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调教大唐 > 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先口谕后密旨

调教大唐 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先口谕后密旨

作者:牛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0 14:30:26 来源:泡书吧

李靖代传口谕,一通话下来,可把郭业和孔颖达给雷住了,两人面面相觑,一时间愣是没有反应过来。

整个书房沉寂了大概有几个呼吸的间隔,郭业膛目结舌地冲李靖问道:老帅是说,年后,皇上要带着皇后,杨妃、阴妃、还有几位公主和小皇子一齐下江南游玩?

正是!

李靖肯定点了点头,应道:时间也定了,就在年后。不用等到开春,皇后就会率着皇后及一众妃嫔,还有在长安的几位公主和小皇子,乘船走水路前往江南一带游玩。皇上说了,他自打登基以来,还没下过江南呢。他想趁着游玩江南的机会,也好南巡沿路的州郡一番,借机访访民生恩泽四方百姓。

孔颖达精于世故,闻弦音而知雅意,小声问道:李卫公,皇上下江南游玩,说是南巡恩泽四方,实际上是想暂避长安这场阴谋吧?

李靖笑了笑,说到:呵呵,孔尚书,心照不宣啦!

郭业轻轻咬着嘴唇,思虑一番,开口说道:我倒是能猜出皇上的用意,只要他离开长安,那么朝廷的大权就会暂时落到太子手上,行监国太子之名,这也是古往今来太子储君应有的权力。他是知道太上皇和太子他们的阴谋后,索性以退为进,给他们腾地方,给他们创造机会,逼这些人都从暗地里统统跳到明面上来,是吧?

没错!

李靖又是重重一点头,说道:当然,皇上也是听到我们的计划之后,不愿也不忍再面对父子相残同室操戈的局面,不愿再背上弑父屠子的骂名了。所以皇上有密旨传于我们三人。

皇上怎么说?

老帅请讲!

孔颖达与郭业一听除了口谕还有密旨,立马肃容以对,齐齐拱手问道。

李靖从怀里掏出一份黄帛圣旨,徐徐展开说道:这是皇上亲笔撰写的密旨,上面除了他的亲笔手书之外,还盖上了传国玉玺和他私人的印鉴。他说这封密旨除非到了紧要关头,不然不得公诸于世。

郭业与孔颖达保持缄默,静静地看着李靖手中的这道密旨。

只听李靖看着密旨念道:朕不在长安南巡江南期间,朝廷军政大事皆有孔颖达与李靖定夺。内事问孔颖达,外事问李靖。至于平阳郡公郭业,忍辱负重劳苦功高,你是朕手中的利刃,由你卫戍帝都拱卫皇宫,朕安心的很。凡有图谋不轨篡逆者,皆由郭卿替朕行使先斩后奏之权。钦此!

内事问孔颖达,外事问李靖。

说白了就是一个托管大唐政务,一个托管大唐兵权,凭两人的身份和资历,郭业很容易理解。

可是对于李二陛下对自己的任命,郭业就有些琢磨不过味儿来了。

他现在是领军卫大将军,掌管左右两卫三万兵马,负责长安城的平稳安定,这是他的职责,义不容辞。

所以,李二陛下说由他卫戍帝都拱卫皇宫,他能理解。

可是为什么还要加上一句他是李二陛下手中的利刃,凡出现图谋不轨篡逆者,都由他郭业来替李二陛下行使先斩后奏之权?

利刃图谋不轨篡逆者先斩后奏

郭业冷静下来仔细寻思着其中的真意,很快,他便明白了李二陛下的真正用意。

图谋不轨篡逆者指的是谁?

不就是太上皇李渊、太子李承乾、鲁王、道孝王、荆王、还有侯君集等人吗?

利刃是什么?不就是刀吗?

先斩后奏是啥意思?不就是先杀了再说吗?

这可不是杀普通的乱臣贼子,而是李二陛下他爹,李二陛下的兄弟,李二陛下的儿子,还有李二陛下的心腹臣子。

这些人随便拎出来一个,都是风口浪尖的人物。

妈蛋,李二陛下是要自己代他捉刀,替他背上弑父杀兄屠子的千古骂名啊!

