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武侠 > 限制级末日症候 > 1156 噩梦之城

限制级末日症候 1156 噩梦之城

作者:全部成为F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5-10 14:29:44 来源:泡书吧

让精神病人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以说故事的方式临时整理出来,这个过程被阮黎医生称为“自我纠正法”。它不仅仅对说书人自身,也对故事本身,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对故事来说,在条理性和故事性之前,就有一个关键的先决条件,那就是“临时创作”,这个故事,不能是早已经准备好,经过雕琢的,而应该是即时成形的,而对于实施这个治疗法的医生来说,最重要的一个素质,就是分清楚,病人在说的故事,到底是“临时创作”,还是“早有准备”,亦或者“早有准备,却装作是临时创作”。针对三个不同的情况,在进行最终评估的时候,也会分出更复杂的评估过程。最糟糕的,自然是“故事是早有准备,却被伪装成临时创作”,而医生却没能分辨出来的情况,只要医生可以分辨出来,那么,哪怕故事是早有准备的,也仍旧会有收获。

疗法本身并不介意病人是否早一步知道这种疗法,正如我在进行这种疗法的时候,我是对此知之甚详的,阮黎医生曾经多次提起过这种疗法的原理和案例,足以证明她对病人是否知情,根本就不在意。

阮黎医生不时会在我述说故事的时候故意打断,然后提问一些在我看来莫名其妙,或者有些无聊的问题。对此,我能做的,只是照实回答而已,毕竟,就算敷衍了事,也不具备“敷衍了事”的作用。所以,反而不需要考虑太多。

晚间十一点半,阮黎医生终于停止了问询,将档案整理完毕,稍微严肃地对我说:“阿川,很抱歉,你至少在一个月内不能去学校了,我会向学校开出病假条。”

看来,在阮黎医生的诊断结果中,我的情况是相当糟糕的一类。

“我觉得自己没什么问题,我也不会随意去攻击他人。”我说这话时,心中十分平静,觉得这是自己的心里话。不过,阮黎医生仍旧坚持自己的看法:“这不是你想不想的问题,是否会攻击他人,更多取决于自己是否觉得受到伤害,和是否实际收到伤害没有太大关系。而觉得自己受到伤害本身,则是心理层面上的问题,从诊断结果来看,你现在的精神状态很有可能会放大自己受到伤害的心理。也许是幻觉,也许是他人不经意的一个小动作,亦或者别的什么,都会让你格外敏感,进入一种极端的自我保护状态。”

“你是说,我现在有严重的被害妄想症?”我说。

“要这么说也可以,其实被害妄想本来就是你的精神病态的一部分。”阮黎医生无可无不可地说:“当然,实际情况要更加复杂一些。你很认真地看待你之前说的世界末日故事,你在故事中经历种种不可思议,你认为那一切构成了现在的你,这意味着你的内心开始不平静,过去我们一起做出的努力,就这样被毁掉了。一个内心不平静,以非常识的世界末日为前提,决定要去做点什么的精神病人,是极为危险的。我想,现在的你应该清楚我在说什么。”

“妈妈,我们的分歧只在于世界末日是否存在。”我不由得说。

“不,我们的分歧在于,非常识的世界末日是否存在。”阮黎医生盯着我,表情严肃起来:“如果你的故事中,世界末日是因为一颗陨石掉下来,造成第n次物种大灭绝,或许会更好一些。”

“我不明白。”我说的是实话。

“很简单,常识的世界末日可以依靠常识去拯救,而非常识的世界末日,却要求一个人去做一些非常识的事情。”阮黎医生反问我:“你看过我这里的许多病例,知道非常识的事情到底有多么恶劣,你只是下意识不去想而已。人类的常识具备普世价值,是促进社会化共存的必要条件,那么,与之相对的非常识,自然会让人从普世价值观和社会观念中脱离出来,所有非常识的想法和行为,本身就是反社会反人类倾向的特征。”

