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调教大唐 > 第六百七十四章 罪己诏

调教大唐 第六百七十四章 罪己诏

作者:牛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0 14:30:26 来源:泡书吧

因为你姓李,

因为我也姓李,

因为大唐的江山社稷也姓李!

懂了吗?孩子

李渊短短一番话,无不透着情真意切,无不透着舔犊之情。这一刻间,李二陛下心中的最后那道防线彻底被击碎,如多米诺骨牌被推倒一般瞬间瓦解。

他面容巨变,心中震惊万份久久无法平静下来,难道这就是父皇要以太上皇名义,向天下百姓下罪己诏的真正原因吗?

罪己诏啊!

历朝历代的祖制都有过规定,凡朝廷出现问题、国家遭受天灾、政权处于安危时,在位君王皆要自省或检讨自己过失、过错,而后拟成文书并诏告天下。

在位君王借以罪己诏,将自身之过失与过错昭告天下,以求得天下黎民的原谅,且祈求上苍的福佑。

但无论国家再怎么动荡不安,再怎么多灾多难,却很少有帝王会下罪己诏。因为一个君王只要下了罪己诏,那么就如同一个人的档案上留了污点一般,会伴随他走完他的一生。即便寿终就寝进了帝陵,这罪己诏也会如附骨之蛆般留在他的一生之中,供后人供青史指点品评。

是明君、是昏君、是暴君、还是庸君?这在位期间是否下过罪己诏,可体现一二。

在位的皇帝都不敢轻易下罪己诏,更何况一个功成身退得享晚年的太上皇呢?

对于李渊而言,这罪己诏一下,无异于昭告天下他复辟的阴谋被揭露,无异于昭告天下他李渊退位之后还图谋不轨,以至于最后晚节不保。

此时,李渊挺身而出,甘愿冒天下之大不韪,替李世民担下这份罪过,如何不让李世民心中滚如沸汤?

他如今不仅是为人子,更是为人父,焉能不知父皇李渊要作出这一步抉择,得需要多大的勇气?

真乃可怜天下父母心!

嘭!

李世民突然双腿跪地,骨鲠在喉般泣声喊道:父皇,儿臣若为了自己的一时帝王名声,而将您推倒风口浪尖之处,那才是真正的大不孝。不,这罪己诏,您万万不能下!

皇儿,你这是干什么?

李渊也被李世民这突如其来的举动给惊到了,二话不说老胳膊老腿儿冲上前去,试图将李世民搀扶起来。

不过如今他垂垂老朽,如何能够将正当壮年如壮牛犊子般的李世民强行拉扯起来?任他百般使劲,李世民双喜仍旧硬如铁石,跪在地上哽咽着。

李渊突然暴喝一声:起来!你给我起来!!!

厉喝之下,又无不是殷殷父爱,柔声劝道:皇儿,你如今已是一国之君,乃我泱泱大唐的天可汗,怎能轻易下跪?起来,快些起来!

李世民执拗地摇头,虽止住了哽咽,但声音带着颤栗地喊道:男儿大丈夫,上跪天地,下跪君王,中间跪父母。我乃大唐天子,也是您的儿子,为何不能对您下跪?请父皇收回成命,这罪己诏绝对不能下。否则,儿臣这辈子良心难安啊,父皇!

唉都怨父皇自己一时糊涂,铸成今日之大错啊,李渊仰天长吁一声,叹道,今日该有此报,该有此报啊!

长吁短叹一番之后,李渊面色肃容地望着李二,郑重其事地问道:皇儿,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父皇不下这罪己诏,不彻底收手,这朝堂纷争几时能休?你又如何能避开被天下人戳破脊梁骨的大不孝骂名?如今大唐天下初定的局面,委实来之不易,需要的是君臣合力,需要的是休养生息,哪里还经得起局势动荡?各系应该是相互制衡,而不是党争不断,相互倾轧啊。

李二陛下默默地低下了头,不再出言争辩,显然李渊的话已经说到他心坎儿上。事实上,就是这么一个理儿。

不过他看着李渊苍老面颊上满是沟壑的皱纹,不由心中一痛,委实不忍心让他这把年纪还受这份委屈。

口中不由喊了一声:可是,父皇您

我老了,身前身后名都已经无足轻重了,你才是决定大唐帝国走向强盛的一代帝王。

李渊打断了他的优柔寡断,语重心长地说道:你如果觉得父皇委屈,那你就让父皇在有生之年,看到大唐帝国万邦来贺的盛世之景吧。皇儿!

朕我父皇,当为人子,于心何忍啊!

