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我在中唐当皇帝 > 第240章 袁滋任中书侍郎

我在中唐当皇帝 第240章 袁滋任中书侍郎

作者:博带青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3 14:35:50 来源:9书院

六月十九日,王叔文在朝会上提议免除天下百姓积年所欠赋税,深得皇帝李诵称赞。

随后,王叔文在翰林院摆设酒席,宴请翰林学士和宦官,想要化解两派仇怨。不料,俱文珍等宦官针锋相对,得寸进尺。

六月二十日凌晨,王叔文之母去世。当天朝会上,太子一党便和王党一派争执何人主持放免积欠赋税一事。

最终,皇帝李诵没有选择身兼数职的宰相杜佑,钦点了户部侍郎潘孟阳,算是向太子一党示好。

王叔文被宦官嘲讽,其母又离世,好不容准备的良策也被他人接管,心中自然极为难过。

这段时间,王叔文正安排其母入殓下葬等事宜,招待拜祭人员,无暇他故。

王叔文自知阻挠李纯册封太子,夺取宦官军中兵权,和两派势同水火,绝难共处。

王叔文资不会如此屈辱的丁忧离朝。前段时间,他宴请翰林学士和宦官也只是示敌以弱,其主要目的是拉拢王伾、凌准、李忠言三人。

翰林学士王伾和凌准,尤其是宦官李忠言,经常侍奉在皇帝李诵身边。只有经过他们,不断游说李诵,王叔文才可能免丧,不用丁忧三年。

王叔文让王伾、凌准、李忠言三人不断在李诵面前称赞自己的才略智谋,并言朝中只有王公才能稳定大局,主持变革。

当然,光靠王伾、凌准、李忠言三人旁敲侧击难以成事。王叔文还请李诵最为受宠的嫔妃:牛修仪,吹耳边风。

牛修仪曾因懂得手语,而被皇帝李诵留在身边照顾,甚至上朝还带着。她本就和李忠言、王党成员关系亲厚。

牛修仪为王党众人传递了很多消息,使其深受李诵信重。

而王党为了报答牛修仪,还特意利用礼部关系,将牛修仪一位族人选为进士。这位进士便是在日后牛李党争的领袖:牛僧孺。

牛修仪和牛僧孺都是泾州灵台县人,属于同一宗族,只不过亲缘关系稍远。真算起来,牛僧孺还是牛修仪族侄。

除此之外,王叔文也不能做任户部侍郎潘孟阳夺权,他私下找韦执谊,希望他通过京兆韦氏和京兆杜氏之百姓,对积年所欠赋税的具体事宜加以干预,最好能造成民众与官员冲突。

韦执谊虽是宰相,但他父亲韦浼官职低下,他这一族只能算是京兆韦氏旁支。因此,韦执谊并不能全部控制整个京兆韦氏,更别提京兆杜氏。

京兆韦氏能人倍出,如几年前过世的太子少师郢国公韦伦、太常卿韦渠牟、苏州刺史韦应物、秘书少监韦士宗等。

在世官员也有:西川节度使韦皋、东都留守韦夏卿、大理卿韦渐、兵部侍郎韦武、库部郎中韦正卿、河南少尹韦丹、工部员外郎韦绶、司封员外郎韦况、监察御史韦贯之。

所以,韦执谊并不能事事顺从王叔文,他要为整个京兆韦氏考虑。

韦皋、韦夏卿、韦武、韦丹、韦士宗都曾在藩镇任职,主政一地。所以,前段时间,韦执谊便因藩镇问题屡次和王叔文有争执。

这次虽不是藩镇问题,却牵扯京兆韦氏根基。故而,这一次韦执谊拒绝了王叔文的请求。

王叔文得知韦执谊连如此小事都不肯帮忙,顿时极为愤怒。随后,他叫来王伾、王权、韩泰、陈谏、凌准、柳宗元、刘禹锡等核心成员,日夜商议如何再回朝任职。

王叔文发誓,一旦当权,定要先铲除韦执谊和一些不肯归附自己的官员。听到这些信息的人都心情不安,十分恐惧。

王叔文只能把百姓与官员冲突之事交由京兆尹王权解决,同时让王伾、凌准在皇帝李诵面前多说好话,请求免丧。

待百姓与官员冲突后,王伾、凌准再去请求皇帝李诵和宰相杜佑,让王叔文回朝主持大局。

王伾虽然在众人中因书法颇佳而最早接触皇帝李诵,但是他这人容貌丑陋、庸碌无能、胸无大志、贪财无度,只会谄媚讨好。

所以,王伾一直以王叔文为首,听其号令。若是王叔文丁忧,他和韦执谊本就不睦,又曾收取不少贿赂,肯定会成为众矢之的。

王伾如今也只能全力保住王叔文,不让他丁忧离朝,才能有条活路。

但是,事情并非王叔文等人预料那般,太子一派果断出手,直接让主管翰林院的翰林学士知承旨郑絪将王伾、凌准两人侍奉之期排在数日之后。

翰林院虽有多位翰林学士,但翰林学士知承旨仅有一人,负责翰林院诸事,其中就包括排班翰林学士侍奉之期。

如此,王伾、凌准二人虽能进出翰林院,却不能陪侍圣驾。

王伾虽然恼火,却也无可奈何,他只得去找和王党相熟的宦官李忠言,请求觐见皇帝。

但是,李忠言并没有随意让王伾进入金鸾殿中,只是前去通报。不过,皇帝李诵并未见王伾。

王伾只好再去找和王党相熟的宰相杜佑,请求征召王叔文当宰相,并统御禁军。

宰相杜佑虽然见了王伾,但并未明确表示答应其所请,只是说会仔细考虑。

王伾和凌准接连三天去求见宦官李忠言和宰相杜佑,都是没有下文。

第四天时,王伾只好退而求其次,请求征召王叔文当威远军使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此次,王伾不但去找了宰相杜佑,还亲自写了三封奏章上呈皇帝李诵。

可惜,王伾一连呈递三份奏章,都石沉大海。不知奏书是被宦官私藏,没有移交,还是皇帝李诵未看奏书,不曾批示。

王伾发现大势已去,无法挽救,坐立难安,极为着急。当天夜晚,翰林院中一位宦官忽然号叫一声:“伾中风矣!”

第二天,王伾被担架抬回府宅,没在出来。

七月十一日,户部侍郎潘孟阳接替王叔文度支、盐铁使副之职。

七月二十四日,朝廷得知横海军节度使程怀信去世,同意其从侄唐昌军节度使程执恭担任横海军节度留后。

七月二十八日,左金吾卫大军袁滋担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喜欢我在中唐当皇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在中唐当皇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