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一世富贵 > 第942章 钱明逸

一世富贵 第942章 钱明逸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6 20:03:02 来源:9书院

交相论奏之下,阎文应降官为秦州钤辖,未出京即改为郓州钤辖。至此时阎文应还心存侥幸,上书托病愿留在京城。最后范仲淹给了阎文应致命一击,他把自己的后事托付给长子,入宫以命相争,赵祯终于同意流放阎文应到岭南。阎文应之子阎士良,一起被贬。

作为内侍,一出京城,没了靠山,阎文应就如秋后的蚂蚱,还没出京西路就死于道上。

阎文应在路上到底是怎么死的没有人关心,这种得罪了无数人的犯官,押送的内侍就会处处刁难。岭南远隔万里,没几个人愿意真到那里走一趟,别说是照顾周到,很可能吃的喝的都不及时。以前贬官,内侍守住房门不给吃喝也是有的,把饭菜故意放馊放臭更是常见节目,曹利用当年就是路上不堪忍受这种屈辱而一根索子上吊自杀。更不要说寇准和李迪被丁谓贬官时,监押的内侍直接威胁,要不是两人强忍下来当时也就被逼死了。

对于官员最重要的,是吕夷简从此失去了在皇宫里最关键的内应,好比断了一臂。

到了下半月,坚决要求严惩阎文应的范仲淹本官升为礼部员外郎,以天章阁待制由判国子监改为权知开封府,京城的政治斗争由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这个时候官场上没有什么秘密可言,随着范仲淹的任命一起到洛阳城的,是徐平听到的小道消息。之所以让范仲淹知开封府,是因为吕夷简觉得被逼得太紧,故意找个繁剧的差事给范仲淹,让他以后别总是把心思放在找吕夷简的把柄上。当然范仲淹不领情,依然是不时上章弹劾吕夷简,京城的政治空气比以前更加紧张。

知开封府是为宰执的“四入头”之一,但范仲淹的资历显然不够。他的本官才是礼部员外郎,跟徐平都差着十万八千里,以前也都是做的州县官,既没有转运使的资历,也没有在京城的重要衙门任职的资历,让他知开封府都有些勉强。开封府主官的最低资格是待制以上的侍从官或者本官大两省以上,范仲淹以天章阁待制刚刚够资格。

正是因为如此,官场上下都认定了这次任命是吕夷简耍的小手段。

把朝报放到桌子上,徐平靠在椅子上静静出神。

按照最近的政治形势,吕夷简和王曾的第一回合该分出胜负了。阎文应出事是一个信号,给了反吕夷简的人莫大信心,这几个月想必会紧逼吕夷简。此时台谏还没有合流,御史中丞杜衍又为人稳重,不会直接掺合进倒吕的大潮中。但是杜衍一向跟王曾亲近,而且非常赏识范仲淹,御史台是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谏院的高若讷和姚仲孙此次虽然在倒阎文应的事件中冲锋陷阵,但那是出于他们本身的职责,两人与吕夷简并没有尖锐矛盾。

倒吕夷简的主力,还是在范仲淹身上。天章阁待制的身份不可小视,能量远比一般庶官大得多,知开封府又有单独奏的权利,他铁了心,吕夷简会非常麻烦。

把现在的人事理一理,跟自己前世有限的历史知识对照一番,徐平最后无奈地摇了摇头。最终的结果,应该还是范仲淹失败。时间的跨度在这里,欧阳修的那篇《朋党论》不就是这个时候出来的?朝廷该掀起一场大风暴了。

范仲淹会倒并不奇怪,要扳倒宰相的他的分量还远远不够。但是想起来,貌似吕夷简也不能安心在朝堂为相了。具本因为什么,徐平却想不起来,只能安心等待。

杨告从外进来,对徐平道:“都漕,今日河南府王通判设宴,邀西京城里的同僚赏冬日梅花。现在天时不早了,我们要不要动身?”

徐平从沉思中想来,起身道:“走,我们现在就走。难得伯庸请客,怎能不早到!”

一边说着,一边拿起幞头戴在头上,向门外走去。

洛阳人爱花,喜欢赏花,一年四季只要有花开,这种朋友间的聚会便就不断。此时栽在洛阳的梅花品种有不少,诸如黄梅、红梅、紫梅等等,不过梅花在洛阳要早春才开,今年的节气虽早,这个时候盛开的也只有腊梅。河南府衙地气偏暖,又有从唐朝时传下来的老梅,虽然还没过年,却已经初现花蕾,所以王尧臣请大家去看。

转运司衙门跟河南府衙离得并不远,徐平带着几人,走不多远就到了地方。

李若谷依然是托身体不适,没有出现,众人也不在意。他在河南府处于神隐状态,一应政事都交给王尧臣,什么时候露面了才出人意外,就像上次招集分司官员闹事。

徐平到的时候,后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除了在洛阳的几个衙门,一些赋闲或者分司的官员中有地位的也都赶来。

与众人叙礼毕,徐平便就被邀到游亭里,与晏殊等人坐在一起。

刚刚坐下,一个年轻人便走到徐平面前,深施一礼道:“晚生钱明逸,见过都漕。”

徐平上下打量了此人一番,一身便服,人长得极是精神,礼仪周全。淡淡地道:“你就是钱殿中,久闻其名了。大家同朝为官,不必自称晚生。”

钱明逸尴尬地笑了笑,道:“都漕贵为龙图——”

话未说完,一边的晏殊道:“徐龙图,多日不见,过来说话!”

徐平起身,看了看钱明逸,走到晏殊身边坐下,留下钱明逸在那里尴尬地站着。

晏殊之所以会被派来,说起来还是因为钱明逸闹事,所以不但是徐平看他不顺眼,晏殊一样看他不顺眼。钱家的身份足以衣食无忧,但在官场上并没有什么用处,一个降王的子孙政治上不特意排挤就不错了。至于太祖颁下的丹书铁券,那玩意对徐平这种身份的人根本没用,更不要说也轮到钱明逸来执掌钱家的命根子。

看着徐平与晏殊等人说笑,钱明逸不由怅然若失。吴越钱家的子孙都文采出众,家里出的进士非常多,但钱明逸却屡屡落第。没有进士出身,仕途就看不到希望,以钱惟演一代文坛领袖,交游又广,又会钻营,都不得为东府,他钱明逸算个什么?所以这几年钱明逸处处钻营,朝里说得上的话大臣都不遗余力地攀关系,就是想走一个不经过正常科举的捷径。本来想走吕夷简的路子,没想到最近的风向不对了,只好另想办法。却没想到徐平根本就不给面子,连话都不想多说一句,直接把自己撇在这里。

(备注:历史上钱明逸攀附吕夷简,庆历新政失败就是他一日内奏罢范仲淹、富弼和杜衍,由此得到吕夷简赏识,从中制科五年便就做到翰林学士,是两宋升官最快的人之一。

顺便,这几天不太舒服,今天只有一更了,大家见谅。)

喜欢一世富贵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一世富贵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