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南明大丈夫 > 第1007章 福临北迁

南明大丈夫 第1007章 福临北迁

作者:话凄凉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8:00: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五月间,南方的气候,已经十分的温暖,可是关外之地,依然带着阵阵寒意。

清晨,白芒芒的冷雾,笼罩着关外的山林和旷野,一眼望不到头的山林中,十分寂静,偶有野兽饥饿的叫声,大地显得格外的凄冷和苍凉。

这里是海参崴之北,库页岛对面的大陆,是野人女真的地盘。

一支万余人的队伍,沿着海岸跋涉,人马父老携幼,推着板车,海面上还有三十艘大小船只,运载着整个部落的物资,向北方前进。

为首一名骑着马的汉子,正是博洛,南面魏军攻至辽阳,用不了多久,就会夺下整个辽东,届时博洛他们失去屏障,很可能遭受魏军的攻击。

如今,博洛清楚的意识到,大清国已经不可能是魏军的对手,而既然打不过,那就只有带着福临北逃。

这用汉人的话来说,就是惹不起,躲还躲不起么?

此时,经过十多天的跋涉,博洛领着一万人,已经远离了辽东,到了北兴安岭东麓,乌第河入海口。

关外之地未被开发,遍地都是茫茫山林,道路不通,博洛扫视四周,觉得这里已经安全,魏军没有向导,很难杀至,于是一挥手,“就这里吧!”

多日的跋涉,让众人疲惫不堪,不过他门草草吃了点干粮,还是立刻忙碌起来。

“这里距离辽东已有千余里,没有道路相通,我们应该安全了。”博洛将众人聚集在一起,“现在大家赶快伐木,重新安顿,尼堪你派人将四周都探查一遍,看是否有什么部落,了解一下周围的环境!”

尼堪点了点头,“我这就去安排。”

北兴安岭绵延起伏,山势蔓延数百里,不过靠近海边的区域,却是以平原为主,只有一些低矮的丘陵。

尼堪派出三十名骑兵,沿着海岸侦查,茂密的树林很好的影藏了他们的身影。

勒克德浑领着骑兵探查了一阵,看见远处一片树林,遂即一勒马缰,“去那边休息。”

他吩咐三名骑兵几句,三名骑兵齐齐行礼,继续打马驰骋,其余的骑兵则纷纷下马,牵着战马进入旁边的树林休息。

这些老林子内,长年累月积累了厚厚的松针,地面松软而干燥,连续探查多人的骑兵,纷纷找地方坐下。

勒克德浑背靠一棵大数,正闭目养神,树林外一阵马蹄声传来,刚休息没一会的士卒们,纷纷惊醒,拿起兵器,警惕的看着树林外。

这里是野人女真活动的区域,他们可一点都不淳朴,见面打招呼的方式,通常都是一波毒箭。

这时,刚派出去的骑兵,催马进入树林,众人立时松了口气,又纷纷各自坐下。

为首一人翻身下马,单膝跪地,“王爷,我们发现一支白藩!”

公元 1636年罗刹人到达鄂霍次克海,征服了西伯利亚全境,他们便时常越过外兴安岭,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烧毁村庄,杀掠人口,抢夺粮食和貂皮。

博洛一行人,早听说过他们,只是不想这么快就遇见了。

勒克德浑脸色一沉,“有多少人,在哪里?”

“一共七个人,应该是抢了个小部落,携带了不少肉食、毛皮,还押着女人和孩子,正往这边来。”为首的斥候答道。

勒克德浑沉思片刻,脸颊鼓动,忽然低喝一声,“都过来。”

众人齐齐起身,纷纷围拢上来,他嘱咐几句,清兵一起点头,翻身上马,出了树林。

不远处,一处小溪边,七名罗刹人,聚集在一起吃饭,他们烤着抢来的野味,喝着酒,一个个兴高采烈。

数十步外的树林里,三十多个清军,在勒克德浑的指挥下,悄悄接近了他们,勒克德浑仔细点了点,正好七个人。

他们的火枪长矛架在一边,马匹拴在树上,并没有意识到危险的来临,一个个正用刀割着肉,大块大块的塞进嘴里。

勒克德浑将弓箭拉开,箭头对准了为首一名罗刹人,忽然松开弓弦,箭矢便“嗖”的一下急射而出,正中那名罗刹人的咽喉,惨叫着倒地。

突如其来的变过,惊得剩下的罗刹人一跃而起,用俄语大叫,“有敌军!”

“嗖嗖”又是几支箭矢射出,将剩下的罗刹人,射死大半,只有一人没被射中,拔腿往马匹方向跑。

这时他刚刚翻身上马,马匹跑了不到二十步,又是一声弦响,罗刹人应声落马,重重砸在地上。

满人原本属于山林中的渔猎民族,擅长在山中打猎,弓箭比蒙古人射的还准一些。

片刻间,没有准备的七名罗刹人,就被三十名清军杀死,勒克德浑催马来到火堆旁,吩咐道:“收拾一下,马上回营地去。”

清兵草草打扫战场,并未给那群被罗刹人俘虏的女人和孩子松绑,而是依然将他们押着,往南而去。

等众人走远,草地里被勒克德浑射落下马的罗刹人,忽然慢慢又站了起来,他刚才被摔得昏死过去,加上距离火堆远,没人上来补刀,让他躲过一劫,他见清兵远去,又见地上同伴的尸体,忙拖着受伤的身体,向西北方跑去。

~~~~~~

江南,苏松两府。

魏军占据南京后,高义欢留八万兵,扫荡江南,令徐黑虎、赵大宪帅七万人,逆江而上,包抄武昌后路。

在魏军马不停蹄的征战时,高义欢并未随军出征,而是接见江南士绅、商贾,只要这些人归附大魏,江南之地,就能迅速稳定。

苏松两府是天下手工业最为发达之地,高义欢在钱谦益等人的陪同下,准备前往视察。

这时,高义欢骑着马,钱谦益随行,“牧斋公对朕占据江南后,天下局势怎么看?”

钱谦益心中显然以有腹稿,他微微笑道:“陛下,在老朽看来,南明要抗大魏,须有钱粮。粮本就在陛下之手,如今江南又归陛下所有,钱也被陛下掌控。明无钱无粮,已经不能与大魏抗衡了。”

高义欢微微颔首,遂即问道:“福建郑氏富足,每岁海上获利千万,南明不能算无钱吧。”

钱谦益道:“福建物资匮乏,海贸货物都来自江南,陛下控制江南,就是控制货源,郑氏无货,何来银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