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南明大丈夫 > 第78章 治疫烧砖

南明大丈夫 第78章 治疫烧砖

作者:话凄凉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8:00: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鹿邑县境内,涡水上游,十多名以棉布遮面,只漏出一双眼睛的士卒,架着小船在河面上穿梭,将从上游漂下来的浮尸打捞起来拖上岸边。

这些尸体早已腐烂,恶臭熏天,陆陆续续的从上游飘下来,是瘟疫的主要来源,高二哥命人在上游拦截,以免尸体顺着水流进入鹿邑县。

这时高二哥同样以棉布遮面,同几人站在远处,看着士卒将打捞起来的尸体,直接拖上岸边焚烧,毁掉这些疫病的源头。

这次瘟疫席卷河南,罪魁祸首就是李自成水淹汴梁,残杀生灵近百万,死尸在水中腐烂,无人收拾善后,引发大范围的瘟疫。

现在黄河决口已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上游依然不时有尸体漂流下来。这些尸体早已腐烂,被水泡得又白又胀,上面爬满了尸蛆,苍蝇嗡嗡的前来生养。

这些东西泡在河水里,整条河都被污染,高义欢近看过一回,胃里一阵翻腾,胆水都差点呕吐出来。

现在他站在远处看着士卒焚烧尸体,然后扭头对旁边一名穿着道服的中年男子说道,“这次能够控制鹿邑的疫情,吴先生功不可没啊!”

这个吴先生是高义欢在灾民中发现的一个人才,名叫吴有性,字又可,是个游方郎中,他写的《温疫论》一书,大胆提出“疠气”致病之学说,在世界医传染病学史上也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因此赢得后人的广泛尊重。

吴有性道士打扮,人很清瘦,他捋了捋胡子,感叹道,“崇祯元年以来,几乎年年都有疫病,老先生们都用治疗伤寒的法子治疫,但是却不见效果。我主张用新法治疫,却又没什么人信任在下。今将军能用我,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能一试心中想法,出一点微薄之力。这是将军敢于用人,我不敢居什么功劳。”

这次瘟疫来势汹汹,高义欢任用吴有性治疫,对感染者视轻重隔离在不同之处,又命人四处打井,不饮用涡河水,并从南方购买大批药材,终于使得鹿邑的疫情被控制,没有造成太大的伤害。

吴有性说着,向高义欢拱手抱拳道,“再者,将军对于疫病的见解,令在下十分佩服,许多建议和法子都是将军所提,我只是帮着将军去执行,不能算有什么大功。”

吴有性称赞高二哥能用人,高二哥闻语老脸一红,他这是开了天眼,知道有吴有性这么个人,他才敢用,要是老哥换个名字,高二哥敢不敢用,那还真不好说了。

高二哥笑了下,“这次大疫,太康、扶沟等地十室九空,整村死绝者都不在少数,而我鹿邑却能在大疫中独存,不管怎么说,吴先生的功劳都跑不掉。我已经准备花点银子,在鹿邑给吴先生办个医馆,请先生座堂,给鹿邑百姓治病。”

吴有性是个走街串巷的游方郎中,闲云野鹤惯了,忽然间要去坐堂,就在鹿邑安定下来,却有些不太习惯。

“这个~”他听了二哥的话,眉头微皱,有些迟疑。

中医是一门经验学科,培养一个人成为郎中,需要很多年,而就算成了郎中,还未必有多少本事。这种经验学科,对郎中自身要求很高,一般人未必能够达到,高义欢好不容易逮住一个有些本事的,自然是不会放过。

“读书人齐家治国平天下,武人马革裹尸,守护一方安宁,医者仁心,大功无利,悬壶济世。”高义欢看着吴有性,沉声道:“如今天下乱局已起,我以为凡是能者都该担起一份责任。先生一身本事,若是走街串巷,一日不过救一二人,不如留在鹿邑,设医馆,像儒者一样讲讲医学,使得更多人学会医术。圣人言,学而不用即为废,先生一身本事,若是不能用,不能流传下去,那多可惜。”

“像大儒一样设道场说医道?”吴有性微微一愣,遂即摇了摇头,“将军,这恐怕办不到吧。就算我愿意讲,估计也没人来,还要被人谩骂,毕竟这个科举又不考,只能算旁门左道~”

