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穿越时空的蝴蝶 > 第六卷 一百九十一、富士见合战(2)

穿越时空的蝴蝶 第六卷 一百九十一、富士见合战(2)

作者:老老王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10 14:14:54 来源:泡书吧

一百九十一、富士见合战(2)

一百九十一、富士见合战(2)

望着地图上那密密麻麻一大串近百个“富士见”的地名,菲里的脑海中不由得很是一阵天旋地转。

敌人的最高总指挥部设立在富士见,昨日那场前哨战的爆发地点在富士见,然后自己眼下驻扎的这所庄园也是富士见,距离己方最近的一股敌军营地还是富士见,己方用于运输军需品和后续部队上岸的港口……好吧,总算不是富士见了,是刚刚离开的滨松港。

而且,所谓的“富士见”,顾名思义就是应该能看见富士山的意思。可是他在这庄园里转悠了好长时间,连最高的一座塔楼也上去过,却就是不曾望见过富士山的半点影子。

在百思不得其解之下,他只得不耻下问,悄悄地向这处“富士见”庄园的老管事打听其中原委,然后得到了一个啼笑皆非的回答。

原来在这个岛国之民的心目中,巍峨壮丽的“富士山”被认为具备着极为神圣的象征意义,甚至把它看做是“神山”,达到了崇敬膜拜的地步。

这座活火山不仅是全岛第一高峰,而且胜在山形十分完美,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都非常的优美动人,而且山口处一年四季白雪皑皑,洁净无垢,尤其让人看得赏心悦目。可偏偏由于气候原因,富士山终年云雾萦绕,仿佛戴着迷蒙的面纱,即使近在咫尺,也经常无法一睹其真容,因此进一步增加了这座神山的神秘感,很多人都以曾经一睹富士山为豪。,甚至不惜花费重金,跋涉千里前来游览探访。

如此一来,在富士山周边地区的村镇居民,尤其是那些靠近商业要道,头脑比较灵活的人,都纷纷打起了靠山吃山的主意。一个个大力发展地方经济,挖掘旅游资源,给家乡挂上了“富士见”的头衔——那些真正就位于山脚下,能够时常看见富士山的地方暂且不论,就连很多距离遥远,只有在秋高气爽之时才能勉强看到一点模糊山影的村镇,也不管不顾的给自己挂上了“富士见”的金字招牌。

因此在商旅繁茂的东海道列藩,近年来当真是十里一处“富士见”,遍地都有“富士温泉”,足以让人生地不熟的旅游者们看得晕头转向,不知这富士山究竟身在何方。

甚至就连一些从来都不曾看到过富士山的地方,为了吸引或者说诓骗游客,也不管不顾地把名字改成了“富士见”,再编造一段能够自圆其说的故事——例如菲里所在的这座庄园,根据老管事的说法,就是因为过去某一年的秋天突然狂风暴雨大作,然后在雨消云散之后,人们竟然抬头看见了富士山的身影,顿时以为是天降祥瑞,便顺势更改了地名……

当然,最好不要真以为这地方可以看到富士山,毕竟都已经是上百里之外了,所谓的祥瑞传说通常都是一些做广告的噱头——菲里就很认真地问过这位老管事,他这座名不副实的“富士见”庄园究竟能不能看见富士山,而老管事则是吞吞吐吐地表示,只要您肯慢慢等等下去,总会有一天能够一睹胜景,“在我爷爷的时候”,这里绝对是看到过富士山的”

嗯嗯,看来还是不要被这个“富士见”的名字给迷惑了,这里其实根本看不到那座羞怯的神山吧

———————————————分——割——线————————————————————

西南方四十里外的某处山谷中,另一座名叫“富士见”的小镇

虽然同样看不见富士山的雄伟身姿,但是得益于此地夹杂着硫磺气息的天然温泉,以及山清水秀的美丽风景,还有“热情风骚”的老板娘与看板娘,还是让它在附近诸多“富士见”的激烈竞争之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太平时节的着名旅游和疗养胜地……以及此次朝廷东海道征讨军的本阵首选之地。

在镇上最豪华的一家温泉旅馆中,一身峨冠博带的南路东征军主帅,东海道总督藤原梅竹大人,正和往常一样,在一干清客幕僚的阿谀奉承之下,享受着茶会、诗会与歌舞的乐趣。

这是一间被布置得非常风雅的宽敞和室——淡雅稳重的空间布局,简约精致的设计风格,中规中矩的方格和直线,散发着稻草香味的榻榻米、营造出朦胧氛围的半透明樟子纸拉门,各式琳琅满目的精致雕塑、画轴、酒具和茶器,飘散着清雅檀香气息的镂空银球型香炉……

