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武侠 > 限制级末日症候 > 1105 贯穿2

限制级末日症候 1105 贯穿2

作者:全部成为F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5-10 14:29:44 来源:泡书吧

能够在随意使用跳弹,这本就是一种神秘性的体现。我在第一次死亡之前,就已经察觉到了这种神秘性。毕竟,并非所有的子弹,所有的攻击情况,都是符合跳弹标准的。就连ky3000那样的武器都能打出跳弹效果,我可不觉得,这把m600会做不到。

坚信自己可以做到,这本就是在这个精神第一性的世界,最好的思维方式。

我在速掠状态下闪躲着,在观测范围内的所有神秘专家,都处于“缓速运动”的现象时,那种没有过程的神秘,准确地出现在我的行动路线上,且避开了己方所有的神秘专家。这个对手的情况,有可能是“意识发动”的类型,简单来说,就是只需要产生攻击意识,就会同步实现攻击效果,而且,在攻击意识上,可以附带一定的限制,例如不伤害某某人——这样一来,就不需要计算,也不会因为“计算”产生额外的时间。

的确是很麻烦的类型,不过,只要这个神秘专家处于观测范围内,即便无法确定具体的目标也无所谓了。

只要解决观测范围内的所有人就好。

子弹确认,目标锁定,连锁判定的观测范围内,每一个人形都在我的脑海中,被勾勒出准星。我不需要打死他们,所以,攻击的地方都并非要害之处。只是,就算是神秘专家,被这么大口径的子弹击中。重伤也是很常见的。他们的身体,若非经过特别的强化,再强也不会强过钢铁。

第一枪。

我扣下了扳机。

感觉在这一瞬间。变得无比的精细。击锤跳起,我可以感觉到,那一瞬间在枪膛中绽放的火花。子弹沿着膛线旋转起来,暴力撕开了前方的空气,在巨大的声闻波动中,夹杂一股尖锐。

在子弹射出枪口的同时,巨大的后坐力沿着枪柄传递到手腕上。推起腕部的关节,而自己的肌肉则在和这股力道绞着劲。我缓缓抬起手臂。向后急速滑动,原来所在的位置再度被啃噬掉一块。不过,他慢了一步,仅仅用意念进行瞄准。并同步执行攻击的话,的确很快速,但是,在很多时候,这样的攻击只能针对单体,而我则还有99发子弹。我可不相信,他可以在如此短暂的时间中,仅仅通过对单体攻击的模式,将99枚子弹全都“啃噬”。

即便他拥有针对复数的攻击模式。每一次攻击的间隔和针对性的数量,同样是有待商榷的问题。我奔驰的速度很快,我开枪的速度也很快。我的子弹飞快,而且没有死角。他可以抓住我每一次射击的间隔吗?即便抓住了,可以识破所有的跳弹规律吗?我不觉得。

他的“神秘”的确棘手,可以抵消“高速”的优势,但却并不意味着,他总能在“频率”中占据优势。

我游走。开枪,继续游走。继续开枪,“啃噬”的神秘追赶着我,却无法捕捉到看似千钧一发的机会。我不会给他任何机会,只要本能直觉可以在对方的攻击意识产生时,同步感受到危险,就足以将这“千钧一发”的生死罅隙,通过速度差值扩展到足以从容应付的程度。

短短的一秒内,那名神秘专家的攻击就已经产生六次,而更多的神秘专家则在这一秒内完成自己的反应动作。但并非每一个神秘专家在面对危机时,都会有相同的选择。一部分神秘专家直接完成防御,而另一部分神秘专家还在试图锁定我的位置,预谋着反击。我不再去靠近这些神秘专家,哪怕他们看起来中门大开,全身都是破绽,但却很有可能是陷阱。既然这段时间已经足以让他们完成反应,那么,即便看不到效果,他们的神秘也必然已经生效。

在面对高速移动的敌人时,采取防守反击的策略,几乎是共识——无论敌人移动得多快,但是,只要自己可以布置好防御,一旦高速敌人接近自身到一定距离,神秘专家就有足够多的办法,在这个距离内完成反杀。

