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我在中唐当皇帝 > 第072章 停举止选粮种贷

我在中唐当皇帝 第072章 停举止选粮种贷

作者:博带青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3 14:35:50 来源:9书院

京兆尹李实上任后以雷霆手段镇压了盗匪,稳定了物价,但他也没法让老天爷下雨。

李实日夜乞求着能够下雨,然天不随人愿,到了五月时还是没下一滴雨。田地里的小麦渐渐地枯萎,本是收货的季节,却少有小麦存活下来。

关中地区这一茬的小麦十不存二三,幸好去年丰收,百姓手里还有些余粮一直坚持着。

小麦收成惨淡,接下来便轮到种谷子。在朝廷的动员下,耐旱的谷子种下。

谷子俗称禾,学名叫稷或粟,就是后世的小米。它喜高温、耐干旱,生长周期较短,在玉米没来到我国之前,是夏季的主要农作物。

但是,此时天气异常干旱,谷子难以发芽。所以,百姓们都从半干的河中挑水灌溉让其发芽。

可谷子还是只有十之七八发了芽,农夫们唯有精心培育、悉心呵护。

接下来两个月,天不下雨、高温不退,关中大地寸草不生,河流沸腾逐渐干枯。

农夫们不得不争抢水源浇灌,却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谷子大片大片的枯死。

李宁师傅周昉七十寿宴上,张敦简画得那幅《烈日取水图》也只是他六月初时来京师途中所见。

时至七月,河水都快枯竭,常有农民为了水源大打出手,极为悲惨。

如此面对百年不遇的大旱灾,让皇帝李适也慌了。他先命各地官员维护治安并组织祈祷山川,随后亲自举行盛大的祈雨仪式。

李适还免除重病在床、不能理事的中书侍郎齐抗的宰相官职,改任太子宾客。同时又下令撤销吏部铨选和礼部科举。

李适是同情京师民众,担心他们没有饭吃,才停止了吏部铨选和礼部科举。韩愈认为这样不妥,特意写了一篇《论今年权停举选状》劝谏。

“陛下怜悯京师之人,虑其乏食,故权停举选,以绝其来者,所以省费而足食也。”

通过不让选举的人来京师,省下粮食的办法,虽有些效果,却也微乎其微。

韩愈就文中言:“今京师之人,不啻百万;都计举者不过五七千人,并其僮仆畜马,不当京师百分之一。”

韩愈不但数学能力好,而且还有经济头脑。他在文中说:“今年虽旱,去岁大丰,商贾之家,必有储蓄。举选者皆赍持资用,以有易无,未见其弊。今若暂停举选,或恐所害实深:一则远近惊惶。一则人士失业。”

参加选举的人多是富家大户,肯定有余粮,来长安说不定还能带来粮食,增加商贸呢。

这确实是好方法,若贸然停了举选,不但让内外惊慌,还使不少人因此失业。

但憨憨的韩愈还在这文中将天气久旱,归咎于皇帝李适停了朝奏。“君者阳也,臣者阴也,独阳为旱,独阴为水。”“有君无臣,是以久旱。”这句更是直接将天旱的原因,说是皇帝造成的。

这封奏状直接惹怒了李适,气得他大发雷霆,经李实劝谏才没有将罪于韩愈。

李实先前得韩愈称赞,本来打算解决旱灾,立下功劳就推荐韩愈。但旱灾不止,四处忙碌的他也就没立刻举荐韩愈。

谁曾想韩愈竟上书惹怒了皇帝,李实虽帮了他一把,却也疏远了韩愈。

所以韩愈才去如今正受宠的中书舍人崔邠府上,搞好关系。

皇帝李适祈雨之后,天气仍然酷热,田地里的谷子都死了十之七八。

半月之后,七月二十六日,才开始下雨,但此时的谷子只有十之一二了。一些旱地甚至一颗也没有。

这场雨只能算是中雨,只能缓解一时,这一季的谷子算是又黄了。

趁着下雨,朝廷紧急拿出了小麦种子,借贷给京师关中之地的灾民。

小麦种下后,天气也没那么炎热,渐渐转凉。新麦苗不久后也发芽了,农民都很高兴,终于有了盼头。

可好景不长,天气越来越凉,中秋之后,大雨突至。刚发芽的麦苗被雨水冲毁不少。

这场大雨连续下了三天,好像要把之前十个月没下得雨,一次全补回来似得。

这场大雨算是彻底解决了今年的旱灾,不过,却损坏了不少新出的麦苗。农人都忙着重整苗圃,或趁机播种补漏查缺。

去年也下了一场很大的雨,差一点造成涝灾。刘禹锡就替当时的京兆尹韦夏卿写过一篇贺表,名为《为京兆韦尹贺雨止表》。

刘禹锡在表中言:“今年雨多,恐伤苗稼。”、“惟德动天,倏已澄霁。”虽有涝灾之忧,但雨又停了。

“至教惠农,兆人务本。今岁粟麦,茂于常年。”加上韦夏卿及时指导农人排水,所以谷子长得很好。

八月初,谷子正需水之时,所以“陇亩之间,未闻伤败。”去年的大丰收,很大程度是因为雨多且正逢其时。

如果今年的大雨也下在八月初,麦种未发之际,必定也会获取大丰收。只可惜推迟了半月,伤了不少麦苗,好在农民又补上了。

李宁让万年县、蓝田县、渭南县等地在低洼处,挖了不少坑塘,保存了这次的雨水。

其后两个月,又滴雨未下,凡蓄水之村庄的麦苗都长得极好。所以刘禹锡和柳宗元一起升官,共同进入了御史台。

在刘禹锡和柳宗元二人进御史台前,韩愈也被李实和崔邠联合举荐,从四门博士升为了监察御史。

当时大旱得解,皇帝李适高兴不已,并未追究韩愈之前上书之言。

京兆尹李实在此次旱灾中,立下大功,李适特意将他封为嗣道王。李实本是道王李元庆四世孙,按理说三代世袭嗣王,四代之后爵位需将至国公。

李实因功特升为嗣道王,极为受到皇帝宠信。

这年闰十月十日,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崔损去世。此时朝中三位宰相变成两位了,魏国公贾耽年老不理事,只有司空杜佑一人掌权。不过,杜佑也将近古稀之年了。

皇帝李适遇大事往往和嗣道王李实和户部尚书王纯商议。二人虽无宰相之职,却有宰相之权。

喜欢我在中唐当皇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在中唐当皇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