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穿越时空的蝴蝶 > 九十四、星火燎原(下)

穿越时空的蝴蝶 九十四、星火燎原(下)

作者:老老王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10 14:14:54 来源:泡书吧

无弹窗小说网,万名书迷同时在线不仅是京畿附近的正面战场,已是呈现出一片土崩瓦解之势,还有从后方捅来的暗刀子,更是让这位年轻的皇帝愁白了头发,哭红了眼睛——陕西秦藩的五万彰武军,自从入蜀之后势如破竹,各路川军几乎毫无抵抗,不过数十天时间,就已经兵临成都城下,眼看着秦蜀即将合为一体!

山东齐藩的威海军,前些日子悍然自胶东南下,占据了淮北的徐州、海州,夺走了天下最大的海州盐场,独揽淮盐暴利犹不知足,最近又继续渡过淮河南进,兵锋已经直指扬州!

在康德皇帝的眼中,外地的各路藩镇之中,不想让它来的,如今是一个个削尖了脑袋硬要往这边挤;想要它过来的,却催死催活也没个动静——岭南两广的各路藩镇诸侯,在收到朝廷的征召圣旨之后,总是寻找借口百般拖延,迟迟不肯发兵北上救驾,前天居然还炮制出一份“岭南互保”的盟约,宣布什么“局外中立”、“保境自守”……你们又不是什么外国君主,而是朝廷辖下的将军啊!

更让这位陛下感到愤慨的是,其他藩镇虽然桀骜不驯、行为悖逆,一个个都盯着自己屁股底下的皇帝宝座,但好歹暂时都还披着一层朝廷官军的外皮,在世人面前也有个可以敷衍的说辞。可安南的黑旗军节度使柳宇,却是已经连这层官皮都不要了,直接光明正大地宣布造反!

此外,这货在名义上还是打着“奉旨勤王”的旗号,堂堂正正地进了福州城,再突然翻脸下的黑手!其手段之卑鄙恶劣,给朝廷的打击之沉重,实在是令康德皇帝几乎要为之吐血。

而更让皇帝陛下差点儿吐血吐到死的是,当福州陷落之后,这位柳大帅还通过福州驿站的玉石乐器传讯体系,赶在朝廷中枢传音殿的值班人员发现不对之前,向全国各府县都发出了一份“黑旗军革命举义檄文”,大致上就相当于另一个世界的“通电全国”,当时便是石破天惊,天下轰动……

——因此,等到皇宫传音殿这一天的当值太监,颤巍巍地闯进寝宫,送来了有关这份檄文的抄报之时,皇帝陛下才粗粗扫了几眼,就被气得一佛升天二佛涅盘。

这份檄文的开头,就是这样写的:

“……鞑虏丑类,窃据庙堂,原系蛮胡异族,游牧贱种,自古以来,久为我中原之寇仇。三百年来,逞其凶残悍恶之性,屠我同胞,窃我神器,豺狼成性,残害忠良。神人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

近世以来,朝政日颓,版图愈缩。其伪帝犹亲恶远善,视赤子犹如草木。群丑当道,肉食者无非寺人。天怒地裂,阴阳不调,赤地遗尸千里。风土沉沦,五谷不登,百姓嗷嗷待哺。

此般种种,不能尽数。朝野人和已失,天又夺其王气。中国之人,莫不背德。阉竖惑乱,流寇肆虐。内忧外患,朝不保夕。外则挑衅于友邦,内则逞凶于忠良;北则屡败于胡人,南则结怨于百姓。正所谓龙蛇起陆,紫薇具现杀机。逐鹿问鼎,鞑虏气数已尽!其土崩之势已成,而横流之决,亦可翘足而待矣!

本帅虽身处南荒,亦志安社稷,救世济民。欲奉天景命,广兴王业,爰举义旗,以清妖孽。今者与鞑虏伪朝划清界限,特兴讨罪之师,率安南子弟,为天下冀雪前耻!

当今时势流转,王师即兴,鞑虏罪恶贯盈,天所不佑。凡我同胞,宜各尽天职,各勉尔力,以速亡鞑虏之命,而成革命之功。值此拨乱反正之时,凡我中原同胞,无论老少男女农工商兵等,皆有殄灭鞑虏之责任。务各尽尔力,各抒尔能,以速成扫除丑夷之鸿业。

至现在为虏廷官吏者,宜革面反正,出郊相迎;若仍为虏出力者,以鞑虏视之,歼杀无赦。现在为虏廷将弁营勇者,宜闻风响应,倒戈相向,若仍死力相杭者,亦以鞑虏视之,歼杀无赦。

特此昭告天下,以申挞伐。彼等官民好自为之!勿谓言之不预也!”

———————————————分——割——线————————————————————

“……砰!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顶着朝廷的官职爵位,却说出这种大言不惭的混账话……”

一想起黑旗军那篇檄文之中的种种悖逆之词,康德皇帝就直感觉额头上的青筋蹦蹦乱跳,“……安南柳逆跳梁作乱,福建全省糜烂,军机处和兵部那边可有商议出什么对策了吗?”

