,都感到有些压抑,他纵然知道这是李二陛下故意在铺垫,成心在紧张气氛,但还是觉得不自在。皇帝就是皇帝啊,君王一怒,必定是血流成河,这话半点都不假。就冲李二陛下这份影帝的潜质,不当皇帝都可惜了。他还偷摸瞟了眼长孙无忌,这厮现在正不时低头不时抬头,与站在对面的房玄龄做着眼神交流。看来长孙无忌也被李二陛下的演技给唬住了,彻底将这捅下娄子的责任揽到自己头上了。郭业心里不由暗哼,奶奶的,坏人恶人王八蛋我们做了,李二陛下居然还捞了一个被逼无奈的大好人角色。这下,李二陛下真是把自己摘得够干净了。郭业寻思了一下,关陇世族的利益如果因为接下来的变动而受到损害,估摸着矛头也是直指自己和虞世南等人了,绝对不会扯到李二陛下身上了。唉,演戏演到这个份儿上,这皇帝也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两个字儿,牛掰,再来一串字儿,好人你做坏人俺们当,够尼玛缺大德了!就在众人都是低头不语一言不发,心中各有所思之际,突然嘭!李二陛下拍案而起,双手负背拔身而立,重重地呼出一道鼻音:哼!所有人都被这突兀动静吓了一跳,纷纷抬头望向李二陛下那边,长孙无忌更是一脸的沮丧,心中郁闷万分,看来自己又要当着这些人的面数落自己的不是了。郭业则是心中窃笑不已,来了来了,李二陛下的肉戏终于要来了。果不其然,只听李二陛下一副痛心疾首地模样沉声道:你们瞧瞧,你们听听啊,这就是朕励精图治下的贞观盛世吗?这就是你们天天在朕耳边所吹嘘的百姓安居乐业,家家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盛世之景吗?那你们告诉我,今天朱雀门前又是怎么回事?读书人,三千个读书人,三千个手无寸铁的读书人,居然集聚朱雀门前静坐示威,控诉冤屈。到底是什么逼得他们如此,竟然连读书人的脸面都不要了?到底又是什么,竟然逼得他们宁可不为读书人,宁可不学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也要穿蓑衣下田务农啊?嘭!李二陛下又是重重挥了一拳在龙案上,咆哮道:啊???你们谁来告诉朕,这个天下到底怎么了?这个江山是否已经到了千疮百孔,无药可救的地步了?呀,皇上,旁边的顺公公见着李二陛下一拳砸在龙案上,拳头上红肿成一片,立马飞扑上去关心叫道,皇上,您不能伤了龙体啊,消消气,消消气滚下去,朕在商议国事,哪里有你阉人插嘴的份儿?噗~顺公公热脸蛋贴冷屁股,直接被李二陛下怒极之下一把推搡下了台,跌坐在了地上。这时,众人见状皆是寒蝉若惊,心想,陛下这次真是动了真火,事情大发了。郭业见着顺公公这遭遇,不由同情地看了他一眼,心中默哀道,顺公公啊,你这不是何苦来哉?陛下这是要做戏做全套,你干嘛非要往枪口上撞啊?要献殷勤表忠心,也不差这一会儿啊。正是君王一怒,天威难测!噗通,噗通,噗通噗通~~长孙无忌率先跪地,他现在已经被李二陛下糊弄的如惊弓之鸟,口中战战兢兢地自责道:陛下息怒,臣有罪,臣该死紧接着,房玄龄、孔颖达、虞世南、李道宗等人纷纷双膝跪地,口中纷纷喧呼着臣等无能,臣等办事不力云云。就连郭业都为了配合着李二陛下,不情不愿地跪了下去,口中嘀嘀咕咕地敷衍了几句。对于顺公公的突然凑上来,李二陛下也是临场发挥,没想到却能收到眼前这般效果,不由暗暗赞许了一下误打误撞的顺公公。不过脸上还是不动神色地继续阴沉着脸,喝道:起来吧,朕召你们进宫不是要听你们的无能,你们的自责。朕只想让你们告诉,如何善后?如何平复天下学子的怨气,如何化解天下寒门学子的怨声载道?