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武侠 > 限制级末日症候 > 1213 脉络

限制级末日症候 1213 脉络

作者:全部成为F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5-10 14:29:44 来源:泡书吧

我想着,大概已经不需要再去其他可疑地点了,在这个城市中,乐园酒吧中的情况就是一个标准吧。末日真理教的人早已经埋设下一颗颗棋子,却不存在大规模的活动,即便被人拔除了这些棋子的一部分,也应该是不会现身的。乐园酒吧所代表的,是一种普遍性的征兆,如果想要利用它们做点什么,必须由nog这样成员众多,也具备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团体去执行。不过,在我的预想中,末日真理教大致是不会受到这种程度的胁迫的。既然在这次进攻拉斯维加斯的行动中,末日真理教在一定程度上协助了nog,那么,它们自然也会做好被nog反咬一口的准备。它们在这个中继器世界铺开的计划,也定然会针对nog有可能的行动做出防范。而它们可以推断出nog的行动,也是必然的,因为,nog至今为止所拥有的一切,很可能都有它们的插手,双方的情报量不在同一个等级上。

nog想要获得胜利,就必须在这种近乎透明的监视中突起奇军,我所想到的情况,nog也一定有所准备,这也意味着,既然nog认为自己在这种不利的条件下,仍旧有胜利的可能,就证明nog的确藏匿有杀手锏。之前察觉不到和这个杀手锏相关的线索,仅仅是因为他们隐藏得太好了。话又回来,如果没有这种程度的保密措施,也根本不能和携着大势滚滚而来的末日真理教进行抗争。

我不知道,自己的猜测会在怎样的情况下证明,但是,如果nog要获得胜利,迟早要将这个杀手锏使出来。我回想着自己的经验。已经证明,我的行动和想法,的确在一种冥冥的引导下,总能切入一些关键的地方。一个故事总是由一个或几个主角,已经多个配角构成的,看似分散。不可能轻易就遭遇到的线索,总会在有意无意中,围绕他们旋转,而我也一直都觉得,自己就是这样一个,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角色。世界上的人如此之多,为什么偏偏那些仿佛会决定世界命运的事情,都由某个人引起,由某个人察觉。由某个人促进和结束呢?

我很早之前,就有这样的感觉了——我的想法和行动,总能切入事件的关键,这并非是因为我的感觉敏锐,亦或者判断力出众,亦或者有某些特殊的才能,而是因为,我的存在就是充当这样一个角色。这并非是由我个人的意志和能力所决定的。而是某种力量,决定了我的意志和能力。由此决定了我的行动,确立了我这个角色。

这就像是在写一本,有人喜欢设定一些富有个性的角色,给予一个大致的背景后,以角色的互动推进情节,美其名曰:由主角决定故事的发展。又有一些人。事先决定了一个故事,然后针对这个故事所需,安排个性迥异的角色,看似角色的个性推动了故事,但实际上。这是一开始就决定更好的情节路线。

我曾经以为,自己是前者类型中的角色,但现在看起来,更像是后者类型的角色。但是,无论前者还是后者,角色本身仍旧是“他人希望角色是这样,所以角色就是这样”,而并非“我想成为这样的人,才变成了这样的人”。这样想着的我,心中不由得生出一股莫名的情绪,并不是憎恨或抗拒,只是,就像是吃到了一个看似熟了的果实,但嘴里却传来微微的酸涩,但实际上,这枚果实其实并不难吃。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念中,是物质决定了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从病院现实的角度来,对“病毒”的研究,仍旧是基于这一点的:“病毒”通过引导人体的病变(改变物质),引发意识态的病变(改变意识)。安德医生的人类补完计划,则充分利用了核心观念的后一句:在末日幻境中,用“剧本”促进病人意识的改变,进而让这个改变的意识,作用于病变的身体(也许是lcl)。这似乎已经是病院现实的科学所能达到的极点,然而,“病毒”的存在性,却无法被这种程度的科学观所描述。我认为,这才是病院现实的研究,至今都没能取得决定性进展的原因。

