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武侠 > 限制级末日症候 > 1255 确认

限制级末日症候 1255 确认

作者:全部成为F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5-10 14:29:44 来源:泡书吧

第二天,我照常醒来,这个晚上没有再进入噩梦中,我睡得深沉,一觉醒来的时候,也没有任何奇怪的事情发生。女病人就躺在我的另一边,睁着眼睛盯着我瞧,她似乎早已经醒来了。我帮为她整理衣装,洗漱干净,喂食早餐。我不认识她,也不觉得她有什么特殊之处,更没有义务去帮助她做任何事情,她就是一个和我毫无关系的普通病人,但是,现在我做这些事情,内心却十分平静而自然。

窗外还在下雨,阴天从昨天一直持续到现在,似乎还要持续更长的时间,甚至于,雨势比昨天更大了。若放在自然情况下,会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不太清楚,但放在这个半岛周围,尽管看起来像是自然现象,却也不免有几分神秘的味道。正如船员说的那样,这一带将会持续雨水,而半岛也将会出现许多怪事。这些怪事可不仅仅是人为的神秘事件。

精神病院和半岛对于周边的城镇居民来说,平日里虽然很正常,但在某个时刻,就会变成怪异又可怕。这里充满了黑暗的传说,有一些是杜撰,有一些是牵强附会,但也有不少是确有其事。对于任何要在这个雨季生活在半岛精神病院中的人来说,这些怪异恐怖的传闻,并不会因为“不科学”就不受到任何影响。反而,人的意识是相当容易受到环境氛围影响的。在神秘学中,就有不少利用营造某种环境氛围,以此加深意识态力量干涉的例子。

我想,如果这里的人会产生幻觉。会做噩梦,那么,无论是出于药物亦或者别什么的影响,这些幻觉和噩梦的内容,都一定会和这个地方的阴郁气氛产生深度的共鸣。我希望可以找到更多的资料。去了解历史上关于这个半岛和精神病院的种种传闻。

我拿起自己的手机,若非铃声突然响起,我几乎要忘记它了。我感到不可思议,但仔细想想又觉得不应该惊讶。我经常下意识忘记和忽略某些事物,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事物并不重要。反而,我觉得自己并非是如此健忘的人,如果我忘记和忽略了这些东西,那么,一定意味着。这些东西其实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才出于某种原因,而令其存在感于我的意识中变得淡薄。

这一切,不正是冥冥中存在某种力量,摆弄着世间一切的证明吗?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具备某种宗教信仰,我觉得,其实自己对“神秘”的态度,其实都并不具备坚定相信其存在的基础。因为我在承认“神秘”存在的同时,仍旧尝试从其他的角度去解释它,在不同的情况下。去使用它不同的意义——这意味着,我只是为了方便,为了能给自己一个不合理但可以接受的答案,才去认知它的。

“神秘”是什么,是不是就只有表面上的意义,或许在我的心中。一点都不重要。它就是一个工具,当自己需要的时候。可以将其解释为某种意义,但不需要的时候。却会主观去修正这种意义。

至今为止,我所绝对相信的,只有“江”和“病毒”的存在罢了。

在我经历了这么多古怪诡异的事件,认知到了复杂多变的世界,真实和幻觉的边界如此模糊的现在,我只能认为,自己所观测到的一切,都是基于“江”和“病毒”而存在的。反过来说,只要我可以将自己所观测到的情况,和“江”,和“病毒”联系起来,那么,无论它在他人眼中,是真实或虚幻,于我而言,都是真实的一个侧面。

我几经崩溃颠覆的世界观,也因此得到巩固。他人看了我的笔记,或许会怀疑这不过是一个精神病人的臆想,或是某种“缸中之脑”类型的故事。但于我个人而言,只要有“江”和“病毒”存在,那它就不仅仅是一种臆想、幻觉、噩梦或故事。

无论其他人怎么说,怎么看,我都可以极其肯定地回答,这一切都“发生过”,并且还在继续发展,倘若有人怀疑,那么,我也不会争辩,因为,那仅仅是因为怀疑者无法观测到,所以才产生它“不存在”,“仅仅是幻想”的错觉罢了。