吴有性这话到是一针见血,高义欢却道:“这个没关系,弟子和学生,我给你找嘛。眼下大疫四起,我这里正好缺少郎中,我帮吴先生找些弟子来,不过我希望先生不能藏私,必须倾囊相授毕生所学,毕竟只有更多的人懂了吴先生的医术,才能救更多的人。”

“这个~”吴有性一阵犹豫,他心里已经有些心动,走街串巷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他也希望能有一个自己的医馆,能稳定下来,“那在下就听从将军安排~”

“好,我稍后就让人在城中选个地方,给先生盖个医馆。”高义欢闻语,心里立时一喜,仿佛又解决了一件大事。

这时,远处一人却骑着一匹骡子过来,他到了高义欢身后,翻身下来,走近了些大声禀报道:“二哥,赵将军那边有人过来传令,大宪哥领他去了县衙,让我过来唤二哥回城。”

高义欢听了微微皱眉,转过身来,见是赵柱子,于是问道:“知道是什么事吗?”

“好像是要调我们去打官军。”赵柱子摸着脑袋道。

前几天,高义欢收到高义成传回来的消息,说是李自成那个废物,在郏县被孙传庭打得丢盔卸甲,现在赵应元忽然来调兵,看来是李自成要集中力量,同孙传庭死磕了。

高义欢皱眉沉思了一会儿,然后挥手道:“走,咱们回城。”

当下高义欢留下吴有性和十多名士卒,继续清理尸体,他则领着其他人回鹿邑县城。

高二哥翻身上了他从亳州得到的那匹黄毛战马,其他人则骑着骡子,沿着涡水往南走。

一路上,两岸的田地都有分配来的流民耕种,大批百姓正在田间劳作,准备播种冬小麦。

高二哥继续往南走,快要靠近县城时,涡河沿岸又出现十多个冒着黑烟的土窑,正在烧制窑砖。

涡河两边的空地上,不时便出现垒成一条条的砖胚,许多青壮都在窑场工作。

这窑厂能开张,主要是刘黑子找到了石炭矿,并派人开采出来,将石炭送到了鹿邑。

本来高二哥是准备给刘黑子一点钱粮,然后将石炭矿包下来,自己开采,不过刘黑子精明的很,硬是没同意,一定要自己来。

开始的时候,刘黑子就把石炭的价格定的很高,同二哥一阵扯皮,价格始终没有谈拢。

高二哥想烧砖,图的是土砖便宜方便,可是石炭价格如果太贵,二哥自然不可能用来烧砖,那样不太划算。

眼看着烧砖的事情要黄,这时瘟疫到来,刘黑子损失惨重,却使得这件事发生了变化。刘黑子见鹿邑治疫做得很好,高二哥派了两个有经验的郎中帮他治疫,才把石炭的价格压下来。

有了石炭之后,再加上一些木柴、窑厂便开始运作起来,高二哥采用轮窑生产红砖,而不是中国自古使用的青砖青瓦,目前已经出了几窑砖。

青砖烧制工艺比较复杂,住在青砖屋内,有冬暖夏凉的效果,红砖就比较粗糙,没那么多讲究。

高二哥想要把鹿邑建成棱堡,当下急需砖瓦,那么生产效率高的红砖,就是最佳的选择。

轮窑和烧制青砖的砖窑不同,可以连续作业,产量大得多,一窑能产出几万块红砖,可以供应街道、军营、城墙的建筑需求。

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鹿邑境内已经有红砖建筑的屋舍拔地而起,城墙也开始准备重建。

为了方便运输,这些砖窑离鹿邑城并不远,高二哥一行人穿过忙碌的窑厂,不多时就回到了鹿邑县。

县城内,千余新卒正火热的操练,城中商铺林立,每天都有商队从亳州方向过来,带来大批的物资,使得不少人来此交易,寻找工作,城内熙熙攘攘,鹿邑县一派蒸蒸日上的火热景象。

鹿邑县疫情控制的好,物资又相对充沛,有个江湖术士蒋逸文便称鹿邑是老子故里,得上天庇佑,引得不少人迁来鹿邑,高二哥正值用人之际,便一概照单全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