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武侠 > 限制级末日症候 > 518 思维间隙

限制级末日症候 518 思维间隙

作者:全部成为F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5-10 14:29:44 来源:泡书吧

这个末日幻境的构造,同样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这种“模糊”的概念——要以最小的代价塑造出谁也不会怀疑的“真实世界”,使用具备模糊概念的理论,是最简单的方法,它比“拥有发展成大一统理论的基础的超弦理论”更加贴近现实的科技水平。

即便在脑硬体换算出来的数据化可能性中,比起最初的对这个瓦尔普吉斯之夜的力量本质的猜想,现在这种猜想的可能性更高,哪怕这意味着瓦尔普吉斯之夜的“神”级划分推断会因为这种猜想进一步被证实。

但是——

如果末日幻境不是体现“大一统理论”,而是体现“模糊理论”的话,我们的计划就注定会失败。只是“人格意识被改造”,而并非“超越现实”的话,无论超级高川多么强大,都仍旧是“人类”,人类的话,是不可能和现实对抗的,拯救咲夜、八景、桃乐丝、系色和玛索也无从谈起,即便利用潜伏在病院中的地下势力逃出病院,也只会重蹈覆辙而已,成为那些地下势力的重要实验体。

所以,不是“大一统理论”,不是超越常识,超越现实,能够解析利用世间所有存在的“大一统理论”,就没有价值。

所以,末日幻境一定不是基于“模糊理论”,而是基于“大一统理论”,无法被了解的,因为“病毒”的存在和存在于小数点后千万亿的病变几率。极度偶然下诞生的异常之物——我无比坚信这一点。不得不坚信这一点,比起神,比起命运,比起任何一切可知和不可知都要确信,这就是我的信仰,除了它,我的生命中就再也没有光芒。

不过,暂时将这个瓦尔普吉斯之夜视为“模糊理论”的体现,的确更能契合它的“神”级本质。“神秘”是不可理解之物,或者说。能够理解的一切都不是“神秘”,但是,“神秘”同样需要以某种形态体现出来,才能昭示其存在。而这种体现方式却是可以按照接触“神秘”的人所固有的知识进行猜想推测的,哪怕这个猜想无法完全描述“神秘”,却可以缓解因为“无知”和“不了解”所产生的恐惧,这是在涉及神秘时,能够最大程度获取一线生机的最简单的方法——唯心主义,这种时候,哪怕是用科学理论去解释,但因为“神秘”的本质就是不可解释,所以,相信基于科学理论的猜想。这本身就是唯心的做法。

面对“神秘”时,猜想和推论本身并不足道,重要的是自己是否相信自己的猜想和推论,“相信”是唯心的力量,也是意志的力量。如果猜想和推论伴随着进程而显得支离破碎,就需要对其进行补完,或者寻找“看起来更合适”的猜想和推论,这并不是让自己明白自己有多无知渺小,也不是为了衬托“神秘”多么诡秘宏大,仅仅是为了让“相信”能够继续存在而已。

没错。在正常的常识性的世界中,不断进行猜想和推论是为了尝试去理解万事万物的本质,但是,在异常的非常识的世界里,不断进行猜想和推论。不是为了理解“异常”和“神秘”的本质,而是为了竖立信心。让自己的意志更加坚韧。在诡变多样的“神秘”面前,哪怕是可怕的武器,坚硬的身体,也有可能因为药不对症而失去其威能,这种时候,除了坚韧的意志和信念,又有什么可依赖的呢?

我坐在椅子里,盯着对面椅子上尚未转醒的哥特少女,心中重复着上述的思考,因为思维发散,每一个要点都会延伸出许多线条,在不同的方面产生诸多结论,其中有对现实,对末日幻境,对计划,对瓦尔普吉斯之夜,对广而泛之的“神秘”……因为多而繁杂,不时还会出现逻辑上的冲突,从而显得混乱,但是,它们终将会成为和谐的一体。然后,这些丝线和节点会编织成一张大网,将我的内心过滤,筛除杂质,令我的心灵重复恢复平静。

我知道,自己的思考也许是幼稚的,令人发笑,也许会让人觉得根本就不是正常人的思维,不过,我经历了如此多普通人和常识社会中不可能经历的事情,亲身体会到,这种如同精神病人在思考哲学般的思维方式对我而言有多么重要,它就像是教义和经文对真正的宗教信徒的重要性,宗教信徒每当在动摇、恐惧和迷惑时,念颂教义和经文以求得内心的安宁,而我的思考,也同样如此。

我没有理会因为等待而有些焦躁的五月玲子和玛丽,没有催醒哥特少女,只是在这个昏暗的,陈旧的,仿佛摇摇欲坠的房间中,静静地思考着,思考自己能想到的事情,思考自己觉得重要的事情,思考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思考,思考这样的思考到底有什么用处,甚至,只是单纯地习惯性地思考罢了。

脑硬体虽然能够删除多余的和负面的情绪,但是,它却不能让我的内心平静下来。无论情绪被删除后显得多么冷静,让我产生自己仿佛机械一般的错觉,乃至于会为情绪产生波动而感到欢喜,但只要平静下来,在阴影中独自一人思索着,就会发现所谓的“机械般的冷静”只是错觉而已,因为,我之所以会在这种时候产生如此繁杂而混乱的思维,不正是内心不平静的体现吗?

