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南明大丈夫 > 第244章 兵临北京

南明大丈夫 第244章 兵临北京

作者:话凄凉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8:00: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高义欢在豫南苦练内功之际,李自成的大顺军在山西,一路势如破竹,横扫大明官军。

李自成一月出征,二月间,大军便已经进至太原城下。

面对气势汹汹的顺军,明朝巡抚蔡懋德苦劝晋藩朱求桂助饷,结果只得白银数千两,士卒士气极为低落。

明朝财政崩溃,官兵普遍欠饷,平时尚可勉强维持,一到开战,谁肯卖命?

城中将领张雄,在顺军抵达太原的第二日,就开城投降。

太原乃是一省首府,河东重镇,只两天就告破,巡抚蔡懋德自杀殉国,晋藩朱求桂,布政使赵建极、守宁道毛秉文、督粮道蔺刚中、太原知府孙康周等人,则被李自成斩杀。

太原的快速失陷,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使得山西明军斗志丧尽。

此刻,李自成和大顺朝廷,有在关中经营一载的经验,早以不是当年的流寇。

李自成,牛金星清楚的知道,他们是要取明代之,是来夺鼎,所以每攻一地,都会设官留兵,对百姓秋毫无犯,只是对明朝士绅追赃助饷的政策,依然在施行。

眼下,就大顺朝廷的构成来看,也不缺有才智之人,牛金星,宋献策并不能算愚蠢,另外还有顾君恩、宋企郊、巩焴等一大批降官,为李自成出谋划策,自然也知道追赃助饷存在危害。

观中国历史上历代王朝,几乎没有不厚待士绅阶层,来笼络人心,稳定新朝根基的。

李自成在西安建制称帝,也不完全是一个蠢蛋,他和大顺朝廷,为什么还要干这种自毁根基的事情呢?答案就两个字,“太穷”。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钱粮不会凭空变出来,李自成的人马百万,他们要吃饭,投降的明军也需要拿银钱安抚,不拿明朝的贵族和官绅开刀,他根本支持不到北京。

为了获得钱粮,李自成抄了晋藩和大批的官绅,而他想起高义欢的提醒,顺便也就抄了介休范家。

而这一抄,顺军惊奇的发现,不得了,呦,东西还不少,于是索性将剩下的山西商贾也一并抄了。

去岁阿巴泰撤出关外,几乎空手而回,使得关外没有得到足够的物资,不少奴隶纷纷饿死,就是旗兵也不太好过。

这时统治关外多年,为满清打下一个坚实基础的黄台吉,在去岁年底突然死去。

满清内部,经过一场短暂而激烈的政治交锋后,握着一手好牌的豪格,反而被多尔衮,多铎兄弟击败,拱手让出了满清的大权。

多尔衮和济尔哈朗摄政之后,必须要有所作为,才能稳定满清的统治,团结人心。

他们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吃饭的问题,所以输送给晋商大批的财宝,用于在关内购买粮食。

范家只是这些晋商中,比较大的一家。它虽然因为高义欢而损失惨重,但是其它晋商却没有。现在便全都便宜了李自成。

李自成得知抄出大批钱粮,对于高义欢不禁一阵赞赏,亲自发了个手赦,褒奖高义欢,许诺等打下北京后,要给他一个伯爵。

在获得大批银钱之后,李自成的困境迎刃而解。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吃老朱家,还是吃老李家,并不是什么难以选择的事情,老李给饭吃,发银子,那就吃老李家了。

李自成在太原休整八日,对前来投靠的人,都给予银钱奖赏,安抚投降的官军。

一时间,山西出现一个画面,各地驻军都是明码标价,给钱就降。

三晋大地俱变颜色,直到二月底,李自成大军进至宁武关,才遭到了山西总兵周遇吉的拼死抵抗。

周遇吉和虎大威一样,都是明朝最后的猛将,他从征数十年,经历过无数浴血奋战。

大明立国二百七十余年,自是有一批忠臣存在。

即便国朝动荡十七载,忠贞之士,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但总有漏网之鱼。

周遇吉,抗过清,剿过流贼,就在去年阿巴泰退出关外时,周遇吉还主动出击,截杀鞑兵百余人,是明军极少敢于攻击清军的大将。

李自成大军进抵宁武关城下,官前地势狭窄,兵力施展不开,很难攻打,顺军遭遇到入晋后的第一场硬仗。

这时大顺军势,已是如日中天,而一个周遇吉,岂能阻挡李自成。

三月初,宁武关告破,周遇吉战死,李自成屠宁武后,北上大同与李过汇合。

虽然李自成没有听李岩的劝告,不过他出征时,还是有意增强北路,选择沿着长城之南进军,目的就是接手长城一线的防务。

大同是大明王朝的九边重镇,姜襄还握有数万守军,但他面对气势汹汹的顺军,根本没有抵抗。

在得到李自成的许诺之后,姜襄果断选择投奔如日东升的大顺朝,继续享受荣华富贵,毫不犹豫的抛弃了腐朽的明朝。

姜襄的投降,又引来驻守居庸关的唐通投降,而居庸关落入顺军之手,李自成通往北京的道路,便已是一片坦途!

在李自成一路势如破竹之时,大学士李建泰督两万大军,西进山西,准备破家为国,用自己的家财来犒赏大军,抵挡闯贼。

可谁知道,大军还在路上,就已经传来,山西失守,李建泰老家曲沃被闯军占据的消息。

从京中出来的人马,本来指望能从山西搞到钱粮,得知没钱可拿,立时逃散大半。

山西既然已失,李建泰再去便没有意义,而这时南路的刘芳亮,已经打到卫辉和大名,他便率军向南,前往保定,准备去抵挡南路顺军。

李建泰所统帅之军,本就是拼凑之军,战力低下,等走到保定,两万人马逃亡得只剩一半人马。

这时明眼人都能看出,大明要完,李建泰见形势急转直下,连忙派人上奏说:“贼势大,不可敌矣。臣愿奉皇太子南去。“

顺军南北两路,压向北京的消息传入京师,大明朝廷陷入一片惊恐之中。

崇祯是想要放弃北京迁都南京的,这也是他不同意,将太子送走的原因。

因为太子去了南京,那他就彻底走不成了。

只是,迁都一事,始终没有大臣提出,崇祯又好面子,不肯自己拍板决定,再加上还有光时亨等嘴炮官员搅局力阻,迁都的事情,便耽搁下来,结果崇祯没走成,太子也没走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