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穿越时空的蝴蝶 > 第六卷 一百六十九、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6)

在进入工业时代之前,一座繁华的超级大都市,往往会榨干它周边一大片土地的所有生机。

这是菲里在从江户前往甲府的途中,通过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所获得的最深刻感悟。

之前他率军出征日光东照宫的时候,由于那边是将军家的祖坟与祠堂,又是着名的山清水秀之地,以及江户权贵的重要度假休闲区,出于防止风光被破坏的缘故,那里的封山育林工作做得很不错。

而且,为求征夷大将军在参拜祖坟的时候能够更加体面,幕府还在日光和江户之间修筑了相当完善的御道,路面铺着巨大的青石板,沿途种植着成片的茂盛林木,两侧开挖了始终流淌着活水的沟渠。

这条御用道路两边数里的范围之内,都被幕府划为禁地,不准百姓随意居住和开垦。巨熊军团从喧闹嘈杂、人口稠密的江户城一路走过去,只觉得处处风景如画、空气清新、鸟语花香,除了稍微冷清了一点之外,丝毫感觉不出任何凋敝和萧条的末世气息。

但是当他这次换了一条道路,计划朝西北方向穿越整个关东平原,进入甲斐山区的时候,却在沿途看到了另一副截然不同的悲惨景象。

——离开江户郊区不远,路边开始出现大片大片贫瘠焦黄的田埂,虽然水稻已经收割,但从零星干裂的地面来看,今年的收成应该非常糟糕。

田野间的河沟与池塘,此时多半都已经干涸了,剩下几处未干涸的,也尽是黑黝黝的污泥浊水。除了少数鸩形郜面的垂死难民,道路上几乎看不见行人和商旅的踪影。沿途经过的几个村庄,同样是极其的简陋杂乱。所谓的房屋,不过是用几根朽木支撑着的枯黄色漏风茅草顶而已。

当菲里的几百人小部队穿过他们的村庄时,这些衣衫褴褛的农民全都缩进了各自的茅屋里,然后佝偻着凑在门边,像一窝窝肮脏的老鼠一般,从这些破旧的村舍里探出头来,神情呆滞地看着一队队异国士兵从面前走过,无喜无悲,满脸的麻木与空洞。

唯有在满载白米和酱菜的辎重车辆,沿着村中的黄泥路骨碌骨碌地驶过时,在他们空洞而茫然的眼眶之中,才会突然亮起猫儿发现老鼠般的贪婪精光……但仅仅是眨眼之间,就又会在雪亮的刺刀和黑洞洞的枪口威吓之下,黯然地转瞬而逝。

“……天啊这就是号称富庶的关东平原?这真的是在江户城郊外不到五十里的地方?怎么穷到了这副德行——连大姑娘都没有裤子穿”

沿途满目皆是的萧瑟破落景象,让菲里不由得大吃一惊。

他骑在一只铁蟑螂魔像的宽敞脊背上,四处张望顾盼,感觉颇为惊诧——实在是很难想象,放到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堪称繁华兴盛的大江户八百八町,居然是建立在如此败落凋敝的乡村农业经济基础之上。

事实上,这些乡村的贫困程度,已经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各处村庄的茅屋,普遍排列得非常混乱,而且好像很长时间都没有得到翻修。房顶上的茅草或秸秆大多遍布着霉斑,不少已经朽烂脱落。村民基本上个个面黄肌瘦,人人一口烂牙。不少女人和孩子,甚至连一件可以遮身的衣服都没有,只能满脸麻木地赤luo着走来走去,或者光着屁股在地里干农活。

而在距离这里不到一天路程的地方,就是这个国家最富庶,最繁华的百万人口大江户

极度贫穷的乡村与绚烂繁华的都市,就这样近在咫尺,却恍如天壤之别。

如此鲜明而富有冲击性的强烈对比,一时间让菲里的脑袋有点犯晕。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分——割——线————————————

“……这又有什么好奇怪的?若是没有他们这些农民的穷困潦倒,又哪有大江户的繁华富庶呢?”

随同他一起前去甲府的三井龙姬,倒是对其中的关系看得很清楚,“……积聚在江户城的巨量财富,还不是从这四周乡野之间搜刮出来的?供养了如此庞大的一只吸血虫,关东农村又怎么能不凋敝?”

在得知菲里要去甲府招降敌军之后,三井龙姬大小姐也带着卫队跟了上来,说是要和他一起去那边巡视一下前沿防务,顺便检查一番物资积储的情况。

说来也真是可怜,幕府过去在名义上掌控着整个东瀛列岛,即使是现在,至少也还是东国之主。但实际的领土范围,最西边不过是刚到冈崎——甲府一线罢了。更西面的半个东海道,从幕府军主力惨败于京都的那一天开始,就已经完全失控。甚至就连冈崎城也已经在前不久被暴民攻破,残军被迫将防线收缩到了富士山脚下的骏府(静冈)城,饶是已经如此大踏步撤退,依旧还是惶惶不可终日。