起来吧,这罪己诏之事就这么定了,快刀斩乱麻,不能再拖沓下去了,不过

李渊一锤定音之后突然转移了话题,说道,皇儿,你要答应为父最后两件事。只要你应承了父皇最后两件事,今后大唐帝国的所有决策,为父概不过问。从今往后,就在宫中颐养天年,等着看皇儿你亲手打造的贞观盛世之景象。

李世民此时甭说两件事,就是两百,两千件事情,他也毫不犹豫地会统统应承了下来。

随即,他缓缓起身,亲自搀扶着李渊坐下,问道:父皇,您说,儿臣一定答应您。

李渊坐定之后,脸色有些疲累,显然刚才有些太过激动,体力有些跟不上了。

清咳了几声,吐了一口浓痰之后,他缓缓说道:第一件事便是关于蜀王李恪。呵呵,我这孙儿倒是有几分胆气,居然给你这当父亲的捅出这么天大的篓子。

李世民一听父皇提起自己那个蠢货儿子,不由一声啐骂道:这个孽障,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堪重用啊!

此言差矣,皇儿!

李渊挥挥手,脸上露出几分慈爱之色,说道:若非此番恪儿误打误撞,你我父子能化掉多年积怨否?你我父子能够像今日这般敞开心扉否?纵使他有千错万错,他也算是错有错着,你也不该废他王爵,不该将他贬为庶民。

嗯?

李世民眉头一皱,突然想到了什么,急忙问道:父皇,可是杨妃找到了你,找你求情来了?

李渊这次没有摇头也没点头,自顾说道:皇儿啊,你跟我一样,都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难道你不知你自己那几个儿子在私底下斗得欢实?就如当年你跟建成,元吉,唉往事已矣,不提也罢!

显然,玄武门遇难的太子李建成和齐王元吉,永远都是李渊心中的那道创伤。

说着说着,李渊居然满脸悲痛欲绝之色,即将到嘴边的话愣是说不下去了。

李二陛下一听父皇提起旧事,提起死在自己刀下的那两位王兄,心中猛地一紧,暗中念想,莫非朕真的疏忽大意,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

霎时间,他的脑海里又浮现出武德九年,玄武门的那场血腥政变

不能,

血腥的玄武门只能有一,不能再有二,朕不能让我的儿子们再重蹈父辈的覆辙。

当即,他心中有了主意,冲李渊保证道:父皇且放心,恪儿我只会小惩大诫,今后也会加强对他们兄弟的栽培,好让他们兄友弟恭,不会让当年的一幕再发生,

当年的一幕,自然指的是玄武门事变。

李渊闻言,老怀安慰不少,欣慰地点了点头,称道:如此甚好,甚好啊!至于这第二件事,且先不提。我先问问你,你可知道为何父皇会突然来这望北阁找你,为何会突然生出疲倦厌倦之心,为何会下定决心放弃武德旧臣系的老臣子,让他们退出朝堂?

对啊!

李世民也是猛地反应过来,这次父皇过来找自己好像都是以妥协为主,丝毫没有对自己讨价还价,好像一切都来得那么顺利,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了一般。

为何他一直没有动静,迟迟没有表态。恍然间,就跟转变了性子一样,一切都变得那么顺其自然了呢?

刚才因为太过激动,他一直没有去揣测此事。现在父皇自己居然提起这件事,他顿时来了兴趣。

随即,他脱口问道:父皇,莫非这里面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前因?

李渊嗯了一声,点头说道:昨日,虞世南进宫来找为父了。我与他聊了书法一道之外,还秉烛夜谈了整整一宿。这才有了我今日的转变,才有了父皇今日痛下罪己诏之事。

虞世南?他跟你说了什么?

李二陛下很是诧异虞世南这头老狐狸为何会劝说父皇。按理说,这老狐狸从来都不会去搀和朝堂之上的事,特别是这一次,以这老狐狸的性子,绝对是躲都躲不及,怎么可能还会参与进来呢?

国子监祭酒虞世南,在李二陛下的认知里,他既不属于朝堂三系中的任何一系,也从来不参与任何党争任何利益。永远都是朝中那么一撮最难能可贵的清流,与世无争,谁也不得罪,谁也不攀附。

可是,就这么一个人,性子淡雅高洁之人,居然会搀和进来这次自己与父皇之间的纠葛。

奇怪,着实奇怪,太令人匪夷所思了。

呵呵

李渊看着自己这个平日无所不能的儿子,现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模样,心中小小痛快了一把,不由畅笑了一声。

而后缓缓释疑道:这接下来为父要你答应的第二件事,就是和虞世南有关,而且,里头还涉及了一个叫郭业的年轻人。皇儿,这郭业到底是何许人也?为父虽有听萧瑀、裴寂听过,在他们口中郭业此人十恶不赦,恶贯满盈,百死都难赎其罪。可为何在虞世南口中,这年轻人却是鲜有难得之人才。为父了解虞世南这老东西的秉性,能让他交口称赞一个人,难于上青天。而且,他昨夜与为父聊得最多的就是这个年轻人,陇西郭业。

郭业?怎么又扯到了郭业这混账?

李二陛下此番更是糊涂了,心中暗道,这小子哪里是什么人才?这就是一根无处不在的搅屎棍啊。

偏偏就是这根搅屎棍,怎么偏偏到哪儿都有他呢?

随即,他满是疑惑地催问道:父皇,这第二件事到底是什么?虞世南到底与你聊了什么,值得你二人秉烛夜谈整整一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