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我在中唐当皇帝 > 第123章 清风明月朝天驿

我在中唐当皇帝 第123章 清风明月朝天驿

作者:博带青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3 14:35:50 来源:9书院

利州地势平坦,四面环山,嘉陵水、白水、清江三流冲击成河谷平原,是典型的河谷盆地地形。相较而于北面陕南汉中盆地和南面巴蜀四川盆地而言,它就显得狭小了。

不过也正是如此,它南面与四川盆地有剑阁栈道连通,北南与汉中盆地有金牛栈贯穿。南控蜀北扼汉,实乃兵家必争之地。

从益昌县到绵谷县,一路皆是坦途平原,方便骑行。所以,李宁等人一个时辰便赶到了乌龙山皇泽寺。

但绵谷县往北通往山南西道之路,沿途山高谷深。横在汉中盆地与利州之间,有条高大巍峨的山脉,名叫“大巴山脉”。

它起自陇西,成西北向东南之走势,由摩天岭、米仓山、大巴山、神农架、武当山、荆山组成,横绝南北,不通往来。也难怪刘禹锡在诗中称,巴山楚水外乃凄凉之地。

自古以来,沟通利州与汉中,打通大巴山的道路有两条,分别是“金牛栈道”和“嘉陵水道”。

李宁如今要走的便是嘉陵水道。说起嘉陵水道,就不得不提嘉陵夺汉,汉水改道之事。汉水源于陇西嶓冢山,经成州长道县、汉源县、上禄县、同谷县,兴州顺政县,梁州三泉县、金牛县,流入汉中。

公元前186年,西汉高后吕雉统治这年,武都郡发生大地震。这场地震导致三泉县和金牛县之间的汉王山发生严重的山体滑坡,堵塞汉水,形成名叫“天地大泽”的堰塞湖。

汉水断流,在“天地大泽”积聚,仅从其名便可想象湖之大。泽水越来越多,其后数年水患频发。后来天地大泽流向南方低矮处,夺取古潜水河道。经过千年时间,至唐朝中期时,完全形成嘉陵水系。(详见周宏伟教授《嘉陵夺汉考》)

嘉陵水道就是疏浚于此时的唐朝中期。《新唐书》记载:“疏嘉陵江二百里,焚巨石,沃酼以碎之,通漕,以馈成州戍兵。”前任山南西道节度使严震和现任山南西道节度使严砺,相继治理嘉陵水,开通航道。

建中四年(公元783年)清水之盟后,“唐地泾州右尽弹筝峡,陇州右极清水,凤州西尽同谷,剑南尽西山、大度水。”陇右之地近归吐蕃,唐朝在兴州同谷增设行成州,治所同谷县。

唐蕃虽有清水之盟约定国界,但吐蕃年年犯边,屡屡侵扰。严震于贞元八年(公元792年)在芳州黑水堡,大破吐蕃。他抵御吐蕃的同时治理嘉陵水,自然分身乏术。

与严震十余年来抽空慢慢治理不同,严砺做节度使之前正是任兴州刺史,负责兴州段嘉陵水疏浚,有许多经验。且当时吐蕃意在西北朔方,而后连三军统帅兼宰相的论莽热都被韦皋俘虏。

严砺任节度使后则大发役卒,快速残暴治理。他通过私加徭役,压榨百姓,谋取私利。正是因为如此,益昌县令严公衡才和严砺这位族叔意见不和。

嘉陵水道,历时五年迅速完工,柳宗元还写了一篇《兴州江运记》歌颂。不过这是一年后的事。

如今嘉陵水治理已有四载,航道初具规模,可以行船。近些年来,利州、汉中两地商船,多行于此。其中之事,李宁自然是听严公衡所说。

李宁等人停在利州嘉陵水旁的乌龙山皇泽寺,不单单是为了跪拜武则天,还要在此置办船只。他让师傅郦定进和孟队副,在乌龙潭渡口购买船只。

等李宁祭拜完武则天,下了乌龙山之时,郦定进和孟队副已经买好船只。郦定进有从七品上阶翊麾校尉之散官,孟队副正九品上阶仁勇校尉之散官,且精通船只。他们自然轻松买到了四条两丈小船。