而且,在将防线收缩到骏府之后,东海道的数个重要产粮区也因此沦陷,幕府当局在江户焚毁之后,顿时便陷入了无粮可调、无钱救急的窘迫境地。

焦头烂额之下,本着苍蝇虽小也是肉的想法,三井龙姬大小姐就把主意打到了甲斐那片贫瘠之地的头上,想要看看能不能征收到一些余粮。而且,根据幕府遗留的账簿登记,作为拱卫关东平原的山区重镇,甲府城中似乎还有一点金银和军械弹药的储备,到了眼下这个时候,也能拿出来作为装备新兵之用。

所以,当听说菲里率领少量兵马出征甲斐之时,她就带着卫队匆匆离开江户跟了上来,并且在汇合之后向菲里讨了一只铁蟑螂魔像,以便于和他并肩而行,顺便在路上讨论一下未来的军政方略。

现在,她就向菲里卖弄起了时事经济方面的见识。

“……在幕府治下,农民的生活一直都是非常痛苦的。初代将军就有明确训示:‘征收乡村百姓之贡赋,要不使其死,亦不使其生’,即一定要把农民弄到不死不活的程度。

具体来说,既不能让农民一无所有,连口饭都吃不上,这样的话,饥民们会揭竿而起,造反闹事。但也不能让农民衣食无忧、自由自在,因为那样的话,农民就会饱暖思阴欲,不愿意闷着头做牛做马,老老实实地听武士们吩咐,而是会要求各种各样的权利,导致社会动荡。

因此,幕府认为这世上最好的治理手段,就是把农民置于不死不活的境地,这样一来就既不会让他们饿疯了起来造反,也不会让他们有精力胡思乱想。而天下人口有八成是农民,农民们不死不活了,整个国家和社会也就不死不活了。从而让国家稳定,社会和谐,天下无事……所以,即使是在连年丰收,财政宽裕的时候,幕府也要竭力征收重赋,让百姓保持不死不活的状态。”

三井龙姬大小姐颇为感慨地摊着手耸了耸肩膀,“……根据这种执政思路,高贵的武士们理所当然地应该在城堡里享受奢华生活,而贫贱的农民们则世世代代都必须像狗一样栖身在茅草堆里,任何改变这种状态的想法,哪怕仅仅是想让自己的日子好过一些,都是大逆不道必须掐灭在萌芽之中”

“……这不等于是奴隶制吗?完全就没把农民当人看啊我还以为贵国已经取消奴隶制度很久了……”

听到如此冷酷的财政税收策略,菲里忍不住咋舌道。

“……奴隶制?嘿嘿,有的时候,这些农民的生活状态,恐怕比真正的奴隶还要惨呐”

三井龙姬大小姐讥讽地冷笑了一声,然后又继续叙述了下去,“……自从幕府建立以来,关东天领的贡赋额度就一直在不断上涨。最初是四公六民,即40%的实物税。然后一点点变成五公五民、六公四民、七公三民,如今则是八公二民,农民必须要上缴自家地里80%的稻米才能完税

而且,这仅仅只是缴纳给幕府的贡赋,下面的地主还要再向佃农们收一层租子,等到租子交完,估计已经是一粒米都没得剩下了,弄不好还要倒过来欠上地主们好多债务……啧啧,当奴隶就算是再苦再累,至少也不会在每天吃苦受累之余,还要倒过来欠上主人一大笔债吧”

“……幕府和地主把粮食全部征收走?那么农民岂不是要饿死了吗?”

菲里听完之后略一思忖,不由得高声惊呼道。

“……没错,农民们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就请人写了陈情书,说他们连‘吃杂粮度日,都成为不可能’,终生‘衣不蔽体,饥寒交迫,住的地方更是墙塌壁倒,破陋不堪‘,为了上缴欠赋,甚至被迫出卖自己的亲生骨肉。因此请求将军大人把年贡下调一点,让他们至少不会饿死。”

三井龙姬大小姐淡淡地说道,“……然后,幕府便训斥他们说:就算是征收走全部的粮食,又怎么会让你们饿死呢?‘明明是你们不知道节俭,随便将萝卜叶、豇豆叶、大豆叶之类的东西扔掉,真是太浪费了。把这些东西掺上些野草煮着吃,味道还是很鲜美的’——意思就是说,你们这些下溅的农民,根本就没有吃大米饭的资格,随便弄点野菜野草填肚子就很足够了……”

“……这……这是何等残酷的暴*啊就是地狱里的魔鬼领主也没这种搞法啊”

菲里对此已经是彻底无语了——就算是再怎么吝啬的奴隶主,也没有在挥舞皮鞭逼迫奴隶终日做苦工之余,还不负责供应伙食,要奴隶自己去挖野草野菜吃的道理吧

“……唉,要说幕府对治下农民的暴*的话,恐怕还远远不止这些呢”

三井龙姬叹了口气说道,“……除了哪怕上缴全部收成都要倒欠的坑爹税法之外,各级领主还要求农民无偿服各种劳役。其中最悲惨的要数‘普请’,就是征发大批农民到远方去做疏浚河道、修筑海堤、排干沼泽之类的大型工程。但问题是幕府完全不供应口粮,更不给一文工钱,连工具都要自备。因此非但做活的劳工十个里面有七八个要饿死累死,就连负责此事的武士和地主,死亡率也是高得吓人。很多人一直怀疑这是幕府用来消灭多余人口的特殊手段……

至于最常见的劳役,则是‘纳乡’。即领主外出旅行的时候,沿途所需的脚夫、马匹等等,都可以向附近农民无偿征用……呃,对了,以我的身份地位,倒也有这个资格。接下来进入甲斐要走不少坎坷山路,你的辎重车辆可能不容易行驶,要不要我叫来村长让他准备‘纳乡’,给你征发一批挑夫,用于运货和推车?”

