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我爱种田 > 第21章 为了食堂考C大

我爱种田 第21章 为了食堂考C大

作者:拉棉花糖的兔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3 01:05:57 来源:书海阁

《美食走南海》没有成为唯一试图找C大食堂录制节目的媒体,美食是一个男女老少通杀的题材,做好了确实非常出彩。

尤其那些自媒体,在“幸食记”之后,很多想做同样题材的。包括很多做吃播的主播,也觉得食堂这个地点很新奇。

可是要做食堂,首先C大虽然有五个食堂,食谱通用,但是经过幸食记的宣传,大家都知道其中一食堂才是龙头老大,自种菜都是他们的。

而在一食堂拒绝参与任何合作之后,不但其他四个食堂自动失去资格,在整个华夏高校界,也找不到第二个比C大食堂更适合的了。

也许那些学校食堂菜色丰富、口味上佳,可他们一没有以黑暗料理出名过,二也没有能把网红餐厅都击败的自种菜——这也是众多媒体前赴后继的原因之一。

被一食堂拒绝的多了之后,难免有运营者在微博上抱怨:

又失败了,我好像是同行里已知第七个被拒绝的人了,还特意叫了个有魅力的小姐姐一起去邀约。唉,C大一食堂是为爱发电吗?不要名不要利,找他们合作的全都被拒绝了。做吃播会占人家学生的份;录节目宣传也不要,不对外开放,学生都接待不过来;你说帮你打招生广告总行了吧,人家说这属于招生办的活儿。油盐不进,我的天啊,食堂老板家里是有矿吧?

这条微博不知怎么被C大的学生看到,还转了起来。话题不知不觉,也从“一食堂就是好,一食堂就是棒,暑假我也想回学校”“如果长得好看能当钱那老板真的有矿还超大”“有魅力的小姐姐我们一食堂老板根本不稀罕好不啦”……等等,转移到了“招生广告里就该出现一食堂”。

毕竟,这条微博已经证实了:只有就读C大,才能吃到一食堂的菜!

老板拒绝媒体,还明确表示,你们过来只会占学生的份额,我们不需要宣传,因为只做学生的生意。大家有点小激动,他们每天吃的食堂,还是别人求不到的独家供应。

众多学子倾情为一食堂代言,免费提供广告词,热情欢迎各位学弟学妹选择就读南海市C农大。

在这里,除却强大的师资力量之外,你还能享受最美味性价比最高的食堂菜,观赏纯天然田园风光。附上若干食堂照。

上独一无二的C大,享受独一无二的一食堂。

黄伟河也乐呵呵地转发了,支持母校食堂,“个人认为如今的一食堂,绝对能成为就读C大的理由之一。”

网友们汗颜道:“我的妈,想吃个美食必须先考上重点大学!我去继续看书了!”

C大的官方微博都从善如流地发起了广告,表示一食堂的水平绝对等同C大的教学水平,希望各位学生家长多多考虑。

正值暑期招生季,#为了食堂报C大#话题下的讨论越来越多,给C大、一食堂好好刷了一把存在感。

让话题热度达到最高的,就是有个地方频道采访考生,问他们报考的志愿学校,其中一个学生说“C大”,记者问为什么报考C大,这学生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提到C大的专业,而是笑嘻嘻地说:“不是都说C大的食堂好吃么,我就报了C大。”

学生的家长在旁边也大笑,连记者都在惊愕的“啊”了一声后笑出声来。

这显然是带了点玩笑意味的,但并不妨碍网友们玩梗。

“……只有学霸才能这样说好吗?我觉得C大食堂好吃我也考不上C大!”

“我X,这是我们市的理科状元好么,省里排名也很高的,好多学校找他,没想到……”

“致其他学校招生办,现在知道你们输在哪儿了吗?”

“一食堂老板快醒醒啊,现在招生真的不止是招生办的工作了!”

“@本校食堂,麻烦睁大眼睛看好了,承担起你们的责任啊!!”

“教练,我也想吃C大!”

“吃C大可还行?上C大吃食堂啦!”

……

……

仍旧对外界消息毫不关心的崔栖潮,沉浸在辣椒选育工作中。他的辣椒选育试验有了初步成果,这一系列的辣椒都被他以大学名CX命名,从CX一号到CX十一号。

以塑料大棚栽培为主,结果出来,最高的CX三号产量比市面上销售较好的同类辣椒提高了百分之二十之多。平均下来,每种增产达到百分之十二。

其中,崔栖潮觉得最为均衡的是CX七号,增产百分之十六,发病率也低了六个百分点,抗病性优秀。

在接下来,崔栖潮还要再进行比较试验,并拆了大棚,来个露地栽培,又需要一段时间。

经过多组试验之后,崔栖潮需要进行多点区域试验,也就是在土壤、气候各异的不同地区栽培,观察辣椒的在各地的表现情况是否稳定。

这个试验,显然不是被困在校园副本的崔栖潮能够随便完成的,不过他最近一直在玩孟畅介绍的那个APP,于是在上面发了个帖子:

