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南明大丈夫 > 第1104章 武鼎大帝

南明大丈夫 第1104章 武鼎大帝

作者:话凄凉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8:00: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广州外海,魏明两军战舰激烈搏杀,魏军兵船损失惨重,一艘艘伤痕累累的战舰,摇摇晃晃的逃离战场,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进入珠江口,航向修理船厂。

工匠们日夜忙碌的修补战舰,许多商船也被征调,用来参与作战。

这场海战持续时间相当之长,进行半个月之后,魏军水师损失已经超过三成,明军同样伤亡惨重,到了极限。

此时,巨大的损失,让高义欢和魏军将领们都动摇起来。

梁以樟本来是主战派,可看见魏国用四年建设的水师,有被拼光的危险,转而建议高义欢休战,保住战船和水师官兵,等几年再战。

高义欢心里极为不情愿,可是也不得不承认,南明水师强于魏军水师。

就在高义欢犹豫不决之时,南明内部也动摇了,郑成功损失同样惨重,不少将领和随军出征的走私商人,都表示不愿意再战。

明军损失虽然小于魏军,但是明军损失一艘,就结结实实的损失一艘,魏军的伤船却能得到修复,重新加入战场,而且造船厂,还在不停的建造战船。

现在明军表面占据优势,可从长久来看,继续耗下去,结果只能失败。

十月下旬,珠江口爆发了最后一次,最为激烈的海战,魏军水军大将施琅,被郑森击毙,旗舰靖海号被击沉于大屿山附近海域,魏军损失惨重,高义欢得知消息,内心剧震,终于下旨水师不再出战。

奇怪的是在此战后,明军也未在珠江口停留,直接离开广州外海,返回了琼州和台湾。

这是一场两败俱伤的战斗,魏军没能击败明军,让高义欢不得不接受,大魏短时间内,无法消灭南明的现实。

对于明军而言,他们的损失虽然较小,但是复出全力后,并未达到彻底摧毁魏国水师的战略目的,并未能扭转明魏间的大势,其实他们已经失败了。

广州外海大战后,又过去两年时间,魏军再次集结兵力攻击琼州岛。

这次魏军顺利登陆琼州,因为明军主力早已撤离琼岛,所以魏军仅用三个月,就占据琼州。

同年,魏明两军于澎湖再次爆发大规模海战,魏将扬耿战死,明将甘辉阵亡。

郑成功大怒,下令船队四处出击,截断魏国海上商路,魏国商船被海盗洗劫,海上贸易损失极为惨重。

长安城,天阁内,高义欢负手站立在地图前,失神的注视一副万国地图。

“陛下,人带来了1方家玉行礼道。

他身边占着一人,身穿囚服,披头散发,面皮因为长久不见阳光,而显得惨白。

高义欢回过身来,注视着来人,重重出了口气,对来人道,“义仠!你没怪二哥吧1

来人正是高义仠,他在玄衣卫的诏狱里,已经被关了六年时间。

高义仠泪流满面,相视而笑,“二哥也有二哥的苦衷,而且二哥所说之言,都做到了1

高兴豪被杀,高义成被他赶到云南,高义欢已经没什么朋友了。

这时他看向高义仠,脸上也笑了起来,真是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高义欢问道:“你理解了朕,可愿意在朕身边做些事情?”

高义仠摇了摇头,“二哥实现了心中抱负,我差二哥远矣,但心中亦有坚持,还望陛下成全。”

高义欢久久凝视他,最终叹了口气,又转过身去,半响开口道:“好吧!朕成全你,放你去吕宋,告诉朱慈烺和郑森,朕愿意与他们议和。”

武鼎八年,长达多年的明魏之争,终于告一段落。

魏国大学士梁以樟与南明大学士王彦,与澎湖签订明魏议和条约,双方搁置中原正统、澎湖、台湾等争议,达成和平共识。

高义欢送还了俘虏的朱慈烺家人,南明太子,后妃,以及诸多藩王,同时开放港口允许南明商船来大陆贸易,而南明则不在袭扰大魏沿海,保证海上商路通畅,同时允许大魏商人在南洋贸易。