“……呃……这个……还是算了吧”

菲里扭头看了看茅草屋里面那些瘦弱肮脏的身影,略微迟疑了一会儿,但最后还是坚定地摇了摇头,“……瞧他们一个个都饿得只剩骨架子的模样,想来也挑不动多重的担子,而且我这一路上都会担心他们偷吃军粮……对了,幕府既然对待治下农民这般苛刻,难道就不担心他们串连起来造反吗?”

“……哼怎么会不担心呢?所以才更要推行严刑酷法啊”

三井龙姬从鼻孔里哼了一声,“……根据幕府法度,严禁农民迁徙移居,从一个村庄到隔壁的另一个村庄都要有路条,就连私下走亲戚都是违法的,想要进城赶集还得贿赂官吏。这样一来,农民就很难串连起来闹事了。到了灾荒年间,农民也只能乖乖饿死在自家村子里,离乡逃荒就是死罪,会被砍下脑袋悬挂在路边树上示众——在闹饥荒的时候,武士们更喜欢用挥刀杀人来减轻压力,而不是放粮赈灾”

“……唉,这样充满杯具的人生,还真是惨如茶几……嗯,不对,似乎已经惨到了不足以用茶几来形容了,这根本就是一个餐桌器皿厂的成品仓库”(注)

菲里甩着脑袋叹息道,然后又追问了一句,“……既然是这样的话,那么岂不是没人愿意当农民了吗?为什么他们不试着换一个职业?”

“……哪有这么简单的事在我国的幕藩体制下,农民们可不是不想种地就能改行的”

三井龙姬立即随口反驳说,“……旧体制的最高目标和唯一目标,就是追求绝对的社会稳定因此根据幕府的法度,不但武士是世袭的,连工匠、商人和农民也是世袭的。

按照幕府的设想,农民的儿子只能继续当农民,工匠的儿子必须继续做工匠……甚至就连每一块田地里具体种植什么庄稼,都是世世代代规定死了的,不准轻易变更耕作物,否则还是死罪

为了保证这些严刑酷法的落实,幕府还实行‘五家连坐’的制度,任何一家拖欠地租或‘犯罪”’,其余四家都视为同罪,以此来逼迫农民互相监视,瓦解其同仇敌忾之心……按照幕府对农民的训令来说:不给你们丝毫的自由,就是对你们最大的慈悲”

说到这里,三井龙姬忍不住长叹了一口气,“……江户城虽然繁华,却是一座纯粹的消费型都市,自身并没有多少产出,一切都要靠外界输入。为了维持权贵们在江户城中越来越挥霍无度的奢侈生活,还有世袭旗本武士繁衍生息、数量上升之后被迫增加的俸禄,幕府硬生生地把治下百姓折腾成了行尸走肉,还厚颜无耻地把这种‘不死不活’的悲剧吹嘘成治世良方。

但如此一来,想要在这地方搞什么全民军事动员和总体战,也就成了扯谈和自杀——关东各地农民们被幕府压迫成了这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惨样,心中的怨恨绝对是没了边的,只是无力反抗罢了。因此在拿到兵器之后,他们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恐怕就是立即杀官造反”

“……既然如此,那么你们为何不能设法改革呢?作为财富和贸易女神渥金的选民,您应该也对那些不劳而获、不事生产,却偏偏还自视甚高的武士们没多少好感吧”

菲里眨了眨眼睛,继续追问,而三井龙姬则只能报之以苦笑。

“……呵呵,推行富民政策固然是正理,但事情哪有这么容易?没错我代表的是商业界财阀的利益,与旧派武士多有冲突。但问题是,我国农民基本没什么购买力,商业协会财阀积累的财富,也大多是从武士们身上赚来的。想要农民宽裕就得让他们变穷,而让武士变穷,就会减少商业协会的客流量……

因此,在夺权执政的这些年以来,我们大阪商团一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总是仿佛风箱里的老鼠,两面为难……可惜,到如今还是给玩崩了啊”

说到这里,三井龙姬忍不恹地摇了摇头,然后伸手指向前方的道路,随口岔开了话题,“……好了,这个话题就告一段落吧我们前方还有很远的道路要走,必须抓紧时间而且,这座村庄虽然很是穷困,但至少没遭过战乱。若是再往前走一段路,你还会看到更加悲惨的景象呢”

————————————分——割——线————————————

注:杯具——悲剧;茶几——上面摆满杯具(悲剧);餐桌器皿厂的成品仓库——里面堆满了杯具(悲剧)、洗具(喜剧)、餐具(惨剧)、碗具(挽剧)……v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