卧槽儿,不带这么坑人的啊!

旋即,郭业脸色骤变,张嘴就冲李靖喊道:老帅,我不行啊,这事儿还是老帅你来稳妥,我甘愿当老帅您的马前卒。您指哪儿,我便打哪儿,成不?

嘿嘿,郭业,你就别推辞了!

李靖显然已经看透了郭业的心思,摇头笑道:这事儿非你莫属,这是陛下钦点你来行此事的。陛下说了,待他从江南摆驾回宫之后,你这拨乱反正之功,当记第一功。他说不会亏了你小子的。还有,王伯当之事他也可以既往不咎,今后王伯当无需在隐匿山林里,大可以光明正大地活在阳光之下。

郭业好像吃了哑巴亏似的,有苦难言,一脸苦涩。

此时他欲言又止,感觉有什么东西噎在喉咙,不吐不快。

孔颖达突然叹息一声,拍着郭业的肩膀安慰道:好啦,皇上钦点你做这件事儿自有他的难处,他是一国之君,他是普天下万民敬仰的天可汗,当年在玄武门已经错过一次,如今他不能再担这千古骂名了。不然的话,唉郭小子,为人臣子者,你该懂得。

好啦好啦~

郭业有些赌气地摆摆手,哼道:不就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嘛,行,这事儿我接下了,这骂名我替他担了。反正百年之后,我双眼一闭,两腿一伸,也是一杯黄土。那些狗屁史官们唉咋写咋写,反正我也看不到。

孔颖达无奈地叹息了一声,看向郭业的眼神多了几分莫名的神色。

而李靖则是怕了怕郭业的后背,说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有时候,吃亏未必就不是福。明日早朝上,皇上会宣布下江南南巡之事,到时候,鲁王和太子他们势必又会找你筹谋此事了。如果他们想趁着皇上南巡,在长安举事的话,你大可答应他们。

郭业摇了摇头,道:不行,他们提前举事的话,我必须反对。因为我担心米吉他们来不及在那个时间顺利将王伯当从吐谷浑的李孝恭手中营救出。

这个你放心!

李靖智珠在握地说道:我的黑甲玄兵已经全部进入扬州,顺利潜伏了下来,随时都可以行动救出你那个扬州盐运使的下属。至于你那支骑兵,我相信不出七八天,就能从海外归来。现在离皇上下江南的时间还有一大段时日。在时间上,完全来得及。

郭业听罢后,紧张的神色才渐渐舒张开来,说道:那就好!

三人又简单寒暄了几句过后,孔颖达和李靖才趁着夜色,悄然离开了郭府,各自返家。

而此时,早有鲁王安排在郭府门口盯梢的人,将李靖和孔颖达联袂登门找寻郭业之事回禀进了鲁王府中。

次日一早,早朝上,李二陛下便兴致冲冲地将自己准备在年后率众下江南之事说了出来,并宣布他离开长安之后,由太子李承乾行使监国之权。

此言看不出什么端倪来,而且也合情合理,自然是得到了朝中众臣的一致拥护。

一下子,李承乾在朝中的地位便水涨船高而起。

而别有用心之辈已经躲在了暗处,开始了沾沾窃喜了起来。

因为在他们看来,李二陛下这是给他们打开了方便之门。

一下朝,郭业便与孔颖达、褚遂良等士林清流系分开而行,刚走出宫门便听到了侯君集在后面的叫唤。

当郭业停下了脚步,侯君集来到他身边,轻声嘀咕了一句:郭郡公,太子和鲁王让某传个话,今晚酉时三刻,相聚鲁王府密议。先走一步了。

侯君集在郭业耳边嘀咕完这句话,便跟个没事儿人似的,匆匆离去。

郭业小小驻足片刻,心中哼道,这帮人还真够心急的,半点都沉不住气,得,估摸着晚上又要去跟他们演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