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武侠 > 限制级末日症候 > 1274 思想外之物

限制级末日症候 1274 思想外之物

作者:全部成为F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5-10 14:29:44 来源:泡书吧

阮黎医生带来的并不全是好消息。虽然我不断苦恼,不断思索,不断理清线索,试图找出最好的应对方法。但是,当神秘事件发酵之后,我所要面对的,总是不断出现突发情况和两难的抉择。我当然也会设想最好的情况和最坏的情况,将所有自己可以想到的可能性都摆出来,去做出一份份计划,并且,也做好了应对不利的时候,所遭致的后果的准备。我承载自己所做出的每一个决定的觉悟,然而,身而为人的我无法设想出神秘事件中的每一次转折,也无法估量最坏情况的下限,当我不得不用觉悟去面对自己所预料不到的结果时,哪怕不感到后悔,但是心中的痛苦和悲伤,却是无法遏止。

服用研讨会新药的例诊病人死了一大半,阮黎医生并没有告诉我,服用了新药的普通病人的死亡率,以及虽然没有死亡,但却产生别的副作用的下场。阮黎医生对我此时躺在病床上的认知,就是“高川也是服用了新药的例诊病人”,但对于我来说,却还有另一些解释。

从这个中继器世界的角度,从阮黎医生的认知角度,去看待任何情况所得到的解释,和从其他世界的角度,其他人的认知角度,乃至于自己的认知角度,所得到的解释有着不同乃至于截然相反,无比矛盾的差异。

在阮黎医生看来,我虽然已经苏醒,但身体仍旧虚弱。但在我来看,虚弱的并非是我的身体,而是我的精神,我的思维。之前所遭到的打击,所产生的后遗症。仍旧残留在我的大脑中,不,应该说。并不仅仅是“大脑”这个从生物学来说主观思维的部件,而是更具体的思维方式。记忆残留乃至于构造出自身精神的基础——思想。

我无法具体解释自己当前的情况。大概是因为我的学识太少,而不具备足够的理论和词汇,来描述这些问题。

让我认为自己的身体没有问题的原因,是因为右手的魔纹正在传达一种活泼、踊跃而壮实的感觉。这种感觉就像是热流一样,沿着每一根肌肉、血管和神经流动,甚至让我有一种错觉,仿佛这个魔纹还在为我的大脑中注入资讯。而至于是什么资讯,却完全无法通过大脑活动挖掘出来。

我觉得这是错觉的。但它太过于逼真,以至于,考虑到自身的情况,我不得不考虑它有可能是真实。

在这个充满神秘的世界里,所有在我的理解中,在我所认知的理论中,不可能存在的东西,都有可能是存在的。那么,当我自认为是错觉,却实际是正在发生的情况。当然也是有可能的。

我现在无法整理思绪,无法进行深入的思考,无法将脑海中残留的一条条线索。用逻辑的方式贯穿起来。我知道,自己拥有导致眼前这一切的记忆,然而,这份记忆不受控制地翻涌,就像是灼热的岩浆,发出咕隆的声响翻滚着,而这些声音,印象,感觉。都绝非是五官的问题,而仅仅是存在于脑海中。无论是否主动去思索,都一直存在着。

在阮黎医生看来。这就是后遗症,是属于药性对大脑神经的冲击。要让它平复,除了继续服用一些药物之外,只能依靠人体自身的恢复能力。目前来说,无论是阮黎医生还是研讨会,都没有能力制造出针对这种副作用的特效药。而从研讨会的角度来说,也许会分出一些精力,去研究这些副作用,以获得新药临床实验的更多数据,但其更大的精力,一直都放在如何从已经找到的新路线,在“乐园”研究上获得突破。

是的,阮黎医生告诉我:“新药的临床试验已经结束,研讨会们在吸收了经验和教训后,有了新的想法。新开发的药物,将遵循这次失败所带来的启发,却又并非是延续这次新药的路线。之后他们开发出来的药物,理论上更接近他们想要的,但无论药性还是药物作用的途径,乃至于有可能产生的效果,都会和新药有所不同。简单来说,再次制造的药物,和过去病人们服用的新药,已经不再是一个承前启后的系列了。”

