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穿越时空的蝴蝶 > 第六卷 三十七、战争的号角在东方吹响(中)

三十七、战争的号角在东方吹响(中)

三十七、战争的号角在东方吹响(中)

舟山岛.定海县城

伴随着一抹鲜艳的朝霞悄然跃出天际,明亮的盛夏烈日又一次照常升起。

带着海水咸腥味的淡淡薄雾,在阳光的照射下渐渐消散,显lu出一片栈桥码头和渔船舢板的身影。而清晨赶早的鱼市,也在灼热的阳光和渔夫的吆喝声中,缓缓地开始散去。

几个在码头hun饭吃的无赖闲人,正被当值的港口小吏用皮鞭驱使着,挥汗如雨地清理着码头鱼市散去后所留下的垃圾和污物。而另一些的水手、苦力,则是睡眼惺忪地刚刚走出气味难闻的肮脏棚窝,一边伸着懒腰搭着汗巾,到公用的水井旁边排队打水洗漱,一边彼此交头接耳,打探消息,准备寻找新的工作。

在一阵阵清爽海风的冲刷之下,最后一丝松明和油脂燃烬的味道,也从礁石上那座熄灭了的灯塔中逐渐散去——新的一天就要开始了。

新上任不久的定海县令马千竹,此时刚刚从竹篾编织的凉席上爬起来,随手揉了揉依然犯晕的脑门,又擦了擦额头渗出的一层细汗,便起身披了件衬衣,推开已经布满虫蛀破洞的窗扉,让清晨的凉风吹入室内,然后对着头上那轮看着冉冉生起的红日,轻轻地眯起了眼睛。

此时的定海县城,正笼罩一片艳丽灿烂的嫣红霞光之下,宛如沐浴在圣光之中的黄金之城。

但若是定睛细看的话,却只能在这层灿烂的霞光下面,看到布满了青苔的斑驳城墙,坑坑洼洼的肮脏路面,茅草屋顶的简陋房舍,以及日上三竿仍然行人稀少的冷清街市,还有早已坍塌的钟鼓楼废墟……很显然,在这个天下动dàng,民生衰败的悲催年代里,坐落在东海一隅的舟山岛,日子似乎也不怎么好过。

而经济的萧条,不但严重影响着老百姓的饭碗,也同样影响到了官员们的腰包。

“……都在这破岛子上蹲了六年了,啥时候才能想办法谋到一个肥缺啊?!”

看了看室内颇为寒酸的陈设,mo了mo身上已经泛黄的衬衣,马千竹县令大人不由得喟然长叹起来。

由于多年以来的朝政紊乱,以及不时爆发的海盗袭击,还有每一年定期来袭的台风,导致舟山岛上的海堤长期失修,连年决口,大片稻田被海水淹没沦为盐碱地,水利沟渠也是日益崩坏,让岛民的生计日益艰难。为此,在这种穷困不堪的情况下,青壮年纷纷离开故土,前去北面日益兴旺的大上海讨生活。

如今全岛只剩下了不到两万人口,县城内更是只有四五千人常住。由于被宁bo和上海这两个大商埠吸引走了商船,舟山岛上也很少有什么西洋大船停泊,自然就不会有什么外贸生意可做。

因此,在人口如此稀少,土地如此贫瘠,财源如此匮乏的情况之下,身为定海县令的马千竹大人,光是要筹到粮米来供养一班县丞、主簿、巡检、衙役,还要向省里足额上缴赋税,就已经异常吃力,不得不三天两头地哭诉着要求减免。若是想要再捞什么油水,基本上是完全没有可能的了。

于是,他只能在每天从县衙后院的二层小楼起chuáng之时,忧郁地眺望一番破败的街景,然后慢悠悠的踱到更加破败的大堂上——“官不修衙”这条官场古训,在定海县被执行得异常彻底,板壁发霉、梁柱朽坏、石阶崩塌什么的就甭提了,甚至连屋顶那个在几年前被台风掀起的大洞,至今也没有谁想到要去补上——跟自己手下唯一的幕僚师爷喝茶闲聊,或者批阅一些例行公事的文档……像舟山岛这种又穷又闭塞的小地方,通常不会有什么大事,但清闲归清闲,却同样也没有什么搜刮和发财的门路。