我的心情已经不如过去那般波澜壮阔。在复苏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伴随着直觉、记忆和认知的增长,我对自己所存在的世界,所能观测到的世界,对自己的人生、情感和使命,都已经不再有太多的怀疑。我可以十分平静地,去正视那些让人疯狂的事情,去做那些在其他人看来荒谬或无趣的事情。

在病人们离开食堂之前,我将女病人送回房间里,然后,进入了原本被病人们锁死的房间。并不是所有的病人都会离开自己的房间,我也不清楚,他们多长时间才会离开房间一次,放在正常的精神病院,会有医生护士照顾他们,让他们不至于就这么不吃不喝,困死在自己的房间里。但是,这个半岛精神病院本就不正常,我不确定,是不是真的有会有人来这里帮助他们。

我所得到的情报是,研讨会故意让七个例诊病人分别住在七个不同的环境中,并随即搭配其它没什么特殊身份的普通病人,当然,所有人都服用过了新药。这样的做法,简直就像是让例诊病人成为其居住区中最特殊,可以视为“头儿”的那一个。他们期望,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观察到一些重要的情况,或收集到一些重要的数据。

其实我个人是不明白,他们到底要什么,这么做又是否真的有意义和效果。但很明显,我对研讨会的影响力,并不比研讨会对我们这些病人的影响力更大。

但正因为我已经在表面上,成为这里最特殊的一个,所以,我觉得自己对这里的病人负有某种责任。这是一种十分朦胧的责任感。我不希望,会有病人因为被放任自流,而无法照顾自己,就这么平白死去。具体来说,我已经有一种预感。觉得病人们不可能全都活下来,而研讨会正在进行的实验,对病人们的伤害也一定是很大的,然而,我希望自己所在的病栋中,尽可能有更多人活下来。

是的。我无法拯救全世界,但是,我至少希望着,自己可以拯救自己所爱的人……再将这个范围扩大一些,我希望当自己立足于某个地方。就能保护住这个地方的人们。

所以,哪怕仅仅只是一群被列为实验体的精神病人,哪怕我知道,自己能做的事情其实不多,但也不想因为这样的原因就彻底冷眼旁观。正如对待那个女病人,哪怕只是照顾她的日常,也能让我平静下来。

我在帮助她的同时,也觉得是在帮助自己。

从这个女病人为起点。我也希望,自己可以帮助更多的病人。

我搜查他们的房间,统计他们的人数。确定他们日常活动和精神状态。我不知道有没有隐藏摄像头,监视着这个病栋中,包括我在内的每个人的行为,但即便存在这样的监视,我察觉自己其实也并不在乎。我可以假设,监视者不会真的放任病人不理。任由其自生自灭,但是。我同样不能肯定,他们一定不会这么做。所以。我从最坏的可能出发,去尝试了解并整合病栋中的每一个病人,尝试让他们保持一个良好的作息。

阮黎医生打来电话的时候,我正在整理初步调查的资料。我画出病院的结构图,以及已经探索出来的精神病院内部,以及半岛整体情况的地图,并将我所知道的情报重点,全都写在纸条上。之后,按照一定的顺序,将之一一钉在墙壁上。这些纸笔和图钉等等工具,都是在其他病人的房间里收集来的。我起初以为,病栋里所有病人的居住环境,都和我这里一样,但实际上,区别还是极大的。甚至有一些病人的房间里,拥有电视机和洗衣机这样的大型生活电器,也通着电。不过,经过一番搜索,我终于确认了,这里的病人的意识活跃程度都极为低下,他们的反应迟钝,仿佛现代人的知慧已经从他们的*中消失,剩下的,只是一种机械化且麻木的活动性而已。

有时候,我甚至会觉得,他们的意识其实并不在自己的身体里,身体的活动,其实只是一种本能和惯性

就像是在梦游。很多人在面对这样的病人时,都会感到气馁,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毫无意义。因为,无论自己怎么做,都不会得到对方的善意反馈,甚至连恶意都不存在。

不过,对我来说,他们如何反应,都不妨碍我想要做的事情。我十分清楚,自己所做的这一切,并不仅仅是为了他们,也是为了自己,因此,如果他们觉得这是善行而感激,自然最好,而哪怕他们没有任何意识,仅仅是被动接受这一切,我也不会有任何反感和厌恶。