“没这么严重,妈妈,我仍旧知道什么是普世价值和社会观念。我的故事里不也有许多人性化和正能量的体现吗?”我辩驳到。

“故事的基础结构是构架在非常识上的,而解决那些非常识的手段,也是非常识的,这才是这个故事的本质。你说的那些人性化和正能量的情节,也同样充斥着非常识的因素。阿川,你没有发现吗?这个故事里充满了极端化的人物和思维,而一个正常人,是不可能这么单纯而极端的——这些故事角色,除了你之外,都更像是将某一类意识特征提炼出来的模板,你的作文课里有讲解过吧,这种写法会让人物变得鲜明而具有代表性,可是,它本身是艺术加工的结果——你将艺术加工过的东西,当作是现实存在的东西,并以这样的东西为基础,去审视周围的一切,其结果会如何,不需要我再多说了吧?”阮黎医生如此说到。

我明白阮黎医生的意思,用艺术化的视角去观测现实,只会让现实变得“丑陋”,但是,这种“丑陋”不过是一种意识形态的错觉而已。从唯物学来说,“世界”只是一个中性词,它并不具备“丑陋”或“美丽”这些属性,它只是一种机制,复杂而广漠,没有特定的边际,因此无法在真正意义上被完全观测。所以,所谓“世界是美丽或丑陋”的说法,实际情况是“在某某人眼中,“世界”是这个样子”,缺乏“在某人眼中”这个前提,后半句的意义就无法成立。

我的世界末日故事,让阮黎医生认为,现在的我是以一种负面的态度和视角去看待周遭现实的——如果我说,周遭的一切都只是幻境,就连眼前的阮黎医生,也只是意识态的幻影,那自然更证明我的精神病态之严重性。

我的立场,我的认知,让我无法反驳阮黎医生。我和阮黎医生的“现实”,是截然不同的东西。

这真是我进入这个中继器世界以来,最为让人印象深刻的事故。

“在你可以接受现实以前,我希望你不要随便乱跑,明白吗?”阮黎医生严肃地说:“你和外界的疏离感、隔阂感乃至于排斥感,会让你产生幻觉,那些幻觉会让你陷入不得不使用暴力的情况。也许在你的眼中,一切都是正常的,但是,其他人看你的时候,可不会觉得正常。”

阮黎医生说得很有道理,我根本无言以对。如果非要说她有什么错误,那也只是对“世界常识”的认知和我存在分歧。可我却偏生无法肯定,若此时在她面前展现魔纹力量,会否改变她的想法。这个想法在浮现脑海的时候就被下意识否决了,一种强烈的直觉告诉我,这么做没用,到底为什么会没用,相信直觉的我终究还是没有尝试。

时间快到夜间零时,一系列的诊疗消耗的并不是体力,而是精神,无论我还是阮黎医生,都真的感到了疲倦。

“安心睡一觉吧,阿川。”阮黎医生收拾好资料,推开书房门走出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你的病情有些反复,但过去不也一一解决了吗?这一次也一样。”

我端坐在椅子上,直到阮黎医生的脚步声彻底消失,这才起身离开书房,回到自己的卧室中。打开电脑,立刻收到许多邮件通知,很大一部分来自咲夜、八景、富江和左川,不过,并没有特别重要的消息。我随便回复了,就躺在**上,脑海中仿佛有许多东西在转动,可是它们是透明的,模糊的,没个正形,如同云雾一样,试图捕捉的时候就会消散,又在另一处悄然汇聚。

被这些不明白却存在的想法包裹着,不知道过了多久,不知道现下何时,也不知道为什么,当我有点清醒的时候,发现自己站在一条长长的阶梯上。向上看不到头,向下也看不到尾,漫长的阶梯只有两米宽,两侧之外是幽深而空虚的黑暗,一条条红色的方向箭头涂抹在阶梯中心线上,就像是刚刷上去,用了很浓的颜料,还没有干涸。

方向箭头就像是在告诉我,向下走。我没有考虑是否应该这么做,身体已经动起来,向下走。仿佛用了很长时间,我又清醒了一些,突然明白,自己正在做梦。而当我产生“梦”这个意识时,所有阻碍我思考的迷雾,似乎都在这一瞬间被吹散了。我这才陡然发现,这条无头无尾的漫长阶梯上,弥漫着灰色的雾气。这些灰雾如同泉水一样,仅仅漫过膝盖的位置,却相当深浓。

