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穿越时空的蝴蝶 > 第六卷 六十六、帝国的反击(下)

穿越时空的蝴蝶 第六卷 六十六、帝国的反击(下)

作者:老老王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10 14:14:54 来源:泡书吧

六十六、帝国的反击(下)

六十六、帝国的反击(下)

就在全城熄灯宵禁,黝黑一片的时候,此刻的皇宫军机处内,却是一片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的模样。

“……费立国!瞧瞧你带的好兵!六千‘精兵’出击迎敌,不足半日便已全线溃散!逃进京师的残兵败将,只剩不足八百!嘿嘿!就是六千头猪,一个上午也抓不完啊!”

自从西洋兵舰进逼南京以来,原本身体就不甚健康的康德皇帝,连续几日操劳焦虑下来,脸色显得愈发憔悴,额头上青筋绷起,还挂上了一对淡淡的黑眼圈。

此刻,他正睁着一双布满血丝的红眼睛,怒气勃发地高声咆哮着,对跪在地上请罪的费立国大学士,肆意发泄着自己淤积已久的怨气和怒火。

没办法,这几天所发生的事情,对康德皇帝而言,实在是打击太大了。

身为一位立志中兴的年轻帝王,在位不到三年,居然让敌人打到自己的首都跟前,就已经够耻辱的了。而朝廷官军在帝都脚下,还被远道而来的敌人轻易击败,就更让皇帝陛下感到怒发如狂——就连在自家门口依托营垒都打不了胜仗,又还能指望这帮窝囊废干些什么?

虽然此时最关键的东郊要塞,能够俯瞰京师的天堡城尚未陷落,除了位于江上敌舰队射程之内的仪凤门、狮子山一带,南京的大部分市区暂时还没有挨炮弹的危险。但紫金山上的两座皇陵,随着费立国所部的溃散,都已经陷入敌手——若是一旦被西洋贼人盗掘,康德皇帝可就真要无颜面对地下先人了!

所以,此刻的皇帝陛下很恼火,非常恼火,简直恼火得快要爆发了。

对此,身为败军之将的费立国大学士,也实在是有苦说不出。

最近这一个月来,他以精确到个位数的方式,从进京检阅的各路官军之中,千方百计地凑齐了还算看得过去的六千兵丁,编入江东征讨行营的辖下,其中之辛苦艰难,简直可以用呕心沥血来形容。

但由于时间仓促,费立国大学士根本还没来得及对这支军队着手进行磨合与整顿,可谓是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军械辎重也尚未配齐,甚至连花名册都还没做好。

然而,就在这个军队最虚弱也最混乱的时候,洋人却没有窝在上海乖乖挨打,而是主动打上门来了。

九月二十五日,西洋舰队出现于南京附近江面。

九月二十六日,燕子矶水寨陷落,守将潜逃不知所终。敌军趁势大举登陆幕府山,随即分兵四出,由革命党内奸率领若干东瀛倭寇,肆意扫荡南京郊外各处庄园别业,一时间狼烟遍地,哭声震天。

作为八旗子弟南迁之后“跑马圈地”的头号重灾区,南京郊外的庄园、田地,基本上都已经成为旗人权贵的专利。而原本世代居住于此的原住民,则是在圈地过程之中,莫名其妙地成了旗人们的包衣奴才,承受极为残酷的压榨与剥削。因此民间的反抗运动一直相当激烈,基本上年年都有暴动发生。

到得此时,外有西洋兵舰威逼,内有革命乱党挑唆,再加上多少年以来的积怨,在南京郊外,顿时就仿佛是引爆了一只巨大的火药桶——非但苦大仇深的农奴们纷纷拿着锄头镰刀,嗷嗷叫着冲进庄园宅第,一窝蜂地捅死了平日里作威作福的满人主子,然后争抢着他们的财物,蹂躏着他们的妻女;就连一些待遇恶劣的绿营兵和禁军士兵,也接二连三地跟着倒戈,杀了长官扯旗造反。

而朝廷手中最有战斗力的步军统领衙门和侍卫亲军,一个要弹压城内局面,一个要防卫皇宫,此外还得提防洋人的战舰从江面杀来,而且总兵力加起来也只有不足万人,实在是不敢出城浪战。