因此,在昔日里倾家dàng产凑了三千两银子上下活动,才好不容易谋到一个县令实缺的马千竹大人,不由得成天长吁短叹,担忧自己筹集不到给上司送礼行贿的活动资金,最终会“两袖清风”地丢官回家。

而最近的这一两个月,马千竹县令大人的烦恼似乎又进一步增加了几分,连鬓角的头发都白了……每当他看到插满了沿街家家户户,甚至挂上了县衙大门的杏黄八卦旗,都忍不住要哀叹几声。

——不知朝廷那帮酒囊饭袋们抽了什么风,居然公然发文放开禁令,鼓励魔教活动,转眼间就四面起火八方冒烟,把东南江浙这片天下精华之地给折腾得一塌糊涂!

根据市面上传来的消息,非但江南各地已经成了魔教的天下,一时间村村起坛家家烧香,各级地方官府几乎陷入瘫痪。就连他治下这座偏僻贫瘠的舟山岛上,也来了一帮魔教下属的“六离会”。总计约mo有六七十条壮汉,在定海县这等小地方,已经可算是声势浩大了。

这“六离会”专门崇拜火神祝融,在魔教之中,似乎只是不入流的一家小分号,可排场却一点都不小——领头的魔教大师兄自称‘风闲真人‘,戴着法冠,穿着道袍,手里拿着青龙宝剑,口中念念有词,嘴里还能“噗噗噗”地喷火。而他麾下的魔教喽啰们,也都穿红衣裳,戴红头巾,脚上套了红布鞋,xiong前还围着个红肚兜,上写‘封枪不发,化弹为泥‘两排字,据说可以专克西洋火器、上阵刀枪不入。

自从上了舟山岛之后,这位风闲真人就四处做法事开道场,表演神通拉人入教,顺便“劝说”富户们慷慨捐款捐米,当即就倒腾得是鸡飞狗跳。而看到魔教的声势如此庞大,一时之间,相信这玩意儿的人还真是不少,没几天就有上千人跑去参加,更有无数的杏黄八卦旗满街飘扬!

舟山岛的百姓,不管是住在城里还是乡里,这段日子也给魔教的人空口忽悠得如颠似狂了——男人们一个个都捏了符箓,互相称呼为师兄师弟,整天忙着烧香做法,连水稻田撂荒了也不管。

而那些往日不大出门走动的女子,也都换了红衣服,结了红头绳儿,挎着篮子抓着扇子走街串巷,动不动就成群结队地聚集在一起,尖声念着什么口诀。真正厉害的神通,没见着修炼成多少,而各家各户珍藏的一点好东西,从日常酒食到衣服布料、银钱首饰,却是一车车地往魔教门徒手里送!

不少平日里有头有脸的富豪士绅,看着民情汹涌,在心惊胆战之余,也只得拉下脸面不要,腆着个大肚子换了一身红布短打马褂,整日里跟魔教师兄师弟们hun在一块儿。他们也不求修炼成什么无敌神功,只求别给风闲真人打成二毛子三毛子,让人家一把大火将宅院给烧光了!

———————————————分——割——线————————————————————

面对这样一副乌烟瘴气、群魔乱舞的怪现状,马千竹县令感觉很是郁闷——你们这帮信魔教的狂人疯子,要杀洋人就给我去上海租界闹腾啊!跑到压根儿就没半个洋人的舟山岛来干什么?

而更加让他感到郁闷的是,根据朝廷颁发的训令,每当魔教那些大师兄大师姐们举办法事的时候,各地官员还得穿上成套官服官靴,带头率领地方士绅焚香献祭,用迎接传旨钦差的礼节,去磕头跪拜神位神龛……让堂堂一地父母官,对着邪教门徒卑躬屈膝到了这等地步,官威何在?体统何在?

