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南明大丈夫 > 第701章 魏国新政上

南明大丈夫 第701章 魏国新政上

作者:话凄凉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8:00: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时间进入了1648年,明建章四年,清顺治五年。

西魏国奉明为正朔,目前表面上用明朝的年号,事实上藩府公文中,采用的都是黄帝纪年,用天干地支的纪年法,只有在与明朝交往的公文中,才用朱慈烺的年号,意图减少明朝对西魏的影响。

在中国,藩属向中原王朝表示臣服,奉中原王朝为正朔的两个主要特征就是,接受中原王朝的册封,用中原王朝的年号。

从年号来看,天下如今三大势力,依然分为两个阵营,一个是外族入关的满清,一方是西魏与明朝之间,貌合神离的松散联盟。

天下间的主要基调,还是满清与汉人间的矛盾,还是驱除鞑虏。

不过随着西魏国日渐强大,汉人政权间的矛盾,也在迅速的上升。

1648年,农历戊子年,鼠年,天下间大的战事都已经停息,但天下三方势力,却动作频繁,基本都制定了对应时下局面的策略,都在积蓄力量,准备下一场大战。

此时在西安城中魏王宫内,高义欢站在演武场上,手持一把硬弓,奋力拉成满圆,眯眼瞄准远处的箭靶。

他看了半响后,猛然松开弓弦,箭矢立时“嗖”的一下,飞速射出。

“咦,射偏了!”高义欢看着箭矢,完美的与靶子擦身而过,不禁有些惊讶,不感相信自己居然没射中。

高义欢又取了一枚箭矢,搭箭上弦,忽然又垂下弓箭,砸吧嘴道:“大吉,孤这个靶子是不是有点小啊!”

周大吉忙识相的附和,“大王,是小了点,臣这就给您换个大的。”

说着,他便一招手,招呼几名侍卫,抬来一个足有人高的大簸箕,放在远处。

这一次高义欢弯弓搭箭,一气呵成的射出一箭,箭矢射在箭靶的边缘,改变了高大王数射不中的尴尬局面。

高义欢满意的点了点头,见好就收,并没有让人将靶子抬来让他过目,而是将弓交给侍卫,走到一边坐下,对躬身站在一旁的陈名夏道:“先生坐下说吧!”

高义欢坐在大椅子上,陈名夏便只能坐在一旁的小马扎上,“大王,藩府得到消息,朱慈烺最近有不少动作,如果成功的话,南京的实力可能会有所增长!”

高义欢眼睛一眯,很想知道大舅子都干了些啥?

在西魏国日渐强大的情况下,高义欢也跟着膨胀起来,常常因为没人能让他说出“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这句话,而时常感到寂寞。

当然,他这人就是矫情,真有人能让他说出这句话,他怕又会寝食难安,欲除之而后快了。

高义欢坐直身子,正色问道:“说说看,南京最近都有些什么动作。”

陈名夏坐着有些不太舒服,他站起来躬身道:“主要两件事,第一件事,朱慈烺拉拢黄得功,准备对江北的明军动手,推行我大魏的兵饷制度!”

高义欢脸上露出嘲讽之色,“南京有钱么?这事搞不好,会有兵变!”

陈名夏道:“这就要说第二个动作了。朱慈烺下旨让织造局,主持对倭国的贸易。臣怀疑,这只是个前奏,南京的最终目的可能是要开海。臣是江南人氏,当年参与考试走上仕途,就是得到了东南士绅的资助,臣了解海贸,如果真的开海成功,设立市舶司收税,南京岁入增加数百万,甚至千万都没有问题。”

此时明朝面临的环境,可以说是三方中最糟糕的,不仅外部有巨大威胁,内部还有各种势力盘根错节。

时下朱慈烺的策略是,首先稳住高义欢,同西魏国保持和睦的关系,避免明朝被满清和西魏同时攻击,保持明朝有一个相对可控的安全环境,同时继续宣扬满清对南京的威胁,使得江南承受压力,让百姓和士绅都感受到危机,最后再来着手改革,将军权和财权收回到他的手中。