说到这儿,他又弹起食指,遥点着长孙无忌,加重声音喝道:无忌,你也起来,别跪着!既然祸已经闯了,篓子也捅了,现在就要想办法去弥补,想办法去解决,而不是在这儿追究你的罪过有多大!起来,你是朕的尚书左仆射,给朕好好站起来!这话一出,长孙无忌顿时感动得无以复加,看来皇上心里还是偏袒自己的,并没有因为这件事当着虞世南、郭业等人的面儿上,让自己下不了台。当即,他又是感动得潸然泪下,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口中不断高呼着皇上仁义,皇上宽厚。不过房玄龄貌似听出了一些端倪,起身之际心中不断思索了起来。倒是郭业,在站起来之后看向李二陛下的眼神,已经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了。厉害啊,李二陛下就是李二陛下,简简单单一句话,直接将始作俑者的大帽子扣到了长孙无忌头上。紧接着又是一句不去追究,直接让长孙无忌不滞感谢天恩起来。奶奶的,三言两语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啊,服了,哥们真是服了。这才是真正的帝王手段啊!这时,虞世南站出来拱手奏道:陛下,今日三千寒门学子聚众闹事还尚能解决,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此事不容小觑啊。自前隋开办科举,开科取士以来,世族子弟和官宦子弟的优待都是显而易见的,而天下寒门学子的境况与遭遇,大家都心知肚明的。有些东西,骗得了世人一时,却骗不了天下一世啊。如果等着积怨已深之时,等着大唐十道数百州府的寒门学子一齐将这股怨气爆发出来,那可就不是陛下登上城楼三言两语可以化解的。嗯,虞祭酒说得朕懂,那你有何高见?李二陛下与虞世南一唱一和间,直接将问题摆上了桌面。郭业继续保持缄默,观察着在场其他人的神情变化,这也是李二陛下暗中交代给他的任务之一。果然,等着虞世南与李二陛下对完话后,房玄龄的眉头紧蹙,长孙无忌一脸忌讳,而江夏王则是微微闭气双眼,一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样子。这三人代表着关陇世族与皇族的态度。他将这三人的神情收进眼底,静待变化。紧接着,虞世南回答道:昨日,老臣上表皇上,提议将国子监以往一成不变的死规矩给破掉,不知陛下可曾看过?臣建议,今后,无论是世族子弟、官宦子弟、还是寒门学子,凡是学业优异者皆可保送入国子监深造,不再专设家世身份的门槛儿。这样,应该可以平息掉不少怨气,至少让天下寒门学子都可以看到陛下同等对待有才之士的决心和态度。国子监身为大唐最高等级学府,不该搀和太多杂七杂八的东西,应该唯才是举,择优取才,而不是以出身和家世来做定界。陛下,以为然否?此话一出,郭业再次发现了长孙无忌等人的神情为之一变,李道宗还好,继续事不关已高高挂起,但是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却是眉宇更显阴鹜,彼此暗中对望了一眼,作了一个简单的眼神交流。郭业心中哼道,这就受不鸟了?呵呵,那一会儿还有你长孙无忌受得。唔李二陛下故作沉吟一下,点头说道:这个提议朕准了,无忌,你怎么看?长孙无忌心里还在感恩李二陛下刚才的既往不咎,尽管心中百般不愿意,但是这个时候他也无法驳了皇上妹夫的面子,毕竟自己刚才捅了篓子闯了大祸,皇帝妹夫都替自己兜了下来。随即,他不情不愿地点了点头,说道:陛下都准奏了,臣岂能反对?就依陛下吧。好!