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天香美人 > 第三百二十一章长相知,长相守(4)

天香美人 第三百二十一章长相知,长相守(4)

作者:兰月熙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6 01:11:44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萧应禛拉着安如锦的手,走回街上,那小童正在不远处等着他们。

小童迎了过来说道:“大哥哥大姐姐,你们去哪里了,灯会要开始了。”

萧应禛摸出一锭银子扔给他,说道:“走,带路。带我们去好玩的地方。”

小童一拿到银子,乐开了花,说道:“大哥哥,大姐姐,那边便是街铺,很是热闹,各色物件儿都有。”

三人往前走了不久,果然,方才转过一个弯,果然是愈来愈热闹,那小童倒也识趣,说在前面街铺的尽头等他们,便留下二人独自逛了起来。

安如锦看萧应禛在她身边,谈笑自若,只是偶尔没说话的时候,她能看出他有些走神。

毕竟朝夕相处,安如锦知道他心事重重,只是强忍着不愿发泄。

他是皇帝,早就将那不动声色的本事练的炉火纯青,只是现在。

安如锦真倒是希望,他干脆能撕下伪装,大吼一声,亦或者大哭一场,没什么比看着他强颜欢笑再让人心如刀割了。

两人携手走了一段,华灯初上,张灯结彩,人也渐渐多了起来,越往前走越是热闹。

萧应禛边走边看,各样的民俗倒是让他也起了兴致。

唱歌跳舞的,舞狮的,耍杂技的,做糖的……样样都看着新鲜。

萧应禛指着不远处道:“那边有家衣裳铺,不如我们过去换两件衣裳,穿着人家的衣裳,毕竟感觉有些异样。”

安如锦自然是好,身上这衣裳并不十分合身,她身材高挑偏瘦,现穿的这身还是肥了些。

两人进了衣裳铺,萧应禛也不等掌柜的招呼,在柜台上放了一锭银子,说道:“掌柜的,给我们俩挑两件衣裳,要上好的。”

掌柜的正在打算盘,一看到银子顿时眉开眼笑,难怪今儿个左眼跳的厉害,原来是有贵客。连忙放了算盘招呼道:“里边请,里边请,娘子,快出来,有贵客!”

不一会儿,内间的帘子掀了起来,出来一位中年妇人,模样倒也是标志,虽然有些年纪,风韵犹存。

安如锦看那妇人,只觉得有些眼熟,但又想不起来哪里见过,又或是谁与她长的相像。

那掌柜的领了萧应禛去了旁边一个房间,那妇人就带了安如锦进了内间。

那妇人上下打量起了安如锦,摇头赞叹道:“小娘子真是难得一见的标志,民妇在杭州做了几十年生意了,像小娘子你这么标志的人物,也是第一次见到。”

安如锦笑道:“你就莫夸我了,还是打紧的给我挑一件合身的衣服吧。”

那妇人说道:“听小娘子的口音,好像是北面的人。”

安如锦道:“是,我们是来这游玩的,再呆上两天便回去。”

那妇人从柜子里拿出三身衣裳来,分别是红黄绿三身,指着那三身衣裳道:“这三件衣裳,是铺子里最好的三身了,都是湖州的蚕丝秀的苏州云锦。材料手工都是上乘,都是往年进贡的备货,最合娘子您的模样身段。只是不知道您看上哪件?”

安如锦摸了摸着三件衣裳,果然跟宫里的品质一样,也瞧不出什么瑕疵。

只是到底要挑哪一身倒是让她犯了难,若平时在宫里,她就挑了这身黄色的,如今出来,穿黄色的总有些不适宜。

若是穿这身绿的,雅致是雅致,只是感觉有些素淡。不若要了这身大红的,想自己也不知道还有几日性命,倒不如干脆喜庆一回,穿了这身红的,再做一回萧应禛的新娘子,跟他过完最后这几日,也算一分回忆,少一分遗憾。

那妇人似乎看出了安如锦的心思,说道:“娘子,你跟外面那位公子还未拜堂吧,不如穿了这身红的,让他看看若是跟你拜堂成亲的时候,你有多美。”

安如锦听了觉得好笑,自己跟萧应禛早已经结婚生子,那妇人竟要她再跟萧应禛拜一回堂。

那妇人自然是不知道安如锦如何想,只当安如锦喜欢,拉着她换起了衣服。

安如锦自然的张开手臂,那妇人见了倒了愣了一会儿,当下也自然的服侍安如锦宽衣解带。

待她看到安如锦的内衣时,手伸上去摸了摸,顿时恍然大悟,再无疑问。

服侍安如锦更了衣服,那妇人拉着她到了镜子前,镜中的安如锦红衣如秋日枫叶一般火红,那火红更衬的她肤白胜雪。

安如锦笑了笑,咳嗽了几声,说道:“就这一身了。”

那妇人说道:“娘子,你身子是不是有些抱恙?”

这一问,问的安如锦黯然神伤,红颜再美,终究是烟消云散。

安如锦答道:“恩,就是有些咳嗽,总也不见好。”

安如锦刚刚那神色,怎逃的过那妇人的眼睛?她拉着安如锦说道:“娘子,河坊街后面有个老宅,那里住着一个老婆婆,听人说,那老婆婆年轻的时候,是皇宫里的医生,专治咳嗽病,你倒是可以去她哪儿瞧瞧。”

安如锦淡淡一笑,也没将那妇人说的放在心上,自己这病连宫里的御医都束手无策,更何况是一个出了宫的御医。

宫里的御医都是祖祖辈辈伺候皇上一家子的,出了宫的,定是犯了事儿给赶出来的,那医术又能好的到哪里?

