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回到汉末篡江山 > 第二百零八回 贾文和计谋羊安

回到汉末篡江山 第二百零八回 贾文和计谋羊安

作者:醉酒枕红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0 14:15:04 来源:泡书吧

却说那李儒,见宫下羊安不但不退,反倒列阵以待,不禁心中打鼓。只念道:莫非那羊三郎不知左将军便在城外?

然须臾间,却又否定到:非也!今既瞒天过海,奇袭洛阳,定然绸缪已久。城中耳目想必不在少数。此刻按兵不动,只怕早有应对。

念及于此,李儒不禁后脊发凉,冷汗淋漓。不急顾虑董旻安危,便强装镇静,试探道:“使君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当正好算计。奈何左将军营旦夕可至。今日注定功亏一篑。想当初,使君与相国亲爱,两无怨隙,何故兵戎相向?”

羊安闻言,冷眼相看,心中大槽:杀我便宜丈母娘、小舅子之时可念与我亲爱?

然念李儒言辞间见破之意,又不禁全然无底:此番奇袭,不过领兵五千。虽免强可与董旻旗鼓相当,然先分兵六路,不保为其各个击破。

只是此刻诸事尚未明了,两军当面,他自不愿弱了气势。于是嘴上回道:“区区左将军营五千人马,尚不入我法眼。文优若不愿兵戎相见,何不献了宫门,免得破门之时,血流成河?”

李儒自不晓得他虚张声势,只当做实猜测。心思急转直下,忙故作沉着,争锋相对道:“不瞒使君,先使人禀告相国,大军最迟明日便可回援。使君若今日之内,破不得南北两宫,恐此番功败垂成。”

他说罢,瞧一眼宫下羊安,旦见面色如常,又道:“今天下纷乱,王室衰微。使君何不化干戈为玉帛,以助相国匡正社稷?”

羊安虽多少料到李儒故意拖延是为等城外董旻来援。然闻前句董卓将至,难免心中一凛。既是忌惮西军彪悍,又因内外夹击终究兵家大忌。

待到听个完整,又不禁狐疑:彼既胜券在握,何必招降与我?遂将计就计笑道:“此刻愿降,怕文优亦不敢信我。”

李儒假意道:“吾念昔日之情,又惜君之才。何不信君?”

羊安于是接道:“既如此,文优是出宫受降,还是引我入宫?”

那李儒,本意拖延,而非真心招降。见羊安说破关键,晓得自己不敢开门。吞吐只道一个:“这”字。

羊安见他语塞,不禁哈哈大笑。宫上李儒胸中虽恼,亦只尴尬陪笑两声。

逢许褚去而复返。待闻城南经过,羊安脸上竟一时阴晴不定。关羽之勇、董旻身死固然叫人惊喜。然董旻既是仓促而来,亦见洛阳之谋当是临时走漏。念及于此,他不禁担忧孙陆安危。

只不过大事当前,何故似情,遂打开许褚递来包裹,将其中之物掷于宫下,问宫门道:“文优可识得此何人也?”

李儒哪里会不识的董旻,见其头颅当面,早惊得无以复加,语无伦次道:“何…何杀…左…左将军?不…不知相国…手…手足乎?”

羊安既没了后顾之忧,哪里还会理他,遂摆手道:“全军攻打苍龙门!”

见宫外兵士齐步逼近,李儒方才稍作精神。正欲下令左右放箭,忽闻身后杀声四起。

原来,那郑卫凭着昔日宫中卫士身份,兵不血刃便叫开北宫。复又过复道南下增援羊安。

李儒虽不知个中因由,只度北宫已破,而南宫兵少,前后夹击之下,今日定然十死无生。心灰意冷之际,躬身遥拜东北五社津,旋即竟点火烧宫**。

…………

小平津,羊安袭洛阳的消息随董旻溃军传来,三军骇然。

都尉府里,主簿、司马请出兵洛阳。平津都尉贾诩却是久不言语

在他看来:冀州南下,水路可走孟津、平津、五社津,陆路则须过旋门、成皋一线。今关东激战正酣,五社津董卓亲往,而平津固若金汤。羊安既至河南,恐孟津已失。如此一来,则或可引河内袁绍长驱直入,或可引河东白波断了关中退路。如今之势河南已然不可守,如何保得关东退路方是当务之急。

遂道:“今河南糜烂,久战无益。待我修书一封送于相国,便往军士退往函谷关。”

贾诩眼光,不可谓不毒辣。羊安当下虽不至于即刻合纵袁绍。但若董卓逼迫太急,他亦不介意引河内入孟津。无论袁绍真心讨董与否,天大的功劳当面,教他怎能拒绝?

