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武侠 > 限制级末日症候 > 1266 真实的侧面

限制级末日症候 1266 真实的侧面

作者:全部成为F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5-10 14:29:44 来源:泡书吧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限制级末日症候》更多支持!阮黎医生在讲述自己追寻白色克劳迪娅的故事时,提到了一些志同道合者,这些人在冒险之后并没有完全解散,只是为了避免厄运,而采取了更隐秘,更松散的联络方式。在阮黎医生的冒险中,屡次提到那置人于死地的厄运,追寻白色克劳迪娅的许多人都相信,那是源于自己追寻白色克劳迪娅的初衷而被某种力量带来的惩罚。倘若追寻白色克劳迪娅的秘密,仅仅是为了确认世界末日的到来,而并非是试图挽回这一事态的话,就不会被如此针对。反过来想,是否也可以证明,导致世界末日来临的白色克劳迪娅,其实是拥有意识的生命体,而并非是常规意义上的植物呢?

无论如何去理解,世界末日已经到来,而白色克劳迪娅在其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若果厄运同样是因它而起,那么,认为它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理由,就是为了带来末日,也是可以的吧?

在这样的认知下,末日真理教成立了。因为时间仓促,并且也会在行动中遭受厄运的迫害,所以,整个组织的构架和活动方式,都是十分隐秘,且不会过份表露出某种目的性。例如,虽然一直在研究白色克劳迪娅,追寻相关的线索,去剖析其存在的意义,以及它给世间带来的影响,但在组织性活动的趋向方方面,不会直接表达“为了拯救世界”的想法。更趋向于一种中立性质的研究,甚至于,为了掩饰一下“过线”的。有可能给自己遭来厄运的行为,也会做一些不人道的研究。

总而言之。如果“凡是想要阻止世界末日的人都会遭到厄运”,而且,能够意识到世界末日已经降临,并有能力采取行动的人,已经少之又少。那么,为了保存反抗的元气,组织活动的道德底线,其实是很低的。所以。也有个别道德感很高的人,最终还是毅然决定脱离组织,当然,其必然要受到惩罚。这个情况,阮黎医生没有半点掩饰。实际上,虽然她从来都没有刻意表现出来,但是,在我的眼中,她的工作一直都游走在道德底线的灰色边缘,甚至于。我不能否认,她可能亲自主持过不道德的人体实验。

现在的我早就失去了因此责备她的立场,毕竟。我的许多行为,在通俗的道德观念中也是不正确的。即便,我一直都知晓正常的道德观是怎样,但既然没能按照那个标准行事,就不能理所当然地站在制高点。

我在意的,已经不是阮黎医生做过什么,她对末日真理教的描述,已经足以让我明白,身为末日真理教一员的她可能做过一些什么。但在大环境的前提下。我不觉得,一切都是她的责任。

“你们。那些人,包括研讨会。全都是末日真理教?”我终于问到。

“是的,末日真理教曾经是我老家的一个村落宗教组织,祖上代代都担任相当于首脑地位的职务,不过,到我这一代,原本的宗教已经彻底终结了。现在的末日真理教,只是冠了这个名字而已。”阮黎医生说:“我是这个组织最初的发起者之一,而就成立时间来说,如今的末日真理教其实是相当稚嫩的。”

“不过,在现在的这个末日真理教成立之前,就已经有末日真理教这个宗教组织了,所以,妈妈——”我认真地看着她,说到:“你想说的是,我的日记中的末日真理教,就是根据这些情况而设定出来的?”

“难道不是吗?”阮黎医生反问到。

的确,末日幻境中有关末日真理教的情况,都可以在阮黎医生的故事中找到原型。无论是组织结构,行为方式,目标立场等等,两者就像是互为镜子的表里。末日真理教追寻白色克劳迪娅,道德底线低下,有许多行为十分倾向于“引导世界末日”,但却又仿佛不是最开始的初衷,仅仅就它的祷言和纲领,就分成许多派系。在如今的末日幻境中,被“玛尔琼斯家族”接管的末日真理教,虽然是最为活跃的派系,但是,类似于爱德华神父和席森神父这样的教徒,却遵循着其它的教义。而且,严格来说,那些教义、纲领和思想中,并不缺乏中立性和正面性的思哲。