安如锦从内间走了出来,恰巧萧应禛也换好了衣裳出来,两人互相看了一眼,顿时笑了起来。

萧应禛竟也选了一身红的,跟她一模一样的红色。

那妇人笑了起来,说道:“娘子,你跟这位公子真是心有灵犀,天造地设的一对。奴婢祝你们白头偕老,多子多孙。”

萧应禛拉着安如锦的手走了出去,安如锦回头望了一眼衣裳店的掌柜跟那妇人,心里暗道:“刚刚怎地好像听见她自称奴婢……”

待萧应禛和安如锦走远,衣裳铺的老板左看看,右看看,拉着那妇人进了内间,那掌柜的说道:“娘子,你看出来了?”

那妇人道:“你也看出来了?”

掌柜的道:“我看那公子器宇轩昂,贵气无双,再看他内衣的料子,定是大内的!”

那妇人点了点头道:“那小娘子的内衣料子我摸了,也是大内的,再看她的模样,身段。我服侍她换衣的时候,那气势,错不了!”

那掌柜的道:“那就没错了,这宫里出来的贵人,我们能看出来的。”

两人出了衣裳铺,方觉得人们看他们的目光有些异样。

两人手牵着手,亲昵无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无双的俊美,无双的娇艳,又都是一身的红衣,看着就像是从画里走出来的一样。

不知不觉间,走到一处人多热闹的地方,原来是一处戏台,唱的是《抛绣球》。

那戏安如锦在宫里也时常听,只不过终究宫里是宫里,没民间热闹。

这里戏台上的人唱着,戏台下的人,或是跟着哼唱两句,或是听到高兴了,鼓掌叫好起来,或是听到气氛处,指指点点,骂骂咧咧的。好似这里不分什么台上台下,那表演的,就是观众,那观众,也就是表演的。

萧应禛也觉得有趣,驻足下来,上前去要了个位置,两人坐下来听戏。

两人在戏台下一坐,看戏的人竟不约而同的转过身来,目光都聚到了两人身上,仿佛他们俩才是这里的主角。

这也不怪他们,两人的样貌,本就到哪里都里都让人感觉有种鹤立鸡群的突兀。

安如锦被众人瞧的有些害羞,萧应禛倒是泰然自若,他自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都是人们瞩目的焦点,早已习以为常。

台上唱戏的早就留意到了两人,唱戏这营生,走南闯北的,见多识广,知道这两人非富即贵。两个领头的使了个眼神,退到台后,隔着幕布偷偷地瞧瞧地大量着萧应禛跟安如锦。

那戏班子的领班说道:“看这两人好像是一对小情人。”

领班旁边那人说道:“这还用你说?要我说,这两人不但是一对情侣,还说不定是私奔出来的。”

领班道:“何以见得?”

旁边那人说道:“你瞧瞧,这要是普通人,有谁会穿一身的红衣出来逛街?我看哪,定是两人家里反对,小两口私奔了出来,两人穿了红衣偷偷拜堂成了亲,现在出来游玩。”

领班的点了点头道:“孺子可教,孺子可教!想不到跟我混了这些年,眼光大有长进!”

旁边那人又说道:“你瞧那公子哥儿,啧啧,头儿,咱们走南闯北也十多年了吧,你可曾见过这样英俊的少年?”

那领班的道:“说的是,不但那公子玉树临风,貌赛潘安,你瞧那姑娘,这身段样貌,神情气韵,就是京城名头最响的那几个戏班子的头牌跟这姑娘一比,真是草芥至于泰山,萤火至于皓月。说的俗点,就是野鸡比凤凰,没得比。”

旁边那人道:“你瞧,那公子一出手就是一两银子!”

领班的道:“那公子非富即贵,又阔气,咱们想办法投其所好,说不定能拿点打赏。他就是丢颗芝麻,说不定也有十两八两。”

旁边的人道:“我瞧,咱们不如这样……”

那人在领班的耳边耳语了几句,听的领班的不住的点头,伸出大拇指道:“好,好,好主意,就这么定了。”

领班的随后到了后台,让人换了个曲子,不一会儿,重新拉幕,待灯光重新亮时,戏台上幕布、地毯、灯烛全变成了大红色,戏台中间贴了个大大的囍字。

群人一看,都来了兴致,纷纷议论道:“今天是哪家的公子小姐大喜哪?”

“我可是没听说。”

“是啊,这倒是奇了。”

“能请的起德胜班的,在杭城定是响当当的人家,我怎么就没听说今天哪家有喜事哪。”

“咱们就慢慢看吧,一会儿就知道了。”

戏台上,俩小丑登了台,表演了一段杂耍添兴,戏份倒也就是常见的打滚,吹火,叠碗,众人也喝了彩。

后面又上了个青衣,唱了段《西厢》,样貌唱功都是上乘,众人喝了彩,打了赏。

那青衣唱罢,说道:“今日咱们杭城,是双喜临门,大伙儿可知道?”