到了眼下这光景,除了南京城脚下有禁军弹压,还稍微安稳一些。而稍微远一些的江浙两省各府各县,已经差不多要变成魔教的天下了——到处都是系着红腰带红头巾的大师兄大师姐,文弱一些的家伙,还只是在乡镇之间耀武扬威,口口声声要尽诛各sè西洋毛子,扶保大金江山,却一心忙着敲诈勒索,对着土生土长的本国老百姓显威风;而若是遇上强悍一些的暴徒,索xing直接轰走了县官老爷,把衙门改成香坛!县城里头有什么事情,都是最有面子的几位大师兄们商量着公决,再麻烦不到县太爷半点儿啦!

这可真是国之将亡,必生妖孽啊!

朝廷要是当真指望着这些家伙来扶保大金江山,那满朝文武就早该找块豆腐撞死算了!

而且,这等邪教暴民要是得了朝廷名义,泛滥开来,接下来基本上铁定会有不测大祸!

事实上,不管京城朝堂上的高官大员们想法如何,江南的地方官员们全都看得清清楚楚:对于那些魔教徒众而言,所谓的驱逐洋人、扶保江山,只不过是个敷衍金陵朝廷的幌子。而钉了黄纸簿子,对着那些“二毛子”“三毛子”一家家勒索劝捐,才是他们的主业!

要是日后一旦当真hun得风生水起、势力大涨,魔教那些教主、香主第一个要对付的绝对不是洋人,而是肯定会掉过头来打进京城做皇帝的——人家那可都是上千年的造反专业户了啊!

京城里头的那帮满洲大爷,明明已经把江山都折腾得丢掉大半,连祖坟和龙脉都被人刨了,却还要搞出这般昏招……莫非还真是害怕这江山社稷颠覆得不够快吗?

当然,虽说是“位卑未敢忘忧国”,但马千竹县令倒也没那么高的情操和觉悟,只求着这些搞魔教的家伙快快滚蛋,不要再逼着自己跟耍猴似的参拜请神搞法事,就已经很是心满意足了。

幸好,那位风闲真人在舟山岛上折腾了将近一个月之后,觉得不能总是困守一地,又带着一帮徒子徒孙,乘船到外岛去开展传教工作,七天前去了岱山岛,接下来还要去嵊泗列岛……虽然满县的杏黄八卦旗,依然在乡野之间高高飘扬,但马千竹县令的耳边,好歹是变得清净了许多。

因此,马千竹县令就愈发地不愿意看到风闲真人回来,甚至暗地里扎了挂着风闲真人名号的小草人,天天针扎火烤作法诅咒,希望这个三流神棍最好在海上遇到风浪翻船淹死,再也不要回来了……

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他的这个诅咒居然成真了!

——当马千竹在县衙门用过午饭,正打算回去睡个午觉的时候,一个浑身**的邋遢军官,突然在几个衙役的搀扶之下闯进大堂,给县令大人带来了一个喜讯和一个噩耗。

“……禀报县尊大人,昨日下午,一艘足有山丘大小的西洋巨舰,突然进犯我嵊泗列岛!并且恰好遇上了风闲真人乘坐着离开该岛的海船,一时间躲避不及,被那艘该死的巨舰迎头浪翻!

由于海里有鲨鱼群在活动,虽然我等赶紧驾驶巡检船竭力营救,但等到把人撒网打捞上来的时候,风闲真人已经变成了半截真人,另外半截不知去了哪儿,其余教众也是十不存一……”

如果说截止到这里,对马千竹县令而言还是喜讯的话,那么再接下来的消息,可就是噩耗了。

“……卑职前来报信的时候,嵊泗列岛的水营炮台便已陷落!还请大人速速启奏朝廷,乞师援救!”

……

片刻之后,大金王朝传承千年的政府专用通讯系统,便开始了疯狂的运作。

“……诸位大人,这是县太爷的紧急公文,三级加密!军情如火,请务必立即发送!”