李二陛下非常爽快地挥手冲虞世南说道:既然众爱卿都没有意见,这事儿朕准奏了。不过嘛,这是治标不治本之法,天下寒门学子遍布十道数百州府,人数何其之多?一个国子监岂能装得下?这办法只能解决了一时麻烦,平息得了丁点怨气,必须想出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来。唉,如今朝堂中能够替朕分忧解愁之人委实太少,愁,愁煞了朕啊!咯噔~长孙无忌心中猛地一沉,开放国子监招收寒门学子,陛下还不满意?莫非还要再进一步伤及到关陇世族的利益?突然间,他心中的不祥之感越发地强烈起来。心中忐忑间,他扭头又看了眼房玄龄,同样,房玄龄也用一种忧虑的眼神望着他。郭业看着二人再次眼神交流,心中一乐,还有呢,等着吧!这时,收到虞世南暗号的孔颖达突然走了出来,说道:陛下,老臣身为孔圣人三十二孙,这天下读书人都奉先祖为孔圣先师。如今看着这些芊芊学子遭受这般不公正待遇,心中也是百般苦涩啊。要知道,读书人才是朝廷的栋梁之材,才是大唐帝国长治久安的柱石啊。孔颖达的介入,更让长孙无忌心中不安起来。不过李二陛下这个时候自动忽略了长孙无忌,直接对孔颖达点头说道:褒圣侯,你乃孔圣先师嫡亲血脉,你的心情你的感受朕能体会。不过你放心,朕一定不会让天下读书人寒了心的。朕一定会广招贤才,替朕将这些事情捋顺,一并连根解决,处理妥当的。呵呵,陛下乃少有的明君圣主,老臣自然知道陛下的雄心壮志,大唐帝国必定会在陛下手中富足强盛,乃至万邦来贺!孔颖达又是高高捧了下李二陛下的臭脚,突然话锋一转,说道:不过陛下再是如何英明圣贤,但人力终究尤穷时。朝堂的摊子这么大,陛下一个人怎么看管得过来?因此,这就需要借重朝廷诸位大臣的扶助了。在老臣看来,长孙大人,房中书令,他们都是少有的能臣干吏,都是陛下的股肱之臣。可是还是那句话,朝廷的谈资铺得那么大,岂是一两个人就能看管得过来的?人力终究又穷时啊,顾头不顾尾之事肯定会屡屡发生。就比如这次三千学子齐聚朱雀门闹事,最后居然惊动了皇上亲自驾临处理,为人臣子,汗颜呐说到这儿,孔颖达停顿了一下,从袖兜中掏出一份奏折,说道:这是老臣之前在家中拟好的奏折,本来是想着等陛下什么时候上早朝了,再面呈给陛下的。今天趁着机会,不如念给陛下听吧。李二陛下唔了一声,挥手示意他念来。孔颖达瞟了一眼虞世南,又看了眼郭业,最后又粗粗扫视了几眼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最后徐徐念道:启奏皇上,前些日子尚书右仆射萧瑀被革职,宗正寺卿裴寂请辞乞骸骨,再加上前两日御史台御史大夫高士廉上表陛下要求告老归田。这些都是朝廷中枢不可或缺的职位,老臣吏部尚书孔颖达奏请皇上,尽管任选贤能,及时补充空缺,尽快让朝廷中枢完整起来。至少,今后再有相关事宜发生,也不会再出现今日之乱局。陛下,臣身为吏部尚书,有为陛下推选贤能之责,臣推荐国子监祭酒虞世南轰~!!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的脑中顿时炸开,他们终于知道孔颖达、虞世南这些人想干嘛了。原来一切一切地算计,都是为了孔颖达的这份推荐人选补足空缺做铺垫啊!!霎时,长孙无忌慌神儿了,房玄龄也再次低下头心中不断思索算计起来。就连一直闭目养神不理纷扰的江夏王李道宗,都不由双眼一睁,泛出慑人精芒。此时的郭业也是双肩有些颤抖,激动啊,奶奶的,替李二陛下背了黑锅,当了夜壶,终于等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