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南明大丈夫 > 第987章 孙可望出兵

南明大丈夫 第987章 孙可望出兵

作者:话凄凉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8:00: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自从高义欢称帝后,长安城中就热闹不断,可供人们议论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

去岁人们议论魏王称帝,年底的时候议论使者来朝,年初大阅的气氛没过,又迎来了科举考试。

要说大魏伐明,应该是大魏百姓商议最多的事情,可事实情况却是,百姓和士子们谈论最多的还是科举考试,这个关系他们切身利益的事情。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一项伟大的发明和创举,当然这个需要横向来看,而不是跳脱时代,去与现在的东西做纵向比较,那样毫无意义。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因为科举制度的出现,一个乡野村夫,因为读书,也可进入朝廷,入将拜相。

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阶层的流动,让底层人明能够通过读书考试,向上层流动,改变命运。

在古代底层向上的通道并不多,战功不易得,所以读书就成了人们都想走的独木桥,科举被推到了极高的地位,即便现在高考同样是改变人生的一个块敲门砖。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是人们的共识。

形成这种共识,除了读书本身的力量之外,更多的原因则是因为科举使得读书,变成了向上的通道。

如果科举不考文章,改考其它的东西,人们的共识肯定会逐渐改变,便不只是“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高义欢提高武举的地位,增设匠试,其实是提供两条向上通道,使得底层百姓除了读书做文章外,多两条上升通道。

当然武举以前就有,高义欢对武举的改革,主要目的还是为大魏选拔更多的儒将出来。

唐朝后期,五代十国的教训要吸取,武夫当国,天下必然大乱,武将没有约束,是不行的,而宋明的以文制武,也同样不靠谱。

为了符合潮流,文武合流,势在必行,像王守仁、孙承宗、卢象升、孙传庭这种进士出身,又知兵的儒将,无疑比吴三桂这样的武将世家更为可靠。

今后大魏的将领,大半都将士帝国武院卒业的高才生,这些人接受儒家的教育,同时接受兵事训练,学习兵法,便会逐渐进化成近代化的帝**校。

至于,匠试就是选拔工匠,其实就是培养理科人才。

相比一个纯粹的匠人,大魏需要更多向宋应星这样,有文化又精通杂学的人。

匠试并不纯粹考试工匠的技艺,同时也会考传统儒学,以及算学,还有从西夷那里翻译过来的杂学。

此时,三科士子云集长安,城中的客栈都已经爆满,甚至连寺庙和道观中,也被士子占据。

此前魏国也举行过多次科举,不过这次的士子比此前多了三倍不止,除了是因为三科同考之外,魏军占据河北、山东,版图扩大,以及南明今岁不考,许多南明士子跑来大魏碰运气也是主要原因。

这么多人涌入城中,而考中举人的士子都不差钱,他们的到来使得城中酒楼、客栈、青楼的生意火爆,给商户带来丰收,不过天子脚下,商户还是比较淳朴,并没趁机宰客。

当然主要也是因为来赶考的都是举人老爷,一旦高中今后就是大魏的官员,商家也没那个胆子。

这时城中一家酒楼内,人声鼎沸,里里外外都是前来用餐的士子,因为三科紧接着一起考,所以文科、兵科、工科的士子都有。

高义欢坐在酒肆二楼,靠着窗户的位置,一边小酌,一边听着酒肆里,嘈杂的声音传来。

“有辱斯文,不读圣人之言,怎么能考科举。朝廷让士子去参加兵科,真是有辱斯文。我柏彦赋,今天表个态,就算落榜,也不去考兵科。”

“彦赋兄,消消气。依我看考兵科也不丢人,咱们士人出则为将入则为相,学班定远又如何?周房源周主事,一介书生,效仿张公凿空西域之壮举,西行万里最远抵达极西孛烈儿,也是我辈该效仿的。”

高义欢小酌一口,听着传来的声音,不禁点了点头,“还是有人懂朕啊!”

这时那个声音却继续道:“我认为参与兵科考试可以,那个匠试才是真的有辱斯文,应该抵制。”

“对对!我辈读圣贤书之人,半部论语治天下,怎可与那些沉迷奇技淫巧之辈一同应试!”

高义欢一口酒险些喷出,他目光扫视那桌士子一眼,又看角落里几个士子默不作声,应该是参加工科的匠人,他们显然听见了那些人的话语,不过常时间被人瞧不起,让他们只能继续忍气吞声,并不敢辩驳。

高义欢摇了摇头,这时又听见另一桌武举子,交谈的话语传来。

“哼,赵兄你信不信,刚才龟孙不改口,老子上去就打死那帮穷酸。”

这一桌武举子,大多是军队出身,有的还是勋臣之子,个个身材魁梧,身上散发着与文举子完全不同的气势。

“老徐你消消气,别理会他们就是了。我听说朝廷下旨,这些穷酸在文试结束后,能够参与俺们武举考试,是真的吗?”

姓徐的举子,是徐黑虎的次子徐世武,他虽有赠荫,但不是长子不能继承徐黑虎的爵位,要想有更大的成就还得自己打拼,所以在军中历练两年后,便进入武院学习,这次准备考个武进士,增加资历。

徐世武道:“这件事不假,不过大家也不用担心,文韬成绩只占总分的三成,武举主要还是考兵事,那些穷酸旗语都看不懂,肯定考不过我们。”

“话虽这么说,我们还是有点担心啊!我们虽也能认字,但比耍嘴皮子,哪里是他们的对手。”

徐世武忙压低声,“这个不用担心,我听人说,文韬考得主要是实际战例,比如指挥一支军队攻城,或者是怎么完成刺探,耍嘴皮的大题也有,可占的分数并不多。”

众人听他这么说,才稍微放心了一些。

高义欢听着议论之声,很快就了解各方对三科的看法,文科的士子大多不满此次改革,武举子则担心文举子占了他们的名额,工科举子在这次改革中受益,显然赞成,不过他们长期被歧视,根本没有发表意见的机会。

高义欢正听着,乔装打扮后的李来亨,从楼下走上来,来到高义欢身边,附耳低语几句。

高义欢眉头一皱,便站起身来,同桌的陈名夏丢下几枚铜元,便跟着一起离开。

皇城,五军都督府,已经聚集了不少将领和参军,正小声议论着局势。

这时高义欢走进来,便大声问道:“什么情况?”

一名参军迎上来,行礼道:“陛下,孙可望出兵了!”

高义欢微微皱眉,孙可望这个龟孙,果然还是倒向了南明,高义欢神情一沉,“他出了多少兵马攻击巴蜀!”

参军行礼道:“陛下,孙可望兵分两路,一路攻击巴蜀,一路目标好像是湖广!”

“什么?”高义欢神色一变,有些震惊了,“孙可望出兵湖广?”

“是的!玄衣卫新送来的情报显示,大批西军集结于桂林府,极有可能进入湖广。”

~~~~~~

(感谢大家的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