脑硬体删除情绪,不过是斩除了破土而出的杂草而已,只有挖掘自己的内心,穷而尽地思考,才能找到这些杂草的根须——它就扎根在自己的内心中,若将内心比若一个大湖,它们就如同水草,随着心湖的波涛摇摆着,繁殖着。难以穷尽。难以根绝,但是,只要让大湖平静下来,像镜子一样平静,它们就只能冰封一般继续沉眠。

在神秘学的“禅学”中,所谓的“静”是一种状态,一种力量力量,但是,无论在科学的“哲学”,还是神秘学的“禅学”中。都将“哲思”和“禅思”视为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认为“思考”是通往“静”和“安宁”的途径。我不知道自己这繁杂发散的思维是不是“哲思”和“禅思”,但是,就结果而言。它同样让我得到了平静和安宁。

当我在昏暗中窥视着五月玲子和玛丽因为等待,因为周遭的诡异,因为异常的静谧、昏暗和种种不可解的一切,时而露出的烦躁,却不得不强自按耐着的表情。我就越发知道,自己的确是安宁的,即便在这个充满了非强大的*就能解决的“神秘”中,在这个诡秘的瓦尔普吉斯之夜中,我也不惊不惧,只如同行走在常世中。心中是如此安宁。

时间在这种安宁平静中变得缓慢,我没有使用任何能力,却觉得自己的目光可以穿透黑暗,穿透遮挡,穿透混乱的空间,看到哪怕是再渺小的微尘飘落的轨迹。我也可以清晰地感觉到藏匿在义体中的没有形体的“自我”,我不知道该如何称呼它,人格资讯,还是灵魂,总之就是这样的无形无质。却能够自我辨析的存在,如同气体一样膨胀,从坚固的义体中渗出来,这个时候,哪怕是这个由“神秘”构造的强大身体。也给人如同枷锁一般的感觉,而且。还是十分不适合不舒适的枷锁。“自我”在渗出身体后,多少有了些轻松的感觉,就算没有开启连锁判定,也能感受到它弥散之处所遍及的物事。

也许是下意识,膨胀出去的无形无质的“自我”陡然从随意弥散的烟雾汇聚成以身体为中心的球形。然后,我突然明白了,这种感觉上的体现,其实就是“连锁判定”,不是受到义体局限的只有雷达能力的“连锁判定”,也不是上一个高川在极限时达成的只能看到连锁反应的“连锁判定”,而是真正意义上的“连锁判定”,在这个球形的区域中,并没有什么黑白色的线构体,但是,只要想就可以了解其中物事的运动状态,只要是处于运动状态,都能够勾勒其形状,却不会因为信息量过大而导致过负荷。

就像是观测到了“运动”这个概念一样。

这种感觉就像是烙印在灵魂中一样熟悉——曾经,有那么一个“高川”,也使用着这种,或者接近这种“连锁判定”的力量。

这个时候,我突然明白了,自己的义体的确被挖掘尽了潜力,没有任何发展的可能性,根植于这具义体的力量,也因此不会得到本质上的改变。然而,这个身体不过是这个末日幻境的造物而已,它只是只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某些资讯态的集合,只能存在于这个世界,是承载“我”这个人格意识的容器,是防护罩,也是枷锁,在很多时候,“高川”只在这个虚幻的躯壳中诞生、演化,然后消亡,但是,“高川”这个人格意识却是超越了这个末日幻境,于现实中真正存在着。

所以,“高川”这个人格意识概念,拥有超越这个躯壳的潜力。而我之前认为的,自己已经抵达极限,没有了挖掘的潜力的认知,是十分可笑的。因为,存在于此间的“我”,并不单纯是一具义体,而是包括了义体和存在于义体内部的内在。