我并不奢望从他们身上得到回报。因为,当我依循自己的心意去做事情时,就已经得到了平静。

女病人就这样坐在床上,不知道在想什么,呆愣地看着天花板。我一边审视墙上的情报,于心中分析整理,一边接听电话。

“是吗?做了这样的噩梦。”阮黎医生听了我对噩梦的描述,陷入片刻的沉默,她似乎在思考,为什么噩梦会是这个样子。对我来说,这个噩梦充满了疑点,而我也不相信,阮黎医生真的可以用她的认知,去解释我所疑惑的一切。

“这是成功,还是失败呢?”我问道。因为,新药其实是针对白色克劳迪娅对人类意识的影响所研制的,阮黎医生等人期望,可以通过主动陷入幻觉的方式,进行精神上的自我调节和协助调节。研讨会属于心理学方面,他们也只会通过人类意识方面,去看待正在发生的末日进程。其实,这个出发点,已经和病院现实中安德医生主导的“人类补完计划”十分相似——通过一种更为直接的,精神方面的塑造和深化,去影响物质化的*,在这个过程中。对精神的改造是更具有主动性,而身体方面的变化,则是更加自然地契合精神变化。在“人类补完计划”中,首先会出现一个精神上的“完人”,之后这个“完人”的身体。会逐渐和他的精神契合,最终成为真正的“完人”。

研讨会正在做的事情,也同样是从精神方面出发,通过药物影响病人的精神,进而抗拒白色克劳迪娅对人类精神方面的影响,甚至于。将这种影响引导向“有益”的一面。最明显和“人类补完计划”有差别的地方,仅仅在于,研讨会全力攻关“药物对精神方面的影响”,而没有涉及任何与病人身体有关的实验。

毫无疑问,这样的攻关方向。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并非是没有认知到“身体”的重要性,而只是因为,必须将有限的资源,在短时间内侧重于某个方面,以取得一个阶段性成果,但却是和阮黎医生最希望的研究方向有冲突的。她来到这里,参与研究。是为了我这个具体的病人病情,而在我的观察中,她的研究方向。其实比较倾向于通过对*施加药物的影响,进而干涉我的精神状态。

虽然手段上,都是要制造一个让人产生幻觉的药物,从最初的角度来说,也的确是通过*影响精神,但是。在程度上却不一样。大概是神秘组织干涉的缘故,研讨会的做法。有一点偏向于抛开*,单独研究精神。在我可以察觉到的苗头中,有一些神秘化的倾向,但这确实是不被阮黎医生认可的做法。

如果是阮黎医生的话,应该是尽可能弄明白,新药对病人身体的影响,而不去优先考虑精神方面的变化。精神方面的变化,仅仅是某种指标性,指导性的变化,虽然在收集精神状态变化的数据,但这些数据是为了确认*变化才收集的。

在阮黎医生的理论中,精神状态的数据变化是身体状态数据研究的辅助,在整个研究中,也不应该当作主体。仅仅是因为做着心理学的研究,因为对象是精神病人,就将病人的心理和精神视为主体,其实已经走上了歧路。她认为,基本上,所有精神病人的病态,都可以归于*的病态,只要可以完成对*的病态治疗,就能更好地治愈其心理。当然,有许多事例已经证明,哪怕是身体正常健康的人,其精神病态和心理阴影也会十分严重,但是,阮黎医生认为,自己之所以在学界取得如今的地位,正是因为,她一直在专攻和坚持自己的道路,所以,从来不会因为有这些事例,就怀疑自己的治疗方式和研究理论——她就是这样,拿自己的例子教育我,要求我具备自己的看法和坚持。

因此,对于我的噩梦,阮黎医生的看法也一定和研讨会的大多数人的看法,是不一样的。我不知道是不是有其它服用新药病人也向她倾述过噩梦的事情,但理论上,七名例诊病人都会被要求开口。另一方面,参与这次研讨会活动的三井冢夫等人,也需要和例诊病人们交谈,以获得足够的数据来完成他们的论文,参与最后的考核评审。