众人就知道后面还有好戏可看,听那青衣一说,都来了兴致。

“就知道今天有喜事。”

“哪里来的双喜,说来听听。”

“就是,说来听听,让大伙儿都高兴高兴。”

那青衣遮了半面,咿咿呀呀的唱了一段,这一段众人停了都知道,那青衣唱的是《关雎》的词,“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唱吧,又添了两句新调:

“这双喜临门,一喜是咱们今日来了贵客。”

众人听罢,目光竟是不约而同的看向了萧应禛跟安如锦。

安如锦看众人看着自己,悄悄拉着萧应禛的衣襟道:“皇上,他们为什么都看我们?”

萧应禛喝了一口茶,笑道:“不打紧,看他们玩什么花样。”

众人窃窃私语起来:“我说这公子跟小姐怎么一看就与众不同。”

“是啊,那青衣说的贵客,自然是他们了,也不知道谁家的公子小姐。”

“郎才女貌,郎才女貌啊。”

“要我说,这公子的样貌,也是举世无双,至于有没有才,倒是不一定了,但有貌是一定的。”

“要我说,是两人都才貌双全。”

“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哪。”

台上那青衣又说道:“今日这第二喜,自然是这一对贵客的新婚之喜了,咱们请他们上来拜个堂,大伙儿一起沾沾喜气,你们说如何?”

这一下人群炸开了锅,不知道谁打头鼓了掌,不一会儿,掌声、喝彩声,如雷鸣一般。

戏园子外,原本逛街,游玩的人群,一听这边热闹纷纷聚了过来。

这边越是热闹,人越是越聚越多,不一会儿,整个戏院都挤满了人,外面也被围了里三层外三层,有些挤不进去的,搬了梯子的也有,上了树的也有,爬了墙的也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想看热闹,全凭自己本事了。

那青衣走下台来,后面跟了两队人,清一色的少男少女,到了萧应禛跟安如锦面前,行了礼,为首一男一女把萧应禛跟安如锦请了上台。

这下,人群简直就像炸了锅一般,掌声四起,也不知道谁开了个头,喊道:“拜堂……拜堂……拜堂……”

人群都跟着喊了起来:“拜堂……拜堂……拜堂……”

喊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安如锦慌了神,她何时想到场面竟变成如今这模样。小鸟依人般的躲在萧应禛身后,悄声问道:“黄……黄公子,这可如何是好?”

萧应禛哈哈一笑,将安如锦拥在怀中,豪情万丈,笑道:“他们叫我们拜堂,我们便拜一次又何妨?”

萧应禛拉着安如锦的手,大步朝台上走去,气吞万里如虎。

萧应禛拉着安如锦到了台上,只是一站,一双虎目环视人群,顿时,人群竟是惊的鸦雀无声!

这便是龙威!

那青衣也被萧应禛的气势所慑,上前行礼道:“相公,今日您跟您娘子大喜,所谓独乐了不如众乐乐,咱们戏班子私底下一合计,想让你跟您娘子一起演一出《西厢》张生与那莺莺拜堂成亲的戏,不知可好?”

萧应禛将安如锦拥在怀中,往事重上心头,心中百转千回,只觉此生欠安如锦的,太多,太多……

如今能在江南,再给安如锦一次婚礼,也许这一切,真是上天的安排。

萧应禛说道:“演戏我不是太会,我们只管听你的号令,拜堂成亲可好?”

众人一听,顿时又鼓起掌来。

“果然是天设地造的一对!”

“看那男子对他娘子真是痴心!”

“这女人命真好,他男人竟是这样宠溺她。”

“是啊,当着这么多人拜堂成亲,真是一段千古佳话。”

“我倒是觉得这男人命好,能娶到这么漂亮的媳妇。”

“是啊,你看那小媳妇,多标志。”

安如锦躲在萧应禛的身后,只敢用余光看着人群,皇宫之中,虽然也是人多势众,但她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这么多素不相识的人,围着看他们二人拜堂成亲,真是羞人了。

萧应禛将安如锦拉了过来,也不向众人行礼,依旧是那高高在上,鄙夷苍生的气势,说道:“今日我跟内子大喜,谢大伙儿赏脸,来人,这一百两银子打赏德胜班,这一百两银子,请大伙儿吃糖,大伙儿可觉得好?”

众人听罢,又是掌声如雷!

其他的不说,这新郎官儿,实在!

德胜班的领班停了喜不胜收,那跟班一听到,这人一开口就赏一百两,一百两还不算数,还拿出一百两来请人吃糖,这手笔,哪里是常人挑的起的。

戏班子拿了赏,众人吃了糖,这下子就更热闹了。

安如锦的头上被罩上了红布,那青衣顺着《西厢》的剧唱下去,唱到张生与那崔莺莺拜堂成亲的时候,一帮子的童男童女拉了萧应禛跟安如锦到了台前。

那青衣朗声道:“一拜天地!”

到此时,安如锦方觉得自己恍如在梦中。

她跟萧应禛,真的结婚了。

“二拜高堂!”

两人朝台下的众人深深一拜,人群掌声四起,不住的有人喊道:

“愿你们二人白头偕老!”

“早生贵子!”

“长长久久!”

“比翼双飞,天荒地老!”