这是一次异常,虽然无法判断,是不是由中继器防御机制引起的,会否是“神秘”扩散,与电子恶魔有关的神秘现象,但是,自己身处在一个以“意识态”为主要表现方式的异常中,却是可以肯定的事情。而且,从过去的经验来看,以“梦”为主体的意识态表现,往往都会演变成噩梦,尤其在涉及这种深浓的灰雾现象的情况下,更是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状况,例如无法用理性认知去解释的灵异现象之类。

这种异常环境,往往会让接触者在短时间内就产生大量的负面情绪,突如其来的危险,会让接触者根本来不及做好准备,而且,要达到特定的要求——这个要求也往往是不具备逻辑性的——才能脱离,如果运气好的话,唯一能让人感到安慰的是,这种噩梦不会一次就出现“梦中的死亡反映到现实中”的情况,也就是说,在噩梦里死个两三次,并不会产生无可挽回的结果。

这次噩梦,到底是针对我个人,亦或者,是一种波及更大范围的异常?我这么想的时候,看似没有尽头的阶梯前方出现了光亮。

我走进光亮中,眼前一片刺眼的白芒,等到这光芒消却后,展现在眼前的却是一片灰暗破败的城市场景。灰暗并不单单指光线,尽管头顶上方一直阴云密布,感觉不到阳光的热量,但更凸显这份灰暗的,是一种从气味、视觉、感受、声音等等感官因素散发出来的气氛。街道很安静,就像是很长时间都没有人来往,风吹过的时候,飞扬的纸屑,翻滚的垃圾桶,让人深刻感受到这里的衰败,阴影大片大片地笼罩了建筑,但即便是看不到的黑暗中,也是一片空荡,并不存在过去在噩梦中,时常出现的“被什么东西窥视”的感觉,只让人觉得,这里真的什么都没有。

因为空荡,因为寂静,所以当有声息响动时,哪怕是轻微的,也变得尤其响亮,而这种响声是空洞的,一点恶意都不存在,也不存在其他的任何刻意激起情绪的东西。没有人会因为在这寂静中陡然的响声感到害怕,因为,它本就不存在任何遐想的空间。可就是这种空虚,让我感觉到,内心中有什么东西在膨胀,那东西过去一直深藏在脑海的最深处,是被本能遗忘的部分,就如同要填满外界的空虚般,它正在浮动,上升,要撑破我的脑袋,一跃而出。

这种感觉并不是常识中的痛苦,但是,它比任何身体可以感受到的痛苦还要难受,也分外让人感到恐惧。

恐惧,来自人的内心深处,外界的因素只是诱因——这样的认知,在这个灰暗破败的城市中,变得格外鲜明起来。我忍受着这份内心深处的膨胀,仔细观察四周的细节,也只有从细节上,才能深刻体会到“破败”的感觉是从何而来。虽然知道这是一场噩梦,可是,景物的细节却并不朦胧,而是纤微毕露到了极点,仔细观察的时候,反而没有现实感,就像是一张太过专注于细致,却又格外死板的画作。

整个城市的色彩又浓又冷,我仿佛行走在一副想要表达极端负面情绪的全景油画中,既不真实又充满空虚的场景,只觉得整个人的情绪比平时还要激烈——我想,这种情绪的激荡只是一种错觉,只是,正常情况下有太丰满的资讯填充内心,反而让情绪的波动被掩盖了,而现在,失去那种掩盖,**裸的情绪波动,才会让人感到极为不适应。

这里什么都没有,我从街头走到巷尾,迷雾会在二十米的范围内,产生浓度上的剧烈变化,二十米之外的景色迅速变得朦胧,只剩下一个大体的轮廓,而二十米内的雾气却十分稀薄,能够让人注意到,却无法遮掩视野。当然,这些雾气也是灰色的。商店从模糊变得清晰的过程,是十分突兀的,明显可以感觉到二十米这个距离的转折点。

我提了一下垃圾桶,街道上响起哐当哐当的声音,这些垃圾桶就好似纸片一样轻,那些在垃圾桶翻滚时漏出来的垃圾,就好似被风吹起的树叶,于半空飘荡了好一会,仿佛它们的重力只剩下平时的十分之一,但是,我自身却没有感受到重力上的变化。与之相比,扎根于街道两侧的树木却是坚硬的,硬得让人觉得,它并非是正在生长的木头,而是固定在空间中的某种东西,这种怪异感,也只有在亲自试探了它有多硬后才会感觉到,单单是注视的话,是无法看出端倪的。初次之外,一部分商店可以进入,而一部分商店的墙壁和门窗,也仿佛和空间紧紧固定在一起,让人觉得无论自己多用力,都不可能将之打开和破坏——这部分商店,就像是电子游戏中禁止通行,没有实质内容的贴图背景。