而这个距离,在完成反击之前,几乎是无法估量的。在更多的时候,都可以将其判定为以神秘专家自身为中心的一个密不透风的球形。这个俗称“防御圈”的防守反击形态,除非依靠压倒性的力量和速度,生生扯碎,否则攻击者不可能全身而退。

这种防守反击,虽然并非是每一个神秘专家在遭遇高速突袭时都会采取的应对,但却是大部分神秘专家都会采用的应对。在连锁判定观测范围内的十八名神秘专家中,按照比例来换算,至少会有十二人这么做。

对我来说,即便速掠超能拥有“相对快”的特性,可以在常规条件下达成“压倒性的速度”,但靠近这些已经完成反应的神秘专家,仍旧不是什么好选择。

高速奔驰、接近敌人,近距离完成攻击——这样的攻击模式看似单调,却在细节上拥有很高的需求,诸如奔驰的速度选择、频率选择、路线选择,以何种方向和变向去接近敌人,在接近的同时所完成的动作,又应该如何在出手攻击的时候进行搭配,如何预防敌人的反击,包括格斗经验上,虚招和实招的变化。在面对多个敌人时,每一次攻击也都必须考虑到如何才能连锁下一步攻击。

这是通过肢体和整体,通过频率和节奏,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局部调动,修订全局战术的艺术。

只有将这些细节做到最好,才能完全体现出这种攻击模式的威力。

而我受到自身能力的限制,只有在敌人“无法反应”的情况下,速掠优势才能发挥到最大——这就是最粗糙。最单调,也最为死板的高速突袭。对许多神秘专家来说,只要有同伴可以拖延那么一点时间。让自己反应过来,都可以用一定的代价完成反杀。

现在,这些神秘专家的确有同伴做到了这种事情,我那单调又死板的高速突袭,已经失去优势。

幸好,我的攻击手段,可并不只有这么单调的一招。

我在他们得以完成反应的一秒内。完成了两轮总共十发子弹的速射。子弹在我的视野中,缓慢却又无可阻挡地飞翔着。在预想中的位置,按照预想中的状态完成碰撞。它们宛如弹珠游戏里的弹珠一样弹起来,又彼此碰撞,在碰撞中数次改变自己的弹道。

两发子弹在穿行中被“啃噬”掉。三发子弹在碰撞中被“啃噬”掉。然而,和我所预想的一样,对方最终未能完成对所有子弹的阻截。五发子弹如同钻头一样,从目标无法看到的角度钻进了他们的身体。

两发子弹被目标自身的神秘给阻截了,但是,还有三发子弹,直接洞穿了目标的身体,挖走了一大块血肉——并非是每一个神秘专家,都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即便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也不一定具备针对性的能力。

大威力的热武器。仍旧是对不少神秘专家有威胁的。只要可以击中身体,就能产生效果。是的,前提是可以击中——但是,对我来说,这真的不是太难的前提。换做是网络球那搭载了s机关的武器,这种威胁就更大。

三名神秘专家的手脚和腹部炸裂的时候。不少神秘专家的目光开始游移。他们被同伴的情况引开了一部分注意力,只有“啃噬”的神秘。毫不松懈地追赶着我,只是,对方的攻击模式似乎没有更多的变化了,高速移动的我,所获得的相对时间在他们看来很短暂,但对我来说,却已经足够适应这样的攻击,并进行自身的调整。应付着毫无变化的攻击,已经是相当轻松的事情。

我游走于墙壁,穿梭于建筑的缝隙,奔驰在建筑的顶层,不断调整着自己的运动频率和活动路线。在这期间,又五轮总共二十五发子弹的射击。

三秒钟。

无论是我,还是身为对手的神秘专家们都做了很多事情,但从本能的反应到策略的执行,也不过是三秒钟的时间。每一秒,都有神秘专家被子弹贯穿,三秒之后,追逐着我的“啃噬”停止了。三发子弹还在空中飞驰,和这三发子弹抵达目标的时机同步,我和这仅剩的三名神秘专家依次擦身而过。他们的确拥有特备的防御技巧,但是,在子弹和我的刀状临界兵器之间,他们需要做出选择。因为,他们都拥有同一个弱点——无法同时防御两个同时抵达的高强度攻击。