“夫妻对拜……”

两人虽说早已行过婚礼,只不过皇宫之中的婚礼,与这民间的婚礼自然又是不同。

安如锦回想去年帝后大婚之时,虽觉得隆重,但总是觉得少了几分人情。

而近日,莫名其妙的被拉上台去成亲,虽然没皇宫里那气势,但却是胜在人多热闹,满是人情味。

两人对着跪拜了一次。

那青衣有朗声道:“送入洞房……”

说罢,那青衣觉得不甚过瘾,又说道:“这洞房是如何,大伙儿恐是看不到了,不如那这对新人亲个嘴,大伙儿说如何?”

众人听了哄堂大笑,纷纷的起哄!

“亲一个!”

“亲一个!”

“亲一个……”

安如锦早已经羞的满脸绯红,这么多人,真当是羞死人。

若是让他们知道,自己就是当今的皇后,以后可如何母仪天下?

在她犹豫的时候,忽地,一道火辣辣的温暖,将她的薄唇包裹……

霸道而温柔,那种感觉,熟悉而又陌生。

霸道的薄唇后面,竟还有一条火烫火烫的龙蛇,在她的身体里包围,缠绵,冲撞……

顿时,她只感觉自己仿佛已经窒息。

这一刻,她似乎听不到人群的掌声,喝彩,感受不到环着身边的风,看不到天空中那一轮金黄的明月……

只有她的面前,他那倾倒众生的容颜,他那双深情的眸子,他坚实的胸膛,还有,他那一个令她窒息的吻……

后台乐声响起,锣鼓喧天,人们尖叫着,欢呼着,祝福着,放佛在欢庆盛大的节日。

那青衣上台来唱了一段,唱毕说道:“今儿个咱们这对新人,新郎俊美,新娘俊俏,两人都是万一挑一的好模样,这大伙儿自然是都看到了,只不过顾云有云‘郎才女貌’,咱们就不知道咱们这新郎官的才气,是否配的上咱们的新娘子。”

台下的观众兴致正高,今天这一出,真是比看戏还好看,还热闹。

有人提议道:“对对子!”

“对,对对子!”

那青衣道:“新郎官公子,正所谓自古江南多才俊,咱们大伙儿想考考你的文采水平。”

萧应禛道:“这又是怎么个考法?”

那青衣道:“咱们不如这样,台下瞧热闹的,不知道有没有哪位是秀才,亦或是有功名的才子?”

霎时间鸦雀无声,这时候,有两三处的人群忽地热闹起来。

“我们这儿有才子。”

“这儿也有……”

“还有我!”

“……”

人群炸开了锅,个个都觉着自己是才子,纷纷想要上去露一露脸,说不定能得台下某位佳人的青睐,在这西子湖边成就一段佳话。

正当那些人想要挤上台之时,台下忽地有人朗声喊道:“我们这儿有位苏灵,苏才子,杭城苏家之后,自幼饱览群书,所著有《唐风》、《雅韵》二篇,不知可否一试!”

顿时人群骚动起来。

“啊呀,是苏灵公子。”

“苏小公子可是苏大人的后人!”

“苏小公子所著《唐风》、《雅韵》二篇,早已经传唱大江南北,真是才华横溢,天赋过人哪。”

这苏小公子上台,自然是没人有何异议。

这边刚刚引的人群轰动,那边又听到一人喊道:“咱们公子爷唐怀沙,苏州唐门之后,人称‘小伯虎’,不知可否一试?”

众人听了,纷纷鼓起掌来。这唐公子不但文采斐然,尤其擅长书画,这一次若是上台,必留下墨宝。

唐公子刚走上台去,又有人喊道:“今日,柳如风,柳公子也在这儿,柳公子是今年乡试的第一!也当请柳公子上来露一手!”

“好……”

“啊呀,今日真是不虚此行。”

“是啊,哪里想到,江南八大家文豪世家中,名头最响的苏、唐、柳三家,竟然都到了。”

那戏班子领班看到这场景,真是心花怒放。今日先不说别的,到时候讨点赏钱,那肯定是一大笔的收入。若是能让这三位才子留下几件墨宝,现场拍卖一下,那又是一大笔的银子,就是抽几分的利就发财了。

三位才子一上台就让人觉得气势不凡,萧应禛也是兴致颇高,龙颜大悦。这些青年才俊,都是帝国未来的栋梁之才。今日出来,顺道若是能发现几个治国之才,也算是不虚此行。

又是一段鼓乐之后,那青衣道:“咱们今日能请到这一对珠联璧合的佳人,还有三位名头响当当的才子助兴,真是千载难逢的机缘。今日,就以这良辰美景,才子佳人为题出对子,至于谁的好,那就全看大伙儿们的喝彩叫的响不响,给的打赏钱多不多,你们说可好?”

那青衣说毕,只听到台下传来炸雷一般一声“好!”

