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我在中唐当皇帝 > 第218章 郑珣瑜称疾去位

我在中唐当皇帝 第218章 郑珣瑜称疾去位

作者:博带青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3 14:35:50 来源:9书院

广陵郡王李淳叫李宁进书房商议朝中局势并不是偶然,而是李宁有做了一件大事。从李淳问话中询问李宁四海钱庄一事,便可看中一些端倪,

李宁所办四海钱庄因其撒钱之举,虽然引得长安城不少百姓围观,但并未引起官府之人过多注意。

四海钱庄兑换比例高,借贷利息少,甚至存储钱不收费,这些也只是比千百年世家所开寻常柜坊略好一丝。甚至短时间内,它在规模上不及稍有不如,因为其他柜坊各道各镇均有分店。

李宁可不像百姓们传言那样人傻钱多、或是仁义恤民。他要是嫌钱多,何不直接给百姓真金白银,反而辛苦经营钱庄呢。

四海钱庄一开始只是像寻常柜坊一样经营,但是李宁费尽心机做此营生,又岂是表面那么简单。

从李宁精心研制飞钱便能看出,他有意打破钱币壁垒、加快商业贸易,从而带动大唐经济重回巅峰,甚至做到后世富宋、强明一般。

四海钱庄开设一旬之后,逐渐走上正轨,李宁也准备慢慢显现纸钱之妙用。

三月二十日旬假这天午间,李宁和李振、卢槐、纪逸四人早早在东海楼三楼雅间内欣赏一场大戏。

只见一位身穿锦绣华袍的客商在一楼用过午饭后摸向腰间,突然惊慌大叫道:“吾钱袋不见,东海楼莫不是混进扒手?”

很快便有一位跑堂伙计赶来处理,他虽极力解释东海楼内治安颇好,但客商依旧不依不饶。

这时一楼执事闻讯而来,一面安抚客商,一面闻讯楼中众人是否还有人丢失钱袋。

吃饭食客纷纷摇头回应,他们也只当那客商故意吃白食,才无赖楼内有偷钱袋者。

这是一位食客出言道:“三刻钟前,我紧随这位兄台之后来此,当时便瞧其腰间系钱袋之绳早已断开,甚觉差异,只是并不相熟,没有名言。”

原来,客商钱袋在来东海楼之前便被偷,如此也算真相大白。这时执事笑着道:“贵客落难,本店自不会落井下石,此次饭钱便算东海楼坐庄,结交一位朋友。”

客商甚觉羞愧,于是回道:“东海楼仁义之举,在下实在佩服。范某不才,也是汴州富商,岂能让东海楼吃亏。钱袋中也是散碎银钱,范某早在四海钱庄存下两百贯,以便回乡支取。”

范姓客商说完将暗兜中存钱贴证和纸钱取出,接着躬身行礼道:“范某钱袋中有家中一方印信,这才牵连贵楼,实在抱歉!”

范姓客商接着道:“贵楼可否派位伙计随我去四海钱庄兑换银钱?范某以自身信誉担保,绝不会私自逃跑。”

这时赶下至楼梯的东海楼王掌柜出言劝道:“不必劳烦范贤弟辛苦兑换,胡四你且粗算范贤弟饭钱几何?”

名叫胡四的跑堂伙计撇了一眼范性客商桌上饭菜,只想了数息便答道:“回王掌柜,贵客饭钱一共六贯三钱二十文。”

这时王掌柜已从楼梯走至一楼,他笑着道:“便算作六贯,范贤弟只需将同等纸质飞钱交付楼内即可。”

范姓客商诧异问道:“贴证与飞钱俱是兑换之用,飞钱真能当实钱花费?若是四海钱庄见贴证与飞钱数目不等,不予兑换,那该如何是好?”

范姓客商问出了众人不解之处,楼中食客都在等王掌柜回答。

王掌柜回道:“四海钱庄与东海楼同属四海商会,凡四海钱庄之纸钱均可在四海商会下属商铺直接花用。在四海钱庄兑换钱币时需同时出具贴证和纸钱,以两者低价为准。”

众人听后大致有所了解,但仍有疑问。其中一位食客问道:“若是纸质飞钱花费后,可否借用他人纸钱前去换取?”

王掌柜回道:“四海钱庄会将换取之纸质飞钱,悉数回收。”

又有一位食客问道:“纸质飞钱能否在别家商铺使用?”

王掌柜答道:“自然不能。”

接着有人问道:“在四海商会名下商铺进货时,可否直接用纸质飞钱支付?”

王掌柜又道:“自然也可。”

而后有人提问道:“四海商会名下商铺交易时会否会以纸钱当真钱?若是我等收下纸钱,没有贴证,能否兑换银钱?”

王掌柜又答:“四海商会名下商铺暂时不会用纸钱交易,只接受纸钱。”

“若是所得飞钱作伪,又当如何?”

王掌柜回道:“纸质飞钱有二十余种鉴别之法,常人绝难防制。纸质飞钱只在四海商会得用,切勿随意变卖。”

范姓商人随后谢道:“四海商会便民惠商,必能财源广进,日进斗金。”

这场戏当然是李宁和李振等人幕后操纵,目的是将纸钱应有于四海商会名下店铺。

四海商会如今已经有颇多营生,若是得用纸钱,便可不用来回去柜房换钱。这些在东海楼吃饭之人大多是富商士族,自然能明白纸钱妙用。

三月十九日,朝廷刚任命王叔文为度支、盐铁副使。次日旬休,李宁便将纸币用于四海商会。难怪广陵郡王会疑心这是皇帝李诵在布局。

随后,李淳便暗中派人调查四海钱庄之事。可没等调查结果出来,朝廷便下诏更改宰相职权、进奉心腹官职,甚至有官员找上李淳,传达投效之意。

此时,调查四海商会之人也给李淳回了话。所以,李淳才会叫李宁来书房交流,询问具体情况。

四海钱庄早在几个月前便着手筹备,实在和皇帝李诵没有丝毫关系。李诵取消了各地藩镇进奉,但是又派心腹掌管户部,并不缺少钱财。

经过李宁耐心解释一番之后,李淳自然相信李宁背后并无操控,还好心提醒朝中大事。

李宁面对朝中局势,也给李淳出了册立太子的主意。

随后,李淳便发动心腹之人上书皇帝李诵。虽然奏书都让韦执谊、王伾等人扣留,没能送到李诵面前。

上书之人中有位从七品下阶典客令贾疄,他正是宰相贾耽次子。

贾疄上书侧面便能反映出宰相贾耽之意,所以,王叔文一党便把贾疄调出京城,升为从六品上阶同州韩城县令。

宰相贾耽如今已有七十五岁高龄,长子贾畴早逝,正等着儿子贾疄养老送终呢。他听闻此事之后,直接称病不起,还上书请求乞骸骨,弄得王党人员极为被动。

不仅贾耽言病乞骸,连门下侍郎兼户部尚书这位实权宰相也受不了帝党跋扈,也称疾去职。

喜欢我在中唐当皇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在中唐当皇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