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回到汉末篡江山 > 第二十回 一朝攥书天下知

回到汉末篡江山 第二十回 一朝攥书天下知

作者:醉酒枕红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0 14:15:04 来源:泡书吧

今日郑玄授课,授的内容是《论语》,来听课的,羊安保守估计怕是不下有百人。这之中,北海高密的张逸、北海剧县的刘熙都是早已成名的大儒,还有像山阳郗虑、鲁国刘琰、乐安任嘏之类远近闻名的青年俊杰。

因为前一天纵饮阔谈,羊安众人来的时候,此地早已是人头攒动,便只能随便找了空处席地而坐。

那孙乾还没坐稳,便已感叹道:“郑师不愧是天下经学正宗,往来听课者竟如此之多。”

羊安看着孙乾的样子,回想起几年前自己初次听课时的心情,正和此时的孙乾一般模样,然而此时则早已是见怪不怪了。

国渊自豪道:“正不正宗不好说,只是如此经学盛况,别处可不多见。在这东莱,却是只要郑师开课,这人嘛,便只会多,不会少。”

“不错,怕是昔日陈师(陈球)、马融公门下,也是难得一见。”管宁接口道。

王烈刚待开口,却有弟子示意大家安静。抬头望去,只见郑玄一身儒袍,端坐正中,这便是要开始了。方才还是熙攘的周遭,瞬间落针可闻。

《论语》并不难,后世近二千年的时光里,都是作为启蒙读物。郑玄讲起来却是扬榷古今,在座的也是听听津津有味。

当说道《论语·八佾》定公问孔子时,羊安却出了神。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羊安心道:后世常以三纲诟病儒家,却不知董公之前的儒家学说认为君臣关系是对等的,光这《论语》之中便有三处提及。定公问孔子是一处,《先进》中又有季子然问,孔子对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卫灵公》中又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可见孔子提倡的是君怎样对待臣,臣就怎样对待君,而不是君为臣纲。包括之后的荀子也说:从道不从君。孟子则更激进,说: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甚至还说了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话放在任何一个封建王朝都是大逆不道的言论,可惜后世之人不明就里,人云亦云,完全曲解了儒家主张。

正出神间,郑玄今日已授毕,却听他说:“羊安今日可在否?”

“先生,弟子在此。”

众人皆不明郑玄此间为何要找羊安,顺着羊安的声音回头看去,却见羊安坐在最后。

郑玄看见羊安所在,笑道:“平日里便是要坐头前,今日为何坐在末尾啊?”

羊安被他问的好不尴尬,良久才蹦出一句:“禀先生,弟子今日,起晚了。”

这一句却是把今日听课众人引得哄堂大笑,幸好,郑玄并无意刁难,只说道:“你且上前来。”

待羊安整理了衣衫,走到前头,却见郑玄手中递过几卷竹简,说:“前几日收到卢子干书信,附同此简,乃受托汝师蔡邕转交于汝。那卢子干信中对这《标点解注》可是赞不绝口。”

羊安忙接过书简,却听郑玄又说到:“汝所攥之书,吾观之亦惊叹不已,此标点实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事,看来老夫数年所注之古文经书便是要重注了。”

郑玄这一番话,底下却是一片哗然,众人又奇又羡。奇的自然是这标点为何物竟让郑玄说要重新注解古文经书,羡的是这羊安何德何能居然得蔡邕为其注梳、得卢植如此推崇。

羊安打开书简,内容正是标点符号的种类及用法。蔡邕当年提议把标点的具体用法写成书,羊安只是把所有标点罗列出来,并写上具体作用便交给了蔡邕。如今看到成书,蔡邕不仅自己又做了一遍用法解释,甚至将古文中容易因断句造成曲解的句子拿来举例,来说明标点的应用方法。而书末那醒目的羊安攥、蔡邕注,更是让羊安感受到蔡邕对自己的拳拳关切,他这分明便是借自己的名声来拔高羊安的名声,顺道还拉着老友卢植下水。

当然,今日郑玄借授课的机会,推广此书,一来这标点,确实标新立异又大有用处,二来当着上百儒生之面也是未尝没有为羊安扬名的用意。想到这里,羊安对郑玄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这《标点解注》一书于我等学者大有助益,诸位不妨寻了羊安抄录一份。今日便到此处,都散了吧。”

众人闻此,纷纷起身,向郑玄拜了礼后,却又是把羊安围了个水泄不通。待看了那《标点解注》之后,皆是叹为观止。至于抄录嘛,却已被国渊抢先预订了。至此羊安于士林之中名声大起,而后此事直达天听。

数日后,洛阳北宫天禄殿内,灵帝刘宏饶有兴趣的看着手中的书简,片刻便笑着说道:“看来,这羊安不止有见识,还颇有些奇思妙想,做此标点,料他才学也是不差。说起来,这小小标点,看着平平无奇,实则用处颇大。”

“老奴也是看着觉得好,却也说不上如何好,便呈上给陛下过目。”正说话的是中常侍吕强,早先那王甫在光和二年四月便被诛杀了。

“吕强啊,你莫要在朕面前藏拙,朕还能不识得你?”刘宏放下手中书简,又说道:“朕心仪那羊安许久啊,吕强,朕若用此人如何?”

“回陛下,此事怕是不妥,那羊安不过十三岁少年。”吕强小心的回道。

“如何不妥,朕闻先秦时,那甘罗十二岁,便已是上卿。”刘宏见吕强反对,倒没什么不满,吕强一项对自己忠心耿耿,又是个有主意的,所以刘宏事有不决常找他询问。

“回陛下,那甘罗虽十二岁拜为上卿,却有出使赵国之劳,谋得十数城之功,此非羊安可比。若那羊安确有真才实学,终有御前对奏之时,陛下又何必急于一时。若操之过急,老奴唯恐揠苗助长了。”吕强回的也是有理有据。

刘宏思索片刻道:“确实不宜太过着急。此事你做的好,等退下了自去少府领赏。”

“奴婢叩谢陛下。”吕强说完便是向刘宏一拜,“陛下,这书?”

“这书亦不宜操之过急。”刘宏自然知道吕强问话的意思要不要推行书中的标点,他虽然觉得标点好用,但骤然推行,恐怕会引起朝廷正常运转的混乱,不如让它在民间流传一段时间,待大家熟悉它的用法之后,再做推行,也是不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