几个小生跑下台去要打赏,众人兴致极高,给赏钱自然也爽快,你十文,我八文的,不一会儿就把这面盆子装的满满的,真当是 “盆满钵满”。

三大才向萧应禛行了礼,萧应禛却是微微笑了笑,竟没有还礼,只是拉着安如锦的手,大马金刀的站着。

三人行礼,萧应禛没还礼,照常理,这是极不尊重的举动。不过三大才子对视了一眼,又看萧应禛虎目如炬,霸气凛然。三人竟被萧应禛身上的气势所慑,退了下来。

柳如风又行了一礼道:“这位公子,有请了。月圆月缺,月缺月圆,年年岁岁,暮暮朝朝,黑夜尽头方见日。”

柳如风头一个出题,出的乃是一道千古无解的题。他看萧应禛太过霸道,有意想为难他一下。

众人一听此题,顿时就笑了起来,好奇地瞧萧应禛如何应对。

安如锦听了这题,倒是莞尔一笑,竟是忍不住想笑了起来。

萧应禛一听此题,也是颇觉好笑,他倒不是觉得此题简单。此题他曾经听翰林院大学士提起过,说是此题奥妙无穷,若想要硬对上一个,倒也是不难,只不过意境上要比的上前句,那就难了。

大学士苦思冥想,有一日酒醒时分,终于偶得了一句,虽然意境上算不上超越前句,但总算也是可以说算的上不相上下。

安如锦素日也喜欢吟诗作对,那一日大学士跟萧应禛说这个对子之时,安如锦也在旁边,难怪她听了觉得甚是有趣。

萧应禛宠溺的看着安如锦,问道:“这题,不如你来答?”

柳如风一听,顿时觉得有些气愤,这两人竟如此不把他放在眼里,竟似乎此题在他们二人眼中,随便一个妇孺老人都可以答的上来一般。

安如锦笑道:“黄……公子,还是你来答吧,柳公子是难得的人才,你求贤若渴,可不能怠慢了人家。”

萧应禛点了点头,一抬手,众人停了说笑,且看他如何应对。

萧应禛从容答道:“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夏夏秋秋,暑暑凉凉,严冬过后始逢春。”

此句吟罢,全场头一个惊叫的,并非别人,竟便是柳如风!

柳如风跟着读了一边,惊叹道:“秒啊,真是秒极,妙极!公子真是学富五车,才冠古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柳某佩服。”

萧应禛哈哈一笑,说道:“侥幸,侥幸。”

后面二人一看萧应禛连如此难的千古奇对都对了出来,自然是知道此人绝非等闲之辈。也就随便说了两句,萧应禛也是从容应答。

一人说了句“朝云朝朝朝朝朝朝朝退”,萧应禛应了句“长水长长长长长长长流”。

一人说了“调琴调新调调调调来调调妙”,萧应禛应了句“种花种好种种种种成种种香”。

都是对仗工整,意境高雅。

原本观众期待的一场大战,也竟是平淡而终。但看的人自然是知道,能在三大才子面前应答入流,让三大才子知难而退的,那定是非凡的人物了。

那青衣上了台,要让三大才子留下墨宝,三大才子自然也是欣然接受,三人留下墨宝后便要离开。此时,萧应禛却是说了个“慢”字。

萧应禛道:“方才三位考了我,如今,是不是轮到我考考三位了?”

三听听罢此言,均觉得此人不但有才,且霸道无比,真当是不容易对付。只不过刚刚三人考了他,如今他提出要来考他们,也是无可厚非。只是如今被动的便是他们了,万一若是有个有个闪失……

三人面面相觑,柳如风沉吟许久也只得硬着头皮说道:“那就请公子出题。”

萧应禛说道:“前面你们考了我文题,如今我考你们个武题可好?”

三人听了,顿时觉得颇有些尴尬。他们自小饱读诗书,但却个个都是手无缚鸡之力,若是要考个骑马射箭、搬巨石什么的,那岂不是要了他们的小命。

萧应禛看他们尴尬,也觉得有趣,安如锦看他眼里闪烁着亮光,知道萧应禛定是想到了什么好玩的事情了。

萧应禛说道:“我出的题是这样,你们三人看年纪,应该都还未婚配吧。”

三人互相看了看,点了点头,遂答道:“均未婚配。”

萧应禛说道:“今日,我跟皇……我跟我娘子大婚,不如我们喜上加喜。你们三位都是人中俊杰,想必想嫁你们的姑娘,也是大有人在。我看不如这样,在场的姑娘里,若是有尚未婚配的,就往前一步。”

“待会儿这三位公子下去挑选,若是姑娘们有愿意的,就让一位公子抱一抱。这题就考你们的体力,若是你们坚持不住,没抱到台上,那可得娶了那姑娘为妻。你们看如何?”

三位公子听了,觉得这题也真是闻所未闻,婚姻大事,岂能如此儿戏,三人刚想摆手拒绝,谁知道全场人群早就开始轰动了。

“好!这题好!”

“今儿个这出三才子抱新娘,定是一段千古佳话!”

“抱一个,抱一个……”

叫喊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三人一看这形势,若是灰溜溜的走了,那日后恐怕就再也没脸出来见人了。

三人心想道,看这台下到台上路途也不算遥远,到时候就挑一个瘦些的女子,抱上台去,应该也不算难。到时候就算是咬碎了牙,拼他一拼。

三人下了台,各自挑选了一个,全场的掌声,起哄声,锣鼓音乐声,将这西子湖的气氛推到了顶点。

江南自古多美人,三人各自选了一个,竟都是一等一的窈窕淑女。

三人倒也是规矩,行了礼,询问了姑娘可是愿意,那三名女子也不答应,也不反对,这便算是默许了。

三人俯下身子,将这三名女子抱了起来,果然如三人所料,也不算太重,料想抱到台上,应该也不算太难,想到此处,三人心里都是高兴起来。

众人一看三人抱了美人儿,更是高兴,掌声一浪高过一浪。

三人气喘吁吁的将要美女抱上台时,那三人原本以为如此便算是答完了题,心事一了。

谁又能想到,你三人想的倒美,却是忘了那三个美人儿的心思!