将这样的现实、感觉和想法联系起来,不难让人觉得,“病毒”其实才是真正的故事编撰者。它从更高的维度上,决定了一个它所喜欢的故事,按照这个故事的需求,设定了必需的人物,包括其性格和想法,从而确立了人物必然的行动,而在这个故事中,人物也开始写故事,却是直接设定了富有个性的角色,给予一个大体的背景,让其自行演绎出精彩的故事,然而,这个故事人物之所以如此写故事,之所以创造出这些特定个性的角色,本就是因为“病毒”如此设定了他们的性格和想法,决定了他们一定会这么做,间接地,在这个故事人物的故事中的角色,看似自由的,却早已经被决定了一个“命”。

这样的想法有些消极,但是,我是这么认为的。我所认知的,大多数神秘专家也有同样的感觉,哪怕他们并不甘心是这样,但是,我之所以这么想,他们之所以不甘心,又何尝证明,并非是一种“角色设定”呢?这些人和我的差距,只在于他们所感觉到的“自己所在的故事”有多少层而已。简单来,就是指,是一个故事,还是故事中的故事。虽然有很多神秘专家,因为产生了和我类似的想法,而觉得自己的一生早已注定,而变得没有意义。但是,他们这样的想法,大概也是“故事所需”吧。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正是由了包括我自己在内的种种个性迥异,想法不同的角色,才构成了这样一个被故事的编撰者喜欢的故事,换句话来。我们这些角色,是被“爱”着的。而在经历上不同凡响,产生了这样想法的我,大概也是作为一个于编撰者心中尤为重要的角色,被“偏爱”着的吧。假设“病毒”的真面具,就是这样一个终极的故事编撰者。从而无法被我们这些角色所观测和理解的话,“江”是不是可以看作是,它将自身代入故事中,而特别创造出来的一个角色呢?

我一直都在思考“病毒”和“江”的关系,试图从中找到希望,毫无疑问,“病毒”是故事编撰者的法,比起“病毒”就是病毒本能,而“江”的人性观测体现的法。整个末日进程就是“病毒”的侵蚀,这样的法,更加让人感到温暖,但也更加玄乎。因为,假设“病毒”是故事编撰者,那么,就不禁要问问,“病毒”本身。是不是也是一个角色,一个被更高级的作者所设定。注定了会编撰这个故事的角色呢?甚至于,永无止尽地问下去:如何证明,自己不是一个被更高级的存在所设定的角色呢?

这是没有答案的,也稍稍让人感到恐怖的想法。可是,我却不禁希望,如果自己真的只是这样一个被设定。被注定了的角色,决定了我的命运的编撰者,可以为我的故事,谱写一个美好而圆满的结局,哪怕这个结局的完美和圆满如何荒谬。如何在“正常逻辑”下不可能。而不要单纯为了要写出一个“震撼人心”的,“符合逻辑”的,美其名曰“由故事角色自己的性格决定了”的,悲惨的结局。

在文学中,有这么一句话,悲剧往往能体现最震撼人心的美,因为,它将最美的东西砸碎,所以震撼人心。我承认这个法,所以,不希望,自己是一个为了“美”而刻意被砸碎的角色——这大概是由“编撰者”出发的,对这个自己和世界命运进行揣测的想法中,最让人感到恐惧的可能性吧。

如果“病毒”和“江”是两面一体的超维度存在,那么依靠“江”仍旧有击败“病毒”的可能性。

然而,如果我所遭遇的一切,我和其他人,包括“病毒”和“江”,都不过是一个被设定的角色,被注定的故事,那么,就只能祈求故事的编撰者大发慈悲了,除此之外,无论做什么都没有。与此同时,如果编撰者是一个好人,是一个不拘泥于情节逻辑,不任由角色性格发展的,向往大圆满结局的好人,那么,无论我此时遭遇了怎样的磨难,都能充满信心地去面对第二。因为,我可以知道,哪怕再荒谬,自己的未来也是光明的。

这个想法中,既隐藏着巨大的恐怖,也包含着强烈的希望。当我产生这样的想法时,我甚至不知道,该不该接受这样的想法,因为,直到结局到来之前,我都无法知道,编撰这个故事的家伙,到底是一个随便的好人,亦或者只是一个病态的文青。