末日环境中的“高川”从来不是某个具体的人,而是一个概念性的自我存在,这个概念超越了常识性的人格意识,若要形容,那就是所有符合“高川”这个自我概念的人格意识资讯,只是,正常人只会拥有一个符合自我概念的人格意识,而“高川”却因为种种原因,不断有新的人格意识在诞生、成长和死亡中循环——这个特征几乎是所有末日症候群患者都具备的,唯一的差别是,他们那复数的人格意识是同时存在的,而且会快速增量而导致过负荷的身体产生连锁式的病变,只有“高川”,同一时间里,只有一个人格意识真正存在——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导致如此。都让“高川”成为独一无二的异常病变*。

虽然。已经之前就依稀感觉到这种事情,但是,只有在这个时刻,我才真正解析了存在于脑海和脑硬体中,关于现实、末日幻境、病毒和末日症候群患者的资讯,勾勒出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我明白了,所谓的“超级高川”并不是简单的将无数曾经诞生过的“高川”所留下来的资讯有机结合成一体就能诞生的,就算接受了全部“高川”留下来的资讯,和一个新诞生的高川也不会有本质上的区别。仅仅是多了一些知识、记忆和经验而已,无论看似多么完美,也仍旧是常识意义中的人格意识——基于物理身体而存在,会随着物理身体的消亡而消亡。会受到物理身体每一个细微变化的影响,只要对身体进行操作,就能对人格意识进行操作。

这也意味着,身体在本质上控制着人格意识,而在“病毒”控制身体的情况下,也同样意味着,“病毒”在控制着人格意识——这也是安德医生的“人类补完计划”的基础,从“病毒和病人身体的关系性”,以及“人体对人格意识的影响”这两个角度进行研究,从而通过药品手术或者其它针对身体的手段。制造出“完美人格”,从而达成人格性的人类补完,考虑到身体和人格之间的关系,达到“完美人格”时,人体在理论上也是完美的。

而所谓的末日幻境“剧本”,其实就是通过对构造末日幻境的末日症候群患者,也就是lcl状态的患者施加现实物理上的干涉,对其人格意识进行调整——他们显然很有经验,因为“剧本”的确在运行着。只是,出于一些顾虑。他们没有对“高川”这个重要*进行类似其他患者的深度干涉,大概是害怕导致“高川”彻底损坏吧,但是,若说他们没有对“高川”进行物理身体的干涉也不尽然,举例来说。身为患者的“高川”一直都在使用“新制特效药”。

而“超级高川计划”看似基于“人类补完计划”,但本质上是相反的。因为,它并不塑造“完美人格”,而是强化人格意识,让人格意识产生质变,逆反物理身体主导人格意识这个常识,达成以人格意识为主导影响物理性的身体,或者说,通过强大的人格意识,让物理身体产生自己所希望的变化——这种情况在常识理论中是不存在的,正如生病了不可能因为想一想就能治愈,受伤了只要思考一下就能恢复,只要决定了就不会生理反应,思想上的巨人也无法改变患上帕金森氏病的*,无法通过思维的高度和坚强的意志来躲避死亡,人格意识的强大与否,并不足以决定物理身体的高度。人格意识和物理身体拥有着密切关系,也会影响物理身体的一些细节,但无法产生决定性的改变。

要让人格意识主导物理身体的变化,就必须拥有一个至少在理论上可以逆转的关键枢纽,在人类所发展出来的理论中,只有“大一统理论”,目前来说,就是“超弦理论”有这种可能性,当物质和非物质,*和人格意识,都是“弦”的一种状态时,人格意识强制改变物理身体这种想法也就有了理论上的根基——只是,“超弦理论”是如此难以理解,难以捉摸,无法证实的理论,所以,有通过这个理论解读末日幻境和末日症候群这个病症的人,但真正使用这个理论的家伙,也就只有“高川”、超级系色和超级桃乐丝了吧。

所以,单纯的资讯集合不是“超级高川”,“高川”这个人格意识资讯,必须产生质变,达到“超弦”这个理论上可能存在的概念,才能称为“超级高川”,也只有达到这个高度,才能够在物理层面上影响现实。

至于此刻悬浮在视网膜屏幕角落里的资讯融合提示,与其说是完成“超级高川”的最后一步,不如说,在超级桃乐丝和超级系色的判断中,资讯融合后产生的新高川,成长为“超级高川”的可能性更大。

融合资讯,并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我这个“高川”,的确是一个实验性质的过渡存在,一个为了接驳过去,立足现在,承载未来的中间态。

我思考着,时间并不长,但是对于思维来说,却已经足够让自己再一次整理自己的记忆资讯。直到对面椅子上的哥特少女传来动静,并非用肉眼看到,如此细微的动静,又在这种黯淡的光线中,只有通过视网膜屏幕和膨胀到义体之外的“连锁判定”才能观测到。

“你终于醒了。”我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