他随口向身边伺候着的大内总管孔令旗问道,但对方却只是无奈地苦笑。

“……回禀皇上,军机处那边闹哄哄地吵了一天,始终没个主意。至于兵部……兵部尚书和两位侍郎,还有几位主簿,最近都说是家中有丧事,要回乡守制丁忧,已经有好些天没到衙门点卯了……”

孔令旗略微犹豫了一下,还是一五一十地如此回答道——自家跟那几个人又没啥交情,不必过多遮掩。

事实上,自从三路官军反击尽皆受挫,而各路藩镇强兵却从背后大肆侵吞朝廷版图以来,这京中朝廷的文武百官,在无比的愤慨狂怒之余,也已经几乎被吓破了胆。

原本有句俗话,说是“家贫出孝子,国难见忠良”。可是帝京城里到了这个最后的时候,却是刚好倒了个个儿,变成了“家贫出忠良,国难见孝子”——那些早已往宦囊里捞足了银子的京官,一个个不是声称年老体衰,就是借口父母抱病,或者暗中贿赂御史发文弹劾自己,总之就是死乞白赖着非要开缺回乡。要是实在搞不到朝廷的批准,索性就自己开溜。京中的六部九卿,还有下面各个衙门,已经人影稀落不少。

反过来,那些在清水衙门里混日子,全靠着一点死俸禄吃饭,离京回家就得挨饿的官员,却只好留在京城里头当忠臣了。一个个在朝堂上是表白得慷慨激昂、热血,口口声声地要当这末世的忠心孤臣。暗中却千方百计寻找门路,试图联络洋人、外藩和革命党,想办法结个善缘,以保全一家老小的安宁,就算是再怎么不济,最起码也要和魔教拉上点关系,以便于朝廷倒台之后还能有个靠山。

孔令旗总管将这些大致情况总结了一下,尽量婉转地汇报给皇帝,当即就让康德陛下又一阵暴怒。

“……不仅是外藩诸侯都一心篡逆,就连吃着朝廷俸禄的京官朝臣,也都要争着抢着弃朕而去了吗?好,好!真是好一群狼心狗肺的东西!汉臣真是个个都不可信!嘿嘿,先前说什么让朕戒急用忍,徐徐图之,到最后还不是暗中勾连外藩,内外串通,一起侵吞篡夺朝廷的疆土!”

康德皇帝气得把茶碗往柱子上一掷,运用起群嘲技巧,以地图炮的形式破口大骂道,“……亏得朕还留了个心眼,把京中城防兵权都收归了满洲亲贵,否则弄不好就要被这帮反骨仔给献城了!”

对于当前这日趋崩坏的时局,康德皇帝虽然焦急万分,但毕竟身处于深宫之中,根本不知道外头究竟是怎么回事,而对群臣又极不信任,于是只好闭着眼睛自己瞎琢磨。遇到决策之时,还是基本上只能让大臣们各抒己见,看谁说的有道理……或者说是谁的广告打的好,谁的话更危言耸听,就听谁的。

很显然,在如今这种四方叛离,天下分崩的局势之下,康德皇帝绝对是更信任他那些皇族亲戚。

孔令旗总管略微抬头,看了他这位憔悴急躁的主子一眼,不由得幽幽地叹了口气。

根据他在内书房学到的史事,在历朝历代的经验之中,若是一个气运濒临告罄,已经行将没落的腐朽王朝,还想要继续挽救和维持它的统治,唯一可行的有效方法,就是尽可能地扩大它的统治基础,将更多才智出众的人吸收进统治集团,广泛对外分权,这样才能抑制住革命和叛乱浪潮,再次收拢起涣散的人心。

南迁金陵之后的前两代皇帝,大体上也是这样做的,如此才勉强维持住了这片残山剩水,不至于丧失。

然而,康德皇帝自从登基以来,似乎并不打算如此妥协求存,反倒是一改旧制,始终忙着加速收拢军政权利,进一步排斥汉人势力,破格提拔皇亲及满洲贵戚,极力加强中枢和皇室的集权程度,简直就是在反其道而行之,仿佛脑海中从来就不曾存在过“扩大统治基础”这个概念一般……

很显然,这样倒行逆施的执政方针,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非常愚蠢的。无论康德皇帝再怎么励精图治、勤于国政,也只会越做越错。皇帝越是殚精竭虑,人心就越是离散沉沦,最终让朝廷陷入更加深重的全方位孤立和敌视之中,简单来说就是“四面楚歌”……而这正是如今朝局的最贴切写照。

当然,伺候着这么一位刚愎自用、喜怒无常的主子,孔令旗总管也知道自己在这种朝政大事上,通常是没办法多插嘴的。否则惹来一身风险不说,而且自己心里同样也没什么好主意。

——看到朝廷的问题所在,其实并不困难,但要如何妥善地解决这个问题,可就让人束手无策了。

然而,今天的坏消息似乎特别的多。康德皇帝因为福建事变和战线崩溃的噩耗,这才刚刚歇斯底里地发泄一通,差不多砸完了东西,坐倒在一张雕饰精美的梨花木高脚椅子上直喘气。一个急匆匆奔来的锦衣小黄门,就又给他送来了一份石破天惊的恐怖噩耗。

“……扬州知府急报!今天早上传来的消息,齐国公柳叶飞也在徐州反了,还自称江北革命军都督,宣称要挥师南下金陵……诶,皇上,您快点醒醒,别晕过去啊!这可真是吓煞老奴了……”

好看的小说尽在,告诉您的朋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