在军权上,吸取崇祯朝的经验,重塑军队对朝廷的信心,同时避免拿钱不听调令的现象出现。

在财政上,则将赋税征收的重点,从田赋上,转移向海外贸易,学习南宋的经验。

南宋退到江南后,为了获得江南士族和大地主的支持,便少征收田赋,许多士族都可以少交税,甚至不交税,纵容他们隐瞒田亩,财政很大一部分,则是靠海贸来维持。

减少田赋,有利于得到百姓,还有一部分大士绅地主的支持。

南京要在江南立足,总归要有人支持才行,而减少对田赋和三饷的征收,便能笼络一大批人,方便朝廷对浙东走私海商下手。

这也是拉一批打一批的手段,种地的始终是多数,朱慈烺将朝廷放在多数人一边,照顾地主的利益,而着重打击走私商人。

高义欢眉头微微皱起,明朝内部有各种既得利益者,任何一个方向的改革,都会遭受大批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并不像西魏国,打破了重建,王权独大,国内并没有形成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现有的利益足够瓜分,甚至还瓜分不完,要推行什么政策,都没有太大的阻力。

明朝的改革,必然会遭受强大的阻力,不过要是有了成效,那明朝的实力,必会有所提升。

高义欢微微颔首,心道有点意思了,然后忽然又问道:“北京那边最近有什么动作没有?”

陈名夏忙道:“大王,满清在北方大力清剿抗清势力,将义军的活动范围进行压缩,逼进了湖泊和大山,我们支持的义军就只有刘将军、袁将军和榆园军还在坚持,其他几股义军,不是被剿灭,就是投降满清了。臣以为清廷现在对关内的策略,是以保持地方的稳定为主,并着重经营新得的两淮之地,减少对南方粮食的依赖,改善恶化的财政!”

高义欢点了点头,沉声道:“藩府对于义军,必须要加大支持,不能让满清将他们剿灭。另外,还要想法,看能不能在满清控制的州县制造动乱,不能让满清安宁。”

“是,臣会想办法去办!”陈名夏躬身行了一礼,然后又接着道:“臣刚才所说的是内政。如果说多尔衮对内的策略是内修政理,那么对外的策略就是阻击我们大魏。”

高义欢感觉到,自己可能是高兴太早了,他的对手比他想的要难缠许多。

高义欢坐直身子,沉声问道:“多尔衮准备怎么阻击孤王?”

“大王,我们朝中应该有满清的细作,多尔衮制定的对外策略是,向西控制整个草原,同我大魏国争夺西域,破坏大王西进,经营西域重启路上丝路的策略,并在战略上对我大魏,进行三面包围。”陈名夏沉声道:“如果臣没看错的话,多尔衮这是想学蒙古人,先控制草原,再灭盘踞西域的西辽,然后灭掉西夏,灭金,最后亡宋。”

高义欢嘴角抽搐一下,他刚想要经营西域,多尔衮便争锋相对,这厮还真是个人才。

如果满清要与魏军争夺草原和西域,很显然具有游牧基因,控制东蒙古和漠南蒙古,拥有二十多万骑兵的满清,无疑比西魏国更有优势。

西魏国三万骑兵,很难在大漠和草原上与满清争斗,那里一马平川,是骑兵的天下,而魏军骑兵明显不足。

一旦魏军争夺西域失败,就只能退回关中,而满清整合草原,至少又能多出几十万骑兵,那魏军就真感到有点绝望了。

多尔滚对他这个策略,充满了自信,并已经开始着手,推行阻击西魏的策略。

高义欢忽然笑道,“人还真是不能得意忘形!”说完高义欢已经站起身来,负手而立,开口问道:“李先生主导的新政策略,内阁商议的怎么样呢?”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订阅,推荐,求支持正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