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我在中唐当皇帝 > 第103章 翘铁锅会见名人

我在中唐当皇帝 第103章 翘铁锅会见名人

作者:博带青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3 14:35:50 来源:9书院

李宁拿着贴票,从柜坊取出两万贯钱,在众人注视中走在湖州城内。他告诉董平要用这些钱来开办茶铺、购置茶园。

董平知道自家公子经商有道,但李宁毕竟还很小,没有一点茶铺经验。一路上,他不停劝阻李宁道:“茶铺不比酒楼,公子切莫随意涉足。”

“我知公子能制甜茶,然茶铺之事,还需从长计议。”

李宁回道:“湖州乃产茶名地,饮茶之风颇甚,不愁无客。我欲让甜茶占据一席之地。”

董平接着劝谏道:“饮茶多为茶汤,咸茶已传数百年之久,移风易俗何其难也!公子当慎重!”

李宁答道:“陆前辈对甜茶赞叹有嘉,明日茶会实乃传扬此茶。相信定能让人慢慢接受。”

董平见李宁一心办茶铺,便搬来杨护卫说理:“杨郎君,你平心而论,咸茶与甜茶,孰优孰劣?”

杨护卫想了想回道:“味道各有不同,都好,都好!”

一旁的孟护卫抢着说:“我喜饮咸茶,喝过之后,浑身有劲。”

李宁一听孟护卫新奇言论,突然笑了出来。不过,他也知道这是事实,咸茶之中有盐,故而让人有此错觉。

盐乃生活必须之物,吃盐才有力气,甚至还能用来治病、固齿。因此古人把盐看得同粮食一样珍贵。

盐价与粮价每斗相差无几,盛唐玄宗时期盐每斗十钱,米每斗十三钱。

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第五琦初变盐法。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刘晏继续推行盐政。“安史之乱”因为盐政这笔巨款才得以平定。

第五琦“尽榷天下盐,斗加时价百钱而出之,为钱一百一十。”盐每斗十文变成一百一十文,朝廷第一年就得了四十万贯,第二年得了六十万贯。

盐政初改时,税收占财政收入十分之一。朝廷看到榷盐之利,一直紧抓不放。刘晏之后韩洄、元琇、包佶、张滂、王纬、李若初、李琦前后领诸道盐铁转运使,权利极大。

德宗时期,盐价也越来越高,盐价每斗已到三百文。盐政收入高达600万贯,竟占财政收入一半。盐政才是皇帝敛财的最大手段,“进奉”、“宫市”与其相比都是小儿科。

时至今日,盐价每斗三百文左右,一斗米才五十文。茶中加盐才是货真价实之好物。茶中不加盐估计很难卖出去。

李宁搭着董平肩膀道:“平哥在苏州习经商之道数年,挣了几十万贯钱了吧,这点道理竟看不懂?茶铺还能只卖甜茶不成?”

杨护卫抢着说:“还有果茶、清茶,味道亦是独特。”

董平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公子做事向来筹备齐全,是我多虑了。”接着他又道:“此次前来,崔会长命我速速待公子回去,筹集粮食才是公子此行之重。这些琐事我会派人接手。”

李宁回道:“我知道运粮重要,茶会之后我便离开。茶铺之事我已寻得一可靠之人接手,他是陆羽管家,颇懂制茶经商。”

“说来还要怪你,在苏州两年,这湖州竟未开‘李纪书铺’分店,真是无用,害我处处为难。”

“此事不能怪我,是崔掌柜和陆家商谈,将书籍交由湖州‘陆氏书铺’售卖。”

吴郡陆氏乃是江南第一士族,主营米盐茶酒,而文房四宝、书籍图书不过是小道。陆氏是东海商会最大合作伙伴。

李宁接着问:“湖州‘聚客楼’竟公然窃取东海楼经营之道,你可知晓?为何不做反制?平白让其壮大。”

董平慌乱回道:“公子有所不知,我东海商会亦出资聚客楼。”

李宁这才了解,不过嘴上强硬道:“既是如此,便买下聚客楼,给陆氏些教训。”

杨护卫也道:“今日若不是公子拦着,我肯定教训了那斯。”

董平听出聚客楼与李宁似有不快,满脸紧张,回道:“不瞒公子,这聚客楼我也出资一成。不知何人得罪公子,我来替您出气。”

李宁笑道:“你竟有一成份子,怪不得那聚客楼与东海楼如此相像。那就不必买下了。不过,书铺、茶铺我已答应他人,必须开办。”

董平正色道:“公子放心,我马下换下聚客楼掌柜。”

杨护卫气道:“还有那陆···对陆鉴,一副浪荡公子哥模样,看着就来气。”

董平一听陆鉴,嘴巴长得老大,然后突然跪下道:“这陆鉴乃拙荆族叔,一贯纨绔,公子切莫与他一般见识。”

李宁这才明白,笑着拍董平肩膀回:“原来如此,刚才我还不解,平哥你为何出资这聚客楼,竟是娶了陆家妇。”

董平尴尬一笑,李宁奸笑道:“既是如此,我们直接去翘了两口铁锅。哈哈!那他日后还敢不敢嚣张。”

董平知道李宁出了气,驳了陆鉴面子,便不会再追究。他只能跟着前去了,劝说陆鉴,以免起了冲突。

今日午膳时,陆管家见李宁年幼,并未来醉仙酿。不然,李宁定能通过醉仙酿得知,聚客楼与东海商会关系匪浅,进而误会陆氏剽窃。

李宁一行人从牙行出来后直接闯入聚客楼。此时申时三刻,楼内并无客人,杨护卫带着人径直去了后厨翘了两口铁锅。

楼内掌柜想阻止却被孟护卫捉住,博士慌忙去找东家陆鉴。

半刻后,陆鉴带着家仆冲进自家酒楼,叫嚣着:“那小兔崽子呢,竟敢翘我家铁锅,活剥了他。”

董平赶紧捂住陆鉴之嘴,拉到一旁,说了好几句话。不久之后,陆鉴跑上二楼李宁午膳那一雅间赔罪,请求饶恕。

李宁自然没有再做过分之事,反而邀请陆鉴和他父亲陆庚明日参加青塘茶会。

第二日,陆羽家中来了将近二十位湖州名人,连刺史田敦都亲自到访。青塘池边,陆羽居主位,左首右首分别为苏冕、田敦,陆家、张家、顾家、施家、邵家、俞家等名门之人紧随其后。

陆家陆度在苏冕旁边,他是陆羽昔日好友,著名诗人陆涓之侄,陆景融之孙,管着湖州茶园、田庄。陆庚是陆度族弟,陆从典之子,陆琼之孙。二人都是吴县陆氏之人。

张家张寿在陆度左侧,儒雅多才,是吴县张氏分支。顾家顾信在田敦下二位,孟郊之右,乃布商大贾,以为吴县顾氏之人。

施家施容、邵家邵通、俞家俞赫,是本地名门,亦儒亦商。他们多营米布茶,实力不俗。

喜欢我在中唐当皇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在中唐当皇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