这并非是他们唯一的弱点,却是他们泄露出来了,而可以被我抓住的,唯一的弱点。

一个眨眼的时间,奔驰在无形高速通道中的我从他们之间穿插而去。一股巨大的力量陡然覆盖在我的身上,让我不由得停顿下来——我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即便在奔驰的时候,视野中的所有参照物距离,都没有发生变化。我第一时间就理解了这样的异常:我在运动,但是,这种运动和环境的联系,被作用于自身的“神秘”割裂了。

我于环境中的相对位置被固定下来,理所当然,“高速”的效果就无法体现。

这就是那三名神秘专家中,唯一在我近身时,完成了防守反击的神秘吗?这样的神秘体现,如果早一步完成,大概我会更加狼狈吧。可是现在,他已经没有可以抓住这个机会的同伴了。

我没有回头,连锁判定中,最后的那三名神秘专家或是肢体爆裂,或是被巨力抛起,重重砸入侧旁的建筑中。在穿过他们身边的一瞬间,我已经确定自己完成了攻击。

但是,就在我再次施展速掠超能的同时,又一股力量就猛然于我的腹部爆发——又有一个神秘专家完成了防守反击,他的“神秘”充满了攻击性,一下子就给我的肚子开了个大洞。但下一刻。真江伸出手,这些本已经飞溅的血肉,就在空中融化成血色液体。被伤口吸了回去。

子弹还剩六十五发,拉斯维加斯特殊作战部队的人数下降到百名以下,考虑到我的速度,抵达工房的时候,预估会有一半的神秘专家参与到战斗中。这也是之前没有继续使用远程攻击,在那三名神秘专家有所准备的情况下,仍旧近身攻击的原因。即便有被反击的危险,也不得不行险一搏。以减少弹药的用量。三名神秘专家一共可能给我造成的反击伤害,在理论上在安全线内,腹部被开了一个大洞的情况,可以说。在我的预估中,是命运极差才会遇到的。

然而,几率的不确定性,以及神秘的诡秘,终究是没能让情况走向较好的一面。其实,我也有考虑到真江的力量,但是,那种力量涉及到“江”,实在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所以,无论如何,都不能当作常数列入考虑对象。即便如此。真江的力量仍旧出现了。

“阿江,可以战斗吗?”我一边速掠着,一边问到。

“嗯……”真江只是低声回答了这么一句,随即又想到了其他的什么,嘻嘻笑了起来。我猜想,她大概一点都不关注当前的情况吧。

无论真江的目光停留在何处。脑子里到底想着什么,对我而言。最切实的东西就在这里,此时此刻。我无法理解真江,这样的情况已经存在很久了,也没必要在这个时候分心去理解。连锁判定的观测范围中,已经出现不少神秘专家的踪影,也许是工房的原因,越是接近工房,灰雾对连锁判定的影响就越来越弱,接近工房到一定距离,这些灰雾给我的感觉,已经和平时所接触的灰雾没什么区别了。

之前和神秘专家的战斗,已经引起了更大范围的关注。在我疾驰的时候,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神秘专家以包抄的阵型压缩过来,包括六足战车在内的各种重型武器也已经调转炮口,这些运作在我的脑海中,以一种缓慢又清晰的方式呈现着。我不断修正自己的路线和节奏,以保持和那些神秘专家之间的距离,这些神秘专家之中定然有在“远程打击”方面有独特技巧的人,只是,如果没有之前的那位神秘专家那种“无过程”的神秘性,亦或者,覆盖面积和打击密度都达到一个超常的水准,否则都对我没有太大的威胁。

我的推进速度很快,这是在突袭中极占便宜的优势。在任何“运动”中,都不会有比我更快的人,即便是激光束也一样——布置在工房四周的炮台阵列已经从建筑中升起,呈半月形包围着工房的入口,实际上,工房入口没有独特的修饰,和四周的建筑群没有区别,也只有通过工作人员的流动和武装程度来判断,即便如此,如果层层封锁的地方,并非是入口而是陷阱,也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