因此,我觉得,所有和例诊病人接触的人,都会或多或少,得知噩梦的情况。但也觉得,像阮黎医生这样,可以从病人身上得到完整详尽描述的专家不会太多。

我一直都认为,自己的噩梦,在阮黎医生眼中,可以用来判断新药的效果是否符合自己的期待,那是一个仅仅具备暗示性,但并不具备实际意义的象征。噩梦中的一切都为“假”,但却是“真”的一种扭曲表现。

对于新药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的问题,针对的,其实仅仅是阮黎医生一个人而已。也许,对研讨会来说,这个噩梦是乐见其成的,代表了一定阶段的成功。但是,之前谈论噩梦的时候,阮黎医生的表现,让我觉得,她认为新药是失败的,对病人的作用是负面的。

“失败了。”果然,阮黎医生对我说:“在我看来,新药的效果,也许会让你做梦,但不应该是这样的梦境。我对比血液采样,发现这种药物对人体的负面影响,已经超过了预定标准。但是,研讨会方面认为,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进展,相比起进度,虽然负面影响有些超标,却是可以许可的。”她十分慎重而带着忧虑地告诉我:“他们将标准再一次降低了。”

顿了顿,她问我:“你认为,在这种时候,这种做法,于心理方面的表现会是什么?”

“下限的降低?”我迟疑地说。

阮黎医生冷笑了一声,说:“他们被迷惑了……不,应该说,他们已经被白色克劳迪娅影响了,毕竟,这么长时间都在和那东西打交道,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住的。现在,他们的内心已经开始变质,他们渐渐会变得不那么纯粹,没有理性和底线的科学研究,只会引发灾难,而不会取得富有正面意义的成果。”

“那你怎么办?”我有些担忧。

“不要担心,虽然我认为他们的研究已经走偏,但我的研究还在继续,最初就是因为他们允许我使用这里的器材、资源和成果,所以才和他们一起合作的。无论他们变得如何,都不会影响我的步调、进度和方向……总之,阿川你虽然是例诊病人,但例诊病人却首先是附属于专家个人,而并非是研讨会所有。所以,我有权不让你使用他们的新药。”阮黎医生说:“从现在开始,我制造的药物都会有记号,你知道如何辨认吧?”

我点点头。

“只吃有记号的药。”阮黎医生如此嘱咐道。

“这样一来,就不会做噩梦了吗?”我不得不再次确认,说实话,我并不希望彻底脱离那个富含深意,充满不协调感的噩梦,对普通病人来说,如果不会再进入那个噩梦,大概就意味着,脱离了至深之夜的影响,和那个被献祭的可怕命运吧。无疑是更加安全。但我却不仅仅是一个病人,首先还是一个神秘专家,我必须参与到那个噩梦之中。

“不清楚,大概不行。”阮黎医生摇摇头,回答到:“最好的效果,当然是你不再做这个噩梦,但是,我的研究使用了一部分研讨会的成果,这意味着,药效有一方面是相同的,哪怕负面影响的确有所减少,达到预定的标准值以上,但不可能完全排除负面影响。所以,你大概还是会做那个噩梦,不过,服用了我的药物,应该可以相同的梦境变得不那么恐怖——具体的变化,我也不清楚。”

其实,虽说是“噩梦”,但我在里面活动时,的确没有什么恐惧的情绪。

“妈妈,目前服用了新药的病人,有发疯和死亡的吗?”我想起自己斩杀的怪异,联系不久前的幻觉,不由得问到。

“发疯?你是指什么?”阮黎医生有些错愕,但还是很肯定地告诉我:“以后不敢说,但现在,暂时还没有一个服药的病人死亡。至于平时就产生幻觉和臆想——不是很正常吗?”

的确,精神病人发疯是很正常的情况,尤其在服用了肯定会具备副作用的新药后。不过,我所在病栋中的病人同样是服用了新药的病人,却全都是死气沉沉,缺乏活力的样子。

“准确来说,原本就狂躁的精神病人,发作几率和次数,在服药后并没有明显的增加。”阮黎医生摇摇头,说:“反而,和你这边差不多,病人的活力呈现衰退的迹象。”

阮黎医生的回答,让我不由得对噩梦中的怪异来源,产生了一些怀疑。(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