至于白波军,若非万一得意。羊安实不愿意引其南下劫掠三辅。

待众将应喏,贾诩又道:“主簿且使人往关东、河北散布消息。只说冀州刺史羊安与相国联姻、合兵洛阳、欲谋叛逆。”

…………

五社津,董卓惊闻噩耗,又悲又怒。遂点齐兵马,回师洛阳。只留吕布、李肃所部御敌。

说起来,大战数日。太史慈部虽有兵械之利,又有大阵之妙。奈何兵力相差悬殊,而其又头次调度大军,麾下亦不足西军精锐。是故不胜不败已是勉力维持,欲要阻拦董卓实在有心无力。

只不过,待董卓一走,冀州军压力顿减,索性主动出击。

攻守瞬间易势,只教吕布、李肃措手不及。连战几阵,竟节节败退…

…………

再说洛阳,董旻、李儒既死,势必迎来董卓雷霆之怒。羊安遂使三军各守诸门,以备来敌,又引郭区百姓入城,既避时难,又充守卫。

待诸事稳妥,这才寻来张龙,打探前事。方知孙陆尚未离城。

忙又领左右直奔百杏林。见其中陈设纷乱,打斗痕迹明显,又见店外一道血迹斑驳。羊安心中顿生不详,遂又领众人寻血迹而去。一路追至故校尉冯方府。

昔日高进劫冯盈之事复入眼帘,直教羊安似看清大概。忙急踏入府中,却见正堂之外,孙陆已然断气。

大怒之下就要发作,欲遣人大搜全城。然念今日洛阳危势,只得暂且做罢。只命人收敛尸身。

…………

是夜,洛阳羊府故居。陈儁悄然出现,待耳语,羊安顿露欣喜,心道一句“史书果不欺我”,便问:“玺在何处?”

“阿郎请看。”陈儁说罢,呈上一枚小匣。

羊安单手接过,见一枚印玺其中,上书“受命于天,既受永昌”八字,正传国玉玺无疑。遂又问“人在何处?”

“带上前来。”

待陈儁语罢,便有两名暗卫领着一名彩女上前。

羊安稍作打量,突然威道:“大胆奴婢,私匿国器,汝可知罪?”

那彩女不及反应,已被两名暗卫按跪在地。遂忙叩首泣道:“使君明鉴,奴婢冤枉!昔常侍作乱,奴婢不过偶然得之。”

“汝休要欺我。”羊安吼罢,一个眼神示意,便见陈儁旋即抽刀断了彩女一指。霎那间,撕心裂肺之声萦绕。

却闻羊安大声喝道:“汝既偶然得之,王驾回宫之时,何不呈于御前?尔私藏国器倒底何人指使?”

那彩女此刻左手鲜血淋漓,被右手紧紧握住,泪流不止,抽泣不停。闻讯,正思索如何搪塞。

又闻羊安阴冷道:“尔可想好了再答,我只怕尔双手十指太少。”

彩女身体一颤,晓得今日隐瞒不过,遂吞吐答道:“是,是刘益州……使我伺机窃得玉玺。”

(此处杜撰)

竟是刘焉?羊安吃惊之余,又觉合理。遂不在纠缠于此,只道:“今日我能饶尔,国法亦不能饶尔,来人拖下去立斩!”

“使君饶命,使君饶命,当真是刘益州指使……”

待呼声远去,羊安又与身旁陈儁道:“还有一事,需劳陈师。”

“阿郎请说。”

“昔庐江时,曾与二人交恶,一曰高进、一曰张绍,皆庐江人士。我先不欲害二人性命,二人却纠缠不休,以至孙陆枉死。劳陈师追差二人下落,切记休伤他二人性命,我要教彼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