要知道,一则,这三名女子当众被人抱了,以后人说起,自是名声不好。二则,这三名女子方才在台下,看三个才子风流倜傥,才华横溢,早已经芳心暗许,否则又如何答应让他们三人抱上台去?

如今眼看就要抱到台上,只见一个胆儿大的,竟是直直的跳了下来。

一个胆儿小的,偷偷地在抱他那人腰里拧了一下,那人吃痛,便放了下来。

还有一人,竟是在抱他那人耳边悄悄说道:“公子,你若是将我抱上了台,可就不能娶了我为妻了。”那人听了,怔怔地看着怀里的美人儿,自然是明白了她的心意,哪里还舍得往台上抱?当下将她放了下来说道:“娘子,我自然是舍不得!”

众人一看,三个美人儿竟都下来了,人群都仿佛沸腾了。

原先萧应禛跟安如锦上台拜了天地,安如锦尚且有些害羞。

如今安如锦看萧应禛替她报了仇,立刻又有三对新人要拜堂了,乐的直笑。

那青衣也想不到,事儿竟然如今变成了这样!

好在她应变倒是快,当下赶紧让戏班子吹起来,敲起来,打起来。

“请三位新人上台拜堂!”

“好!真是双喜临门哪。”

“何止是双喜,这是四喜临门!”

“哈哈哈……是啊是啊……”

那青衣看三位才子挽着三位美人儿上了台,立刻命人换了红衣,盖了盖头,三人竟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大婚了,一切都恍如在梦里。

看三人完婚后,萧应禛笑道:“你们三人,怎地也不谢谢我这个大媒人?”

三人尴尬一笑,但心想,这倒确实也是没错,眼前这人,不就是他们的大媒人么。

三人跪拜,谢了萧应禛。

萧应禛看他们跪下,说道:“请起,今日你们既拜了我,我自然也不亏了你们。我送你们三个锦囊,待你们洞房后打开。”

三人谢过后,拿了锦囊。

那戏班子的领班看萧应禛高兴,知道今儿个这马屁是拍对了。朝台上的青衣使了个眼色,那青衣自然是心领神会,后台乐声响起,那青衣说道:“今儿个真是个大喜的日子,大伙儿想不想吃糖?”

台下看热闹的自然是大声叫好,安如锦拥在萧应禛怀里,悄声说道:“皇上,你的子民们问你要糖吃,只不过咱们好像没带够银子。”

萧应禛笑了笑,对安如锦悄悄说道:“要吃糖又有何难,我堂堂一国之君,这点私房钱还是有的。”

安如锦道:“可是咱们的银子用的差不多了,不如,我把我的簪子给他们罢,那簪子总也值点钱。”

萧应禛说道:“无妨。”说罢,转身对那青衣说道:“这样,我身上没带现钱,不如我开个条子,到时候,你们去取如何?今儿的喜糖,你看了我的条子,若是觉得可以,你们便替我先给众人。”

那青衣也只能道:“好。”

戏班子领班一看,说道:“没想到这人竟没钱。”

旁边的跟班说道:“我看不一定,说不定那人真的没现钱,开个借条到时候我们去拿也是可以的。”

戏班子领班道:“那也只得如此了,只不过,也不知道他开的是哪个钱庄的,人家认不认。”

青衣命人取了文房四宝,萧应禛大笔一挥,将随身盖的章一按。

待众人好奇究竟写了什么的时候,萧应禛已经拉着安如锦偷偷离去。

戏班子的人最先围了上去,那些人也都没读过什么书,只是看那字,写的龙飞凤舞,异常的灵动潇洒。只感觉这又是一件墨宝,只是上面写了什么,是一个字都不识。

三大才子也围了上去,纷纷想看看,他们这大媒人的作品,到底有何高明之处。

三人一看,纷纷点头赞道:“好字,好字,遒劲雄浑,有二王的神采!”

其中一人念了起来:“朕特敕江南:曰江南之地,民风淳朴,人杰地灵。朝廷宽民之恩,莫重于褒锡;朕大婚于江南,特蒙江南百姓见证、祈福,深感之德。今普天同庆,赦江南三年徭赋,以令生息。特敕天龙之昭,庇佑江南子民。”

三人越读越是惊诧,读到最后,声音越来越轻,竟是被吓的不敢出声。

人群议论纷纷:“这写的究竟是什么?”

“三位才子,可否给大家解释解释?”

只听三人呼的尖叫道:“快,赶快,快命人去府衙请知府大人!”

不多时,知府大人便匆匆赶了过来。今日西子湖边的灯会,知府大人本就在附近巡查,听闻之后,风风火火的赶了过来。

众人一见知府大人纷纷行礼,知府大人走上台去,仔细看了看那道诏书,看完之后,三位才子问道:“大人你可识的真假?”

知府大人看后,左右一看,忽地跪倒在地,喊道:“吾皇万岁万万万岁……”

三个才子一看知府大人这般,自然是早就已经明白,也是双腿一软,跪倒在地,高喊道:“吾皇万岁万万万岁……”

再看台下的人群,由近至远,纷纷跪倒了下去,“吾皇万岁万万万岁……”声音此起彼伏,长吟不停……

知府大人问道:“皇上呢?他人呢?”