阮黎医生也要参与新的研究,但在私下里,阮黎医生虽然不是唯一一个,对新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专家,却可能是在这方面最上心的专家。因为我的缘故,阮黎医生想要制造出对目前服用新药的病人都能起效的特效药,以及更加深入的改良型药物。阮黎医生认为,新药本身的路线是错误的,但因为有人服用了,并产生了一定的效果,所以,不能就这么把病人们放弃。

话题转到我的身上时,她说:“其实新药并不符合我的理念,但它所带来也并非是那些可怕的副作用。阿川,它在你身上产生的效果,和在其他例诊病人身上的效果并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我无法思考,只是习惯性顺着阮黎医生的话提出疑问,“你认为,我此时的变化,有一部分是良性的吗?”

“是的。”阮黎医生慎重地点点头,“根据这些天的观察,你的脑波有些杂乱,但是活跃度却有所降低。”

“这难道不是坏消息吗?”我说:“我生病了,这是虚弱的体现。”

“只有一部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样的变化的确是坏消息,但对你来说,却并不完全是这样。”阮黎医生说:“过去的你,脑波的活跃度太过激烈,就仿佛是一直处于一种极度兴奋的状态。可即便在那个时候,你的脑波也并非是连贯的,秩序的,平稳的。这么形容吧,过去的你,大脑就像是随时都会过热当机一样。”

这种说法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相信你也感觉到了,你无法控制自己的思维。”阮黎医生说:“你不仅无法控制自己的思维,也实际上无法整理自己的记忆。乃至于,你所有的分裂人格,其实都无法控制自己的神经和大脑。你过去所认为的那些发自于内心的行为,都有可能并不是你想要做的。”

“别开玩笑了。妈妈。”我不由得打断阮黎医生。说:“我一直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虽然我有可能分不清幻觉还是真实,但我的确在努力去分辨。我很确信。我爱着你们。”

阮黎医生沉默了一会,没有争辩。只是点点头。但我知道,她坚持自己的说法,在她的眼中,我就是这么一个无法自控的孩子——其实我也明白,从某些角度来说,她说的没错。然而,无论是否有错,我都必须在这样的处境中前进下去。知道自己的情况有多糟糕。知道在他人的眼中,自己的情况有多糟糕,知道这些东西,对于改变这些东西,其实并没有用处。

知道了就可以改变,这样的说法当然是正理。

但是,知道了却无法改变,这样的情况也同样客观存在。

目前为止,没有人可以改变我身上已经出现的问题。这不仅仅是能力问题,也是时间问题。

我知道。让我变成这样的,是何等超出人类想象力的存在。它似乎逐渐显露出冰山一角,但到了现在。我甚至不能确定,这冰山一角是不是也是一种幻觉。

“下一次,你的用药将由我全权负责,我已经争取到这个权限。”阮黎医生说。

“是因为例诊病人死得太多了吗?”我不由得笑起来,“研讨会那边也要做出让步?”

“你不需要想这些东西。安心养病就好。”

这么说着,她不打算继续这个话题,将文件从档案袋中取出,对我说:“在你昏迷前,你又记录了一些有趣的东西。你还记得吗?”

我当然记得。虽然精神仍旧无法振作,有什么东西一直在阻塞大脑。一去思考,就会被一堆杂乱无章的东西占满。但我仍旧记得。自己在昏迷前的一刻,用纸笔记录下了一些东西。不过,此时此刻,阮黎医生就像是不相信一样,平静地和我对视着,过了半晌,似乎下了决定,将那几页纸张放在的床头,对我说:“你最好看看,或许会得到一些提示。”

“什么提示?”我有些疑惑,因为她说得太过模糊。

“也许,连你自己都不会相信,自己到底写了什么。过去你一直都相信,自己日记里的内容,但是,我不确定,你还会继续相信下去。”阮黎医生说:“这是真正的疯子,才会描述的东西。”

“如果我还会继续相信下去呢?”我知道,自己在日记中写下的内容,绝对不会得到阮黎医生的认同。阮黎医生之所以翻阅它,寻求只是在故事背后的象征性暗示罢了。

“如果你选择相信这几页纸里记载的东西,就会怀疑过去的日记。但倘若你相信日记,就不会认可写下这些纸中描述的内容。”阮黎医生说:“两者之间有严重的冲突,而体现出你此时的自我矛盾。”