可是,这样的想法,同样给我带来了平静,让我可以更坦然地,去面对自己将会遭遇的那些不可思议的,悲惨的,奇诡的一切。因为,我已经从过去的经历,揣摩了自己所扮演角色的特点。假设,我的命运是被注定的,那么,无论是喧嚣还是沉默,也定然都是被设定好的,这个时候,除了沉默地走下去,也没有别的办法吧。

我将调酒人摔在巷子的一角,用意识行走的力量,掏走了他知道的东西。他只是普通人,但又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普通,献祭仪式工程是他负责建设的,但他自身并没有神秘力量,而能够做献祭仪式这样丧心病狂的事情,其缺乏人性的内心,自然早已经不能算做是普通人了。过去的我,应该会对他这样的人感到愤怒吧,但是,现在的我,却仅仅将他视为一种“设定”——他被设定了会成为这样的人,并且,也被从故事上,注定了会做这样的事。他看似主观能动的一切,其实不过是被动接受而已。

我厌恶他这样的人,却已经无法再憎恨。我杀死了他,心中平静,我希望,这不是因为,自己被设定了,就是会这么做的人——但至少。我没有被设定为调酒人这样的人。

我没有再去追查其他的可疑地点,心中那宛如收集全了碎片,而在这个时候拼好的想法,让我的心中,充斥着强烈而莫名的情感。仅仅从理性去观测自己的变化,我不得不承认。阮黎医生对了。之前的噩梦,于内心深处寻找“江”的行动,没有让我的病情好转,而是更进一步恶化了——觉得自己是一个故事的角色,并遵从这样的想法去行动,在心理学的临床病例中,也是十分经典的症状。

尽管,这样的想法,没有真的让我消极。也没有让我感到疲累,但是,它的产生,仍旧是极为不正常的。普通人,会立刻将之抛却脑后,连“怎么可能”的念头都不会生出,就将之忘却吧,可是。我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的确在一步步地。契合着这样的想法。而我无法阻止这样的变化。

和往常一样,我将这个变化记录下来,于第二吃早餐时,交给了阮黎医生。

“你真的这么觉得吗?这是一个故事?”阮黎医生如有所思,手中的刀叉轻轻相互敲击,发出清脆的叮叮声。“最初,是被预言的末日命运,接着变成了对人类的身体和意识拥有决定权的病毒,然后是神秘的无法理解哦的不可名状之物,然后。变成了一个被设定好的故事。”

我听得到她在什么,但心中却没有半点波澜,只是和往常一样,切割了食物,往嘴里塞。

“其实,这样的变化可以体现出一个重要的脉络。”阮黎医生:“这是一种从古代到现代的思维方式的变化。从唯心认知到自然科学,再到社会科学,最终来到哲学。哲学虽然很唯心,但却也是尝试描述客观事物规律的一种方式。你的情况,就在于,正常人是不会在短短时间中,就产生如此剧烈的世界观变化。哪怕产生了,也往往是一种相对性的变化,而非是你这样的。”

“这不是自然的心理演变吗?”我问。

“当然不是,虽然它看起来很有规律,但是,却因为太有规律了,而充满刻意的感觉。正常人的内心,对世界的认知,往往是更加浑浊的,从婴儿到世界观固定的成人,其发展规律,应该是:婴儿时期就是一团清水,之后搅拌这团清水,让淤泥漂浮起来,使水质浑浊,再进行筛滤,得出固定浓度的水质,这固定浓度的水质就是成年人的内心。”阮黎医生形容了一下,:“你的情况,太线性了。就像是,不是被搅拌成浑水然后筛滤,而是某种东西,刻意往清水中注入了特定的成份,一步步产生必然产生的化学反应,最终成为特定的浓度。”阮黎医生按了按太阳穴,她似乎觉得,自己当我的面做出这样描述有些不妥当,或许,这可以看作是她内心震动的证明吧,“这样的情况,是你自身自然发展的可能性很低,也不属于生理上的病变导致的精神突变,在我接触过的病例中,和你类似的情况,都是因为被人刻意引导,而且,是长期时间的影响。阿川,你确信,上学的那段时间,真的没有遭遇什么特别的事情吗?”