条约签订,两国百姓欢腾,大批南明商船涌向沿海,购买货物,运往日本、印度、大食等地区,江南工商业因此得到了大力发展。

工商业的发展,使得大魏国库充盈,高义欢遂即下诏进一步推行改革。

在教育方面,他推行小学义务教育,令各县设立小学,府城设立中学,各省会设立高等学堂,京师所有书院,改为大学堂,并鼓励民间办立私人学堂,翻译各国书籍,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在司法方面,高义欢以祖训的形势,制定一套宪法,同时重编大明律令,将法律细分。

在内政方面,增设农业部、交通部、工商部,建立帝国银行,进一步统一货币,确立了银本位制度,推动工商业的发展。

于此同时,高义欢还派遣使者,出使各国,资助商人进行环球航行。

时间到武鼎四十年,大魏帝国经过几十年的修养生息,人口成倍增长,蒸汽机和铁路的出现,使得魏帝国无比强盛,高义欢终于被人尊为武鼎大帝。

这年秋,六十多岁高龄的大魏皇帝高义欢,在百官的簇拥下,再次来到兖州府泰山脚下,进行他的第二次封禅。

封禅的队伍,除了魏国朝臣,还有各藩属国,以及周国、南明、莫卧儿、奥斯曼、日本、东辽、英吉利、东州国等国常住大魏的使节。

在这其中东辽国,是日本南部九州、四国的一个政权。

东州国的来历则比较传奇,高义欢资助商人向东、向西航行,向东的一名商人到达东面一块大陆后,发现一个国家,居然写汉字,交流无碍,大感惊奇,可是这个国家的人,对他的到来却十分警惕。

商人被东州国囚禁了三年,东州国不断派人,盘问他中原的情况,让商人逐渐弄明白,东州国居然是几十年前清军余孽建立的国家。

这时东州国正与英吉利、法兰西人交战,处于弱势之中,有灭国的危险,商人建议他们向大魏求助,东州国考虑再三,派出使者带着商人来到了大魏,向魏国称藩,换取了魏国的支持。

1690年,武鼎四十年十月十五日,浩浩荡荡的祭天队伍云集泰山下,高义欢四十年后再登泰山,封禅祭天。

年迈的高义欢站在泰山之巅,“朕承天意,一统天下,平息战乱,励精图治四十载,终使华夏复兴,黎庶安宁,四海臣服,万邦来朝,无愧于天”

武鼎四十年,十月二十日,魏太祖高义欢病逝于返回长安途中,驾崩前对长子高建兴道:“朕纵横天下数十年,为建立强大之国家,呕心沥血。今大魏屹立世界之巅,朕心以慰,但唯有一事,至今耿耿于怀。朕虽为陆上霸主,却未能号令海疆。朕为尔准备了铁甲战船,朕崩后,尔立复台湾。”

高义欢崩后,太子高建兴秘不发丧,连夜赶回长安即位,次年魏太宗因恼怒南明曾支持嫡长子高建业,干涉大魏内政,突然发乱,向南明开战。

几十年的时间里,大魏发展的同时,东亚地区还出现了两个强大的国家南明和大周,以及几个强横的小国。

高建兴对南明开战,使得大周国、日本、东辽等国也卷入其中,双方分为两个阵营,大战一场,最终以大魏的胜利而告终。

东亚的大战,给了西方各国崛起的机会,面对崛起的西方,魏太宗安平二十年,魏、周、明、东辽、日本、东州结成同盟,同西方各国开战,太宗三十年,同盟获得胜利,瓜分整个世界。

(完!)

最后说两句,从去年底,家里的事太多,加上提前开了本新书,又忽然交了女朋友,各种事情赶在一起,所以对这本书有了些影响,后面没有发挥好,但是好在还是写完了。

这里要感谢大家的支持,特别是舞动三军,從前以後ing,友大行,人生无需完美,我跑啊跑啊跑,亱空彩虹,寿州梁四郎,abuner,房老大,飞升人族,蓝色的江,海豚629,盗版的读者,每天都被自己帅醒的男人,李晋王,晨景,曾经的香菜等等大佬的支持,人太多,就不多说了。

再有就是群里的管理,也不多说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新书扶明已经十五万字,明天上架,大家帮忙收藏一下,帮忙冲下首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