真假虚实的布置,对于铆钉那些人来说并非难事。可是,无论是真是假,亦或者布置有何种陷阱,我也只有一种方法去面对——不给他们调整的时间,依靠速度一路打通下去,陷阱也好,假饵也好,都会留下真迹的线索。只要有足够快的速度,就有足够充分的时间,去寻找,去思考,去突破。nog的情报中,应该有关于我的能力描述,然而,就算他们可以认定我是“高速”性质的能力者,也绝对不可能知道,我的“高速”本质是什么。有太多的神秘可以实现“高速”,但是,仅仅是针对“高速”,是无法针对制造“高速”的神秘的。我遇到过太多在“高速”的性质上相似,亦或者对“高速”有针对性的敌人,但是,最终都是我获得胜利,正是因为,他们制造“高速”或针对“高速”的神秘性太过明显,却不明白我的“高速”的神秘性是什么。

说到底,“相对快”这样的概念,可不是光看表象就能轻易解析出来的。

从囚笼脱离,一路贯穿到入口前,我只花费了不到十秒,一路上遇到的神秘专家,有九成被抛在身后,只有距离入口较近的神秘专家完成整合,即便如此,防御工事却没能完全调动过来。那些巨大的机械拥有强大的火力,但是,在攻击准备时间上,却相对显得“笨重”。对我发动狙击的,仍旧是神秘专家自身的能力。

我如同流光一样,抵达他们的身前,然后被巨大的阻力推动。我保持着速度,向侧旁绕行,即便是垂直的墙壁,倒挂的天顶,都可以成为我的掩体和落脚处,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重力试图将我扯住。他们拖延了我一秒的时间,完成调整的炮火一股脑倾泄下来,其中就有八道交错的激光束,构成一张密集的火力网,然而,这就是他们的失误之处。

意识在我的脑海中闪烁,就如同将开关拨到下一格。在连锁判定的观测范围中,激光束喷出的一刹那,就已经被锁定为参照物。在我的眼前,世界开始定格,增大的重力也好,增加的阻力也好,也已经不再具备影响力。现在的我,相对于“激光”更快。

这个速度,几乎是我至今为止最快的速掠。我一直都不清楚自己的速掠到底可以加速到何种境界,但现在看来,就算是光速也不是我的极限。只要有合适的参照物,我就能更快。这种超常规的力量,会对自己带来怎样的影响,也是不能确定的,我一直避免加速得太快,毕竟,自己没有感觉,并不意味着真的没任何副作用。

比光还快——就算真的做到了,也会让自己有些胆战心惊。这种胆战心惊也许是出于常识的禁锢,但是,这里就是一个精神第一性的世界,常识也会产生可怕的力量。就如同重力的默认数值一样,无论我在意还是不在意,它仍旧是这个数值,神秘出现的时候,或许可以将这个数值改变,但是,最终还是会变成人们常识中的那个常数。这就是临时数据对冲的体现——它只是临时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因常识的禁锢而产生的胆战心惊,不正是从另一个角度,暗示着超越常识时所具备的危险吗?在我的常识中,光速是一个十分独特的数值,这样的认知,一定不可能是“粉碎了也没关系”的。在心理学中,常识被粉碎,会产生相当严重的病态。

但是,在这个时候,我无法停下。对手是nog的精英,我无法对他们下死手。只有十多人的话,在毫无征兆的突袭中,可以做到仅仅重创他们,但是,对于拥有好几秒进行准备的神秘专家,而且数量更多,我根本不觉得,自己的速掠超能还能常态下达成压倒性优势,之前三名神秘专家的反击,有两名神秘专家成功了,其中一人让我一度受到重创。这也足以证明,这些神秘专家的精英程度。

如果将那三名神秘专家的程度作为标准,来衡量整支队伍的平均实力,在我的预估中,可以在我处于常态速掠下完成反击的神秘专家,至少有三十多人。常态的速掠,虽然仍旧可怕,但已经不具备压倒性的优势,所以,必须进入超常态的速掠。

即便,那样的速掠,会比光更快。但是,常识中,光在大气中的速度无法抵达理论值,尤其是在这种雾气浓郁的环境下,即便超过这种环境下的光速,也仍旧跟“理论光速”有一定距离,这样的认知,也一定是有帮助的吧——在只穿着普通衣物的状态下,达到这种程度的速度,也已经叫人胆颤心惊了。

我的速度,连自己都感到害怕。在这样的心情中,我贯穿了宛如定格的画面,直投入工房的入口中。(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