——若是不幸野战失利,导致这支最后的机动兵力毁灭,朝廷也就没有力量来守住京城了

结果,在外地勤王援军赶到之前,朝廷官军只能缩在高大的城墙后面,按兵不动。至于最外围的一道外郭,即原本防备流民袭扰的“京畿长城”,由于兵力实在不足,就只能放弃了。

更要命的是,看到朝廷的表现居然如此软弱,越来越多的野心家也都开始行动起来。

九月二十六日深夜,似乎是受到革命党唆使,驻防城外的禁军第二镇爆发哗变,枪声、爆炸声和喊杀声断断续续地响了足足一夜。最后,由于革命党人的组织松散,指挥紊乱,这支军队既没有成建制地投入革命阵营,也没有被长官们拨乱反正,而是打着打着就散了伙,彻底崩溃了。

康德皇帝原本就因为洋人进逼,而精神甚是不佳,如今又在半夜被兵变的噩耗惊醒,当即就怒极攻心,气得吐了一口血……只是吐血归吐血,这乱子还是要解决的。

按照皇帝陛下的想法,自然是纠集步军统领衙门和侍卫亲军的全部精兵,从京师火速出兵镇压,将这些乱党一扫而空,抢在洋人插手之前稳住局势。

但军机处诸位大臣们的想法,却要稳重老成得多。他们既担心这么黑灯瞎火地把最后一点兵马派出城去,会不会中了乱党和洋人的埋伏,从而导致京中无兵可守;又担忧城中会不会也有革命党的奸细潜伏——上一任的老皇帝,可就是在京城近郊的练兵场上,被革命党刺客用炸弹给炸死的!

这一夜最后的讨论结果,是让城内由八旗子弟组成的禁军第一镇连夜出击,平定同僚的哗变。只是禁军第一镇的诸位八旗大爷们早已养尊处优惯了,对于打仗实在是一窍不通,因此当即就哭爹叫娘,告病的告病,失踪的失踪,雇人顶替的雇人顶替……如此这般闹哄哄地折腾到了次日黎明,城里才紧急组织起了一支怎么看都不像军人的队伍——除了流落京中的潦倒难民之外,还有不少麻风病人、疯子、残疾人、鸦片鬼和囚犯,八旗大爷却是一个都不见踪影。兵器只有每人一根木棒或竹竿,连军服都没发。

为了防备皇帝一时兴起前来送行,从而揭穿真相。有关当局甚至没等到天亮,就急匆匆地把这伙送死鬼给轰出城门了事……至于他们究竟有没有见到敌人,是不是一出门就逃散或者投敌,便无人关心了。

事实上,这年头的八旗子弟,虽然理论上还是全民皆兵的大金王朝铁杆中坚,但其实早已败坏到了这样一个地步——若是将八旗子弟用于守城的话,由于没办法逃跑,还能发挥出一点战斗力,大概四五个人能顶一个民夫来用。但要是想让他们出城打野战,那就真是一丁点儿的战斗力都没有,大多还没上战场就逃得不见踪影了——正所谓“闻敌而逃为下勇,见敌而逃为中勇,接战方逃为上勇”啊!

当然,想要诸位八旗大爷们舍生忘死地拼命,倒也不是绝对做不到。但那一定得要等到敌人杀进了他们的家里,并且无路可逃之后——就如同前几天镇江之战一样……可到那时又还能顶什么用场呢?

是夜,费立国大学士和他的江东征讨行营,正暂时驻扎在城南的雨花台,遥遥望着禁军第二镇方向的火光——由于深知手下乃是一帮乌合之众,根本没法玩夜战这样高难度的动作,因此费立国从一开始就没有出兵营救的打算,只是下令全体官兵提高警惕,在刚刚建起的简陋营寨内小心翼翼地戒备了一夜

但问题是,由于他和手下幕僚都严重缺乏军事经验的关系,忘了安排轮班休息,甚至没有在外围遍布岗哨,只是傻乎乎地缩在栅栏后面……结果,到了九月二十七日的清晨,一宿没睡的江东征讨行营六千官兵,已是体力透支,昏昏欲睡,半点精神都提不起来了。