实际上,将所有冠名是“末日真理教”的行为进行统合调查,的确会让人感到,它是一种没有明确偏向性的,混沌的表现形态。只是,人们包括神秘专家,经常接触到的末日真理教,是最为激进,也最能展现力量的玛尔琼斯家那一支罢了。

在这里,我不由得回想起过去的末日幻境,那时玛尔琼斯家还没有兴起,但是,末日真理教已经是一个相当激进的邪教组织了。那么,玛尔琼斯家的存在与否,其实并不是让末日真理教变成我们如今所见的样子的关键因素,而只能说,在这个组织成立之初,就已经有如此表现的趋向了。

正如从这个世界的阮黎医生的角度进行观测时,所看到的“在保命的同时追寻白色克劳迪娅”的末日真理教一样。成员们为了保命,而尽量避免太过具备反抗表现的行为,其理所当然,会在许多情况下,漠视和尝试去引导“世界末日”。

从这一点来说,末日幻境中的“末日真理教”,和这个世界的“末日真理教”,两者之间最大的相似点,就在于“尝试用错误的方式,去得到正确的结果。”而这样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被环境逼迫的,而并非是他们一开始就想采用的。

“在病院现实中,虽然没有末日真理教。但是,你不觉得,其实安德医生他们,以及隐藏于暗中的间谍组织。也都具备末日真理教的影子吗?虽然口号和初衷很好,但是,实际上免不了一些残酷而不道德的行为。”阮黎医生说:“我个人是这么觉得的。你的日记中。出现了很多角色,很多组织。而且,这些组织的特性看起来都很突出,在拥有自己立场的同时,也拥有针对性的敌人。但是,他们之间发生的纠葛,其实还是围绕世界末日和末日真理教这两个关键。虽然,在故事里,白色克劳迪娅的存在感被削弱了。然而,它仍旧是一个支撑末日真理教存在的基础,不是吗?”

我不得不承认,阮黎医生的说法是正确的。在我写下的日记中,前五卷所涉及到的末日幻境,其实是最单纯,最直接,也最能体现出,末日幻境和如今这个世界存在关联。甚至于,可以将前五卷的故事。看作是之后故事拓展的基础。

“病院现实是第六卷的核心,但在设定上,却直接从基础上。否定了前五卷的设定。”阮黎医生顿了顿,说:“其实,那一卷对你的病情而言,也是一个分界线。”

“我病得更重了,对吗?”我说。

“在病院现实产生之后,你的认知才越发难以脱离幻觉。”阮黎医生说:“因为,它以一个极小的环境,塑造了一个凌驾于其它幻觉之上的设定,所以。感受起来,就像是一切的核心和开端。没有再比它更上层的结构了。这个置身于孤岛中的病院,其实是一个很讨巧的结构。不是吗?哪怕有所怀疑,但是,既然无法出岛,就无法得到更多的情报,反而无法证明它是假的。”

这样的事情,就算阮黎医生不说明白,我其实也一直都有所疑虑。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哪怕为了方便叙事,而将之冠名为“病院现实”,但自己应该是没有百分之百将之当成现实的。但是,在过去,的确没有什么东西,比“病院现实”更像是现实。而且,因为第一印象太过深刻的缘故,所以,哪怕强行要站在阮黎医生的立场上,去思考这个中继器世界、病院现实和末日幻境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个中继器世界的真实感,也很难在感性上,比病院现实更加强烈。

认知某种情况,虽然嘴里可以很容易说出道理来,但要让自己百分之百地坚信,还是很困难的。

“不要担心,因为担心也没用。”阮黎医生说:“哪怕你现在相信了,但说不定什么时候,又会重新陷入幻觉中,再次从幻觉中得到否定现实的线索,你越是追寻那些线索,就越是会遗忘如今所知道的一切。哪怕写在日记里也是不行的……啊,对了。”她仿佛想到了什么,“日记里的统治局遗址,是会消去进出者的记忆吧——这样的设定,和你自身的情况其实也很相似。总之,要找到彼此之间连系的证据,想要多少就有多少,但真正的难题是,如何才能在如此多,如此复杂的关联中,确定某一个才是真实,而其他的都是幻觉。”虽然这么说,但是,阮黎医生后继的话放轻了声音,而我仍旧听到了,她是这么说得:“因为白色克劳迪娅的存在,你们这些病人,在精神上的确存在相互影响的情况,所以,其实也不完全符合‘幻觉’的定义。”

