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我在中唐当皇帝 > 第215章 李诵开科取进士

我在中唐当皇帝 第215章 李诵开科取进士

作者:博带青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3 14:35:50 来源:9书院

李宁在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天下丰收时,为了酿造醉仙酿而开办了五谷粮铺,低价收了很多粮食。即便后年灾情时,他一直以最低价稳定粮食价格,仍然赚得盆满钵满。

如今,李宁靠着庞大的财力,创办四海钱庄,制造精美飞钱,并未引起多少轰动。

因为四海钱庄和其他柜坊并无不同,唯一有区别的便是存取凭证:飞钱。

其他柜坊内,商人无论兑换银钱多少,均是在一张飞钱上注明具体金额。而四海钱庄之飞钱则是直接给予五种不同面值的纸钱。

当然,两者皆有利弊。寻常柜坊飞钱只有一张,容易隐藏,放在暗兜里不易察觉。但它也容易丢失,易被篡改。

而四海钱庄之飞钱有面值统一,便于管理。但数张飞钱一起携带时也易被逮人抢去。

然而寻常柜坊兑换飞钱的程序较为复杂,既要查看登计籍册,又要对比符印、还要检验信物,甚至还要使用提前约定之暗语。而四海钱庄兑换飞钱的程序极为简单,只需出示纸钱,即可兑换。

纸钱并未注明任何存储商人信息,只当是可以兑换的飞钱。但是,在李振、卢槐、纪逸等人并不放心,在他们极力劝说下,又加了一张存储证贴。

这张证贴不像纸钱一样精美,但也是用上好白竹纸制作,内饰彩色花纹,书有不同颜色之字体,盖上独有印记,也有十余种防伪功能。

这个证贴也是制成统一格式,只将存储人姓名、籍贯、金额及取用时间、地点空上,由四海钱庄填写。

纸钱相当于大面值纸币,但是未流通。而证贴相当于后世存折,和其他柜坊飞钱并无差别。

最开始,李宁让李振、卢槐、纪逸等人研究防伪飞钱,制成的便是这种证贴。只不过,他多次一举得让他们研制更为复杂的纸钱。

虽然,李振等人对此很不理解,但也按照李宁吩咐制作了不同面值的纸钱。

李宁为了四海钱庄,已经耗时数月,开张前自然用李纪书铺制作了许多宣传纸张,大肆宣扬一番。

例如,金银铜币堆满整个庄园,所以得名四海钱庄。铜钱与金银兑换比例略高于其他柜坊,赊买银钱也比其他柜坊利率稍低。

如此三个噱头确实为东海楼吸引了不少关注。甚至有民众还笑骂李宁这位皇长孙人傻钱多。

当然,也没人阻止李宁向外撒钱,毕竟他的钱财多得一个庄园都放不下。

一些富商贵族真正去四海钱庄后发现,存储银钱竟可以获得薄利,实在惊为天人。

一般柜坊存储钱财都是需要缴纳一定费用,而四海钱庄全然不用。如此更坐实李宁人傻钱多之名。

富商贵族贵族们存储钱财后又发现,四海钱庄之飞钱不仅有公整细致,还有数种防伪功能。

更令他们惊喜的是,存储钱财超过百贯,还会给予精美绝伦之撒金纸张。

随后,长安城风向不再是笑骂李宁人傻钱多,而是赞扬李宁仁义恤民。当然,这其中少不了,李宁暗中推波助澜。

皇帝李诵知道李宁这位聪慧跳脱之孙儿开设数家商铺,赚取极多钱财。而李宁又十分爱护民众,曾经建造济民乡救济灾民,还不惜以身犯险,去往江南之地筹粮。

所以,李诵并未对李宁散财之举过多干涉,反而和帝党成员忙着加封藩镇名将,更改宰相职权。

李宁这波先得人傻钱多之名,后称仁义恤民之举,倒是变相将朝廷风云变幻的局势遮掩了少许。

李诵逐渐掌控中书省和门下省后,一切政令便可轻松上通下达。他很快将曾经跟着他不离不弃的臣子一一升官。

李诵即位不久后便让韦执谊出任宰相、王权担任京兆尹、王伾升为左散骑常侍、王叔文升为起居舍人。

韦执谊、王权、王伾、王叔文四人是李诵心腹大臣,新帝上位提拔一些宠信之人,方便治国倒也合情合理。

至于升为兵部侍郎的冯伉和升为给事中的归登,这二人是李诵恩师,不能放任不管,有违弟子之礼。

李诵心腹本来就少,能升官的人都已高就,只有如凌准、韩泰、韩晔、陈谏、程异、柳宗元、刘禹锡这些**品小官还没有升迁。

如今,皇帝李诵大权在握,便对他们进行大肆重用,以便进行革旧立新。

其中,从七品上阶殿中侍御史凌准升为从六品上阶尚书员外郎;正八品上阶监察御史韩泰从五品上阶户部郎中;正八品上阶监察御史程异升为从六品上阶虞部员外郎;正八品上阶监察御史柳宗元升为从六品上阶礼部员外郎;正八品上阶监察御史刘禹锡升为从六品上阶屯田员外郎;正八品上阶监察御史陈谏升为从六品上阶金部员外郎;从八品下阶左春坊录事韩晔升为从五品上阶司封郎中。

这七人中有的升官四阶,有的升官六阶,甚至有的升官十阶、十一阶,均是超资授官。

主官官员升迁的吏部虽由吏部尚书兼门下侍郎郑珣瑜和吏部侍郎赵宗儒掌管,他们坚决不同意这些人所升官职。

但是皇帝李诵和王叔文、韦执谊等人坚持授予凌准等人,已经起草好了诏书,加盖了印章,还在朝会上公布。最终,郑珣瑜和赵宗儒也是能无可奈何。

原来前段时间,皇帝李诵查处舒王一派为首之人京兆尹李实后,并未就此停下脚步,他命令朝中上下彻查曾经投靠李谊参与夺嫡之事的人。

朝廷经过一系列调查之后,将不少曾经和舒王李谊关系密切的五六品郎中、员外郎之人纷纷罢官贬谪,因此才能空出一些五六品官职。

郑珣瑜和赵宗儒本想按照资历、考课,择优选任。但没想到,帝党成员直接把这**个五六品官职全部任命给自己人。

关键是凌准、韩泰这些八品小官资历根本不够,一些人之前甚至只做过县尉、主簿一类的小官。

皇帝李诵进封完曾经追随于他的一众小官之后,便宣布要召开科举,选取进士。

喜欢我在中唐当皇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在中唐当皇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