作为一名有文化有素养的公卿贵族,即使身处于“戎马倥偬”的军旅之中,藤原梅竹大人也没忘了带上他的各种豪华家私摆设,以及名贵的享乐之物。

例如在此时此刻,就有一位职业茶人在替藤原梅竹大人和他的宠臣幕僚们表演茶道。

按照公卿贵族标准的正宗茶道,步骤颇为繁琐,绝不是像平常人弄点儿茶粉放进茶碗里,泡上热水之后,拿一把小刷子(茶筅)死命地刷呀刷(点茶),一直刷到水里有茶味儿了就成。

而真正的茶道,也就是严格按照《茶经》做的煎茶,首先要掰碎茶饼,丢进容器里细心炙烤使其干燥,以便于让茶味增厚;接着把碎茶饼倒进专用的茶碾子里的,用石杵碾成细细的粉末状;再用特制的风炉、上好的炭、专用的小锅釜烧水,且要用最清澈甘甜的山泉;然后等水煮开了,还要先加一些盐,才能一边用竹具搅动锅里的沸水,一边往水面中心撒茶粉……最后还有一项最具难度的艺术性工作——分茶

——茶粉不是速溶咖啡粉,即使溶解得再怎么充分,也会有很大一部分变成浮沫飘散在水面。

而作为职业茶人,就要有本事把茶釜里的茶水跟浮沫一起,富有艺术性和创造性地倒进茶碗里,最起码要求厚薄均匀、看着舒服,再高一个层次,还要这些浮沫酙成仙鹤、乌龟、山水、松鼠等各种图案和造型,来比试“斗茶”……于是,在如此这般的一番折腾之后,这位茶人终于在花纹精美的黑陶大碗里,弄出了一幅奔马图案的“茶末艺术画”,然后恭恭敬敬地呈递到藤原梅竹大人面前。

总督大人微笑着端起茶碗,欣赏了片刻水面上的图案,然后又闭目闻了闻茶香,这才把涂抹了胭脂的嘴唇凑到碗边,略微抿了一小口,便将茶碗传递给了左边的一名公卿。而他身后那两位粉面红唇的美貌娈童赶紧站起身来,如少女般摆着兰花指,殷勤地伺候着替藤原梅竹大人擦嘴打扇,顺便拿出白粉、胭脂、香水与镜子,为他进行补妆。

——作为风雅的公卿名门之后,藤原梅竹大人即便打仗也不忘了带上娈童,方便化妆与搞基……

在座作陪的那些低级公卿和文士,受宠若惊地接过总督喝过的茶碗,轮流啜饮上一口,然后把茶碗转一个角度,错开刚才沾唇的位置,再转交给下一位……只是由于人太多,茶碗转了一圈还是有人没喝到,于是接下来依旧免不了出现间接接吻的状况……嗯嗯,真是一股洋溢的基情啊

至于茶水的味道么……水是咸的,茶是苦的,喝进去还有一嘴的茶粉渣子。实际上也就是品味一个意境,与其说是什么美妙享受,倒不如说是在修炼味蕾的承受能力……

相反,所有的茶具,包括风炉、锅釜全都做得极其精美,描金错银不说,甚至还用珐琅工艺烧上了一层花鸟山水的图画。就连烧水的木炭,也被精心制作成花卉、动物和人脸的形状,类似于动物饼干,盛放在涂漆描金且装饰着贝壳镶嵌画的木盒里,看着仿佛是精美的工艺品一般。

可惜不管茶具再怎么漂亮,茶水还是照样那么难以下咽。

——正如前边反复强调的一样,这个国家的最大特色之一,就是在该下功夫的地方不下功夫,却总是在并非关键的小地方殚精竭虑、务求完美……

既然喝过了基情洋溢的煎茶,那么接下来诸位文人也要创作些什么作为回报——须臾之后,便有人挥毫写下一首洋洋洒洒的贺诗,呈上给东征军统帅大人观赏:

王师十月伐关东,

名臣贵胄震八荒。

扫荡魑魅清玉宇,

岂许妖术胜节操?

滔天忠义填骨髓,

鬼畜蛮夷尽遁逃。

平定江户血气勇,

皇国一统美名扬

若是论辞藻华丽、意境高深,这诗恐怕是完全谈不上的,就连对仗工整、平仄押韵,也只能说是马马虎虎。不过呢,藤原梅竹大人还是看得十分欢悦。全然忘记了自己从离开京都以来,根本还未曾让麾下的“虎狼之师”和“关东逆贼”、“西洋鬼畜”真正交火过一次,只是忙着一路打家劫舍而已。

至于唯一已经打响了的冈崎之战,却是在围攻自己的前锋先遣队——赤报组。而且先是极不光彩的诱杀,接着还是无比脑残的强行逼反,更扑街的是一直到现在还没能把冈崎城给打下来……

———————————————分——割——线————————————————————

就在菲里和三井龙姬大小姐骑着铁蟑螂魔像进入甲斐深山,招降那批被所有人抛弃的原耐色瑞尔帝国近卫军之时,一支军容鼎盛的朝廷讨伐部队就已经从京都出发,沿着东海道干线一路向东推进,并且沿途不断拉人入伙,让军队规模仿佛滚雪团似地越滚越大……