白色克劳迪娅会让被影响的人之间,在精神上构建一个网络——这是阮黎医生这些可以意识到末日的人之中,最具备争议性,但也最有影响力的论断。它看似和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末日”无关,实际却是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

白色克劳迪娅造成的影响,不仅仅在人类之中,而是从量子理论,数学公式和物理模型上,展现出的一种“毁灭世界”的趋向性——而在那个理论高度,物质和精神,时间和空间,其实已经不独立性了。这也意味着,这种世界末日,大致就是从物质和非物质层面上,彻底地毁灭,而不是“人类灭亡”这么简单。

不过,对于阮黎医生来说,果然还是对“人类自身的变化”比较敏感吧,毕竟,心理学本就是基于人类自身才存在的学科。她对更高理论层面上的,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的毁灭,只有一个大概的认知,而“高川”则以养子和病人的身份。继承了这样的认知。但是,这种只懂得大概的认知,是无法让她找到解决办法的。所以,她才承认。自己其实对“世界末日”束手无策。反而,将这种认知,局限在心理学的领域时,阮黎医生就有许多想法。

例如,身为养母和主治医生,自身的言传身教,的确给“高川”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以至于,日记里的故事。也充满了一种束手无策,但却又不甘心的绝望。

“如果当时说点开心简单的故事,哪怕陷入幻觉,也不会变得像现在这么复杂吧。”阮黎医生对我这么说的时候,似乎有点儿后悔。

能从阮黎医生口中得知这些事情,从我的角度来说,也是十分新奇的。无论是阮黎医生的新身份,还是她对世界的观测,和我对世界的观测,两者之间的差异和联系。都绝非是“病院现实”和“末日幻境”那种单纯的上下关系的感觉。反而,正因为多了一个“真实世界”,而又无法真正在认知上。确认一个“真实世界”,但的确,在理智和感性上,每一个世界都有其真实的影响力,所以,反而让我兴起了另一个想法。

在这个想法明确之前,阮黎医生对白色克劳迪娅的描述,就已经让我产生了想法的影子——从不同的角度,去观测到的事物也是不同的。这个道理只要是接受过一定程度教育的人都会知道,但在科学中。并不是通用的。科学的定义,就是为了让事物在不同角度。都能有一个明确而固定的形象和意义,例如马之所以是马,而不是羊,正是受到定义的约束。

但是,白色克劳迪娅则是在科学层面上,否定了这种定义的意义——它虽然可以接触,可以观测,但其本身却是不定形态的。

而且,阮黎医生所提到的情况中,有一点是我相当认可的,无论白色克劳迪娅是否为“核心”,但实际上,它的确在每一个角度的认知中,都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

或许,正如阮黎医生所说:“虽然在日记中,没有在病院现实的故事里提到白色克劳迪娅的存在,但我认为,它应该是存在的,只是,如果你认知到它的存在,这个病院现实就无法区分于其它的幻境,也无法拥有如此强烈的真实感。”

假定,无论我是否观测到,白色克劳迪娅都存在于每一个我所经历的故事中,无论那是真实还是虚幻的故事。那么,它的存在性,就和“病毒”、“江”一样,可以作为一个基础的真实观测点了。而且,相比起无法观测到的“病毒”和“江”,可以接触和直接观测的白色克劳迪娅的确更具备实际意义。

如此一来,我们所观测到的,白色克劳迪娅的不定性,是否也会表现在它所存在的世界本身上?

简单来说,会不会至今为止所经历过的“病院现实”,“末日真理教”和“中继器世界”其实都是真实的,却仅仅是真实的一面?正因为人类以自身为基础进行观测的局限性,所以才看到了三个相互影响,又相互依附的世界?