不,或者说,如今所身处的这处噩梦中的城市,整个儿就像是人工制作出来的电子游戏场景。这么看待的话,反而会觉得,这里的异常就不再是异常了。

这样的念头,让我不禁联想到电子恶魔。虽然暂时没有证据,但是,电子恶魔出现在宛如电子游戏场景的噩梦中,不是很搭调吗?或许,这个噩梦中的城市,将会成为电子恶魔扩散的根源也说不定。

我来到一张城市地图下方,终于确定了,这个城市是以“拉斯维加斯城”为蓝本构成的,上面的英文地名已经写得十分清楚。然而,此时此刻,来到这个噩梦拉斯维加斯的人,似乎只有我一个而已。当然,这个城市场景很大,如果有来人,也很可能散布在不同的角落,但它不可能永远维持在这种空荡荡的状态,否则,它根本就没有存在的意义——这个噩梦拉斯维加斯一定是由意义的,而这份意义也将会以“人”的方式体现出来。

当我看完地图上的每一个地名后,天空的光线似乎明亮了一些,尽管总体而言仍旧灰暗,但这种变化在空虚的景色中,显得格外引人注意。我抬起头,就看到阴云被风吹开了那么一点,更高处露出另一种景色的一角。那并非是天空、太阳、云彩之类的自然景象,而是一个冰冷坚硬的人工造物轮廓。

“拉斯维加斯?”尽管在这样的噩梦中,任何怪异都不值得惊讶,但是,我所看到的那些东西,却一下子让我联想起更多的东西。我确定自己没有看错,天空的那一端,就是另一个拉斯维加斯城,虽然因为阴云和距离的关系,能看清的时间不长,然而,那比我所身处之地更加破败,宛如废墟一样的景象,就和我随同大部队刚刚突入拉斯维加斯时所看到的景象重叠在一起。

我此时看着那边,有一种强烈的即视感,就像是那个时候,我站在建筑废墟的一角,眺望天空的颠倒城市一样。也许,我如今所在的地方,就是当时的我们所看到的那个颠倒城市?而我们攀为了抵达这里,所攀爬的那栋和废墟大楼接驳的颠倒大楼,就在这里的某一处?我回想着那栋大楼的大致位置,展开速掠奔驰而去。

如果,实际情况和我猜测的一致,那么,当时攀爬大楼的行为,其实就是从外界现实进入这个噩梦场景的过程。意识态的梦和非意识态的城市,以一种怪异的方式连接在了一起,也完全可以解释,为什么队伍所有人最终都没能攀爬到那看似并不遥远的顶端,反而麻烦连连,有的和我一样被直接卷入中继器世界,另一批由铆钉率领的成员,却通过别的方法,进入统治局,以之为跳板寻找进入中继器世界的方法。

如果我们当时看到的颠倒城市,就是这个意识态的噩梦城市的话,如果电子恶魔真的是这个中继器的安全机制的一部分,而中继器世界已经出现的“神秘”扩散,以及猜测中的电子恶魔扩散也一如所料,乃至于电子噩梦和这个噩梦城市的确存在关系,这些种种或是已经被确定,或仅仅是猜想的因素,全都视为事实的话,那么,这个噩梦,有九成的可能性是中继器核心所在的地方。

不,这么形容不太恰当,或许应该说,中继器核心“精神统合装置”存在于任何地方,但是,真正可以接触它,真正让它可以用一种“可以接触的物件”的形态呈现出来的地方,就在这里。

精神统合装置和人格保存装置虽然在名称上相似,但是,其表现形态应该是不一样的,否则,对中继器的争夺应该会更加剧烈和直接,而不应该像现在这样,即便进入中继器世界,也仍旧对如何下手毫无头绪。而铆钉他们之所以肯定,必须进入中继器世界,才能对拉斯维加斯中继器实施攻略,那也意味着,各自掌握着一台中继器的网络球和五十一区,借鉴自己所拥有的中继器的特性,对“必须这么做”这一点,已经深有体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