辣椒良种,私人选育,年底有货,免费赠送。数量有限,需要先请留下联系方式。有话叫“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良种与良法农业最重要的两大基础。

不是每个农业从事者都有崔栖潮那样精准的判断力,也就是优秀科学的种植方法,那就非常倚靠良种。

良种有两个意义,好品种,和好品种的好种子。

崔栖潮提供的,就是好品种的好种子。但是,他在农学界毫无基础,哪有人会无缘无故做他的试验品。人家土地放在那儿,当然不愿意花几个月试验不知名种子。

崔栖潮已经想到了这点,这才提前几个月放上去,聊胜于无,这几个月里,兴许他能在APP上积累一点人缘,帮他试种。

他都想好了,如果APP上也没有反响,那就去找崔校长,学校肯定不止孟畅一个家里务农的家庭,找一下资料,就算倒贴钱,他也要把试验完成。

……

与此同时,“小农问答”网的许多用户,都逐渐注意到了一个叫崔栖潮的用户。

这个个性签名写着“神农后人”的家伙,流窜在几乎每一种作物板块,回答着几乎每一种类型的问题。

一开始关注到他的都是认证后的专家,普通用户看到这种签名以及光秃秃的头衔,基本都会略过,更加重视专家的回答。专业人士才能注意到,这个崔栖潮回答得其实很准确。

很多时候,提问者描述得不会特别准确,专家也需要从多个角度判断,或者进一步询问情况。

这个崔栖潮,好像一直在线,专注刷新新问题,只要在线看到了新问题,五分钟内作答。就如同他告诉孟畅爸爸辣椒出了什么问题,多半是某某原因,如果不是,看看某处,如为某种情况,则是某原因。

他这个回答,第一原因基本是对的,整体的准确率更是百分之百。

从粮食作物到果蔬作物,从食用菌类到块茎作物,中草药和花卉作物也难不住他,有时候还特么跑到家禽类去客串一下。

普通用户起初是注意不到这个情况的,也就专家们私底下念叨一下:这多半是哪个农业机构的技术人员共用账号吧?

直到某一天,空降一个小白,提问:

我家的阳台长这个样子,想利用一下空间,尽量多种些吃的改善生活,请问我该怎么办?

这种问题专家根本不想回答,或者敷衍一下“建议种植葱姜蒜”。

这个崔栖潮又来了,他还拍了一下自己家的阳台,放出来说:“我的公寓阳台大小和你家的差不多,你可以参照一下。”

那张图片中的阳台,可以说把立体种植应用得淋漓尽致,在最大限度内利用了阳光、空气、空间。

从崔栖潮最开始来,只有一株盆栽辣椒,到现在,满满当当。

图片有小字标注种类,两角的超大长方形盆里长出藤蔓,挂着几个硕大、黄橙橙的南瓜。南瓜对土壤的要求并不是太高,理论上阳台是可以栽种的,但是,后续管理却具有相当的难度,普通人根本不会选择在阳台种南瓜。

更别提这还只是作物之一。往旁边,架豆的藤蔓都要爬到外墙去了,还没结果,却足见茂盛。立体种植架上,以叶类蔬菜为主打,茄果类蔬菜辅助,各类叶、花、果,堪称五颜六色。

藤蔓类爬得满架,搭了竹架的阳台顶部几乎没有间隙,被绿色铺满,色彩丰富的立体种植架前还有盆栽式的特色蔬菜高低错落。

整个空间像是蔬果构成的密林,杂而不乱,种类多但每一种都被精心照料,生机勃勃,状态好得宛如在专门的大棚里精心培育。

整张图片的像素也很高,放大可以看到细节,足以让大家辨别出不是PS成果,也不存在蔬果道具,更甚者,连调色也没有。

拍摄者真的就是随便一拍,就拍出了个略带魔幻的蔬果密林效果。

外行人可以从中看出美感,内行人则能看到技术所在。这可不是阳光房,而只是一个阳台,这个密度,这个生长水平,这到底有多用心啊!居然还轻描淡写装逼,说给新手参考一下!

“我去,答主这是原创的?”

“这造的太好了,像花房一样。”

“服气就两个字,技术流。”

“建议你们去看一下答主的资料,看他过往答题!亮瞎我了!”

这个回答不止在“小农问答”火了,还被人截图搬到了其他处,表示:“这才是华夏人阳台的正确打开方式。”

都说华夏人的天赋技能是种地,这位弄阳台菜园的,不但实用,还那么具有美感。

而且到这时候,众多普通用户再折回去看崔栖潮的过往正确率超高、涵盖率超广却因为没专家认证鲜有人理睬的回答,以及他那个冷冷清清的送种帖子,这才惊了。

什么叫你以为是青铜,结果是个王者?这就是了!

喜欢我爱种田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我爱种田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