阮黎医生的意思我明白,想要对一个人施加长期影响,并不是什么场合都能实现的。对于我这样的学生来,在校时间所遭遇的人事,才最具备影响力。不过,在我抵达这个中继器世界的这段时间中,的确没有碰到过这样的人和事。学校虽然有点谜,但是,在教育内容上,相当规范而正面。

阮黎医生,我的情况,不是自然发展的结果,身体的病变也并非诱因。这样的法,从病院现实来,却是错误的。正因为经历过病院现实,又无法在病院现实中,找到“病院现实”仍旧是意识幻境的证据,所以,在病院现实中得到的认知,以及不断浮现的,那些仿佛是破碎记忆的幻觉,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

也正因为病院现实比这个中继器世界更像是现实,所以,我无法将这个中继器世界中的阮黎医生所的情况,视为现实的一部分。

阮黎医生盯着我好半晌,似乎叹了一口气,岔开话题对我:“我今要去见几个老朋友,顺便让他们了解一下你的情况,看看他们是不是有更好的办法。”

“你一直都是自己研究?”我抬起头问到。

“是的。但是,事实证明,我太高看自己的能力了。”阮黎医生的脸上浮现一丝愧疚和悲伤,“也许,我从一开始就不应该隐瞒你的情况。在巴黎和其他地方,有许多比我更有能力的心理医生,我和他们有些交情,也相信,他们会对你的情况感兴趣。”

“不!”我立刻拒绝了。稍微强烈的语气,让阮黎医生诧异地抬起视线。

“我不想让他们研究我的情况。”我开门见山地:“我只承认你,妈妈。”我不知道这样的情绪是从何而来,大概是从病院现实中的遭遇带入的吧,但是,我的确不想再被那些医生围着,无时无刻地从正面和侧面去证明,我是一个精神病人,我的病情如何古怪,如何有价值,又如何正在恶化。哪怕知道自己是个精神病人,不,正因为知道自己是个精神病人,所以,我想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我可以毫无压力地面对阮黎医生,因为,我们在一起生活了许多时间,我们之间的感情纽带,让我觉得就像是亲子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可以用同样的心情,去面对其他的心理医生。

这种强烈的拒绝,仿佛让阮黎医生感到愕然,她过了好一会,才:“虽然你这么,我很高兴,但是,其实在过去,我已经将你的一部分资料发给他们。正因为得到他们的协助,我才能想出那么多的办法,而且,你需要的药物,也是委托他们的关系才制成的。你不需要有**被侵犯的想法,医生不可避免会触犯**,尤其是心理学方面……阿川,你在我身边很久了,知道这样的情况。”

“我知道,但是否知道,无关乎个人情绪。”我对她:“我单纯是没有心情,去接受除了你之外的其他心理医生。心理学不是一般的病理学,病人的主观情绪也很重要,不是吗?”

阮黎医生半晌后点点头,没有再提这个话题:“我会处理好的,中午我不回来吃饭,你可以照顾好自己把?”

“当然。”我毫不犹豫地回答。

“如果有人找我,就让他打我的电话。”阮黎医生慎重地强调道:“不要理对方有什么理由,打不通也好,没有电话号码也好,都不需要理会。就让他直接打我的电话。”

“你看起来很紧张,妈妈。”我有些诧异,“是有什么危险吗?”

“不。没有危险。”阮黎医生的脸色舒缓下来,:“我只是不想你被一些牛皮糖粘上而已。这里有许多人都不知道什么叫做客气,尤其对你这样年纪的孩子。”

“我不介意教会他们。”我笑了笑。餐桌上的气氛变得松软下来。

半个时后,收拾了一箱子资料的阮黎医生如约出门了。我从窗口注视她上了出租车,也披上外套离开房间。我要前往nog在巴黎的据点,阮黎医生的表现以及这次出行的起因都让我觉得,应该将她置入监视中,以保证她的安全,因此,我需要借助nog的力量。未完待续。。

...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