偏偏这一次他们遇到的对手,却是偷袭经验极为丰富的李华梅提督。她带着若干亲信家丁和几百号吃苦耐劳的东瀛浪人,在雨花台外围的茂密树丛中,异常耐心地潜伏了一夜。一直等到曙光初现,雨花台守军警戒心降到最低点的时候,李华梅才突然拔刀而起,气势汹汹地挥师冲进了营寨。

而更加可怕的是,就在费立国大学士的不知不觉之中,江东征讨行营之中的一些要害岗位,已经被革命党渗透。此时外边喊杀声一响,里边就一把大火点燃了弹药库,顺便朝帅帐打起了乱枪……于是,伴随着地动山摇的轰隆一声巨响,以及一朵徐徐腾起的蘑菇云,雨花台大营就彻底崩溃了。

再接下来,就是一片乱七八糟的骚乱和溃败——费立国大学士顶着革命党刺客的排枪,仓皇逃出起火的帅帐,却发现整个雨花台已经炸营,自己根本是什么部队都抓不住。而身边的清客幕僚们又尽是胆怯书生,早已慌了手脚……全靠安尔乐管带的五百洋枪队拼死护卫,在乱兵和敌寇之中开出一条血路,这才将他安全护送回了京中。沿途甚至还搜罗起了一些溃兵,好歹是凑足了上千人。

在逃回京城的路上,费立国大学士又愕然发现,原本驻扎在京师东郊的天堡城守军,居然丢下了这处能够炮击皇宫的关键性制高点,已经不战而逃,连炮台上的重炮都未曾捣毁……

于是,他就让安尔乐带上大部分的洋枪队,火速抢占被丢弃的天堡城要塞,自己则进城求援。接下来,洋枪队还依托坚固的工事,击退了李华梅的尾随追击。……好歹是为朝廷保住了最后一处城外据点。

尽管洋枪队的奋战堪称是可圈可点,但不管怎么说,败了终究是败了。

至此,南京郊外各路驻军全数溃败,除非动用步军统领衙门和侍卫亲军,孤注一掷,否则朝廷已经完全丧失了野战的能力——而这还是在菲里.泰勒上将尚未动用主力部队的情况之下。

———————————————分——割——线————————————————————

“……陛下,勤王诏书已经向江南江北各府县发布,数十日之内,必能有大军云集来援。而金陵城高墙厚,易守难攻,城中囤积的粮食也不少……届时里应外合,必能歼灭贼寇于城下……”

为了安抚已经呈现出焦虑症状的皇帝陛下,免得他一气之下做出什么更荒唐的事情,费立国大学士只得不顾自己还是戴罪之身,便捏着鼻子说起了一些连自己都不相信的宽慰话。

结果,皇帝陛下倒还没说什么,身为军机处领班大臣的庆王殿下却冷哼一声,当即就开口驳斥起来。

“……费大人,朝廷眼下颁发勤王诏书,乃是不得已之举,而非什么救国良策。如今我朝国势日衰,地方坐大,非但各地藩镇野心勃勃,中枢兵将也多有悖逆之辈。若是一味坐守待援,且不说这援军究竟要何时才能开到,就连朝廷最后等来的究竟是援军还是贼军,又有谁能晓得?万一有哪个家伙领兵倒戈投靠了革命党,或者拥兵自重勒索朝廷,甚至霸占京畿不走,又该如何是好呢?

更何况,西洋兵舰在江面上来去自如,我朝水师非但不敢与之相争,甚至连进出京城的水运航路都断了!原本应当阻绝来敌的长江天堑,对他们来说却是运兵的通途!纵然朝廷大兵云集,也根本断不了他们的后勤补给,阻拦不住他们的归路。唯有在陆上发动野战,痛击其一部,或许还有逼迫其退兵的可能!”

“……庆王所言极是,蛮夷自古畏威而不怀德,朝廷若不能迎头痛击,其势头必将愈发猖狂……”

一位少壮派满洲亲贵立即跳起来表示支持,但马上也有人跟着出来高声反对。

“……都搞到这地步了,还要出城野战?朝廷已经没多少本钱了,别弄得连城池都无兵可守了!”