伴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戒备森严的定海县驿站门外,一位衙役手里捧着一只精致的小盒子,气喘吁吁地递交到驿站收发室的执勤队正手中。

虽然朝廷官场上的风俗,一向是重文轻武,但管理驿站的军士,可不是普通的绿营兵,而是还兼着内务府的差事,相当于朝廷秘密战线上的情报员,不要说一个小小衙役,就是县令本人,也得以礼相待。

所以,执勤队正只是倨傲地点了点头,然后接过盒子,与两个副手一起仔细地检查过火封漆印,待到一切确认无误之后,便mo出官印盖个了戳,转身走到内院的一间青石小屋门外,轻轻在门板上敲了几下,却并没有开门,而是从旁边的一个小窗口内,把盒子递进了屋里。

而待在屋子里的驿站祭酒,也很快就对盒子完成了检查,并填写了一张回执单子,盖上公章从窗口里送了出去。队正将回执交给了衙役,衙役则同样认真地检查了一番,便拿着回执单子复命去了。

接下来,屋内的驿站祭酒翻出一张空白的信笺,按照某种奇异古朴的声腔,将县令送来的公文诵读了一遍,再由旁边的书办提笔记录下来,变成一组谁都看不懂的诡异文字,然后按照一册密码本翻译成乐谱,交给了在另一间房屋内值班的乐师。而乐师则按照着翻译完毕之后的乐谱,在庞大的乐器架上找到了一具对应的玉编钟……又过了一会儿,一曲美妙的音乐声,便在屋内叮叮咚咚的响了起来。

与此同时,在千里之外的京城皇宫大内,一间颇为幽静宽敞的大殿里,上百具玉磬中的一具突然不敲自鸣。而旁边跪坐着的三个眉清目秀的小太监,也赶紧提笔记下乐谱,随后便交给了殿内的当值书佐。

当值书佐立即找出密码本,将乐谱翻译成了一堆让人看不懂的文字,随即拿给皇宫祭酒诵读解密,让他把这篇乱码又一次还原为初始的公文,然后再跟一张回执一起递交给了本殿的太监管事。太监管事填好回执,将公文副本和回执一起签押入库,便拿起公文正本,匆匆走向了皇帝陛下日常起居办公的乾清宫。

又过了片刻,在康德皇帝完颜德昭的si人小书房门外,便响起了大内总管孔令旗的声音:“……陛下,浙江省定海知县马千竹加急密奏,有重大军情禀报……”

———————————————分——割——线————————————————————

……虽然如今的翔龙帝国,已经在野蛮人的昏庸统治之下,变得日益愚昧、僵化和衰朽,全身都散发着**的气息。但是,在过去那个黄金时代残留下来的若干遗产之中,仍然能够发掘出一些值得我们赞叹的闪光之处……其中,这个帝国的玉石乐器传讯体系,就是一项最值得我们引进和推广的伟大发明……

……在一千二百多年前,为了保证这个庞大帝国的政令传达通畅,当时最杰出的东方修道者们通过数十年时间的钻研,终于发明出专用于即时通讯的雷系仙术,用来代替速度缓慢的邮差和不怎么可靠的信鸽。

该仙术被固化在玉质的器皿中,无需麻烦那些神秘的修真者,只要寻常的凡人官吏就能操作。只需保证定期日晒充能,便可每天使用十次,一次最多可以传递一万个音节或五千个方块字。县府级驿站的小型玉编钟只能支持一条单线,朝廷六部和皇宫则各有几十台玉编钟组成的信息中心……

从此之后,那些顶级的音乐家和耳力特别灵敏的人,便成为了国家级的战略人才。在各地的重要驿站里,都有设置着安放有特制玉质乐器的坚固小屋,在屋外由最精锐的士兵严密守护。屋内则常备有乐师和书办,负责将送来的公文翻译成乐谱发送出去,并将接受到乐谱记录下来,翻译成公文交给地方官府。