这样的想法生出时,我的头皮有些发麻,因为按照这个想法,我之前的计划是极为危险的。乃至于,任何一个试图毁灭一个世界,而解救另一个世界的想法,都是危险的,或许其本身正是带来世界末日的一个原因。因为,只要真实同样不可能是多个,而只是在观测上,呈现出多面,而无论毁掉哪一面,都意味着真实概念上的毁灭吧。反而,最初只是在末日幻境中活动的自己,亦或者,那样一个在观测上具备唯一性的世界,才是最安全的。但是,反过来想象,哪怕当初只存在于末日幻境中的自己,也无法代表,其他观测角度的真实中,例如“病院现实”中的那些人物和活动都不存在,而当时的末日临头的感觉,想必也有这样的原因吧——

虽然在那个时候,单纯从末日幻境的角度,无法观测到“病院现实”,“中继器世界”更是不存在,然而,作为同为真实的另一个侧面,它们却并非是真的不存在,而仅仅是“不在自己的观测范围”而已。既然是同一个真实的不同侧面,彼此之间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和影响,那么,无法观测到的它们,其自身活动也是存在的,并且,会影响我所观测到的现实。由此,我在末日幻境中所做的试图拯救世界的行为,会不会被那些侧面的活动修正呢?

反过来说,正因为真实就是“世界末日降临”,所以,单独拿出任何一个观测到的侧面世界来说,是否就是“不断被其他侧面修正”的状态?所以,无法观测到,无法影响到其它侧面,而仅以自己所观测到的侧面当作唯一真实的人们,无论如何去努力拯救世界,世界的命运也无法避免地,被修正为“末日进程”?

如果是这样,我过去的计划,病院现实中,系色和桃乐丝她们的计划,其实都是错误的,而且是越陷越深。只将一个侧面视为真实的全部,是无法完成拯救的。虽然,以自身为基础所观测到的侧面,也在影响着其它侧面,想必,带有相同心情,做出同样决定的自己,在其他侧面也是存在的,然而,哪怕想法相同,决定相似,但在行为上,却无法保证完全一致——不,应该说,无法保证相辅相成。简单来说,就是力量无法使到一块儿。

而遍及所有真实的“世界末日”是如此简洁干脆,所产生的修正力量,自然远超过只有少部分意识到世界末日并采取行动的人们的力量。

本就在数量上,占据劣势,而又无法将所有的力量统合起来,统一行动,所以,才拥有这种力所不逮的压迫感和绝望感。

而且,在这个“全部世界都为真实,只是观测角度不一样”的假设上,我所产生的这些想法,可能还无法全面描述“末日进程”的必然性。但仅仅是我所知道的,就已经足以证明,为什么我们这些人,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从未真正看到过成功的希望。

因为,或许从一开始,指导行动的认知,就是错误而偏倚的。

想到这里,我突然觉得,能够来到这个中继器世界,见到阮黎医生,听闻她口述的真实,说不定是奇迹使然,或许,存在那么一种超越个人的力量,也希望我还能再进一步。

情况十分恶劣,但是,因为早就知道情况十分恶劣,所以,再恶劣一点,也没什么了。阮黎医生说,这个世界上,只有少部分人才能认知到世界末日,而且,认知到世界末日的人,一旦反抗就会遭遇厄运,对这种事情,我反而没什么好惊讶的。

在试图拯救世界,最终只能尝试去拯救某些人的道路上,我已经见证和体验过太多的厄运了。

无论如何,阮黎医生在这里,向我展示了另一种真实的可能性,正如她最初所说的那样,我或许可以从这个不同的可能性中,找出一个暂新的道路来。至少,我现在已经不觉得,过去的计划有必要实施了。

并非说,计划完全错误,但是,基于“哪怕毁灭这个中继器世界也要完成”这一点,十有*是错误的。我个人,无论从感性上,还是理性上,都已经不倾向于这一点。

反而,将所有的世界都视为真实,并为之努力,去创造一个让自己所能观测和无法观测到的真实侧面,都能被拯救的结局,虽然听起来很渺茫,但却更加催人奋进。

过去,不存在这么做的理性基础,但是,如今想到的情况,却让我觉得,有了一个理性基础。(我的小说《限制级末日症候》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 ”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