“……正是因为开局不利,才不能在城中困守啊!难道还要坐视蛮夷蹂躏京畿、惊扰帝陵不成?”

“……荒唐,眼下守城都已捉襟见肘,哪里还能野战?你这是放浪行事,视国家大事如儿戏!”

“……哼!你们这些无胆老朽,才是抱残守缺,败坏国事的头等罪人!”

……

正当军机处内群臣议论纷纷、莫衷一是,乃至于彼此攻讦的时候,从某个遥远的地方,突然传来了一串闷雷般的轰鸣声。起先是孤零零的一声两声,后来索性变得连绵不断,连地面都在轰鸣声中微微颤抖起来。在座的大臣们闻声不由得为之一怔,都专注地竖起了耳朵倾听。

“……是炮声!从西北方向传来的!洋人的兵舰开始炮击京城了!”

片刻之后,一个听力灵敏的大臣便惊慌失措地叫了起来。而宫内宫外的街巷房舍之间,各种警钟铜锣也都响成了一片。还有男女老少哭喊惊呼,骡马猪牛受惊嚎叫的声音,更是此起彼伏地乱响起来……

听到这副乱糟糟的情形,军机处内的众人很快就坐不住了。康德皇帝也不愿意待在军机处空谈,立即找来随侍太监,率领群臣摆驾出殿,登上宫中的一座七层高塔,打算观望城外的战况。

结果,刚刚登上宝塔顶楼一看,众人就全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此时已近午夜,月亮隐没在云朵后面时隐时现,给蓝灰色的云彩染上了一层华丽的银边,也让大地显得愈发幽暗。从宝塔上极目望去,只能看到一些朦朦胧胧的模糊黑影,似乎是京郊的群山。间或还有几撮红彤彤的火苗——那是乱党在焚烧城外的八旗田庄!

与城外的幽静相比,城中却已经是仿佛滚汤沸水一般,乱腾腾地闹了起来。除了远方不断传来的炮声之外,还有大街上纷乱的紧张呼喊,铠甲兵器的金属碰撞声,集结军队的急促锣鼓与悠长号角,以及南腔北调的斥骂与哭叫,乱哄哄地响成一片。家家户户都点起了灯火,道路上还有火把灯笼组成的长龙在移动。

在哨子和军号的催促下,士兵和民夫们拿着刀枪灯笼,沿街四处奔走,不时伸长了脖子,向炮声响起的方向探头张望。还有尖利的破空呼啸声,轰隆隆的爆炸声,依旧在从远处不断传来……

南京城东西窄,南北长,呈现出一个不规则的梨形。而这个“梨”的尖端,也就是靠近长江的仪凤门、狮子山一带,此时正爆发着激烈的炮战——黑沉沉的江面上隐约可见灯火点点,黑影绰绰,似乎是有许多船只在靠近岸边。一团团流星般的火光在黑暗中闪现,缓缓划破夜空,撞击在高耸坚固的城墙上,一时间红光迸起,烟柱萦绕。而城防火炮也在进行反击,不时有闪光在西北方的墙头出现,沉闷的炮声连绵不绝。

虽然两边看上去似乎互有攻守,但只要望一眼依旧漆黑一片的江面,再瞅一眼已经烟雾滚滚、烈焰四起的城市,就知道守军这边几乎是在一边倒地挨揍。

因此,皇帝和百官的脸色都相当难看,阴沉得简直能淌下水来。

唯有庆王看着城中火光四起,哭声震天,却依旧是一脸的不以为然:“……皇兄勿忧,京中兵将虽然颓废,但朝廷也并非没有奋勇敢战之士。这些坚船利炮,于我圣门神通面前,不过是土鸡瓦狗而已!”

他一边捻动着手腕上雕刻有美人图的檀木珠串,一边颇为自信地微笑着说道,“……臣弟于家中请芙蓉教圣女昼夜操演,练成圣军一旅,现已配齐器械、练熟阵法,明日便可出城迎战,为皇兄去此大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