为了保证同样的信息传递效率,上古的伊玛斯卡帝国不得不在境内建立数百道空间传送门,每天都要消耗数量惊人的宝石、精金、秘银等稀有材料,huā费代价高昂得令人咋舌。更可怕的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之中,还会时不时地从传送门内跑出一些奇异的怪物,给帝国造成巨大的损害。最严重的一次甚至还引来了深渊大君狄摩高根,一瞬间就毁灭了足足半个伊玛斯卡帝国。

而翔龙帝国的音乐共鸣系统,相对来说就要廉价和安全得多了。唯一的不便之处在于,这种特制的仙术乐器组合,在使用之时必须保持绝对的安静和稳定,因此根本无法安装在颠簸的船舰上。而携带此类设备的陆军,也必须在安营扎寨之后,才能跟后方的朝廷进行收报和发报……

事实上,对玉石乐器进行处理,篆刻各种符文和灵力回路,实现同步信息传递法术的固化,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艺。在东方世界的历史上,只有茅山、蜀山、龙虎山三家修道门派曾经能够掌握,而到了三百年前,东方修真界彻底崩溃之后,这三家门派皆已消失,制造传讯乐器的工艺自然也随之失传。

但是,如今统治着这个帝国的大金王朝,从三百年前旧王朝遗留下来的皇家仓库里,还是找到了足够数量的备用玉石乐器,又通过精简驿站数量,限制公文长度,降低发报频率的办法来延长使用寿命,终于勉强让这套玉石乐器传讯体系一直运转到了现在……

……

这个极为先进的官方通讯系统,一度在对外极端保密的情况下,安全平稳地运转了很长的时间。

然而,在这个动dàng纷乱的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始有终,帝国和王朝自然也一样会有盛衰兴亡。随着旧王朝的动乱崩溃,曾经的最高机密也无法再被严密保护。

等到下一个新王朝建立之时,这套神秘的传讯机制也被生活帝国附近的蛮族们所掌握。虽然他们并没有足够的财力,给自己建立起一套全国xing的通讯系统,但如果只是为将领们配备齐全一套用于监听和破译的简单设备,倒也不是什么很困难的事情。

于是,边境军情的泄密屡屡发生,让翔龙帝国的将军们伤透了脑筋。无论他们采用怎样复杂的密码,都很难保证长期不被对手破译。

最终,这个令人苦恼的问题被一位来自偏僻山区的进士,用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解决了。

这位进士的老家,是一座被群山和ji流封闭的贫苦小镇,交通条件十分糟糕。居住在那里的人们,始终保持古老的民俗,唱着古老的歌谣,说着古老的方言……基本上除了本地人之外,没有谁能听得懂。

所以,这位进士便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将需要发报的公文按照这种方言念出来,再按照标准官话音节写成相应的文字,最后用他们家乡的歌谣编译成乐谱,进行发送。

这个保密手段最终大获成功,虽然敌方依旧能够截获这些乐曲,可是翻译出来的天书没有一个人能懂。

因为这些乐曲的来源,是一本来自上古的雅言典籍《大风》……

于是,在以后的岁月里,这个偏僻小镇便远离了贫困和饥荒,成为了全国唯一全民吃官粮的地方。当地的年轻人,从小就开始学习各种上古乐谱和雅言,然后无需通过艰难的科举,就能被直接选拔入朝廷担任官职,跟一位将要和他长期共事的皇家卫士一起,配属在各地的驿站和官衙,享受最优厚的待遇,处理最机密的公务。待到年老之后,他们会带着爵位和财富离职退休,返回家乡安度晚年。

而这些人唯一的苦恼则在于,根据朝廷严令,他们绝对不能在外人在场的情况下,随便说家乡土话、唱家乡歌谣,也不能在没有贴身皇家卫士监视与保护的情况下,擅自离开工作地点和家乡。

在这个国家的民间,他们通常被人尊称为“风语者”……

——《东方远征回忆录——征服翔龙帝国之篇》

魔法女神选民菲里.泰勒着,深水城终点书局dr2009年出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