一丈船根本不能称之为船,只是小舟。三丈船近七八米,稍显沉重,不宜对逆水而行。孟队副经过一番思索,选择了两丈船,不大不小刚刚好。

郦定进和孟队副还把一半马匹返还附近驿站。唐朝马匹是战略物资,尤其是丢失陇右、河西这两块绝佳养马之地,马匹更加珍贵。不然赵昌和李宁也不会把马带上船只。

卖掉一半马匹是因为,李宁和孟队副带领亲卫火和扬州火走嘉陵水道,而郦定进和谭云带领神策火和河中火走金牛栈道。众人在乌龙潭渡口兵分两路,水陆并进。

李宁与杨火长并四名亲卫同乘一船。四条两丈船,每条载六人,正好够两火人所需。

原本每条船有两个船桨,一个船槁。但孟队副考虑到,众人除了李宁外都是训练有素的军士,体力自然不错。他便给每条船赠加了两个船棹,以达到快速行船的目的。

船只向东北航行约十里后,嘉陵水东侧有一南北狭长山峰。这座悬崖峭壁之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窟。

正在船尾站着操纵船槁的杨火长对船舱内的李宁说道:“公子快看,山崖之上布满石窟。”

李宁随即出了船舱,站在船头临风遥望江边绝壁,只见石窟满山,佛像便崖,还有一条栈道驿路居于石窟之下,着实壮观。他感叹道:“鬼斧神工不外如是。”

另一只船上的孟队副也附和道“我大唐能工巧匠数不胜数!”

杨火长跟着说道:“此地乃武后故土,百年来建窟造佛,方有如此之景。”

李宁前世虽未来千佛崖,但他对此还是也所了解,于是回道:“武后敬佛,大力建造,明皇重艺,多有增建,武阳伯、许国公也曾加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在中唐当皇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在中唐当皇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不过李宁接着纠正道:“此间佛窟并非兴于本朝,元魏崇佛,萧梁重寺,两国几易汉中,具于此地造佛建窟。山中佛像多达千尊,千佛崖之名便由此而来。”

随后众人继续前行,李宁因常年习武,体力不差,在其他人划累之时也可代替稍许。

两个时辰后,他们划船近四十里,过三面临水的飞仙关,云遮雾绕的望云岭,然后来到一处巨长的峡谷。

李宁在船头一眼望去,尽是绿意。山峰高大巍峨,苍翠欲滴,江水凶险湍急,清澈如碧。峡谷中清风拂面而来,沁人心脾。如此景致,丝毫不弱于名山大川。

两岸绝壁耸峙,峡中江涛翻滚,一位郎朗少年,持剑傲立船头,乌发飞扬,长衣飘舞,好一幅山水画。

这座峡谷长超八里,宽仅三十余丈,绝壁之上还有一条驿道,连绵不绝,惊为天人。

李白的《蜀道难》中,“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就是形容此处。

出了峡谷后视野顿时豁然开朗,一片平原旁有座大型驿站,名叫飞霞驿。此时正是落日西陲之际,飞霞漫天,粉云染金。西南方不远的赤红色山峰更增添一份神秘之感。据驿丞介绍,它赤红如火焰,名叫火焰山。

飞霞驿又名朝天驿,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唐玄宗躲避“安史之乱”逃奔蜀地。南方官员就是在此处迎驾,称“朝天子”,而后这座驿站便改名朝天驿。

酉时四刻左右,李宁和孟队副、杨火长、孟火长等,共二十三人乘船来到朝天驿站休息。

不久之后,晚饭即将做好之际,郦定进、谭云、王冰、裴盼、陈火长、张火长,带领两火士兵也从栈道赶至朝天驿。

众人便在驿站庭院架起篝火,吃着烤肉,喝酒美酒,肆意聊天。行水路之人诉说着划船之难、江河之美,走驿道之人倾述着驿道之艰、高山之壮。

喜欢我在中唐当皇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在中唐当皇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