那三才子左右一看,还哪里见的到萧应禛跟安如锦的影子。

三才子说道:“皇上……怕是走了吧……”

“那人真是皇上?”

“那还能有假?皇上亲笔的诏书,九五之尊的印章,假不了。”

“那我们是否要去把皇上找回来?”

“不……既然皇上走了,那肯定是不想我们知道。”

知府大人又看了一遍诏书,说道:“乡亲们!皇上有旨!”

“吾皇万岁万万万岁……”

“相亲们!皇上龙恩浩荡,免了咱们江南三年的徭赋!”

众人听罢,这时顿时明白了。

原来,方才台上那人,便是皇上!

皇上身边那美人儿,自然是皇后!

皇上送他们的喜钱,竟是免了他们三年的徭赋……

这喜钱,似乎是有些太大了。

除了皇恩浩荡,如果还有什么词能够形容,那边是只能多喊几句“吾皇万岁万万万岁……”

真心祝愿皇上跟皇后,一世恩爱,朝朝暮暮,天长地久……

那日晚间,两人回了船上,甜蜜后,萧应禛一整晚都抱着她,恍恍惚惚的,安如锦沉沉的睡去,睡的像个婴孩一般。

那一晚,她做了个梦。

梦见萧应禛带着微笑跳入了火海之中,整个人都好像都要燃烧成灰烬。

一会儿,萧应禛又跳进冰封的大湖,她哭着喊着叫他,湖四周的雪山塌了,大团大团的冰雪掉入湖中,将整个湖都凝固成了冰。

安如锦尖叫着惊醒,咳嗽了半日方才止住。

“娘娘!”身边是秋荷和青萍,两人怎么会在这儿?

安如锦一时竟分不清是不是在梦中。

她擦了把冷汗,此时才真正醒过来。原来她还在船上,一切都只是梦……

“皇上……”

安如锦低低地叫唤着,若是平日,萧应禛定是马上就应了她。

“皇上……”

安如锦一颗心,忽地好像被修罗地狱的魔鬼揪了起来,隐隐的心痛让她若有所失……她叫了起来……

“皇上……皇上……皇上……”

她着边了每一个房间,都没有看到他。

只有昏暗的油灯下,那一封让人失魂落魄的信:“锦儿,这几日你自己要保重,朕已安排好一切,三月之内,朕必回来……”

顿时,她的灵魂好像飞走了。她呆呆的看着黑暗的江水,黑暗中的波浪摇晃着船,摇晃着她,摇晃着她失了魂,落了魄的心……

他,真的走了……

他真的去为了她九死不悔。

这一刻,她的心里,没有高兴,只有痛苦。

“为什么……你为什么这么傻!为什么……为什么……”

那是无解的解药啊!

安如锦又咳嗽了起来,没呼喊一次,便咳一次,每咳一次,血便吐一次,血吐一次,她的心便好像被刀割了一次!

咳到最后,泪也干了,血也干了,她感觉自己整个儿人,空了……

又一次醒来时,天色已经大亮。她躺在锦床上,呆呆地看着帐顶,她不想知道是谁送她到这里,也不想管他为什么把她送到这里,她只想自己昨夜,为什么不就这样死了。

死了,便一了百了。

安如锦在床上躺了几日,这几日,她滴水未进,脑子里也什么都没想,好像一个只是心还在跳的死人。

这样过了三日,忽地她想起了萧应禛留给她的书信。

“三月内必回……”

萧应禛都说了,三月内必回,自己这是怎么了?

想想以前,他们也曾经历过那么多的磨难,哪一次不都过来了?

为什么这次,她就对他没了信心?

若是他真的好好的回来了,却已经见不到了自己,那不知道他又会有多伤心。

安如锦挣扎着起了床,逼自己吃了些东西,精神也似乎好了许多。

秋荷和青萍自然是喜极而泣。她们这几日都不安稳。

“娘娘,您放心,皇上一定会回来的。”

“是啊,娘娘,皇上为了您寻药,一定会回来的。”

安如锦下了决心:“三个月,一定要撑到你回来,就算是回来见我最后一面,也一定要撑到你回来。只要你真如信上所说,好好的回来了,我也便安心的去了……”

想到此处,安如锦心倒也放宽了。每日里好吃好喝,太医配的药也照例按时服用。

只是日子一天天过去,安如锦一天天消瘦下去,她的病,真的是越来越重了。

尤其是夜间,她睡不着思念萧应禛的时候,总是咳的大口大口的吐血。

日子就像煎熬一样,熬着熬着也熬过了一月有余。

那一日,安如锦感觉烦闷,让人扶着出去走了走。

不知不觉间,拐进一个巷子,在一处宅子前停了下来。

宅子门开着,内里庭院深深,近处几颗桃树开了花,争芳斗艳,桃树旁围着一圈湘妃竹,这景致,她看着觉得熟悉,忍不住走了进去。

一进门去,越发的觉得熟悉。

再往里走了几步,有一方小池,霎时间,她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这景致这样的熟悉。

原来这里的一切,竟全是照了她日日居住的中宫所建,只是小了些,粗糙了些。布局景致,竟是悉数一样。

何人会建一处这样的处所?