“你说得太深奥了。妈妈。”我不由得抱怨到。

“也许吧。”阮黎医生笑了笑,从自己的椅子上站起来,“好了,我这次过来,仅仅是想要看看你的情况。既然你已经醒来,看起来也没有发疯,那我就暂时可以安心了。”

“这么快就要走?”我不由得挽留。

“时间紧迫,我还有许多实验需要整理,想使用研讨会的仪器和资源,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我必须抓紧每一份时间和机会。”阮黎医生说。

“那么,告诉我,妈妈。”我十分严肃地向她问到:“在你的眼中,我的总体情况,到底是恶化了还是有所改善?”我觉得,这才是她一直避免谈论的事情。

果然,阮黎医生面带犹豫,过了一阵才回答:“恶化的可能性更大。阿川,希望你可以做好准备。”她的口吻带着沉痛,让我觉得,她就像是在告知一个绝症病人,他已经走到了晚期。

阮黎医生一直在对我说好话,尽管有不少糟糕的消息,但却通过话术的方式,让人觉得并非那么糟糕。然而。我明白,最后这句话,才是她最真切的想法。也是最不愿意说出来,却又是她最不想隐瞒的想法。

能够对病人坦言“你已经得了绝症。命不久矣”,是她身为一名医生最为看重的坚持之一。

也许,对病人说这样的话,对坦言者而言,也是十分痛苦的事情吧。阮黎医生的脸上,闪过这样的沉痛。

“高川不会死的,妈妈。”我只是微笑着,安慰她说:“在实现自己的愿望之前。高川不会放弃,也不会死亡。对高川而言,绝望并非是停下脚步的原因,而找寻希望,是高川之所以存在的理由之一。妈妈,你看过日记,也许对你来说,故事里的一切都不真实,但是,我认为。你可以明白,故事里的高川到底是怎样的人。”

阮黎医生突然上前,拥抱着我。说:“我知道,我知道。好孩子,只要你不放弃,我也不会放弃。”说罢,就放开我,头也不回地走出了门口。在连锁判定的观测中,她转身挨在门外的墙壁上,捂着脸静静地流泪。我觉得自己可以体会一些她的心情,但又无法真切体会到她此时心中。那最为深刻的情感。她此时的泪水有多么酸涩,对我而言。却是完全无法品尝到其味道。

我只能在她的面前,用笑脸应对。用最真切最坚强的语言,去感染她,让她明白,我并不是那么悲伤的人。是的,我的心中感受到的痛苦和悲伤,都是因他人的境况而生出的,但对于同样处境的自己而言,这种痛苦和悲伤,却并不那么深刻。我认为自己是可悲的,虚伪的,不可救药的,但又并不认为应该为这样的自己感到悲伤和痛苦。因为,我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自己又付出了哪些努力,诚然,也许结果一直都不甜美,发生了太多的错误,但是,对于这个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同时付出了努力的自己,我感到自豪和骄傲。

过去的错误,现在的错误,以及未来还会出现的错误,乃至于各式各样的失败,无法预料到的悲剧,都不是我厌恶自己,憎恨自己,认为自己应该绝望的理由。我十分确定,在自己的人生中,充满了各式各样的迷惘,神秘的来袭,亲友的背道,乃至于不断滑落的未来,都会猛然在某一刻,让我感受到深深的挫败感,但这些同样不是我停下脚步,怀疑自己的理由。

做错了事情,就要付出代价。我认同这句话。我不知道自己是否错误,但是,我已经做好了,如果自己真的错了,那就必须承担代价的觉悟,但在被证明自己是错误之前,我仍旧会按照自己的想法走下去。至于,如何才能证明自己是错误?答案也很简单,当那个代价出现,让我彻底陷入绝望的时候,那就定然是我做错事情的惩罚。

反之,既然我并没有感到绝望,我还在挣扎,还没有放弃,还在努力,还有一个正在完成的计划,还在试图挽回什么,那么,又有什么,可以证明我是错误的呢?