为了一举平定关东贼寇,京都朝廷这一次派出的阵容空前盛大。

因为亲眼看到连德川家鸣将军都屁颠屁颠地前来投降了,京都方面普遍乐观认为,“关东余寇”已经分崩离析、不堪一击,只要亮出朝廷的十六瓣菊花御旗诈唬两声,就能吓得他们统统纳头来拜。

所以一听说要到富庶繁华的东海道列藩和大江户八百八町去发财,凡是自认为身体强健,走得动远路的公卿贵族,基本都踊跃报名上场了。

这支讨伐军的主帅,是仁孝天皇最亲信的宠臣和基友,以风流倜傥、俊美不凡而闻名的藤原梅竹大人。这位美男子在京都欢场那是绝对的巨星级人物,不知与多少名媛贵妇、重臣贵戚有染,非但男女不忌,而且攻守皆可,据说还有幸享用过仁孝天皇陛下的尊臀——之所以任命他为主帅,估计是天皇陛下认为藤原梅竹既然能在被窝里将自己“攻”得这么爽,那么上了战场肯定能把敌人搞得更爽才是……

总之,没有军事经验不要紧,没有资历和威望也不要紧,只要有最高领导的信任就足够了。

在藤原梅竹大人之下,还有一大堆挂着行军司马、行军参赞之类头衔的分管干部配合工作。那些历史悠久的公卿名门,例如一条家、九条家、西园寺家、姊小路家什么的,都派遣了不少青年子弟参加,总计多达四百余人,几乎把所有身体健康的年轻公卿一网打尽,充分显示了朝廷对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

当然,这些生来只知吟风弄月的公卿后代,对于行军打仗之事都是一窍不通的,只是挂个空名头出来游山玩水罢了。而除了他们各自带来的家丁仆役,其实也根本没有什么军队可管。

实际上,一直到此次出征关东之前,朝廷都是没有什么直属兵马的,就连藤原梅竹这位统帅大人,也是一个光杆司令。幸好在眼下的京城四周,多的是想去东海道富庶之地大肆劫掠发财的各路“勤王义军”,虽然尽是些山贼土匪之流的乌合之众,但朝廷却是来者不拒,很快就组建起了一支号称十万之众,实际估计能凑到四万的“浩荡大军”。

唯一的问题就是这支军队长期处于指挥失灵状态,随时都有人在入伙和散伙——这一路上时常有人擅自脱离大部队,去远处某个富庶村镇劫掠,然后就不知道回不回得来了。但也经常有外地的山贼盗匪觉得跟着朝廷走有前途,便扛着竹枪大刀半路入伙,一起乱哄哄地向东边杀人放火去也。

而“本阵”之中的诸位公卿贵族,就等于是被这么一帮粗鲁蛮横的凶徒们当做金字招牌似地裹挟着前进。名义上身为全军总司令的藤原梅竹大人,始终是既不知道自己手下如今到底有多少兵,也不知道这些兵究竟在哪里,甚至有时候连自己在哪里都不晓得……

京都朝廷对于前线的后勤规划,是既不提供军械弹药,也没有粮食饷银,一切都要求军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并且不要忘记时常反哺中央——也就是说要记得把战利品上缴给天皇,

因此,这支大军所到之处,一律实行“现地调达”(就地征发)的办法,把路过的老百姓家中那些吃的穿的用的还有大姑娘小媳妇统统征用,连收条都不打一张,临走之前还不忘放上一把火,将“三光”政策坚决执行到底,故而处处鸡飞狗跳,奸yin杀掠日日不绝,场面极度壮观。

举个例子来说,在尾张国的名古屋城,东征军行营曾停驻十日,事后在遗留的军营之中发现女尸数以千计,无一不是赤身**,下身插了木棒或竹签,有的还被挖去了ru房和眼睛,实在是惨不忍睹。

所以,这支意气风发的朝廷官军,很快便非常荣幸地在百姓中享受到了超山贼规格,近似于魔王等级的待遇。沿途居民一看见菊花御旗在道路尽头飘扬,就丢下家当拖儿带女亡命而逃,“朝廷官军”们撵都撵不上。只留下一座座空荡荡的破落村镇,供大军宿营之用。

幸好,虽然这支军队无组织无纪律,但毕竟人多势众,而且从京都到三河的这一路上,都已经被赤报组预先扫荡过一遍。能打的刺头儿不是被拔掉了,就是远离讨伐军需要路过的交通要道,构不成威胁。

因此,藤原梅竹大人尽管一路浑浑噩噩,但还是顺顺利利地走到了三河国,并且在这处风景宜人的“富士见”小镇内安顿下来,等着前线攻陷冈崎城的捷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