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我在中唐当皇帝 > 第006章 上元良宵看灯市

我在中唐当皇帝 第006章 上元良宵看灯市

作者:博带青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3 14:35:50 来源:9书院

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随着画龟案的不了了之,长安的阴云很快散去,东宫的秩序也恢复如常。

这年正月十五的上元节反比往年都热闹了些。上元节是元宵节的由来传自汉朝,西汉文帝时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平定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并将这天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又将正月十五日定为祭祀“太一神”的重大节日。经过几百年发展后,在隋唐盛极一时。

隋炀帝时,每年正月十五举行隆重的庆典并承办盛大的晚会,用来招待万国来宾和使节。《隋书·音乐志》记载:“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如此恢宏的场景倒是很符合隋炀帝杨广好大喜功、骄奢淫逸的特点。

但你可不要小瞧了他,虽被后世抹黑为昏君,但他的文治武功足以彪炳史册,而且文学造诣也很不错。《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就是他元宵节写的一首观灯的诗文。

**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到了唐朝,在空前强大的国力支撑下,日益兴盛的游乐赏灯活动快速发展成盛况空前的灯市。初唐诗人苏味道(苏轼的先祖)就在《正月十五夜》一诗中记录了洛阳端门灯火的景象。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灯火辉煌、人流如潮,苏味道纵情夜游、留恋美景,详细记录了上元之夜的欢乐景象。相传这是他在上元诗会的夺魁之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火树银花合”这句诗也多被误认为是形容转瞬即逝的烟花之美。虽然很贴切,却是不对的,它本是形容花灯绚丽辉煌的。在四处都是灯火的地方,根本不会出现一个道士炼丹,一个不小心就是一场大火灾。

初唐时炼丹风靡,火药被发明出来,名医孙思邈创造了硫磺伏火法,而后湘东李畋创造了浏阳鞭炮,直到唐朝末期火药才用于军事战争。

火药走向成熟之后,才在重大节日时有了烟花表演。烟花旧称焰火,分为平地小烟火和空中大烟火。直到宋朝才有专门的爆坊制作“架子烟火”、“盆景烟花”等平地小烟火。所以唐朝是很难看到焰火表演的,更别提满是灯火的上元节了。

诗中“金吾不禁夜”一句说的是上元节这天没有宵禁。唐朝的宵禁制度十分严格,夜晚禁鼓一响就禁止出行,违者是要受处罚的。只有在上元节才特许开禁三天,称为“放夜”。因此游玩观灯的之人不计其数,通宵达旦,尽情欢乐,热闹非常。

唐玄宗时的,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日。无论是京城或是乡镇,处处张灯结彩,十分繁华热闹。

上元节时的长安才是真正的“大唐不夜城”。

这天酉时东宫众人就已用晚膳,酉时三刻时李宁和姐姐李容也有幸跟着东宫众人去了长安街上游玩。一行人经嘉德门,出重明门来到宽阔的承天门横街。走在这街道上时,李宁才深刻的体会到了“大唐不夜城”的盛况。

天上的月亮像个大玉盘一样高悬在空中,洁白的月光照到每一个地方,将夜晚染得如同白昼。北侧高大的城墙每隔百米都有一个巨大无比的明黄金龙匍匐而上,城墙上方的龙头灯笼更是栩栩如生,南侧的建筑上更是挂有格式的灯轮、灯柱、灯花错落有致,显得十分辉煌。

来来往往的行人在灯火世界中或喜或乐,穿梭不停。李宁跟着东宫队伍在横街上行了两里便到了承天门。

李宁的姐姐看到城楼后立即尖叫道:“楼上有巨龙!还有凤凰!”只见承天门城楼两侧的有两条更为庞大巨龙,好似腾空翱游,中间还有一天彩色的凤凰翩翩起舞。

众人随后右转至朱雀门大街。朱雀门大街两旁更是奢华无比,绚丽非常。两行整齐的树上都挂着各色的花灯,好似天上的七彩宝树一般。远望朱雀门时还能看到,城楼两侧的巨龙中间有一只火红的巨大朱雀振翅高飞。

李宁经过皇城、穿朱雀门东转后前往东市。这条街道虽然很宽,但行人非常多,车马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已经走了许久的李宁李容姐弟,也和母亲纪氏一样做起了马车。不过李宁并没有进马车里面,而是坐在赶马的车夫旁边继续欣赏着美景。马车一路往东过兴道坊、务本坊,到平康坊时已经行走得十分缓慢了。

这里人潮涌动,堪比人山人海,马车行走已经十分困难。李宁的祖父李诵和父亲李淳将东宫一行人的车马停在了东市内的一处酒楼下。

李宁下了马车后,发现此处的美景与皇城的威严不同。这里处处美轮美幻,临街的店铺明灯错落、金碧辉煌,来往的行人络绎不绝。更有清丽可人的歌声从四面八方传来,想是歌妓们唱着各种优美的曲调。

东宫一行人休息的酒楼名叫“东海楼”,据说是太子妃王氏的家族产业,后来送给了太子李诵。有了琅琊王氏和太子这双重靠山,东海楼名列长安十大酒楼之一,颇有名气。酒楼内聚集了很多文人士子,饮酒作诗好不快活。太子李诵和广陵郡王李淳也在三楼的豪华包间内与亲近名士友人举行私人宴会。

东宫众家眷也得以在二楼的雅间欣赏灯会。李宁远远望去灯火照耀着整个长安,熙熙攘攘的人流在灯影月光的映照下纵情欢乐。不过,李宁觉得远看不如近瞧,就央求母亲出去游玩。纪氏禁不住李宁的软磨硬泡,安排了宫女红月和幽兰跟着他和李容。

喜欢我在中唐当皇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在中唐当皇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