安如锦忽想起门口的数字来,急命人出去看了看,这处所,果然便是那日买衣服之时,掌柜的娘子推荐她来看咳嗽的地方!

这一切,恍如冥冥之中,有人都算好了一般。

若是她跟萧应禛不下江南,又何如来到杭州。若是不去买了衣裳,又如何知道这里。若是今日不是闲来无事,鬼使神差,她又如何到了这里?

安如锦到了小池边坐了下来,如往常她在中宫的小院子里坐着一般,那一刻,她几乎感觉自己回到了家里。

里间屋子的门,咿呀一声,屋子里走出一个老婆婆,想来就是衣裳店娘子说的那个老婆婆了。

安如锦上去行了礼,老婆婆伛偻着腰,吃力的抬起头看了看她,问道:“姑娘,你是来瞧病的么?”

安如锦点了点头。

老婆婆拉着安如锦到了屋里,那屋里的陈饰果然也是如中宫一般,只是样样都简陋了些。若中宫不是安如锦熟的闭上眼睛都能想起全部的模样来,一般人就算是去过几次中宫,也不大能看的出个究竟来。

安如锦细细的大量着屋子,每到一处,都要上去摸一摸,想想中宫是如何的。

老婆婆看安如锦看的细致,疑惑道:“姑娘,瞧你瞧的这么细致,莫非你想起了什么?”

安如锦也不回避,说道:“处处都感觉熟悉,只不过,想不起是哪里见到的,怕是梦里梦见自己睡过这样的屋子罢。”

老婆婆楞了楞,说道:“姑娘,我给你把把脉,看你的样子,似是病的不轻。”

安如锦端坐下来,让她把了脉。

老婆婆摸了摸安如锦的脉,手抬了起来,沉吟半日,又上去摸了摸,又看了看她,又摸了摸,方才说道:“姑娘,你是不是看老婆子家里的陈饰,像你家里?”

这一下,倒是轮到安如锦差异了,这老婆婆难道一摸脉象,就知道她的身份?

那老婆婆又说道:“姑娘,恐怕你也知道,你这病,是绝症。你也一定听说了,要救你的药,名曰‘九死不悔’,由初开的天山雪莲,初开的蓬莱桃花,南海的新鲜椰露,北疆的冻土苔藓。再加上春雨,夏露,秋霜,冬雪。再配上一种药,方能制成。”

安如锦道:“老婆婆,你都知道?”

那老婆婆说道:“请恕老身身子不便,不能给娘娘磕头了。”

安如锦轻叹:“原来你也是宫中出来的人。”

老婆婆仔仔细细看了她良久,忽然问:“敢问娘娘,怎么会中了这香毒?”

安如锦此时才猝然而惊:“你怎么知道?”

老婆婆呵呵一笑,沧桑的脸上皆是黯然:“老身当然知道。因为这一味香毒……就是老身做的。”

此时安如锦已惊得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醉!这世间最毒的一种香毒,杀人于无形,无药可医的香毒竟然是眼前这老迈的婆婆做的。

“你……你就是……前朝那位写‘天香谱’的妃子?”安如锦此时已经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是。”老婆婆自嘲一笑,“老婆子一辈子在宫中,曾经调香弄粉自诩天下第一。可是最后却落得帝王恩宠消散,疯疯癫癫的下场。”

“那你……”安如锦实在无法相信这么巧的事都被自己碰到。

老婆婆浑浊的老眼有种洞悉世事的淡然:“老身本该死了,只可惜老天不忍,在将老身送出宫的时候,刚好老身的两位贴身宫女和内侍送了老身一程,这才发现老身没有死。”

“经过这一世,老身也想明白了。于是就用了半年的时间,解了这毒。”

“醉,……女人这一生若是遇见自己的心爱的男人,如何还要这醉?香道是正道,老身却走了邪门歪道,注定孤独终生。”

老婆婆边说边点燃香炉中的香。

清雅的香气中,安如锦只觉得眼前的老婆婆开始面目看不清楚。

她缓缓闭上眼倒在了床上。

在神智还未完全消散之时,她听见老婆婆轻声叹息:“老身听过你,你以秀女进宫,以掌香女史伺候皇上,如今你贵为皇后,皇上又为了你微服寻找药……”

“你比老身幸运,能得到帝王的爱。”

“命不该绝啊……”

……

安如锦又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这个梦很平静,她仿佛把自己的一生又重新活过了一遍。

所有的爱恨情仇统统都鲜活在眼前,只不过这一次,她不喜不悲。她看到了自己人生的来处,也看到了自己这一生的尽头。

在那光亮的尽头,是萧应禛,还有她的孩子。

……

天亮了,安如锦缓缓睁开眼。

眼前天光耀眼,窗棂外有翠色的枝叶在风中摇曳,嫩绿的树枝梢头一片片树叶如此美丽。

她的眼前跌入一张憔悴又欢喜的俊脸。

是萧应禛。

他握住她的手,喜极而泣:“如锦,你终于醒过来了!朕还以为……再也看不见你!”

安如锦想要张口,眼泪却落下来。

“皇上……”

两人紧紧拥住,不过是一个月分离犹如隔世。

现在不再害怕了,她和他可以永远永远走下去,直到生命的尽头。

她会陪着他君临天下,他陪着她调香弄粉,岁月静好。

(尾声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