死亡和绝望,对高川而言,是完全不一样的。经由死亡而传承的希望,也一直在我的眼前展现,而我自身,也不过是希望火炬传递的一环,可能是最后的一环,也有可能是中间的一环。既然如此,死亡或许能证明我的错误,但却不能证明“高川”的错误。

可现在,我也还没有死亡。

在阮黎医生看来,也许我已经病入膏盲了吧,但只要还没有死亡,可能性就仍旧存在。理论上应该如何如何,对我而言,只具备参考价值,而并不具备最终价值。

我的心律渐渐恢复正常,强行把所有的坏预感都抛之脑后,开始检查阮黎医生留下的日记。这是潦草写在几张纸上,零散而又疯狂的话语。字里行间,笔迹、格式和内容,整张纸配合文字,所呈现出来的视觉造型,都第一时间,让我认知到,自己在写下这些东西的时候,已经陷入多么的疯狂。阅读这些文字,我渐渐唤醒了更多的记忆和当时的感觉。

我最初认为,自己写下这些东西的时候,还保存有最后的理智,正是这些理智,让我产生了记录的念头,并在昏迷之前,以最简练的话语,尽可能写出最多的内容。但此时重新审视,我立刻就理解了,为什么阮黎医生在提起这份内容时,会是那样的表情,那样的说法。

的确,如今看来,这一切就像是彻底失去理智的疯狂之人的呓语,完全不具备任何可信的理由,而且,也完全找不出任何象征性的线索。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写下这些内容的人,在当时已经疯了,而至于他疯掉的理由,当时的病态,以及心理轨迹,则已经不需要去理会,也不可能在这样的文字中寻找到。

“概念和现实的切裂,导致概念独立存在?”在我的脑海中,当时的感受,以及所想到的,亦或者是硬塞到脑海中的内容。如今回过神来,仍旧很难想象,当时的自己竟然会产生那样的想法。然而,从“神秘”的角度来说,却又让人不得不在意。

思想外之物,一种因为有了“思想”和“有智”的概念,所对应产生的概念聚合而成的存在。不,甚至不应该说是存在,而是一种只存在于狂想中,毫无道理,也毫无意义的东西。身而为人,可以对这样的东西进行臆想,却完全无法界定,那到底是怎样的一种东西。又如何去确定,它真的存在呢?

然而,当时那种突然强行成为我的思维,宛如思想被强奸,宛如孕育着什么的感受,却又的确像是,并非是我自发产生,而是被引导产生的。我的认知,无法解释这一情况。但是,仅仅从感受来说,就仿佛是过去所发生的一切,都是为了产生这样一种思维,产生这样一种概念上的认知。而这种认知,同时也让我自己也感到扭曲。

我可以感受到自己思想的扭曲,并接受了这种扭曲——这是一种十分矛盾的体验。

倘若,“思想外之物”这一认知,并非是源于自我的认知,而是一种被外力孕育的认知,那么,导致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我也只能想到是“病毒”和“江”。

本来,既然“思想外之物”被界定为这样一种,纯粹相对性概念的东西,那么,它本身就是无法被认知,无法被理解的,乃至于无法被观测到的。它对于人们来说,存在和不存在,都应该没有什么差别。可现在,它的确在影响着我所观测到的人们。经由对这种影响的观测,它又可以说,的确存在着。

这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倘若最初病院的研究者们,不将那些病症串联起来,并归结到“病毒”身上,那么“病毒”就不存在,那些病症也不具备如此深的关联,而被同一称呼为“末日症候群”。这就意味着,倘若当时病院现实的人,不提出“病毒”的存在,而按照正常的方法,去治疗那些病情的话,大概就什么都不会发生吧。

然而,当“病毒”这个概念出现时,一切都改变了。当人们试图找出“病毒”的时候,就已经确认了“病毒”的存在。而这种确认,似乎正在转变成“病毒”存在的理由和根源。

各种病症,被统合为“末日症候群”,“末日症候群”被认为是感染“病毒”的结果。这些早就被人们认知到存在的病症,在统合起来后,产生了连专家们都束手无策的恶性变化。

倘若,将这种恶性变化和我此时的情况结合起来,就更像是——“病毒”正尝试以一种更切实,更具体的方式,出现在人们面前,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仅仅是因为有那么一些人,以某种联想的方式,从一个荒谬的角度,确认了“病毒”的存在。(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